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吧 关注:3,545贴子:14,574

浅析评弹及传统戏曲的必然衰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评弹和许多戏曲品种一样,其全盛期都在建国前,而在文革遭受重创,改革开放后开始走下坡路。推而远之,其实整个文化界都是如此,解放前才是大师辈出,众星璀璨的年代:梅兰芳,鲁迅,曹禺,蒋月泉,阿炳,侯宝林……原因有很多;比如解放前艺人有生存压力,不像解放后变身艺术家衣食无忧,缺乏了继续钻研的动力;又比如解放前在艺术创作中没有裹脚布的束缚,观众才是上帝,而在“为人民服务”之后,却要时刻小心不要犯政治错误……
单从传统戏曲来说无论是形式还是其蕴含的精神都已经落后于新时代,走下坡路是必然的。传统戏曲是程式化的东西,而现在的观众喜新厌旧,崇尚个性,厌恶重复;传统戏曲节奏缓慢,而现在的生活方式都是快节奏的,一回书的时间够一部美剧,而美剧曲折离奇的情节是戏曲所不具备的。从前的娱乐方式单一,就长三角而论,除了看戏就是听书,听众众多就不稀奇。而现在要和各种综艺节目,电视剧争市场,劣势可想而知。
传统戏曲的艺术营养主要来自于古典文学,古典文学有一个弊病就是人物扁平,个性单一,缺乏立体感,这也造成了戏曲人物的脸谱化,不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更要命的是古典文学的核心其实还是儒家的思想,无论是三国隋唐岳飞还是包公大红袍,书中体现的还是忠孝仁义礼智信,褒扬的是忠臣孝子,贤妻烈女,清官义士,而时代要求的是公民。虽说这也不矛盾,但终究不属于主流的现代价值体系。至于才子佳人书更是旧社会娱乐太太小姐的,艺术价值本并不高,就更不必说了。这并不是说历史题材一无是处了,关键不在题材,而不在用怎样的视点,比如时下流行的电视剧《甄嬛传》,它发人深省的地方在于对封建社会黑暗的揭露,而不是一味的美化。
也许大家觉得小子我狂妄,但我真的觉得很多书需要大改了,人物应该更立体,不要脸谱化,我为什么推崇张鸿声的英烈,因为他走在时代之前,他的人物比较立体,比如胡大海有其狡诈市侩的一面,善中有恶,恶中有善才更贴近生活中的人物,人物才立得起来;剧情应更紧凑,不要一回书就下了一层楼梯,弘扬的更应该是时代精神,而不是陈词滥调,否则很难说到听众的心理面去。


IP属地:上海1楼2013-11-16 20:09回复
    听到楼主的名字就知道是一位资深戏曲研究者,
    好像是在评弹工作室网上见到的,一楼的分析极其到位!好文!


    IP属地:浙江2楼2013-11-16 20:46
    收起回复
      不是博客里的老虎兄?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3-11-19 12:25
      回复
        lz的分析蛮有道理个,不过尼鹅个里盒有点勿同个看法,一点浅见,供大家一笑。其实了了评弹发展过程当中,有一个阶段盒蛮重要个,就是文革结束到改革开放个个阶段,对评弹起着传承及发展个作用,特别了了广大苏南,要晓得了了文革当中许多许多个书目才是封建糟粕,处了受批判个地位,大约只有蝶恋花答李淑一个种个书目才会让人家了解评弹,但是文革结束后十到二十年个个一段辰光可以说是评弹继承搭发扬个黄金阶段,过洛子个段辰光么鹅尼盒看见子,评弹个圈子是越来越小,前景盒是越来越暗淡,象lz所说,要想想办法,至于大改书目尼,鹅认为勿大妥当,传统传下来个咯眼么事改洛子么勿叫传统则,毕竟历史个身子现代个面孔显得勿论勿类,还勿如创新,创造点适应现代社会个么事。罗里罗数讲子点笑话,大家笑笑么就算子吧,哈哈。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11-25 20:07
        收起回复
          我们国家什么时候能把心态浮躁的人都吸引进来听评弹,成为评弹迷,那就好了。评弹要靠国家扶持,单靠现在那些评弹演员自己奋斗来振兴评弹艺术是不现实的。这个担子太沉重了,现在的评弹演员根本承担不起。也不光是评弹,其它曲艺不也这样么?现在有多少年轻人有耐心去听昆曲?他们喜欢看滑稽、相声、调侃。但那与评弹根本不好相比,完全是两码事。现在听外国歌剧,听美声唱法的又有多少?因此不要对说书先生太大的压力,现在的茶馆书场又有多少呢。说书先生没有了用武之地,你让他们怎么练兵,去精益求精?单靠“乡音书苑”一家,行么?


          7楼2014-09-12 10:31
          收起回复
            在文革全国戏曲曲艺中评弹被整的最惨,主要因为《蝶恋花》惹恼了江青这个女流氓头子,艺脉断流。加上改革开放后社会大背景变化……现在进书场听书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白头发。


            来自Android青春福利版8楼2014-09-12 11:43
            收起回复
              楼主的观点无法解释新听客还是喜欢阴间书的更多这一现象。和相声一样,问题不在革新而在传承,传承是基础。评弹远比美剧更令人难以捉摸,美剧看个开头就知道结局,评弹如果第一次听,就难以判断每回的走向


              IP属地:江苏9楼2015-03-07 01:34
              回复
                评弹艺术要接地气,不能总是传统篇章,在内容上要创新,有时代气息,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年轻听众。评弹的未来在年轻人


                10楼2017-01-30 03:30
                回复
                  顶上去,继续讨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2-02 21:11
                  回复
                    讲的有一定道理,但不是大改传统书,应创作现代附合当下节奏的新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2-02 22:09
                    回复
                      现在·从事戏曲和评弹创作的人很少,和社会环境和经济回报有关系,所以要创作现代的新书是难事。


                      13楼2019-02-03 09:12
                      回复
                        关键还是要加大投入,有两件实事可办:
                        1.提升苏州评弹学校的建制,改‘评弹学院’,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
                        2.加强足实评弹博物馆,馆内设研究部,定期出版博物馆馆刊。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2-03 10:48
                        回复
                          14楼先生空谈,评弹有只学校已经不错了,全国所有曲艺,戏曲哪个有单独学校的,当是在陈云老首长的提议下开办的。现在能办下去,是上上大吉了,不要异想天开了。


                          15楼2019-02-13 10:26
                          回复
                            我个人认为,评弹发展就是要给评弹,包括所有戏曲一个宽松的环境,老百姓喜欢听什么,就应该表演什么,老百姓喜欢听的,就是最大的需求,有了广大的群众基础了,经济收入就上去了,自然就发展好了。


                            16楼2019-02-20 11: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