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大师说话算数,立即主动要求教天明拼装朱雀,天明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这一篇的天明部分已经分析完了,我想说一下我对这一集的感悟。
《尚同墨方》这一集是在去年四月份的时候当做样片播出的,虽然不知道玄机选择这一集作为样片的真正目的,但我始终心怀感激,也许玄机就是为了给中考高考党一些鼓励才选择这集。当时我看完这集后感触颇多,确实对我最后的几个月起到了激励和安慰的作用,这也让我对秦时一种怀着感激的情感。看完以后就继续紧张的复习,所以当时并不知道秦迷对这集的评价。后来考完试后,才知道原来对我鼓励颇多的《尚同墨方》,在很多月饼的眼里漏洞百出,批判的很多。
首先,得到最多诟病的,就是玄机创造性地把原本是西方人发明的魔方设计成墨家的“尚同墨方”,贴吧里有很多人对此相当不满意,甚至在北大的秦时座谈会上,也有人当面问沈导。有人说,中国古代有很多发明,比如鲁班锁,都比魔方合适。我当时听到这种观点时,觉得很震惊,因为我没有想到的是,有些人的关注点竟然在墨方上。我承认墨家确实没有“墨方”这个东西,玄机在这一点上进行了艺术的加工。但是,我对这个创意很欣赏,因为魔方最终的结果是把六个颜色恢复原样,每一个面的颜色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颜色统一,这就很好地体现了“尚同”的思想。另外,到底是用什么东西真的那么重要吗?玄机之所以编写《尚同墨方》这集,主旨是为了告诉大家,成功路上,放弃就等于失败。只有永不放弃,才有可能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所以,不管班大师给天明的是什么,只要天明没有放弃,最终做到了就可以了。无论是墨方还是别的什么东西,都只是传达信息的媒介,不是这个故事的重点。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吹毛求疵地指着墨方批评呢?这样,真有点“买椟还珠”的迂腐了。
其次,就是部分人对天明三天恢复“尚同墨方”的批评,有的人说不可能,有的人说这完全是因为主角光环,更有人说玄机是在误导学生,是在告诉大家成功不需要努力,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学的像天明那样的“废材”也能成功这个问题,我在这篇文后半部分的一开始就不断地在解释。天明的成功完全是因为他的努力和天赋,如果非要扯在狗屁主角光环上,我只能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要么是嫉妒天明的成功,要么自己就是没有努力一事无成的。因为只要通过自己努力做成一件事的人,都会对天明的遭遇产生同病相怜和敬佩有加的感觉,也会受到一定的鼓舞。可能还会有人说三天实在太夸张了,其实他们只是没能明白天赋的真正价值。
自古以来,凡是在某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人,谁不是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单在秦时里,天赋都无所不在。大叔和卫庄因为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练剑的奇才,才会被鬼谷子选中成为纵横家仅有的两名弟子。少羽也是因为天赋才能在十四岁举起需要八人扛起的两千多斤的青铜巨鼎,如果没有天分,一般人就算练一辈子也不可能举起来。月儿是因为有学习阴阳术的天赋,才能解开“幻音宝盒”,通过“龙喉”;蓉姐姐的师父也说她是学医的奇才,不然江湖上怎么会有“墨家医仙”,能解百读的名声?就连白凤都是因为具备天赋才能操控鸟类,公输仇也是因为天赋才能成为与公输班相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什么当天赋出现在别人身上的时候就合情合理,出现在天明身上就不正常?这未免有些说不过去。
总之一句话,天明现在所得到的一切,以及所做成的一切,都是他应得的,是他靠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