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是不由自主地把这个数字额外地画上圈 让它醒目了起来 在日历上 像一个等待庆祝的数字 不那么规则的圆 带成一个庆祝式的王冠 尽管事实上 应当是更混沌一点的 在16岁和18岁之间 就该有一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式的浑浑噩噩 以为没人在注意自己了 有可以偷懒的安全 便双手一抱把炙热的空气盛起来 把脸埋进去的时候 还要假装好像是有什么 真实具体地从里面涌了出来 课桌上新买的直尺要被它浸染湿透了——在那个时候 脑袋里想的都是这些浑浑噩噩 缺乏逻辑 不着边际的事
所以我大概 恰恰就喜欢这种 在两个红色端点之间的那条灰色直线 谁知道她在画的过程里 是怎样一会儿散了心 一会儿又痴痴的 时间总是过得很慢 一堂40分钟的课 慢得失去了声音 不到日后不会发现 40分钟明明一眨眼就过去 但它在17岁里 长得大概可以近乎半生 让人在里面敢把“这辈子”当作量词来思考 17岁时拥有的“这辈子”搞不好反倒比日后随便哪个年纪里拥有的 完整得多 温柔得多 它可以冒自己的傻气 只管犯傻好了 心里撑一片巨大的荷叶在头上 要度过暴风的人定然是17岁的 和这个世界的关系隔三差五地处理不好 今天觉得它是在自己手掌下被抚出咕咕声的三花猫,明天觉得它用太暖热的掌心作诱惑,引得自己收了瞳孔藏了爪子 尾巴一掸一掸 是给这个世界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