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昵称集结吧 关注:479贴子:24,452
  • 5回复贴,共1

转贴:(愚眼)反看红楼_红楼梦吧_百度贴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喜得金鳞下钓台 1.真事(甄氏:甄家)非封(妻),断子绝孙,甄氏英莲(真是应怜!);2.姑苏阊门(娼门),仁清巷葫芦庙(人情是糊涂妙);3.西方灵河岸三生石,(西方圣灵,三生有幸,);4.绛珠草一株(绛,大红色,)(一颗掉红色珠子的草):血泪草.4.赤暇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赤暇:红点.)甘露,赤暇宫甘露:红色的露珠.神鹰(应)泣血.5.终日游于离恨天之外(离别之恨),6.饥食蜜青果(吃苦果,蜜反义:苦),7.渴饮灌愁海水(饮愁(或仇)),8.未酬报灌溉之德(未报血海之仇),9.五内郁结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大仇未报,恨意难尽).

百度--您的访问出错了

内容来自:百度



1楼2013-08-24 20:55回复
     或者:演化敷敬珍蓉蔷 源善赦政琏珠玉
      -----------------------------
      衍化赴京真戎羌,袁善摄政怜珠玉?
    我的想法是衍化、伏靖、真戎羌;袁善、涉政、怜朱玉。不过你的赴京也是一个说法,也可能是作者的另外一个意思。
      下面我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我觉得作者反思明灭的原因,恶果是从嘉靖皇帝后期开始的,不能把明朝灭亡的过错都推到崇祯身上。所以大家看一下书中的贾敬是否和嘉靖皇帝很类似。另外作者在秦可卿的曲子中说的非常明白:萁裘颓坠皆从敬,说的非常明白。我就不哆嗦了。
      另外作者认为袁崇焕是被冤枉的,认为袁是忠臣。
      大家都知道了,元春是影射袁崇焕的。那么我们看看元春的判词:
      20年来辨是非。从袁被杀到作者写书的时候,作者一直在辨别思考袁是什么样的。
      榴花深处照宫闱,参看吴老师解释。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作者认为正是由于袁被杀,才导致了明朝最后的灭亡。
      关于三春我也有自己的理解,有时间我会写出来。


    48楼2014-07-29 14:23
    回复
      顺便带出一个红学感兴趣情节:
        凤姐又问道:“谁和他住着呢。”兴儿道:“他母亲和他妹子。昨儿他妹子各人【山东方言】抹了脖子了。”凤姐道:“这又为什么?”兴儿随将柳湘莲的事说了一遍。凤姐道“这个人还算造化高,省了当那出名儿的忘八。”
        这个情节中“出名儿”是什么,王八是什么,大家都会豁然开朗,而不是跟着红学家云山雾罩地意淫而去。吴三桂与陈圆圆
      这里“淫奔无耻之流”几乎直接说出是“投奔无情之流”,把淫字进一步暴露。“降”字呼之欲出。
        此处三姐已经幻化身份,幻为吴三桂之孙吴世潘,一反世人思维,坚决抗清,当穷途末路之时并没有走吴三桂之路,而是用鸳鸯剑刺吼自尽,世人为之一惊,可叹可泣
      首先我们看到的人物的以父子或者爷孙形势出现,比如柳湘莲,幻化的是郑成功和他儿子郑经,尤三姐折射的是吴三桂和吴世潘爷孙,那么尤二姐这个人物,我们就很轻易找到对应折射,大家会不假思索想到耿仲明和耿精忠父子,但从被王熙凤的把玩惩治过程看,又与清政府惩办尚可喜与尚之信父子异曲同工,大家转身思维一下这是什么?——原来正是被清撤销的三藩!爱情故事背后正是掩盖清初那三藩之乱令人难以置信


      50楼2014-07-29 16:44
      回复
        一半没有问题,夏和薛狼狈为奸,可是夏金桂对贾府的灭亡没起到什么作用呵。
          -----------------------------
          贾府是指代大明。从作者的描述来看,作者认为,大明亡的原因是主要源于自身,也就是自身的原因,你看文中描写贾府从繁盛到衰败,再让人有机可乘,夹杂着多少的反思与哀叹,贾府的腐败,内耗是导致它衰败的原因,我想即使没有吴三桂,也会有其他的势力取代之。但是吴三桂引清入关,葬送了华夏,我想这是作者觉得其罪不可恕的。换句话来说,吴三桂是华夏的罪人,不是大明的罪人。大明衰亡,朝代自然更替,我想作者是能接受的,所有汉人也是能接受的,华夏经历了多少改朝换代,基本上都是优胜劣汰,民望所归,大明走到了最后,被取代是大势所趋,但如果有另一个更好的势力取代之,也是大家期望的结果,但谁知半路杀出个吴三桂,断送了大好江山。所以说 明是因为自己亡的,汉 是因为吴三桂亡的。没有吴三桂,明 依然会亡,但 汉 不会。这是作者的定义。所以作者在书中的反思是非常的深刻的。并把这些反思折射和渗透到书的内容里,大家慢慢体会。。。


        52楼2014-07-29 17:03
        回复
          再谈谈秦业--可卿--秦钟
            秦业在红楼梦中,应该是汉家政权基业的意思。秦可卿是汉人政权明朝的代言,秦钟是南明和汉家政权终结的意思。
            书中说:秦业年纪大无子,因为在明之前是元朝,不是汉人政权,后来在育婴堂抱养了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南京明朝和北京明朝。男孩后来死了是因为迁都到北京了,就剩下了北京明朝的秦可卿。当然后来就会有了亲子秦钟了。
            秦可卿死了,汉家基业被满清代替,所以秦业也死了。最后的根秦钟和水月庵--江南水乡的明月庵里的姑子智能儿---明儿--结合,南明建立了。由于这种结合本身的问题,秦钟很快就去世了。汉家政权彻底就结束了。
            吴老师说,秦钟代表弘光政权,也对。但是从秦业父子这条线看,秦钟应该总的代表南明。虽然南明维持了很长时间,但在的长河中也是一瞬。
            秦钟既然代表汉家政权和南明,当然和宝玉的暧昧以及长得和宝玉一样俊美就非常好理解。
           作者为什么要写秦可卿出生养生堂,就是要告诉读者,明朝不是从汉人政权来的。


          53楼2014-07-29 17:24
          回复

            贾府自然是大明王朝,薛家意指满清王朝,老太太姓史,是两个玉儿的呵护者,代表着历代,所谓前二十二史,所以人称老祖宗,史湘云作为老祖宗的传人,偏又有金麒麟,并且和宝钗相好,代表着国家认定、市面流行的明史。
              史湘云——史相云
            宝玉后来沦为乞丐,与湘云重逢,终老,最后抱着湘云一起死去。
              宝玉沦为乞丐流落街头,意指玉玺失落遗失于民间,最后湮灭于史之中,随着一同飘散。。。。。。
              附上看到的网友的解读,挺有意思的。。


            54楼2014-07-29 17: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