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吧 关注:16,246贴子:239,957
  • 8回复贴,共1

【讨论】项羽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杀了韩王成?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 留侯大人



IP属地:北京1楼2013-08-27 18:15回复

    汉之元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韩王成无军功,项王不使之国,与俱至彭城,废以为侯,已又杀之。】臧荼之国,因逐韩广之辽东,广弗听,荼击杀广无终,并王其地。
    田荣闻项羽徙齐王市胶东,而立齐将田都为齐王,乃大怒,不肯遣齐王之胶东,因以齐反,迎击田都。田都走楚。齐王市畏项王,乃亡之胶东就国。田荣怒,追击杀之即墨。荣因自立为齐王,而西杀击济北王田安,并王三齐。荣与彭越将军印,令反梁地。陈馀阴使张同、夏说说齐王田荣曰:“项羽为天下宰,不平。今尽王故王于丑地,而王其群臣诸将善地,逐其故主,赵王乃北居代,馀以为不可。闻大王起兵,且不听不义,愿大王资馀兵,请以击常山,以复赵王,请以国为扞蔽。”齐王许之,因遣兵之赵。陈馀悉发三县兵,与齐并力击常山,大破之。张耳走归汉。陈馀迎故赵王歇于代,反之赵。赵王因立陈馀为代王。
    【是时,汉还定三秦。项羽闻汉王皆已并关中,且东,齐、赵叛之:大怒。】乃以故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令萧公角等击彭越。彭越败萧公角等。汉使张良徇韩,乃遗项王书曰:“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又以齐、梁反书遗项王曰:“齐欲与赵并灭楚。”楚以此故无西意,而北击齐。征兵九江王布。-----《项羽本纪》
    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良至韩,韩王成以良从汉王故,项王不遣成之国,从与俱东。良说项王曰:“汉王烧绝栈道,无还心矣。”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良亡,间行归汉王,汉王亦已还定三秦矣。复以良为成信侯,从东击楚。----《留侯世家》
    良归至韩,闻项羽以良从汉王故,不遣韩王成之国,与俱东,至彭城杀之。时汉王还定三秦,良乃遗项羽书曰:“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复东。”又以齐反书遗羽,曰:“齐与赵欲并灭楚。”项羽以故北击齐。良乃间行归汉。汉王以良为成信侯,从东击楚。----《汉书。张陈王周传》


    IP属地:北京2楼2013-08-27 18:15
    回复
      项羽杀韩成这件事所记载的也就是如此了。先说一下时间顺序。都是根据月表。
      汉元年7月(有的书写的6月)项羽杀韩成----汉元年8月,刘邦刘邦用大将韩信之谋,暗度陈仓,略定三秦,项羽大怒,立郑昌以距汉。张良告知项羽,刘邦目标只在关中,给项羽齐国反叛文告,项羽相信-----汉元年十月,封良为成信候----汉二年10月(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刘邦开始派韩襄王孙韩王信,兵击郑昌于阳城(双方打了一个月左右)郑昌降汉----汉二年11月,汉王立韩太尉信为韩王----汉二年10月项羽杀义帝----汉二年12月项羽正式北击齐。


      IP属地:北京3楼2013-08-27 18:16
      回复
        关于历史上项羽到底为何用这种很“麻烦”的方式对付韩王成,有两种说法:1,怀恨张良帮助刘邦(纯粹报复心理),2军事因素(夺取韩地)
        1先说第一种观点:怀恨张良帮助刘邦
        有一个顺序是有问题的。就是先是刘邦暗度陈仓,略定三秦,还是良说项王曰:“汉王烧绝栈道,无还心矣。”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
        如果先是刘邦略定三秦,后来是以烧栈道,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那么项羽不是明显知道张良在骗他?而且怀恨张良,恨到想杀人,又怎么会相信他?
        如果先是烧栈道,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后来是刘邦略定三秦,那么按照留侯世家,张良是亲自和项羽说的烧栈道和田荣谋反之事,项羽恨张良恨到想杀人,又怎么会相信呢?又怎么会让张良有机会“间行归汉王”呢?而且“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项羽如果真的和刘邦张良势如水火,又怎么会因张良和项伯的关系就同意刘邦“汉中地”的请求呢?还有如果项羽恨到想杀人的地步,为什么还允许“良送至褒中”那么远呢?


        IP属地:北京4楼2013-08-27 18:18
        回复
          2 再说第二种观点:夺取韩地
          如果项羽杀韩成要的是韩国这块地,那他七月(月表写的七月,有的书写的六月)杀的韩成,但是按照项羽本纪,直到八月刘邦那边开始暗度陈仓了,感觉要威胁到他了,项羽这才想起来要立郑昌为韩王,才想起来韩国这档事,而且目的还是“乃以故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如果当时刘邦没有那么快暗度陈仓,是不是项羽也不会立郑昌?
          立郑昌时项羽还没有北击齐,项羽十月杀了义帝,也是不用顾及义帝的。而且以当时项羽的权利,刘邦都要听他的,要韩地也用不着如此麻烦吧。虽然高祖本纪,刘邦指责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韩地的战略地位确实极其重要,但这种说法确实还是疑点重重...


          IP属地:北京5楼2013-08-27 18:18
          回复
            大家怎么看,当时项羽到底是出于什么心态才和没有任何威胁,也没有反叛的韩王成较劲,并最终杀了他呢?除了后来杀韩成,项羽没有因为对那个诸侯产生怀疑,就立杀无赦,韩王成是唯一的一个。这事真的是太蹊跷了....


            IP属地:北京6楼2013-08-27 18:29
            回复
              没人吗....新人一枚,求历史帝讨论


              IP属地:北京7楼2013-08-27 19:28
              回复



                IP属地:北京10楼2013-08-28 14:31
                收起回复
                  关于韩王成,张知新《汉留侯张良史集》书中正文里也只是写到“六月又杀韩成,良收其尸舆至东昏,因暑热就地葬于东昏,因名韩陵(元代县城,今兰考老韩陵)”,又在附《韩世家》《留侯世家》摘录的原文注解中写到“张良在彭城亲说项王并以田荣反书告诉项王。史记选本译文皆无“反”后之逗号”没有提项羽本纪,仅此而已。 ╮(╯▽╰)╭


                  IP属地:北京11楼2013-08-28 17: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