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国吧 关注:7,347贴子:360,117
  • 24回复贴,共1

看了潇水写的先秦史,文中举例提到了周灭商和满清入关的异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青铜时代的战争》系列,其中《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讲的是上古时期和夏商周三朝。


IP属地:江苏1楼2013-11-15 20:02回复
    原文:
      东夷的“人方”是纣王的主要征讨目标。人方惊恐地发现,商纣王军中出现了“象队”,这些大象被驯服之后用作进攻武器,是古代的坦克。从大象脖子上居高临下地射击,使商军垄断了空中打击优势。古书上说:“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大象之牙轻易地戳穿了东夷人的胸膛然后把人抛起在空中。经过几次战斗,东夷只好投降。纣王为了防止东夷再叛,将大批商军留在东夷地区戍守,飞廉是留驻东夷的主要将领。
      然而,纣王把他的主力都长期使用在东部打东夷,向西防御周方国的力量,却因此减弱了。
      东夷人与纣王之间旷日持久的三次大会战,一定来的异常惨烈,互相消耗得非常厉害,只是由于东夷人最终没能掌握政权,所以战争的细节淹没于历史,无闻于后世。长期的对东夷作战,消耗着商王朝的财富,以当时生产力相当低下的境况,长期战争足以拖垮一个王朝。何况“商”还不算后代严格意义上的王朝,而只是一个盟主级别的大诸侯而已。纣王虽然在东线与东夷作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国力已经枯竭,无法应付西线的周人。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纣克东夷,而殒其身”。
      周武王趁着纣王累得气喘吁吁,立刻抓住时机,撕掉脸上的笑面虎画皮,兴风作浪,兵进中原,一举而灭之,而且灭的很轻松。我们有理由相信,周军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商王朝的灭亡,四分之三的“功劳”在于那些东夷人的撕咬这就好比大明朝的灭亡,是先被李闯王长年折腾,掏干了它的躯壳,才轻易亡于关外的满清了
      纣王亡于周人之后,东夷人气鼓鼓地说:“明明是我们斗垮了纣王,却被西边的老客先摘了桃子!”于是,东夷人与周人之间,随后又进行了三年角逐。最终,周人攥紧了中原大桃,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
    点评:
    大明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商500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叛军逼王城,不调边防军!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3-11-15 20:24
    回复
      原文:
        我们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最后一个帝王在事到临头时一般有四种选择:自杀、逃跑、投降、被俘。能有勇气选择第一种的,好歹也应该算是英雄,而且为数极少。纣王自焚鹿台,与明朝末帝崇祯自挂煤山,颇为类似。光这一点也值得钦佩他俩,并且看出了他们的无奈。不过,崇祯的命要好一些,没有像纣王那样被战胜者拼命埋汰
        崇祯没有遭到大清人埋汰,是因为大清兵势力雄大,拳头很硬,可以替代嘴巴来说话,所以不需要埋汰他。而周武王的万把人,拳头没那么硬,需要用嘴巴来帮助拳头,拼命辩解伐商的原因,给自己找舆论支持,所以给纣王泼脏水势在必行。但周人泼的并不厉害,只是上述六条的就事论事而已,还不涉及纣王人身,没有暴虐荒淫之类的指责。总之,周人还没有把纣王与“暴虐荒淫”四字挂上钩。
        真正把纣王脸涂黑,还不是他的敌人周人干的,而是五百年后战国时代那些“百家争鸣”的学者们。这些人说话,喜欢走极端,喜欢举出极好的好人(也就是他们捧起来的圣人),以及极坏的坏人(他们造出来的坏人),作为正反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论点,从而使自己的学说变得生动丰满、振振有辞,以便游说诸侯接受自己的学说,同时也便于同别人争鸣,攻击异己学派,吸引更多信徒。
      点评:
      这也从侧面看成周朝和满清的不同,满清通过大量屠戮汉人才确保自己的统治,而周朝则是通过抹黑纣王来得到舆论的支持。
      所以满清入关和周灭商有类似的地方,但不可相提并论。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3-11-15 20:53
      回复
        不知道想说明什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11-15 21:24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11-16 00:11
          回复
            帝乙归妹何解?


            IP属地:河南10楼2013-11-16 18:42
            回复
              那个本来就是用来调侃鸡血文的早过时了签名图系列就是典型,而且这文观点也有不少先入为主啊


              11楼2013-11-16 23:21
              回复
                我感觉商周本来就有一致性,文明层面不存在断裂,姬发家是商朝分封的诸侯,这顶多是统治阶级的内乱 ,能跟清代明一致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11-17 14:12
                回复
                  崇祯没有遭到大清人埋汰,是因为大清兵势力雄大,拳头很硬,可以替代嘴巴来说话


                  14楼2013-11-18 09:56
                  回复
                    站在今天华夏族的立场上看商周和明清交替的话,商周都是华夏的共同祖先,所以前者是老祖宗的内战,后者是异族入侵。


                    15楼2013-11-19 18:26
                    收起回复
                      满清拒绝汉化,蛮夷的本质体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11-20 08:10
                      回复
                        这么牛逼咋不顺便把日寇侵华也得列入去进行类比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2-02-17 16:06
                        回复
                          虽然考古但是还是回复下,
                          周灭商和清入关,
                          两个不管时间空间和影响都没法对比,
                          说几个特别不同的地方
                          1.周当时的文化底蕴是高于商
                          2.周不管是文化、军事、制度、道德等对整个华夏起了奠基石的作用,商影响则小的多
                          3.清是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绝大部分都是照搬中原王朝,自己发明的文字、服饰、造型等都属于审丑类产物。
                          4.清对后世没有负面影响元大于正面影响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2-07-19 16:05
                          收起回复
                            满清历史修正主义,把今天的游牧侵略者类比过去的部落战争,你还是把满遗的数量控制到能吸纳为好,别让仇寇壮大独立了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2-08-29 05: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