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纵横吧 关注:26贴子:292
  • 6回复贴,共1

三国纵横>煮酒论史>249到263:三国时代大崩溃的最后十几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逃离 发表于: 2012-04-27


1楼2013-11-20 16:01回复
    251年:江陵大战
    魏国征南将军王昶之前写表文建议把征南将军驻地从宛城搬到了新野,军事上到底有多大优势没能得到检验,但至少王昶距离政治漩涡中心洛阳又远离了150里。司马懿在政变之后曾经广泛争取过大臣们的意见,似乎是想看看大臣们对于他政变夺权有什么反应,王昶在回答的时候大谈勤俭节约、教育考试,一派政变事不关己的态度。
    魏军得到出击许可后迅速出动,傻子年冬天便出兵突破吴国边境防线,取得了一场胜利。转年到了公园251年,王昶命荆州刺史王基进攻西陵,牵制西陵的步协所部精锐使其无法向东增援,同时派新城太守州泰逼近秭归、巫县,震慑蜀军,自己则率领大部队包围江陵。
    州泰方向基本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一帆风顺。王基方面则好好的戏耍了一下敌军。步协的策略是巩固防御,绝不出击,于是王基做出一副立刻全力进攻的架势,结果自己却偷偷带兵袭击了雄父邸阁,把吴国西陵部队三十万斛口粮搬了个干干净净,还顺便俘虏了安北将军谭正以及数千降兵,除此之外,王基还把当地百姓全部北迁到曹魏境内,并且重新设置了另一个夷陵县用于安置这些百姓。王基取得完胜。
    王昶那一路大部队稍微有点曲折,起先王昶用竹子做筏渡过襄阳与江陵之间的人造湖,击退水边的吴军,然后又用密集发射的弩箭杀退了凿七条地道前来进攻的吴军。此时吴军接替朱然担任荆州地区统帅的是朱然儿子施绩,朱然他本来姓施,后来被没有儿子的舅舅朱治认作干儿子延续香火,所以改姓朱。施绩后来申请过一次改回自己的本姓,孙权没有批准,之后直到孙权去世他才改回自己的本姓。这次曹魏大举进攻已经是自当年文帝曹丕三路大军伐吴之后很久都没有遇到过的了。施绩才能一般,人造湖失利后他撤回江陵,固守城池,王昶一路追杀,斩首数百,到了江陵城下后王昶心生一计,他准备先派五个军的兵力撤退,做出准备回师的样子,引诱施绩出城以便在平地上利用魏国骑兵优势对吴军实施歼灭,同时王昶还把缴获的战马、军械以及斩杀的吴兵头颅进行绕城展示,以激怒吴军。最早的《周礼》上规定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而之后的齐国制度则规定一万人为一军。具体数量多少不一,但可以肯定至少五万人参与了佯装撤退,可见此次魏国入侵荆州的规模已经是近30年间最大的一次。
    施绩上当了,他跟接替了老爸公安都督职务的诸葛融说:“魏军远来,现在人困马乏,我想马上追击,但是兵太少了,不如我在前面阻截,你在后面掩杀。”诸葛融答应好好的,于是施绩信心满满的钻进了王昶的圈套,结果施绩先胜,但是诸葛融并没有率兵跟进,导致施绩大败,部将钟离茂、许旻被斩,军需物资损失惨重。魏军撤退后诸葛融遭到了孙权的严厉批评,但是由于他哥哥诸葛恪正红的发紫,所以孙权也没有进一步进行追究,仅仅褒奖施绩以平息他的怒气。而这也为日后东吴政局动荡埋下了一个伏笔。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3-11-20 16:05
    回复
      253年:暗杀

      就在王昶作为最后撤出战场的部队正在缓缓北归的同时,一直冷眼旁观魏吴大战的蜀汉发生了耸人听闻的恐怖事件,权臣大将军费祎在新春宴会上被刺杀身亡!
      凶手被当场逮捕,经警方查明,杀害大将军费祎的凶手叫郭循,凉州西平郡人,原担任魏国中郎,在卫将军姜维出击北伐期间被俘虏,随百姓内迁。尽管皇帝任命他为左将军,但是郭循仍然不真心归降,反而产生仇视心理,意图刺杀皇帝。但是因为皇帝护卫严密,郭循每次靠近皇帝都会被警卫拦下,因此郭循转而把目标放在大将军费祎身上,利用新春宴会大将军酒醉的时机,在宴会现场用佩刀将大将军杀害。
      这个消息一传出,魏国立马发表声明支持勇士郭循的壮举,更加追封郭循为长乐乡侯,追谥“威侯”,世袭爵位,还另外封他儿子为奉车都尉,赏赐白银一千两、绢布一千匹。
      费祎的横死在蜀汉政坛上看起来不像是个杯具,至少刘禅可以欢呼“熬出头了!”即便嘴上不能喊,恐怕他心里也要狂喊。自从相父诸葛亮掌权以来,刘禅从来就不知道权力是个什么东西,他名义上是个皇帝,实际上却是个囚犯,“蜀中四相”各个大权在握,幸好他们都是忠臣,没什么别的想法,否则蜀汉基业老早就改姓了。刘禅不能让这个情况继续下去,费祎死后,刘禅自己掌权,独立处理政务,总算是好好过了过皇帝瘾。
      另外一个不感觉杯具的是姜维,他也可以欢呼一声“熬出头了”,费祎去世对姜维来说不但不杯具,甚至还是洗具。他们之间的政见不合已经家喻户晓,费祎坚持休生养息政策,而姜维则意图把北伐进行到底,两个人针尖对麦芒,一个自负武勇,一个长期压制,所以姜维每次出击,费祎都不准许他带的军队超过一万人。如今大将军费祎去世,蜀汉军事一把手成了卫将军姜维,如此一来,他更加可以施展拳脚去实现抱负了。
      于是就在大将军去世后三个月,姜维在当年夏天就第一次率领万人以上的部队出击北伐,以响应吴国诸葛恪的北伐行动。他率领数万人从武都的石营出发,经董亭,进围南安。
      或许是由于看到自己前途无量所以兴奋过头,姜维这次出击连最基本的后勤工作都没搞好,刚刚包围南安,还没等魏国雍州刺史兼奋武将军陈泰和征西将军郭淮的援兵赶到,姜维自己就断粮了。无奈之下,姜维还没正式跟魏国主力见面问好,就只能鸣金收兵,退回汉中。
      很囧的一次北伐,如果武侯在世,必定要好好教训姜维“不打无准备之仗”是怎么回事。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3-11-20 16:21
      回复
        254年:最好的北伐机会

        就在司马师刚刚处理完夏侯玄叛乱的事情后,姜维在六月份就闻讯赶来,这是姜维自己的第四次北伐。司马师族诛夏侯玄等人的行为引起了很多人不满,尤其夏侯玄曾经在雍凉地区多年担任司令,名气又大,很多人都仰慕他。于是就在司马师处心积虑谋划换掉曹芳的时候,地处魏蜀边境的狄道长官李简就秘密联络姜维,要主动投靠蜀汉。

        姜维对此半信半疑,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很多人都说不太靠谱,只有刚刚从南中调回来的张嶷深信不疑。姜维也不想错过这样一个机会,于是带领大军出征陇西,在狄道城,果然李简率领军民出降,这让姜维喜出望外。不过尽管这时魏国没有派援军,然而仅雍凉的驻军就足够蜀汉喝一壶的,姜维率领大部队继续开进,包围襄武。谁知就在襄武,蜀军被陈泰部将徐质击败,张嶷阵亡。此前张嶷似乎对此有所预感,长期在南中地区任职,潮湿的气候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腿关节风湿病,只能依靠拐杖才能站立,出发前他就对刘禅表明心迹,就算战死沙场也要报效国家。一番话感动的刘禅涕泪横流。张嶷虽然战死,但是他斩杀的敌军也数倍于己军伤亡,相当凶悍的一名将领。

        姜维也并没有因为这一仗的失利而灰心,重整旗鼓后,姜维终于战胜并杀死徐质,击退魏军。此后姜维乘胜追击,攻陷何关、临洮。取得一连串胜利后,姜维掳走狄道、河关、临洮三个县的百姓撤回汉中,把那些魏国百姓安置在绵竹和繁县以充实国内。

        这一仗应该说是姜维生涯中遇到的最好的机会,魏国方面没有派出任何援军,甚至连征西将军郭淮和雍州刺史陈泰的当地驻军都纹丝不动,只派了个徐质。由此可见,司马师谋划换皇帝的节骨眼,直接影响了对外政策,司马师也不会在最要命的时候让各地驻军有任何大动作,应该是他严令郭淮和陈泰不许出兵。可是面对这样的机会,姜维居然只是抢了点百姓,没有继续对雍凉地区进行有效进攻,难以捉摸。如果蜀汉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击溃魏国雍凉军团的主力部队,那么将对蜀汉控制雍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甚至能够破坏司马师换皇帝的计划,直接动摇司马家族的统治,导致魏国内部出现更大动荡,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北伐机会,中兴汉室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可惜,历史不能重来,姜维的下一次北伐,将面对一个比司马师眼光更高的人,司马昭。他将不会再给姜维留下这样的空挡。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3-11-20 16:23
        回复
          256年:配合失败
          这次姜维第六次北伐是发生在公元256年八月份。年初的时候,为了表彰姜维去年在洮西取得的大捷,刘禅任命姜维为大将军。这是蜀汉第三任大将军,不过姜维这个大将军比起蒋琬和费祎来可逊色了不少,起码他就没有主政的权力,刘禅已经决定自己亲政了。
          这一仗看上去更像去年陇西大战的延续。尽管陈泰很委屈的因为部下不听话而遭到惨败,所以被调回朝廷,但是姜维似乎仍然觉得自己一个人力有不逮,于是他跟镇西将军胡济约好,两路进兵,会于魏国征西将军驻地上邽,一起干掉魏军主力,谋取雍州。
          这一次姜维选择的突破口在祁山,但是谁知邓艾早已严密布防恭候多时。自去年姜维撤兵后,邓艾就建议陈泰加强了防御。姜维的斥候还算出色,在探听到魏国已经在祁山做好充分准备以后,姜维修改了作战计划,他打算往西经过董亭后去围南安。这条路他曾经走过一次,那是在费祎刚被刺杀之后,不过那次北伐因为军粮不济的原因一无所获,连魏国援军长什么样都没看着就退兵了。
          这次邓艾比姜维准备的更充分,他在半路上就驻扎于武城山的险要之处,阻断了姜维的进军路线。这时的姜维应该很郁闷,但是对于已经有备无患的魏军,姜维偏不信邪,发动强攻去争夺邓艾的险要,但是果然无法取胜。而这时他也接到了胡济根本没有配合他出兵上邽的消息。势单力孤的姜维相当纠结,他不愿退兵,试图以一己之力坚持北伐,所以姜维再次修改作战计划,当夜就向东渡过渭河,准备独自跋涉险峻山道进攻上邽。
          邓艾充分的准备再次发挥了效力,他以少量兵力在段谷拦截了蜀军,两军在段谷中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魏军大获全胜,斩将十余员,杀敌数千人,蜀军溃败。姜维兵败退回成都。蜀汉本就弱小,兵力有限,姜维这次北伐又损失惨重,导致陇右多处发生民变,于是这就成了很多反对派的话柄。
          蜀汉内部没有出现大臣争权的局面,但是刘禅与姜维的矛盾却暗流涌动。当初蒋琬担任大将军的时候刘禅就有过意旨,要蒋琬谨慎出兵,必须吴国有动作蜀汉才能择机出动。蒋琬和费祎都做的很好,基本不太北伐,然而姜维是个“淘气的坏孩子”,打仗比当年武侯还频繁,这样刘禅多少有点不爽。于是他故意亲近宦官黄皓和大臣陈祗、谯周,后二人还挖空心思写了篇《仇国论》来反对“某些人”穷兵黩武。陇西民怨四起,朝廷上政敌攻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姜维无奈的吃了回黄连,自贬为后将军。虽然他还是在做大将军所做的事情,不过已经明显落于下风,刘禅这招借刀杀人玩的十分漂亮。
          蜀汉君臣暗中较劲,吴国即将发生动乱。同样在256年八月份,就在姜维兵败段谷的同时,孙峻派兵袭击寿春。不过打仗已经是次要的事情,吴国的重点不在外战,而在内部,又一次权力更迭引发的武力冲突将再次把吴国拖向深渊。


          16楼2013-11-24 17:18
          回复
            风起云涌 27楼 发表于: 2012-04-27 ,
            看完导语先来写几句--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乱世即将结束,突然觉得很感慨,多少风流人物,金戈铁马,荡尽山河,不过化作一曲悲歌。


            28楼2013-11-24 17:22
            回复
              那个啥 28楼 发表于: 2012-05-02 ,
              一直比较关心三国前期,准确的说是到赤壁之战,这是第一次系统的了解三国后期的情形。灰常感谢版主大人的论述。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必会有个异彩难测的结局吧。


              29楼2013-11-24 17: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