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公铁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内科中的老年支气管炎、霍乱、伤寒、疟疾等,妇科中的雪崩、不孕症等,儿科中的惊风、高烧不退等等,都有突出建树,疗效显著,经他治好的病人难以计数。在南昌市荆波宛在(巷名)江公铁诊所(现江西省财政厅大楼所在位置),许多人为了得到江老的诊治,带着被子排长队在门前等候。前来求医者除南昌市外,遍及全省各地。为了接触众多的病人,江老从早到晚,不顾劳累;遇有急诊,更是不分日夜,随叫随到;设义诊,对贫穷病者进行义诊,以济贫病。解放后,江公铁即使当了领导,白天行政公务繁忙,便利用早晚时间为人诊病。从五十年代初开始直到1958年,他都利用晚上的时间在黄庆仁栈药店坐堂行医,每晚必须看完30个号才回家休息。有史料记载:洪都机械厂原党委书记吴骥,身患痿症,下肢萎缩不能行走,经北京、上海等地治疗局部见效。江老应请就诊后,对其病因进行了精心研究,给服几帖药后,病人即能站立行走。惠民门小学教师黄桂英患黄疸性肝炎,肝区疼痛,求治较晚,病情已十分危重。江老为其开了处方,内服五包药后,黄色已退,肝区疼痛减轻,近一个月的治疗,病人一切恢复正常。江老在南昌行医达四十年之久,在当年的南昌市,亦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以他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给南昌人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民间曾流传着“见了江公铁,死了都抵得”的民谣。
江西省中医药学会的前身是神州医药会江西分会,始于 1913 年。先后有文霞甫、刘文江、江镜清、姚国美担任会长。1930
年更名为南昌神州国医学会。抗日战争时期停止活动。抗战胜利后恢复活动后由江公铁出任会长。江老为了中医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锐意中医教育。1932年,与本省名医姚国美等人创办了学制五年的“江西国医专修院”(今“江西中医学院”前身);五十年代,他亲自担任江西中医进修学校(后改为江西中医专门学校)校长;1958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江西中医专门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了江西中医学院,江老担任了第一任业务院长;同年,为了让中医学院的学生有实习基地,他又向上级部门请求获准,创立了江西省中医院(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并亲自担任首任院长。江老对中医事业的贡献,受到了中央和江西省领导的肯定和鼓励,1962年被任命为江西省卫生厅副厅长。当了领导,行政事务较为繁忙,但慕名而来上门求医的人仍源源不断,他一般都有求必应。
江公铁行医四十余年,始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对待自己的事业,即使在患病住院期间,仍然孜孜不倦地整理自己的医著医案,献出了数以百计的祖传秘方。可惜的是,这些宝贵的遗产,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或被付之一炬,或在抄家中散失。其徒弟比较出名的有廖金标先生,江公铁先生于1966年6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