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28 铁路冰夫的博客:
铁路代表(精彩照片50幅)---我的陈年往事之十
心系祖国的廖昌永
这次去北京开会,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廖昌永先生就住我隔壁。我住509,他住507。
我早就熟悉廖昌永先生,多次在电视里见过他的身影听过他的歌,知道他是我国美声唱法著名男中音,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教授。多次出国比赛,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亦多次获一等奖、第一名,可谓“战功赫赫”、“硕果累累”,只是无缘谋面。
真想和他聊聊,可敲了几次门,他都不在。听说他正在为中央台全国青歌大赛当评委,参加这次表彰大会是穿插抽空而来,难怪见不到他的身影。
翻开这次大会的表彰名册,他赫然在列,跻身于三十名受表彰的代表之中,应是众望所归。我细看了一下,名册中除介绍他在美国、法国、日本、英国、挪威等国家与世界重要的艺术家和乐团合作演出的经历外,还提到他多次参加国家大型文艺演出及重要募捐慰问演出。在上海音乐学院,他对声乐系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倾注了心血,曾获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第十届“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德艺双馨文艺家”等一系列光荣称号。这次又荣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的光荣称号,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哇。
我常常在心里发问,他获得这么多奖项和第一名,和世界那么多著名乐团合作过,演唱了《茶花女》、《卡门》、《费加罗的婚礼》等那么多经典歌剧剧目,就没有一个乐团想签他,他自己也没有动过想出国发展的念头吗?
终于敲开了他的房门,终于见到他那憨厚朴实谦虚的笑容了。他穿着兰格子上衣、兰牛仔裤、戴着白色的眼镜,显得既精神又干练。可他太忙,闲聊了几句,他就要出去。匆匆合了张影,藏在我心里的问题一直没空提出来。
最近看了一份介绍他事迹的报道,解开了我心头之惑。
原来,他不但经常有机会出去演出,也有很多留在国外发展的机会。“在华盛顿歌剧院一炮而红后,不少美国朋友盛情挽留”“一位特别偏爱他的大师为了挽留他,情急之下甚至使用‘忘记你的学校、国家’的字眼”。而廖昌永的回答只有四个字“我做不到。”
好一个“我做不到”。他说这话时很可能语气很轻,也可能是自言自语。而我们听起来却是那样铿锵有力、却是那样的气壮山河!因而,不论他走到哪个国家,都会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我来自中国”、“我来自上海音乐学院”。这与那些挖空心思出国镀金、为了自己既得利益而忘记自己的国家的人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呵,心系祖国的廖昌永先生,我相信,您一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中国不但有能力培养出世界一流的歌唱家,也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造就推出在世界享有盛誉的歌剧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