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吧 关注:9,622贴子:119,198

太和园逸趣一书,终于尘埃落定!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各位老师和朋友们好!我是太极老四。


1楼2013-09-09 12:16回复
    太和园逸趣一书,终于尘埃落定!


    2楼2013-09-09 12:17
    收起回复
      因为费用不足,原本打算出版三千本的,现在只好缩减为两千一百本。 其中的一百本,是江山市鑫华印刷的朋友们,在排版的过程中,决定给老四加印一百本,即是资助,也是鼓励。 其中,不乏赞赏和敬佩。


      3楼2013-09-09 12:17
      收起回复
        不惜带着无数的缺憾,步履蹒跚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天真地就像一个流浪的儿童,只是觉得这世界上都是自己未曾发现的美好,却忽略了路人鄙夷的目光。


        4楼2013-09-09 12:17
        回复
          作为一个练太极拳的人,只好说是杂谈.曾经有一位朋友问,你写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我回答说,简而言之,太极拳于人生!


          5楼2013-09-09 12:18
          收起回复
            敬告各位老师和朋友,自从太和园逸趣一书出版以来,我每一天都会向外快递几本。申通快递里的几个小姑娘都替我着急了,她们说,天天这样,快递费也要花不少啊!我说,已经答应了人家的事情,没有办法。


            9楼2013-09-12 08:21
            收起回复
              如果有确实喜欢并想了解这本书的朋友,我不会收费的,但你可以付快递费。请不要嫌弃老四小气。十个人帮一个人好帮,一个人帮十个人人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10楼2013-09-12 08:23
              收起回复
                太和园逸趣,第一辑。太和园逸趣------前言。《太和园逸趣》一书即将付梓,内心忐忑,感慨良多! 厚积薄发,仓促中整理好这许多年来的心得体会显然力不从心。再者许多文章曾经在《太极拳贴吧》发表,得到很多老师和朋友认可和赞赏,一些中肯的评判,犀利的警语,爱不释手,所以一并保留,就令很多文字的组合,杂乱无章!需要从容细看,颇费精神,谨此敬礼,诚望见谅为盼! 此《太和园逸趣》一书即如荒漠清泉,野岭贫矿,每一位到此一游的朋友,或有意外的发现,偶有所得,却是精拣顽石中的极品,值得玩味留存。这也就是,太极老四李保庆无与伦比的心愿,也正是这本书出版的意义所在。


                15楼2013-10-05 16:08
                收起回复
                  心向往之。------太和园中,种植了许许多多的蒲公英,它们擎起一把把小伞,随时准备升向空中,将蒲公英的种子,带向四面八方,海角天涯!
                    太和园中茅草屋里,留着蜘蛛网布满墙角,以悟太极之园满;听落叶飘落静止以定心性。
                    走出门外,看太阳东升,以舒心胸。走一条园中小路,以证大道;证太极之道。道,知道,我知道,知道无极而太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说,我说,说太极,说天地未分,说天地形成,说天地的演变,说天地运行规律。
                    太和园中,种植了很多中草药。何首乌藤蔓攀援,盘旋到了树梢——那是挡不住的向往,隔不断的思念!
                    虽身不能致,心向往之。   I


                  18楼2013-10-08 09:12
                  回复
                    没有不可以出现的奇迹。------太和园中有一只黑色的鸟儿,大约停留在这里三年了。每年冬天我滞留在家园时,早晚都能看到它的出现。当然还有许多黄雀,麻雀之类的鸟儿。也许是园中的一种草药——紫苏,每年繁殖流落下的许多种子,正是各种鸟儿冬日的食物,这才是使许多鸟儿长年累月在此栖留的一个原因。其实太和圆,是除了蝎子未曾见过,几乎就是五毒俱全的地方。曾经在园里屋中睡觉时,有蜈蚣在我胸部爬行;也曾有老鼠从我面部跑过,潜意识中,我把它抓起摔出。象蛇兑盘于床腿,蝉兑定于树干,蜘蛛网早晚门前张结,有时蛤蟆也会跳到脚面。还有雨后出现的许多蜗牛。但凡具备活力的物体,都在向我展示生命的存在,也使我感悟生之艰难和生命的顽强不屈。在这里生命是最富有的。虽然我拥有的这些,在世人的眼中,一切都是贫穷的痕迹。是的,人生最重要的,应该是一种精神。内在精神的操守,作为一种修养,将体现于外在的形容。这也是我许多年来,蜗居太和圆中,感知感觉陈氏太极拳,从举步维艰到健身强身,以致于今,向更高层次追求,且乐此不疲,并将深入研究,有志于此一领域作一家之言,深信不疑。我总在想,你不可能处处都比别人强,但你一定要有一方面比别人强。凡事不做便罢,做,就要做的比任何人都好,这就叫出类拔萃。那时后,我经常在沉默中紧咬牙关,并告诉自己,精神不夸,身体不夸。没有做不到的事,没有不可以出现的奇迹。I


                    19楼2013-10-09 08:24
                    回复
                      太和园逸趣又一章------
                      六百里连绵不断的沂蒙山,蒙山的余脉向东南伸延-------
                      有一座年轻的城市临沭县,同一方沃土上,有一个不平常的村庄,叫“徐埠前”。
                      徐埠前村后有一景观,就是太极老四的“太和园”!
                      太和园中奇妙处,他是原始村落的收藏版!
                      古老的槐树下古老的碾,碾出新年的麦子新的香甜。
                      这种味道虽不奇特,但是大城市里难出现!
                      雪白的馒头里有多少“滑石粉”?那一种食物不用色素染?柿子树根盘龙起,石桌石凳绕连环,谈笑风生《西江月》,一壶新茶香满园!石榴花开红似火,多少百合笑开颜;月季一季又一季,一树繁花说杜鹃!咱老四一离家不远,就开始想“太和园”了!我来想想“太和园”中,有多少中草药吧!何首乌,三七,土大黄,枸杞子,射干,枳实,丹参,太子参,鱼腥草,蒲公英。百合,景天,板蓝根,桔梗,紫花地丁,紫苏,薄荷,荆芥,还有-----这是太极老四我练太极拳的地方。I


                      21楼2013-10-11 08:06
                      收起回复
                        能用心机合天机,太极自然成方圆。---------
                        苍山沭水,年轻的县城临沭。城西十公里处,有一钟华山,当属蒙山余脉。一条沭河,传承着东夷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 在这里,在沭河岸边,有一处聚风藏水的宝地。千百年来天时地势,沧海桑田。 有一处菜园,菜园主人雅称其为‘太和圆’。种菜人虽然学历不高,头脑中却时时闪现着中华古老文化的思想光芒。久而久之,不自量力地要写书。写以中国古老哲学体系为指导思想,有关太极拳方面的文章。 写出一部分后,才看到,自己所努力表达的,不过是中国历史长河中,遗落在河床上的几枚贝壳;才知道自己纵然终生努力的修为,不过沧海一栗,为古人的几句话,作了几点注释,只宜怀旧,并无新意。 之所以继续写下去,只是想昭示国人,有一个种菜人,在身体状况糟糕到不能再糟糕的时候,遵循古人的教诲,演练太极;在动静开合,虚实转换运行中,不但使自己的身体得以康复,而且参透了许多阴阳变化的奥秘。 能用心机合天机,太极自然成方圆。 运我太极之圆,与世界周旋。I


                        22楼2013-10-12 08:20
                        收起回复
                          沂蒙六姐妹煎饼.
                          沂蒙特产,煎饼,如太极一圆------
                          用竹片将面糊在铁鏊子上摊出来,摊罢瞬间即熟,香气扑鼻,摊好揭起,折叠卷好,即食。可以在煎饼中包卷葱,酱,或其他菜蔬,风味独特。南征北战中,有解放军吃煎饼的镜头,可惜,他们的那种做法,并不适合沂蒙山人的习惯。
                          我去过南方,鱼米之乡,但是米饭,不能吃凉剩饭!沂蒙煎饼,随时可以食用,就是冬天,也不会感觉凉,而使人不敢食用。
                          沂蒙山深处的人们,可以烙三天三夜的煎饼,叠到几米高,够一家人吃一,两个月。
                          早些年,困难时期的学生上学,可以背一个星期的干粮,那就是,煎饼!再捎带一罐头瓶咸菜。
                          象沂蒙山深处,习惯把磨出的,做煎饼的粮食糊,放置一段时间,令其发酵,变酸,再做成煎饼。
                          可以放置好长时间。煎饼,可以用任何一种粮食制作。小麦,玉米,高粱,地瓜干,穇子,小米,甚或花生壳。
                          小米饭把我养大。其实养活沂蒙山人的,并不全是小米饭!广而言之,应该是煎饼,太极老四,吃过花生壳做的煎饼,下面的事,我就不再说了!
                          但是,胡子里,确实长满了故事。
                          有想学陈式太极拳的朋友,给咱老四说一声,咱可以用三轮车,驮着三百斤煎饼,去教太极拳的爱好者。咱老四一天吃一斤煎饼,一个月够了!
                          只要你真心想学,咱一定真心教。老四教拳八年了,只要你说三句话,咱就知道你是不是确实想学。一夜无眠酒何在? 始知潜龙昼夜鸣!
                          2012年于浙江台州太极老四李保庆。I


                          23楼2013-10-13 08:45
                          收起回复
                            太极拳,必将使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有一个‘陈家沟’。
                            日本人在陈家沟说:二十年后想学太极拳,中国人必须到日本去;美国现在要全国推广太极拳。
                            中国人,我的兄弟姐妹们,你为什么不练太极拳?
                            在陈家沟,没有人愿意和你争论太极拳是谁发明的问题。既然你来到陈家沟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你再求究起源,无异骑马找马。陈家沟人的态度是“无容置疑”,也就无须再辩。他们心里踏实稳妥,没有悬而未明之处,也就不必假以文字,以饰不足。这十多年来,我每年都去一次陈家沟,或半个月,或三个月不等。所以对太极拳究竟是谁发明的,多少有一点认识。多少年又认识了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的很多朋友,众说纷纭,人言言殊。久而久之,自己也有几点看法,很想表述出来。
                            赵堡镇,赵堡镇的拳师们,一边去山西太谷找王宗岳宗祠,一边去联系武当山的高僧妙道,并每年举行一次联合赛事,对太极拳的发展壮大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赵堡太极拳的风起云涌,现在社会上公认赵堡架为太极拳六大流派之一。
                            赵堡对太极拳起源的看法是,王宗岳有一女,其婿蒋发。蒋发传拳于陈家沟,并同时传于赵堡。也有一说,是王宗岳之女传拳赵堡。所以赵堡太极拳也有人戏称“大姑娘”拳。 杨式太极拳。杨式传人,多有落势王爷,八旗子弟,达官贵人。杨露禅收徒时,颇费周折。有时收的徒弟身份不高,如果再收的徒弟是王子王孙,就很不好办。因为有人愿意做杨的徒弟,确不愿做贫寒者的师兄或师弟。其原因不说大家也明白。所以有此而推,太极拳如此神奇妙术,应出现在名山仙家之手。找来找去,找到张三丰曾梦遇神授武技,天一亮就用这种技术杀死百多人。被杀者据说都是强盗,毫无疑问个个是好身手。这样来说,真的只有太极拳具备此神勇。这是张三丰创拳最有力的证据。
                            陈家沟有祖传拳术。陈氏第九世祖陈王庭作为明朝将领,据说从戚继光征讨倭寇。陈王庭本人文武双全,接受了正统的道家思想。这些在(陈氏家乘)一些残碑断文中都有证据。戚继光三十二式长拳不叫太极拳。他不可能用十年功夫去发太极原理训练士兵。因为时事随时出现战争,入伍的士兵可能三个月就要上战场。但是陈式太极拳,从三十二式长拳中选练了二十九式,其区别是,结合了中医经络学说,道家丹田之术,古老气功中的吐纳导引等健身方法,以古老哲学体系为指导思想,集十六家拳术之精华,以“易理'说拳理,成就了太极拳。好象应该说,是写“易经”者为太极拳发明人。恩师说的好,就算你不知道太极拳是谁所创,不知祖师爷是谁,你的师父是谁你也不知道哩?谁好不如你自己好,你自己把太极拳练好,比找一个什么样的创始人都好。我们总不能天天以祖上的四大发明为荣,而自己一无所是;也不能等着子孙将来光宗耀祖,自己好四处卖弄。只有自己锲而不舍力争成功,才是自己当务之急,应该而且必须做到的。后来,有一位朋友为了安慰我,说了一段有意思的话,写在下面:陈王庭创造了陈式太极拳;杨露禅为杨式太极拳祖师;武禹襄为武式太极拳创始人;吴鉴泉开宗立义,世代尊崇;孙禄堂号称武圣,万人景仰;关于六大流派之一,赵堡架,也称和氏架,以和兆元在中国西部,所展示的威仪,应该是首推公认的。
                            这样,我们是不是可以静下心来,默默无闻地练太极拳了?


                            24楼2013-10-14 08:20
                            收起回复
                              远方尊贵的朋友,沂蒙山人欢迎你---------沂蒙山人,可以宰掉家里的唯一一只鸡,用来招待远方尊贵的客人;沂蒙山人,哪怕只有一寸布,也要用来做军衣;哪怕只有一口粮,也要用来做军粮;哪怕剩下的最后一个儿子,也要送去参军-------
                              沂蒙山的女人可以用柔弱的肩,撑起大军过河的桥.陈元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沂蒙乡亲父老用小车推出来的;我陈毅,誓死不忘沂蒙乡亲父老的厚恩!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25楼2013-10-15 09: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