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一生都致力于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宽容,无仇恨的社会。他认为,自由的前提首先是思想的独立,他在《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一文中说:“一种是独立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自己的脑力;二是个人对于自己思想信仰的结果要负完全责任,不怕权威、不怕监禁杀身,只认得真理,不认得个人利害。”他要求人民拥有独立的、个人所能坚守的思想,这种思想产生于自我的认识,而非别人所灌输。他一再强调个人的精神气质,他认为一个人能够改变自己,就能够逐步地改变这个社会。他说:“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把自己铸造成了自由独立的人格,你自然会不知足,不满意现状,敢说老实话。”与鲁迅一样,胡适猛烈抨击中国人的“伪”。中国的现状,往往是无人敢说老实话,而多假话、套话和昏话,这就是鲁迅所说的乡愿。只是鲁迅的批驳更直接,胡适的针砭较婉转。本质上,他是一个温和的人,拥有西方的绅士风度,同时也拥有传统士大夫的情怀。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就是他这样的人,在这温润之后有着深邃的目光和殷殷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