凤跖吧 关注:19,003贴子:327,438

回复:【拜吧】长篇人物分析——盗亦有道,墨侠盗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张良这几句话有些多余。“盗王之王”什么时候从正门进去过!就算有可能从正门进去,小跖可能也不会习惯。窗户才是小跖的“门”啊!





这一段是小跖从千机楼底翻上千机楼顶的过程。与后面相比,这里太简单了,甚至没有穿过内院难度大,所以我就不详细分析了。
小跖顺利进入了千机楼,迎接他的是另一个挑战。


295楼2014-01-06 20:56
回复






    千机楼中的挑战,不是来自守卫。这就意味着小跖前面的困难是他从未遇到过的。这不仅是在挑战更大的难度,更是在挑战自己!


    296楼2014-01-06 20:57
    回复
      既然木有人顶,那还是以后更吧~~~


      297楼2014-01-06 20:59
      回复



        这里插入了小跖的一段回忆。
        徐夫子打了很长时间的酱油,一直属于可有可无的“鸡肋”型角色。他的这块万年紫水晶,出来的很突然,既没有事先说明其功能,也没有在前面交代徐夫子有这块水晶,甚至连张良如何知道墨家有这个东西都没有说。从后面可以看出,这块紫水晶很重要,没有它小跖就看不见血蚕丝,更不能通过血蚕丝阵,而它的出现却像是玄机心血来潮的设计,实在不合理。

        这个万年紫水晶其实就相当于现代通过红外线时所用的特殊的眼镜。这种眼镜能够看到肉眼看不见的红外线,从而有利于通过红外线。这种设计完全是抄袭现在的红外线装置,没有任何新意。放在几千年前的秦朝,真是不伦不类到了极点!与尚同墨方的剧情相比,实在算不上高明。
        不过,玄机让两千年前的“盗王之王”挑战两千年后高科技一般的红外线,由此来证明小跖的实力,其良苦用心还是能够理解。所以这么设计也算是无可厚非。


        300楼2014-01-06 22:45
        回复



          小跖的表情很惊讶。张良连续用的三个“绝对”,让小跖原本不怎么在乎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神经瞬间紧绷起来。

          张良再次使用“绝对”,并且表情非常严肃认真,甚至有些恐惧。
          由此可见,他绝对不是在危言耸听。翟大一个人配小跖和张良的对话,还能把语气配得丝毫不差,实在让人惊叹!


          301楼2014-01-06 22:46
          回复







            虽然血蚕丝阵极具阴阳家暗地里害人的特点,上面有很厉害的毒药,但是这种毒药的毒性有限,并非接触上就会毙命,而是接触上皮肤才会毙命。当然,不要说皮肤,小跖连衣衫都没有碰上。
            现代的红外线是一种防护措施,是用来捉贼的,而阴阳家的血蚕丝阵却不仅仅是用来捉人的,更是用来杀人的。所以,小跖面临的难度比现代的贼更大。

            张良的这句话,意味着他的解说已经完毕,后面就都是小跖的任务了。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在这次的行动中,张良是总策划人和军师,大叔是参谋,而小跖则是先锋、主力一身揽,是这次行动的中坚力量。


            302楼2014-01-06 22:46
            回复



              小跖说这句话,倒也不是想推卸责任,只是觉得这次的任务前所未见,难度前所未及,自己的责任很重大,所以充满了压力。

              张良毫不客气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小跖有些泄气地坐下,大铁锤安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算是给小跖鼓励。

              小跖抱着希望的看向众人,希望可以有人劝说他不要去,就算是虚情假意的也好啊!

              只不过,小跖没有如愿。众人除了大叔没有反应外,都点了点头。
              大叔没有表态,我觉得有两个原因。首先,大叔不是墨家成员,而小跖是墨家统领,他的这句话是在征求墨家其他统领的意见,所以大叔不便表态。其次,大叔知道小跖对他有成见,自己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小跖的情绪,如果他不同意,而小跖为了证明自己鲁莽行事,比如说在经过内院时不等待时机莽撞行事,那样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大叔的沉默是最好的回答,从后面也能看出,小跖对大叔的态度没有太多反应,觉得大叔不表态很正常。


              303楼2014-01-06 22:47
              回复


                小跖用紫水晶观察了血蚕丝的分布后,心里已经有了通过的办法。


                小跖先是将衣衫收起,腰带束紧,这样就能将衣衫触碰到血蚕丝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与现代的一些专业的偷盗高手相比,小跖的装备是最简陋的,连最基本的防护措施都没有。不过,虽然是第一次遇见血蚕丝阵,但是小跖却十分细心,做好了各种防备。这也能看出小跖经验相当丰富。


                305楼2014-01-06 22:47
                回复
                  下面这一段的分析,就是我自上次分析后拖了这么长时间的原因。这一段虽然相当精彩,但却很不好分析。不过多谢@记忆游鱼的帮助,让我有了大致的分析方向。
                  下面我们就来看小跖那令人叹为观止的表演吧!
                  对小跖这段动作的分析,是结合一项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艺术进行的。这项艺术就是柔术。
                  柔术正是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杂技中的一个传统项目。从它的形成时间来看,由小跖使用出来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柔术要求超强的身体柔韧性,有时甚至要超越人体极限。小跖身体纤瘦,修炼电光神行术又让他动作十分敏捷,在这种条件下施展柔术可以说是得天独厚。
                  柔术的基本动作分为十种,即弯、叠、折、俯、扭、抑、屈、伸、提、压。小跖在通过血蚕丝阵时,使用了其中绝大多数的动作。

                  这是第一个动作,也是武术和体操中最常见,最基础的动作——倒立,也是小跖使用次数最多的动作。小跖使用这个动作,是为了以最小的体积跳入血蚕丝阵,以便展开后面的行动。

                  然后,小跖先是将身体三层折叠,躲过了中间一根血蚕丝后,弯曲逐层展开折叠的身体,这样高度在人的腰侧的所有血蚕丝就被小跖全部躲过去了。



                  以上三个动作,小跖的左脚没有丝毫移动,只是右脚、上身和头部的移动。先是上身和头部保持一个高度,穿过一根位置很低的血蚕丝。然后移动右脚,保持身体平衡后,抬头看清又一根血蚕丝的具体位置后,把头低下从丝下穿过。
                  上面所有的动作,小跖都是在一根柱子上完成的。为了固定自己水平悬空的身体,小跖的手和脚都至少有一个牢牢地抓住楼中的柱子,保证身体的稳定。


                  306楼2014-01-06 22:48
                  回复

                    柱子上的动作完成后,小跖纵身一跃,在下一层的梁木上摆起了倒立的姿势。
                    小跖是从千机楼的顶层进入的,必须通过所有层的血蚕丝,才能真正接触到千机铜盘。
                    每一层的梁木都是小跖用来歇息的场地,也是开始下一个动作的过渡阶段,

                    之后小跖又将腿弯折重叠,双腿穿过一根血蚕丝,身体向上跃过一根血蚕丝,再次跃上下一根梁木。


                    在这根梁木上,小跖先是控制住自己脚的位置。

                    然后将伸向外部的双腿收回,又是一个倒立的动作。

                    这是小跖做出下腰的动作

                    双腿向外伸直,平躺在了下一层的梁木上,这样躲过了又一层的血蚕丝。

                    这是小跖的动作暂时停了下来,他感觉到眼前这根丝的位置比一般的丝要低一些。


                    307楼2014-01-06 22:48
                    回复

                      小跖拿出紫水晶,看清楚了这根丝的位置,发觉自己平躺后有一个地方无法通过。


                      小跖垂下的两缕头发,平时没什么,但此时却比其他部分高一点。小跖很细心,发现后右手将这两缕头发拉直,顺利通过了这根蚕丝。

                      这张密布蚕丝的图很清楚地表现了小跖处境的危险。


                      小跖此时前半身升起,身体后仰,以双腿为轴心,上半身平移一百八十度,躲过三根蚕丝,然后一个漂亮的转身站直了身子。
                      这个从平躺到站直的动作干脆利落,十分漂亮!


                      308楼2014-01-06 22:49
                      回复

                        站直身子后,小跖一只手抓住柱子,双脚上跃踩在柱子上。

                        身体附在柱子上时,小跖仔细地观察了下面的局势,大概在预测到底有多少距离。

                        然后小跖跳下柱子,踩在梁木上。
                        这是在同一层上的平行移动。小跖此时已经下了三层。


                        这是小跖第三次拿出紫水晶从上到下仔细地观察了蚕丝的分布。
                        小跖如何通过短时间的观察记住所有的蚕丝分布,我确实想不通。如果不是玄机的疏忽,就是小跖的记性很好了。从小跖讲述公孙玲珑与儒家七场辩论也能看出他的记性非比寻常。这样理解还能勉强说得通。

                        小跖双手撑地,双腿抬起后弯曲,以手代脚

                        弯曲的身体使高度降低,双脚险险地通过了一根蚕丝。

                        然后左脚放下,向后俯下的前半身直起,


                        309楼2014-01-06 22:51
                        回复


                          同时右脚向前迈了一步。
                          小跖将左脚抬起后,无法立即和右脚和并,因为右脚边就有一根蚕丝。
                          于是小跖以右脚前脚掌为轴心将身体顺时针旋转一百八十度。

                          此时小跖保持金鸡独立的造型

                          小跖闭眼长出一口气,又一个难关度过了。

                          慢慢地放下左脚,双脚并拢。

                          小跖将伸直的双手放下后,开始观察下面的蚕丝。

                          小跖第四次拿出了紫水晶。他观察时眼睛突然睁大,一滴汗珠从脸颊滑落,这些都说明下面的局势不容乐观。越往下血蚕丝会分布的越密集。

                          小跖看完以后,说了这样一句话。他的口气有种无奈,但也充满着坚定。
                          其实这句话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小跖准备开始拼命了。即使性命不要,也一定要完成他的使命,一定要拿到千机铜盘。


                          310楼2014-01-07 14:39
                          回复




                            这几个动作,小跖做的十分迅速,与前面的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大不相同。先是跃起,身体在血蚕丝阵中穿梭旋转,游刃有余。然后借助横梁进行姿势的调整,毫不费力地通过了三层。

                            跳上下一层的横梁后,小跖没有立即起身,而是将双腿弯曲,凭借一只手的力量撑起身体。

                            小跖此时想了一下,随即想到了办法。

                            然后他把双腿伸直成一百八十度角,这个动作和体操运动员的鞍马动作很相似。
                            避开上方的血蚕丝后,小跖双腿向后一伸,稳稳落地。

                            落地后向后一转身,随即稳定住。


                            311楼2014-01-07 14:41
                            回复

                              小跖又下了一层后,第五次拿出紫水晶。

                              这次不仅仅是吃惊了,简直有些难以置信,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最后几层的血蚕丝阵不再像上面那样静止不动,而是没有规律地转动起来。这就更加增添了难度。

                              小跖大吃一惊,本来就已经很难,现在难度又增加了,这岂不是让他有来无回?小跖现在也不知道自己这次能不能躲得过这一劫。


                              小跖无奈望天。追本溯源,罪魁祸首还是子房。要不是子房,自己这次也不会这么惨。
                              小跖现在的位置,上不能上,下不能下,不能走回头路,只能向前啦!


                              312楼2014-01-07 14: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