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突然很想放出自己以前随心而写的一篇什么都算不上的东西。
或许那应该是我第一次去思考生死。
2013/04/17
一直,会有这麼一种想法,想要以一个将死之人的角度,写一篇绝笔。却会不断的犹豫,是否太过做作?,如今想来,不然。做作,不过源於还没有做好将死的准备罢了。
终自己的一生,有太多太多的遗憾;亦有太多的感激。
遗憾的是或许时至今天,都未能将四年以来的执著告诸於她。执著与旧,妄想许久。扪心自问,还是没有勇气,生怕听见那些拒绝的话语。或许会觉得不够勇敢。但换作他人,想必也应该是如此吧。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如今将死,却未曾尽孝道,让父母享天年而终。这是否太过残忍,让白发人遭受送黑发人的悲剧?乐观点会这样想道“没有我,还有她们,这还不足以吗?”那时的这种想法充盈大脑良久。尽管幼稚,却真实。小时候,常常会因为遭受小小委屈,便萌发出了结的年头,如今想来,未免有些庆幸,没有轻易的结束一生,还因此享受了人世间这麼多的爱。
更发遗憾的最后应该是愧对一个活了这麼久的自己。来到人世,未有作为,反而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中,除了家人,或许,於他人而言,自己不过便是过客,了若人的一生,过客何其多。或许某天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噢,他死啦,记得他。。。。”说话人此刻想必不会有一丝忧伤吧。几日之后,大概就抛置於脑后吧,不是吗?
此刻,听著音乐的我,是否会有种做作的忧伤。芸芸棕绳,不过如此来,如此逝。无论寻常还是不寻常人。那麼留下痕迹,这时,自问:是否有意义呢?尽管这麼说,这麼想,还是会为自己没有作为而感到羞愧。
将死之人,其言,或许也是善。于自己的一生种,最不愿,亦是最感激的便是家人了。从含辛茹苦到事事想互,坚持到最后,不会背叛的也只有这麼一个集合了。接著便是她了,会觉得很幸运,幸运地在最后一年里预见那麼一个好好地妹纸,想来有些惭愧,往来的五年,一堵墙的距离,却未曾注意过她。美好又短暂度过了一年,各奔东西。於是便再也无处寻觅,踏足她的世界。有段时间,常常会这麼想,我能做什麼,才能再次去接触。於是千方百计地去探知她的喜好。因此,做过太多太多愚蠢地事情,纵然一切都在自作多情,但,心甘情愿。
再者,便是那些,曾经很好很好的朋友了,无论是网路上的,还是现实所接触的。感谢他们可以用最大的限度忍耐著,这麼一个无理而自傲,却随意活著的人。或许,许多年以后,相遇会如此做作引用拜伦的一句诗“如果时隔多年,再度与汝重逢。如何问候?以沈默,以眼泪。”这麼长的一路上,学到了太多太多。
或许,该结束了。
尘漪
於2013/04/17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