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东夷的“人方”是纣王的主要征讨目标。人方惊恐地发现,商纣王军中出现了“象队”,这些大象被驯服之后用作进攻武器,是古代的坦克。从大象脖子上居高临下地射击,使商军垄断了空中打击优势。古书上说:“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大象之牙轻易地戳穿了东夷人的胸膛然后把人抛起在空中。经过几次战斗,东夷只好投降。纣王为了防止东夷再叛,将大批商军留在东夷地区戍守,飞廉是留驻东夷的主要将领。
然而,纣王把他的主力都长期使用在东部打东夷,向西防御周方国的力量,却因此减弱了。
东夷人与纣王之间旷日持久的三次大会战,一定来的异常惨烈,互相消耗得非常厉害,只是由于东夷人最终没能掌握政权,所以战争的细节淹没于历史,无闻于后世。长期的对东夷作战,消耗着商王朝的财富,以当时生产力相当低下的境况,长期战争足以拖垮一个王朝。何况“商”还不算后代严格意义上的王朝,而只是一个盟主级别的大诸侯而已。纣王虽然在东线与东夷作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国力已经枯竭,无法应付西线的周人。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纣克东夷,而殒其身”。
周武王趁着纣王累得气喘吁吁,立刻抓住时机,撕掉脸上的笑面虎画皮,兴风作浪,兵进中原,一举而灭之,而且灭的很轻松。我们有理由相信,周军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商王朝的灭亡,四分之三的“功劳”在于那些东夷人的撕咬。这就好比大明朝的灭亡,是先被李闯王长年折腾,掏干了它的躯壳,才轻易亡于关外的满清了。
纣王亡于周人之后,东夷人气鼓鼓地说:“明明是我们斗垮了纣王,却被西边的老客先摘了桃子!”于是,东夷人与周人之间,随后又进行了三年角逐。最终,周人攥紧了中原大桃,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
点评:
大明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商500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叛军逼王城,不调边防军!
东夷的“人方”是纣王的主要征讨目标。人方惊恐地发现,商纣王军中出现了“象队”,这些大象被驯服之后用作进攻武器,是古代的坦克。从大象脖子上居高临下地射击,使商军垄断了空中打击优势。古书上说:“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大象之牙轻易地戳穿了东夷人的胸膛然后把人抛起在空中。经过几次战斗,东夷只好投降。纣王为了防止东夷再叛,将大批商军留在东夷地区戍守,飞廉是留驻东夷的主要将领。
然而,纣王把他的主力都长期使用在东部打东夷,向西防御周方国的力量,却因此减弱了。
东夷人与纣王之间旷日持久的三次大会战,一定来的异常惨烈,互相消耗得非常厉害,只是由于东夷人最终没能掌握政权,所以战争的细节淹没于历史,无闻于后世。长期的对东夷作战,消耗着商王朝的财富,以当时生产力相当低下的境况,长期战争足以拖垮一个王朝。何况“商”还不算后代严格意义上的王朝,而只是一个盟主级别的大诸侯而已。纣王虽然在东线与东夷作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国力已经枯竭,无法应付西线的周人。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纣克东夷,而殒其身”。
周武王趁着纣王累得气喘吁吁,立刻抓住时机,撕掉脸上的笑面虎画皮,兴风作浪,兵进中原,一举而灭之,而且灭的很轻松。我们有理由相信,周军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商王朝的灭亡,四分之三的“功劳”在于那些东夷人的撕咬。这就好比大明朝的灭亡,是先被李闯王长年折腾,掏干了它的躯壳,才轻易亡于关外的满清了。
纣王亡于周人之后,东夷人气鼓鼓地说:“明明是我们斗垮了纣王,却被西边的老客先摘了桃子!”于是,东夷人与周人之间,随后又进行了三年角逐。最终,周人攥紧了中原大桃,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
点评:
大明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商500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叛军逼王城,不调边防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