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吧 关注:20,418贴子:123,672

回复:【盖楼贴,持续中...】从成语看中华文化智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然的法则——物以类聚
释义:同类的东西聚集在一起。
出处:《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个人理解: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分群而存在的。同类的物质、同类的物种、同类的种族聚焦在一起,组成了这个有多样性的世界。而类则是群里成员的共同属性。
对于人来讲,认清自己的类,找到属于自己的群,是进行自我定位的关键一步。认清自己的类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看自己在哪一个群体里过得最快乐,然后再观察群体成员的特性。
当然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一个群体待久了,往往就会染上这个群体的习惯。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求上进的人,融入一个上进的群体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个词也充分说明了选择朋友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17楼2013-12-19 10:12
回复
    最好的口号——顺天应人
    释义:顺乎天命,合乎人心。
    出处:《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 汤 武 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理解:这个词现在常与封建思想联系在一起,因为人们认为它是古时候新朝代的自我标榜。而实际上不管时代怎么发展,这个词在政治上都极重要,因为它体现了一个政权的合法性。一方面,顺乎天就是顺乎时代的潮流,例如从资本主义进阶为社会主义被认为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社会主义是顺乎天的。另一方面,应乎人就是政权要代表民意。这个是东西方政治互通的,每个政府都会说自己是民意的代表,而指责别国的政府只代表了某一利益集团。
    除了政治外,它对企业也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在《冯仑如是说》中写到:“顺天应人”是万通一以贯之的处世态度。万通必须符合中国社会进步,具体来说就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这一大趋势,这就是万通的天和势。在处理具体事务中,万通人必须熟稔“应乎人情”的道理,做事入情入理,“前半夜想想别人,后半夜想想自己”,方圆处世,真诚待人。这段话可以作为企业对“顺天应人”理解的一个参考。
    对于个人,顺天应人也同样重要。一个人做的事情顺乎天,才有长久成功的基础;应乎人,才算找到了成功的方法,才能真正取得成功。对于“天意”与“人心”的理解与顺应,决定了一样东西能够走多远。


    18楼2013-12-20 10:47
    回复
      第一次评论啊,好紧张啊,该怎么说啊,打多少字才显的有文采啊,这样说好不好啊,会不会太显摆啊,我写的这么好会不会太招遥,写的这么深奥别人会不会看不懂啊,怎样才能写出我大学生的水平呢,20分钟写了这么多会不会太快啊,好激动啊


      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13-12-20 13:43
      回复
        消灭人生的敌人——惩忿窒欲
        释义:克制愤怒,抑制嗜欲。
        出处:《周易·损》:“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个人理解:人生有两个最大的敌人——愤怒与欲望。易怒的人有深层的自卑与表面的高傲,多欲的人目光短浅,自制力差,贪着眼前。愤怒将自己孤立起来,无法与人交往,得不到别人的帮助;沉溺于眼前的欲望,无论是在道德修养,还是事业成就上,都只能是一个平庸的人。忿与欲都是执著于眼前利益得失的反映,它们都能扰乱人的心境,限制人的眼光,它们是人生路上的最大障碍。忿欲“损”一点,人就进一点。忿欲不损,人生不会向前。


        20楼2013-12-21 09:35
        回复
          人生、自然和谐的关键——节以制度
          释义:遵守“节”的原则来制订法度。
          出处:《易·节》:“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个人理解:制度的意思是说,要为凡事制定一个度。人的欲望需要一个控制在一个度,这便是礼法、礼节的重要性;人的行为需要控制在一个度,这便是法律、法节的重要性,四时寒暑的运行需要一个度,这便是时节、节气的重要性;假设人的欲望过度膨胀,社会必然充满竞争与不安,人的行为过度放纵,社会肯定早就乱了套,天地不按规律运行,生灵都会遭到毁灭。万事万物皆需要一个度,才能做到“不伤财,不害民”,才能使自然与社会充满和谐。给事物以制度,便称为节。
          节有二义。一者时节、节气、节律、音节、竹节、节点等,它们表示事物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在恰当的时间,在恰当的地点,出现恰当的事物,这个不能乱了套,乱了套便是失节。人要有规律的生活,自然要有规律的运行,。二者节制、节约、节省等,它们表示事物不能过了度,不能该离开的时候不离开,该收敛的时候不收敛,不能有过分贪婪的欲望,不能有不加以节制的行为,人要懂得对自我的节制。
          有规律、有节制,是节以制度的两个内在意义。节是方法,度是原则。


          21楼2013-12-22 10:05
          回复
            路过


            来自手机贴吧23楼2013-12-23 10:42
            回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见仁见智
              标准释义: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处:《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系辞原话更精准的表达,也是流传更广的说法。它的意思也非常明确: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这句话。
              一、每个人都有自己成型的思维模式评价体系。受限于个人的成长经历与教育背景,每个人形成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是不一样的。
              二、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思维模式评价体系去看问题。对于同一种现象,不同学科的人会做出不同的解释。例如名著《西游记》,修行的人认为这是指导修行的典籍,搞政治的人认为这是对传统政治的反抗,现代的人会从管理学等角度去研究它,小孩子只能认为这是有趣的神话。因为他们的成长经历与学习背景不一样,所以他们看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
              三、“仁”与“智”是人的两个方面,可以说,他们一个代表情性,一个代表理性。一个代表情商,一个代表智商。常人总是更偏于某一方面的。而为人的修养应当情性与理性并重,任何一面的缺失都会对人造成巨大影响。
              同时它也启示我们,不要固执于自己的观点与人争论,而应当先充分了解别人的观点,学会站在别人的视角看问题。


              24楼2013-12-23 12:24
              回复
                人生的两样事——进德修业
                释义: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
                出处:《周易·乾》:“君子进德修业。”
                理解:每个人一生都有两样任务,对内完善自己,称为进德;对外奉献他人,称为修业。进德是修业的基础,功业需要相应的德行来承担,德行不够而功业太大,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德不仅仅是指品德,它包括了追求真善美的精神,自身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完善的人格才能称之为德。而业的种类也包含了很多,无论是在政治、商业、科学、技术等各个种类,只要能奉献自己的才智,做出有益于人的事情,便可称之为修业。进德所以立身,修业所以立名。


                25楼2013-12-24 10:08
                回复
                  真正的尊贵——谦尊而光
                  出处:《易·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释义:尊者谦虚而显示其美德。
                  近义词:卑以自牧
                  理解:个人更喜欢的解释是,做到“谦”,便能尊贵而光明,要时时保持卑的态度。对这句话最好的解说来自《道德经》: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以言下之,就是放下高人一等的态度,以身后之,就是要能扎到那些最苦最累又无法出名的活儿里去。这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成为“上”民。


                  27楼2013-12-26 10:20
                  收起回复
                    没有独立的个体——拔茅连茹
                    释义:拔起一根茅草,会带累许多根。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出处:《周易·泰》:“拔茅茹以其汇。”
                    理解:每一个人都是一类人的代表,不能以一个单纯的个体去看待,在政治上尤其如此。


                    28楼2013-12-27 12:09
                    回复
                      到现在为止,《易经》中的成语一共摘录了二十个,与《易经》有关的成语就摘录到此了,谢谢有缘人的观看。下一次开贴再待准备。现在把二十个成语摘录如下:
                      美好人生的总纲领——持经达变
                      人生的智慧与勇气——进退存亡
                      不可忽略小事物——防微杜渐
                      理想的组织——各得其所
                      完美的德性——元享利贞
                      最好的心境——乐天知命
                      看待事物的方法——错综复杂
                      掌握学习的方法——触类旁通
                      儿童教育的重要性——蒙以养正
                      成长的标志——改过迁善
                      中国人的信仰——积善余庆、积恶余殃
                      自然的法则——物以类聚
                      最好的口号——顺天应人
                      消灭人生的敌人——惩忿窒欲
                      人生、自然和谐的关键——节以制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见仁见智
                      人生的两样事——进德修业
                      团队的力量——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真正的尊贵——谦尊而光
                      没有独立的个体——拔茅连茹
                      恭祝大家吉祥!


                      29楼2013-12-27 12:16
                      收起回复
                        节目预播:将于1月1日元旦开始播出《庄子》中的成语共二十条,敬请期待!
                        前言:
                        《庄子》一书,其思想玄妙高远,虽散而自成体系;其想象奇特瑰怪,含意隽永;其行文汪洋恣肆,变化无端。其书对于知人论世,为人处世,以及证德修道有极其精深独到的描述,是我国哲学思想与文学艺术中影响极大的一块瑰宝。这里由于只是选取部分成语,对于它的美丽奇特深刻只能有肤浅的描述。如果能做一个敲门砖,引起读者对于《庄子》一书的兴趣,便是我最大的素愿。


                        30楼2013-12-28 09:37
                        收起回复
                          顶楼主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3-12-28 10:45
                          收起回复
                            ZOP仔:回复 @洛洛゛KURORO :别灌水了,我不喜欢灌水,也从来没灌过水,你信吗?反正我不信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3-12-29 08:32
                            回复
                              努力,加油!


                              33楼2013-12-29 17: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