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爷吧 关注:21贴子:133
  • 5回复贴,共1

《转》日本美女组团来中国:生活一个月被彻底震撼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由中国语教育推进会组织的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学生“2013年日本‘五星奖’游学团”飞抵杭州。此前,他们在近一个月的时间中进北京,访天津,赴西安,游成都,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认识真实的中国。在他们行进式的体验之旅中,中国印象与在日本国内所得到的信息并不完全相同。
  亲眼看中国对中国印象完全改变“中国有很悠久的历史,很酷!”第一次来到中国的后藤阳介用略显生硬的中文评价自己的中国之行。
  与后藤阳介一起来到中国的23名学生都是北九州大学中国学系及国际关系学系的学生。他们此次的中国之旅,从入境到回程,不足一个月时间。
在这次旅程中,后藤阳介和他的同学们由北往南,走访卢沟桥、秦始皇兵马俑、乐山大佛、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等中国地标,走进南开大学、西南交大等学校与同龄人交流,体会不同地域的饮食、风俗,体验不同城市的商业氛围。用组织者、中国语教育推进会干事长叶言材的话说,“让他们亲身感受中国,亲口品尝中国,亲眼看中国。”


1楼2013-11-21 11:17回复
     “中国很大,城市的很多地方像日本一样现代!”福岛季惠谈及中国之行说,“我亲眼看到和感受到的中国与日本媒体宣传的不同。”在福岛季惠接触的宣传中,“中国人多且环境杂乱。一个细节是他们每人都备有口罩;每到一处,都注意公共场所,特别是厕所的卫生。”但真正到了中国他们才发现,他们的口罩几无用处,所到之处,城市整洁,市民守序。
      在来中国之前,福岛季惠很怕中国人。但走在中国的大街上,遇到困难,周围所有的人都会倾力相助。一听说小姑娘来自日本,周围的人会立刻放慢语速与之交流,福岛季惠感受到的是友好、温和和热情。
    不足一个月,真实的中国风物人文,已经让同学们的中国印象有了彻底的改变。


    2楼2013-11-21 11:19
    回复
      作者听说这件事后非常悲痛,同时气愤地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其元凶就是不许剩饭的目标。作者在儿童时代也曾遇到相同的规定。只要身体没有不舒服,午餐就要一点不剩地吃完。这是为了消除挑肥拣瘦,摄入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当时作者强烈认为,如果饭菜没有吃完,就是对不起制作饭菜的人以及培育蔬菜的农民们。自儿童时代起,日本人就经常被提醒“要完全吃完”,并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长大。
      作者回忆称,有一次,由于肚子很饱,面包吃不完,就将一部分面包扔到了垃圾箱里。于是老师停止了讲课,开始寻找嫌疑犯。老师带着可怕的表情,不断向班里的学生怒吼。由于作者扔掉面包,同班学生全都受到牵连。从那以后,作者洗心革面,决心要忍着吃完所有食物。
        文章称,日本人就是这样在承受社会压力的同时学会集团行动。长大以后,这种压力非但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大。进入公司以后,宴会上也有很多规矩,不得不处处小心。比如让谁来说祝酒词,给谁倒酒等等。被这种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肯定不仅仅只有作者一人。
        文章称,住在这样的日本便会开始羡慕中国。80年代作者第一次到中国时,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小学并不提供午餐,学生可以回家吃饭。而且初中和高中没有校服(如今在中国,穿校服的学校已不在少数),学生可以穿便装上学。而日本的初高中则规定必须穿校服。学校经常会检查学生着装,着装不符合学校规定的同学会被老师严厉批评。如果穿“奇装异服”上学,还会被其他同学欺负。
       看着中国的初高中生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上学,作者不禁感慨“真自由啊”。而日本人却被规律束缚着。如果破坏规律,便会受到社会的制裁


      4楼2013-11-21 11:21
      回复
        相反,主动遵规守纪的人则会受到尊重。日本人要时刻考虑社会的规章制度,很容易将自己塞入集团行动的框框内。 文章称,当对日本社会的束缚感到疲惫时,只要来到中国便会觉得重获自由。中国人不像日本人那么讲究规矩,在中国无需努力迎合别人。
        在公共场合也可以大声讲话、在地铁和公交车上也可以打电话、买东西可以讨价还价、在车站和餐厅不好好排队也不会遭到指责。当然,还可以剩饭!这让作者觉得中国社会让日本人获得了解放。
          重视个性的教育、认可多样性的社会以及充满个性的商品。从孩子时开始就经常听日本把这些目标挂在嘴边,但是日本似乎一直没什么变化。那个女孩成为学校“光盘”运动牺牲品的事情让作者觉得日本仍旧是重视规矩的相互监督型社会。
          但是,也并不是说中国社会就是完美的。
          文章称,虽然在中国可以呼吸到自由的空气,但是在中国稍微待上一段时间便会想要回日本。首先是对交通安全感到担忧。大街上,汽车和摩托车横冲直撞,很容易发生刮蹭事故。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也大有人在,而且很少有司机懂得礼让行人。所以,在马路上遭遇车祸的概率也随之变高了。
        另外,中国人也不像日本人那么守时。到了见面时间还不出现以及对方随意更改计划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中国只呆上一周,作者便会发出这样的抱怨。“啊,好想念日本的规矩啊”。
        文章称,中国社会让作者明白自由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


        5楼2013-11-21 11:22
        回复
          日本女人远嫁中国:什么洞房密语竟吓瘫中国男人
            现在,日本女性流行着“吃饭要吃中国餐,结婚要找中国男,法国情人早无戏,美国房子不靠边。”的顺口溜。意思是,世界经济不景气,日本女性已无暇去找法国人谈情,美国的房子已成为过去式。
            其原因就是,在日本,中国的男子越发很吃香,受到的日本女子的青睐。
            中国信息研究机构的代表竹石健告诉我:其实日本女性也满势利眼的,看到中国经济大发展,中国人越来越有钱,当然瞄上中国男子汉。再加上日本现在是阴盛阳衰时代,日本男人无论在生活体贴做家务,还是拼命工作赚大钱都不如中国人的,尤其作为男人,日本男人缺失的东西太多,首当其冲要让中国人夺走市场,现今的日本男子越发觉得自卑不堪。
            加藤小姐前不久结婚了,让我去参加婚礼。对象是她在上海留学时认识的中国人。
          她那句结婚典礼的致辞让我难以忘记:可能诸位很吃惊,我为什么嫁给中国人?日本人本来对中国人就有偏见,而我今天告诉在座的各位男士,中国男人比你们优秀,首先他们知道爱妻子顾家,有责任心。我从小对父亲的印象就是模糊的,因为他起早贪黑为公司卖命,我根本见不到,即便休息日,他又为了交际,去打球等。这光挣钱不顾家的父亲,不是好男人。我从小就喜欢中国,喜欢中国人。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嫁个中国男人,原因是他们比日本人强得多。


          6楼2013-11-21 11:25
          回复
             在中国生活多年,在上海某杂志做编辑的村上姑娘也对我说:“为什么日本男人越来越怕中国人,首先中国男人比日本男人强上好几倍,勤劳、智慧、爱家、爱妻子、看孩子,像这样的老公才是我们的理想对象。
              在日本做播音员的永岛女士去年嫁给中国一家上市传媒的总裁,她说:“我整天在台里说讨厌日本男人的小家子气,我知道一定会有一些所谓的“爱国人士”会“义正词严”地指责我们“八噶!竟然辱没大日本帝国男人的尊严”。但作为我们女人,我们永远只会选择强者,做我们的丈夫。
            一位给国会议员当秘书的藤原小姐,来过中国多次,所以要嫁中国男子汉。她说:作为日本男人,他们没有任何优势。因为他们太大男子主义,真拿我们女人不当回事,那我们只好另辟新径。


            7楼2013-11-21 1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