诩嘉吧 关注:179贴子:1,695
  • 12回复贴,共1

【长篇未填完的大坑】火凤燎原同人之千日醉梦(主3.4)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是首发,现在断更期间,算是来添砖的吧……
阴谋向,相爱相杀向,历史向,火凤向,王跳河向…………嗯,就这样吧,咳咳。。。。


IP属地:山东1楼2013-08-19 13:58回复
    水镜八奇……
    被时代选中,而又被抛弃的智者们。
    阳光下的他们,为天下诸侯竞相追逐的谋主,
    更是扼锁乱世、毁灭乱世和拯救乱世的圣人。
    而黑暗中……
    他们也只是在苟延残喘,
    战战兢兢度日。
    纵盘半生,
    却为何人而战?
    此天下,又该归于何人?
    -------------------------------------------------
    水镜八奇
    智冠天下
    火凤翱翔
    苍生归附
    ---------------------------------------------------
    序一 黑鸦坠落
    灯火似乎在沙沙作响。忽明忽暗,时隐时现。
    一个男子消瘦的面庞,似乎预示者他已命不久矣。
    寒风无情地扯开了窗户,肆无忌惮地侵虐着男子的全身。而着呼啸地沙哑,好像又伴着一阵阵低沉诡秘的琴声。
    “三哥,是你在抚琴吗?”
    男子略显吃力地抬了下身子。
    “咳咳咳……”
    死寂般,除了男子撕心裂肺般的咳嗽,竟无人回答。
    灯火依旧晦暝。寒风仍在呼啸。
    嗒、嗒、嗒……
    小心翼翼而又略显得意的脚步声。
    这是……如白昼般刺眼的火光。不,这是凤凰!燃烧着的凤凰。
    “郭大人。”
    恍恍惚惚间,那只凤凰竟诡异地化作人形,而那炽热的火光,更化作他手中的灯光。
    “刚才是……”
    奄奄一息地男子,不禁瞪大了迷离的双眸。
    “据说,此曲已失传,而听到的人,早已都不在世上了。”
    ……
    为我送葬吗?
    男子不知从何来的气力,竟以右手作为身体的支架,骤然间,猛的倾身而起。
    “难道……你就是老师私密信件中的‘少主’吗?”
    男子倏尔抄起身旁的佩剑,略显惊恐地挥动左臂,顷刻间,剑尖距离眼前的火光只有几寸之遥。
    “老四……”此时竟又有一人疾行而至,他像一道高墙,筑起了对峙着的两人间的临时屏障。
    “呵呵……三哥你怕他?”
    那屏障微微皱眉,而后又略叹息。
    “我是不懂此命运的安排。”
    吱啦……
    男子手中的剑瞬间堕地,引得一片零落凄凉。尘土飞扬起,眼前之伊人却将油尽灯枯。
    “老四!”
    男子整个身子被接住,并被紧紧地抱起。
    “我们师兄弟八人,都是你们家族的实验品吗?”
    那火光略斜嘴角,并未回答。
    “三哥……告诉二哥……也告诉大家……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为了证明……我们不是……不是他们的……工具……”
    油尽,灯自然枯。
    但是油未尽,也会有人把油吸干净。
    一大群黑鸦由窗外恣意闯入,却整齐地肃立在男子身旁,像是在送葬。
    因为。
    他们是同类。
    “少主果如传闻中般……喜欢随意改装工具,再丢弃。”
    几行泪流出,却毫无悲伤的表情。
    “先生误会了。在下只是,顺应天命。”
    天命,呵呵。
    只有你们,才把这种杀戮游戏,叫做天命。
    黑鸦妄图逆天,只得清除。
    黑鸦坠落,天命遂原。


    IP属地:山东2楼2013-08-19 14:00
    回复
      第三章 白鹤啼血
      《诗经·邶风·谷风》有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小茶,若以天下来换取你的生命,我愿,拱手送上山河……
      水镜府的弟子每年都有短暂的归乡期,而许久不见孔茶的袁方更是归心似箭,因为他总有种不祥的预感,却不知从何说起。如恍惚中手执瑾瑜,稍不慎,便碎得一片零落。
      袁方草草地收拾好行装,而小心翼翼地将孔茶所有的信件都贴身收藏。他走出屋,深吸一口气,双手合门。
      该死的冀州,若非小茶的存在,我根本不会留恋丝毫。
      正值盛秋,马蹄急徐,身如飞箭。本该星罗棋布的稻田,却不知为何只剩下一片枯黄的死寂。是乱世的……前兆吗?
      袁方策马,不时意味不明地轻蔑地哼笑着。
      这就是高祖誓死拼下的大汉天下吗?刘氏,忠诚,为何,要背负如此的包袱?袁方不住地摇头。
      既然这就是天下,那么,我也可以去更始!
      行过近百里,天色渐暗,不觉饥肠辘辘,更疲惫不已。侧身下马,倒觉得秋风中凉意阵阵。袁方选取了一片分布着些许树桩地枯草堆,生火造饭,也以此取暖。天为盖,地为榻,稀疏的虫鸣为乐,充饥过后,竟禁不住困倦,沉沉地睡下……
      不远处……
      “老四……你为何非要暗中跟着大师兄啊,简直是胡闹,还害得我要跟你一起疯癫……”
      时明时暗的月光下,荀彧正无可奈何地侧目着郭嘉跟踪并偷窥袁方的行为。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二哥,不是说好带我到你家看看吗?同路而已,何况,嘉为何要偷窥他?早年到过冀州,已觉圣人并非出于此处,累世三公的袁家?呵呵,毫无兴趣。”
      郭嘉转身不再去望不远处的袁方,而是呵欠不断。
      “二哥,我先睡了,你要叹气就请继续吧。”
      郭嘉全然不顾荀彧诧异的表情,全身自然平躺在枯草堆上,不久,便鼾声一片。
      荀彧一向对这位行事放荡不羁的师弟毫无办法,而,看着他静静地睡在身旁,却不由得欣慰。而后,便也蜷缩一旁,伴着这轻柔的秋日,沉沉地入睡……
      不远处……
      老二和老四究竟何意,跟踪我?
      袁方突然睁开双眸,那略带愤慨的眼神中透着些许杀意。原来,方才他只是假寐,竟早已看穿了荀彧和郭嘉的行踪。
      见方才丛草攒动之处已沉默许久,他悄悄地侧身跃上马,似是准备离去。
      真是愚蠢的人……若将来袁家收容了这样的门客,岂不是自掘坟墓?
      袁方复蔑笑,策马飞驰而去……
      冀州 孔府
      仰头而望,那原本堂皇的匾额竟已被灰尘满覆,而紧闭的大门上似是挂着蜘蛛网。门前生的几尺野草,倒是茂密非常。
      难道孔家已搬离这里吗?那为何小茶在信中竟丝毫未谈及?袁方不解,然脑中却不由地一震,各种恐怖的画面瞬间闪过。他瞪大了眼睛,想以此来止住心中的惊恐。他鼓起勇气,径自走到门前,右手用力叩门……
      当、当、当……
      刹那、弹指、须臾……
      无人应答。
      袁方失望地转身欲离去,而他眼中透过的一丝凶狠,似乎预示着他会去找某个他这一生都不想面对的人问个究竟。
      而此时
      嘎吱……
      大门打开了……
      走出的人……竟然是?
      为何会是他?
      而不久前,郭嘉和荀彧的心中,也是疑惑万分。
      “为何?她会被葬在这里?而这墓前,竟已开满茶花……”
      郭嘉和荀彧惊呆了,因为他们眼前的墓碑上深深地篆刻着四个大字——“孔茶之墓”,没有署名,更没有生卒年月,只是墓前,竟然会在秋日无树开花?
      “原来她已经死了,想来大师兄应该知道了吧?”
      荀彧躬身摘下一朵茶花,那鲜红色的花瓣,如烈火般熊熊燃烧着。更像是,心脏跳动的体温。


      IP属地:山东9楼2013-08-29 08:08
      回复
        “我猜到了这个结果,却不敢向他提及半分。”
        “……”荀彧默然,“那你为何还替她写信?以大师兄的性格,他要是知道你在冒充孔茶……若他再把孔茶之死归咎在你身上,那该如何?”
        从沉默到隐隐担心,再到心急如焚,这过程只有短短的一瞬间。以荀彧对袁方的了解,郭嘉肯定会有大麻烦的,不论孔茶的死究竟是自然还是人为,郭嘉的冒充之罪,都罪无可恕……
        宁愿他恨我,也不愿看到他一蹶不振。至少恨,也是生存下去的动力……
        “叔父?您怎会在这里?”
        一年未见,袁绍的额上似是又增添的几道淡淡的辙痕,那略显沧桑的面庞,露出的悲悯与沧桑,和袁方脑中的印象大相径庭。
        袁绍为袁方让门,并未回答。
        “方儿,三个月前,小茶身染重疾,药石无效,已香消玉殒。”
        这种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吐出的气息,令袁方彷如隔世,他像是早已预料,或说是根本不会相信。他的视线离开了袁绍,而深深地埋头,像是在遮掩什么。是泪水?还是闪过的杀念?
        “叔父您在说笑吧?哈哈哈……”
        突如其来的大笑,加上鹰隼般直视的目光,让袁绍不觉得一颤,竟不由得后退,心生寒意。
        袁方略顿片刻,笑意仍不减。他不再理会眼前这个让他恨不得杀之而后快的雠敌。
        “孔家的女儿远不能助方儿成就大业”,“方儿,其实我是你的父亲”。这些偷偷听到的、正大光明听到的“秽言”,一遍又一遍地在袁方的脑中回放着。
        他的天下,需要我来打碎,所以……他先毁掉了我的天下……
        小茶……
        不顾一切的转身跑开,袁方……将永远消失在袁家所有人的视野中。
        白鹤,已死……血,已不再是鲜红色……
        “门外偷听者,能否赏脸一见?”
        袁绍默默地望着袁方远去的背影,并未离开废弃了的孔家。
        “袁公为了天下可以放弃最心爱的儿子,真是可敬……可悲啊!”
        哗、哗、哗……
        伴着庭院中尚未干涸的,从假山上倾泻而下的活水,这几句听似平常的话,却一点点地刺痛着袁绍的内心。
        “老四勿要妄言!”荀彧见眼前的袁绍眼神阴晴不定,忙上前一步挡在郭嘉之前,向袁绍拱手施礼,“袁公请不要见怪,您知道,奉孝他一向快人快语,口无遮拦……”
        “哈,郭奉孝,早年的相邀,今日是否能给我答案了?”
        “嗯,请袁公,放心。”
        孔茶墓前。
        数不尽的金黄色紧紧环绕,看不完的丰盈纵横相交。远有庆收者挥汗如雨忙着丰收,近有垂髫童谣嬉笑而过。
        小茶,你喜欢这样的天下吗?所以你要永远睡在最繁扰的寂静中吗?
        温热的液体滴到血红色的茶花瓣上,但见那花瓣轻轻摇曳,像是在点头示意。
        小茶……
        我一定会……实现你的愿望……


        IP属地:山东10楼2013-08-29 08:09
        回复
          第五章 只缘山中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孔明先生,您说对吗?
          “小八,你先去看看先生是否有恙,至于眼前的刺客,亮自行处理吧。”
          诸葛亮诧异地盯着半跪在他面前的刺客,而身旁的小八怒火中烧,正用剑逼在他的脖颈上。
          “七哥?!”
          小八不明所以,但仍顺从地收起了手中的佩剑,略显轻蔑地啐了那刺客一口,继而转身愤愤离去,头也不回。
          “足下的剑术胜于我师弟十倍,为何要甘于求败?更为何要……行刺水镜先生?”
          “哈哈,孔明先生不伤在下性命,必是已有所洞察,何必多言?只因他的恩情,先生就忍天下陷于动乱,社稷毁于一旦吗?”
          那刺客自行起身,将细剑藏于腰际间,满是焦急的面庞皆是诚恳之相。
          “亮……自当不会允许这一天发生。且……始作俑者,尚未知是否包括他在内……等等,足下此来,可是为……?”
          诸葛亮以羽扇掩面,不去接触那刺客犀瑞的目光。
          “先生果如传言中般明察秋毫。”
          那刺客将手中的与方才相似所见的匕首双手呈上,略笑。随后躬身拱手告辞。
          “等等……敢问高姓大名?”
          “颍上单福,随时听候先生调遣!”
          但见一道藏蓝色的转瞬即逝的光线,伴着一阵寒风,眼前的武者,已不知所踪。
          迎着愈刮愈烈的狂风,诸葛亮不禁以羽扇为屏障掩住了眸子。驻足须臾,心神不宁地沿山路而返。


          IP属地:山东14楼2013-08-31 16:32
          回复
            时间回到当日午后……
            “故同情而俱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成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想疏者,其偏害者也……”
            课毕后,水镜先生的学室中仍不时地传来零星的朗朗书声。从身形来看,除了略显疲惫的水镜先生,还有两个矫健的身影若隐若现。
            “小八,你到此过半年,可已分清众师兄的亲疏长短?”
            原来此时,屋内只剩下先生、诸葛亮及小八三人。从书简看来,正在研读《鬼谷子》。
            “七位师兄皆旷世之才,不分伯仲,且相处和睦,不分彼此。”
            小八起身而笑,几步走到教学沙盘前,以细枝做笔,不知在画着什么。
            诸葛亮静坐着听着这一老一少的对话,未语。
            “但若说及同情而俱相亲者……”
            小八停笔,拱手请先生及诸葛亮到身旁。但见沙盘面上粗略地呈现出一幅大汉政区图,而十三个州的边界也被大致标出。小八在沙盘一侧的盒子中拿出代表着八奇各自的微型战旗,右手边拂过盘面,边聚精会神地将旗帜插到某个位置……
            八奇八旗皆有归所。
            “先生,且等我来陈说……”
            而正在此时,窗外似是有不和谐的异动。
            啪、啪、咣当!
            “先生当心!”
            诸葛亮不禁喊到。
            霎时间,小八双耳略抖,下意识将手中余出的战旗朝先生方向用力一挥。
            啪嚓……
            战旗的横向划到先生左肩附近,不知与什么铁器恰好相撞,而二者皆偏离轨道,先后落地。定睛而看,战旗所挡者,竟是明晃晃的匕首。
            “先生没事吧?”
            小八话音未落,但见一个深蓝色的身影由窗口纵身闯入,刺眼的寒光随即散布在三人之间。说时迟,那时快,一把灵似长蛇、薄似细纱的长剑穿过半个学室直冲先生而来。
            诸葛亮看似犹疑片刻,而身旁的小八却不假思索地抽出佩剑,瞬移到先生面前,左手持剑鞘封住那长剑的路径,右手执剑,看似随时趁机以守转攻。
            那长剑的剑尖顷刻刺到了横置的剑鞘中央,使得小八不禁后退了数步。
            好犀利的剑气!水镜府上下除了大师兄,倒是找不到第二个可以过招之人了。
            小八惊恐的眼神刹那间转作兴奋,右臂使出五分力将剑鞘上的细剑拜托,稍转身,欲以佩剑刺向那不速之客尚未设防的右臂。
            岂料,那蓝衣之人脚下平稳地后退三步,轻松躲开了小八的攻击。
            “哈,水镜第八奇居然是剑道高手,有意思。可否赏光随我一战?”
            那不速之客大笑间转身急走,小八未留片言,亦随之一跃而去。
            半山腰
            狂风呼啸,飞沙走石。山间雾气萦绕,阳光时隐时现。
            那刺客挥剑而至,身如脱兔,似要攻击左路,亦似封住右路。手中的细剑弹指间划开空气,伴着风的节奏,一次次地攻向小八。
            方才兴奋不已的小八与那刺客交手几回合,才发现自己多处被动,挥剑的手不自觉地愈来愈重,而原本紧绷的精神也越加的模糊起来。虽说明知处于下风,但勉强也可见招拆招。虽未做到滴水不漏,但也未被伤及毫厘。
            时间一分一秒的逝去,两人皆显疲态,而相比之下,更显力不从心的居然是那剑如闪电的刺客。双方的喘息声已清晰可现,却没有一人要逃离。
            不刻,那人一剑刺向小八的前胸,而小八也仿佛在等待这置之死地的一杀招。略显艰难的侧身躲闪过,眼神凌厉一闪,反手执剑将剑尖直逼那刺客咽喉……
            “小八,住手!”
            小八听到是诸葛亮的声音,便停下了手中的力道。但他丝毫不敢松懈,倏尔抬剑打掉了那刺客手中的细剑,并挑走了他头上的斗笠。
            这是一张……清秀而沧桑,稚嫩而坚毅的面庞。一头乌黑的青丝束在浅蓝色的纶巾中,他的双眸中并未有丝毫恐惧,而是真挚的,又是……无奈的。
            “是何人指使你来杀水镜先生?”
            小八复以剑尖抵着那人的脖颈。
            那刺客哼笑一声,并未理会,且扭过头,仍凭剑尖在他脖颈留下浅色的血痕,却丝毫不屑与小八搭话。
            小八略显恼怒,却仍在等诸葛亮的反应。
            而此时那刺客的眼神恰与诸葛亮相对视,弹指间,恍如隔世……
            你也……知道了什么吗?


            IP属地:山东15楼2013-08-31 16:32
            回复
              第五章(外传) 千本灵蛇(单福传)
              友情提示:
              本章很坑。。。。
              正文: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
              庶本士人,岂不闻匡正之道?庶亦武者,更晓游侠之大义。
              前日因诛杀那横祸乡里、欺男霸女之徒被官府悬赏在外,辗转数月,落脚于此处,更名换姓,暂自称作“单福”。不久,有幸遇到一位剑道高手,且被收为徒。
              师傅名唤王越,据众师兄所讲,他是一位颇负盛名的侠者。不仅在草莽间备受推崇,更与大汉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实我倒是没想这么多,如今只想好好跟师傅学剑术,再加上早年那些不算深厚的学识,或许将来真的可以为天下苍生略尽绵力。
              师傅的剑术出神入化,剑锋所向之处,上可使层云游走遮天盾日,下可令尘沙飞扬地动山摇。可谓变幻莫测、所向披靡,而他所传授于我们的剑法套路也是因材施教各有异同。
              师傅总说我看似文弱,然说道随机应变及金蝉脱壳之道却是众人中的佼佼者,所以,他给我的定位是——刺客。
              刺客……
              为行刺而行,因行刺而亡。
              师傅赠给我一柄剑,名曰“灵蛇”。
              此剑身长三尺三寸,身轻如燕,薄似冰片,细犹井绳,性柔、体寒、剑尖见血封喉。剑柄狭小,仅供一掌紧握。“剑鞘”异于寻常,乃是一条墨蓝色的玉带。
              “灵蛇,有形亦无形也。进即退,左即右,上即下,攻即守。于我手中有形,于敌身前无形。招式变化,随五行而动。剑法自然,依乾坤而改……其至高境界,名曰‘千本’”。
              站在葱郁的高山中,想着师傅教授与我的剑法——千本灵蛇。耳畔的风不住地呼呼作响,我紧闭双眸,借着平日与剑的熟识将其抽出“鞘”。虽然眼前皆一片漆黑,但是透过剑尖嗜血的欲望,我似乎看到、也听到了周围的一切。
              既然此刻风在赐予,那么,随风而起吧!
              霎时间,依托着风的节奏,我将灵蛇舞动起。剑尖左移时,剑柄在右,一时间倒是感觉极难控制。然不久似乎与它产生了一种信任。剑舞于苍穹下,剑锋将四处的残叶时而排斥到远处,又时而聚拢在一起。剑围边沿的丛草顺势倾倒,划过后,又再次挺立……
              这就是……丛草的坚韧吗?而这个天下,这个王朝……是否,也会涅盘重生,万世不绝?
              随师傅练剑一年有余,后听闻河内有一士族似有异动,而师傅交予我的第一个任务,便是……


              IP属地:山东16楼2013-08-31 16:32
              回复
                第六章 长河吟颂
                《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古琴,笙磬同音……
                鼓瑟笙箫筝琴……或许,并非一段一章、一音一律都像雅中那么和谐美好,那么丰盈富足。抚琴者,若心有所牵、心有所思、心有戚戚,所弹之曲,又会是怎样的婉转凄美之声?
                晨曦方至,轻柔的朝气慵懒地洒遍整个水镜府。斜阳日渐直立,倒是预示着眼前不远处的夏日光景。树梢上的群鸟越来越多,它们以茂密的叶片为盖,井然有序的等待着什么。一片葱葱郁郁之下,但见一人在忙着从屋中搬来短案古琴。
                回眸间,几滴晶莹的汗液随风而坠,而那顺长的青丝中总有二三簇不住地依风摇曳。弹指间,笑颜略露,深邃的眸子全神贯注地盯在古琴上。几多挪步,在半面迎光的树荫下,短案及古琴被轻轻放下,而后,那搬琴之人席地而坐。半晌,沐浴着舒适的清风,他将纤细白皙的双手一左一右置于古琴两侧,看来,一曲天籁将应景而生。
                水镜先生常说,若时值治世,五奇周瑜定会是旷古绝今的琴师。周瑜似乎很喜欢先生的这个说法,并以“瑜即伯牙”回应先生。而当众人询问他“子期何在”时,周瑜多笑而不语。
                促如流水,过上天之刃,悠如深谷,激山涧之石。
                一曲《长河吟》。
                世人言周郎至今只见长江,未见黄河,岂能知长河之水究竟有几尺深浅,更难知长河之心却有几番沧桑。对曰:长河如思念,思念无形,长河亦无形。河中之水,皆为子期,子期所在之处,乃我心之所归。
                时而激荡、时而平缓、时而欢愉、时而凄清……
                这一曲,只为你,我的子期。
                群鸟起舞苍穹下,惹得天地间万物竞繁荣。曲声随风,缠缠绕绕,若即若离。绕过枝叶,枝叶摇曳,划过丛草,丛草折腰,掠过百花,百花纷飞,抚过彩蝶,彩蝶狂舞…… 沉醉间,似忽有一人至。而这眼前的一情一景,霎时间便化作尘烟。
                “周公瑾,紧急家书一封。信使自称孙府中人,催你回江东一趟。”
                只见水镜府中一小童疾走而至,将书信递到周瑜手中,便躬身拱手离去。
                周瑜接过书信,浏览数刻,眼神瞬转焦急之色。顾不得收好眼前之琴,起身便往先生住处跑去… …
                临淮东城
                漆黑的夜幕下,除了呼啸而过的风声,便只剩下耳廓嗡嗡的作响。朽木支撑起的废庙中,一身着藏蓝色儒装,青丝垂过肩头的男子背着挤进门缝的仅有的月光,双眸瞥地面,正在窃笑地说着什么。
                “少主的意思是……?”
                “没错,分散投资。家里能到今天的这般繁盛,靠的就是几代积累下的经商之道。哈哈……”
                男子大笑。背对着他的,是一位面相良善,面色干净白皙,蓝色的冠下束起整洁的青丝,一身墨蓝色的衣衫透着全身英气的儒者。他双手抱拳,上身略拱起,正细听着面前之人的指令。
                “孙破虏长子勇而轻狂,二子智而不定。按理说长子容易对付。但是,既然分散投资,就必然要寻求一位合作愉快的买家……先生,我方才所说的,您了解否?”
                “在下明白了,谨遵少主之命。”
                那儒生将躬身的弧度加深而拜。
                “小孟,你和火安排好,务必协助先生完成任务。”
                此时,黑暗中一婀娜的身影袅袅而至,踱步宛如仙子,转瞬间,惊鸿一瞥,顿时抑得世间万物皆失去光彩。
                啪!犹凤舞九天,惊艳天下的一诺。
                “请……公子放心!”
                伯符言孙伯伯军中缺粮,却并未开口向我问计,这是何故?
                当日周瑜收到孙策的书信后便急匆匆向先生请辞暂离水镜府,而孙策信中却未明说有什么急事。而自见到孙策的那一刻,周瑜便清楚了自己应该怎样帮他。但是,对于这个自小无话不谈的好兄弟半掩半藏的说话方式,周瑜一时间不知所措。
                大概,是怕为难我吧……呵呵,伯符兄你还真见外。
                “此为何地?”
                周瑜率数百人四处寻粮。
                “临淮东城,据悉,此地有一鲁姓士家乐善好施,百姓尽皆称道。”
                周瑜略笑,想到自己平生最爱结交这样的豪杰,竟心急如焚地想登门结识。
                自带三两随从辗转到鲁姓士家门前,单看门庭修葺,倒不像是丰盈之家,再观脚下一尘不染延伸到匾额下的路,竟不似传言中那般门庭若市。
                当、当、当……
                随从见周瑜久未叩门,擅自做主向前。
                许久。
                吱啦……
                开门的是一个少年,满脸黑灰掩住了他的面庞。
                周瑜掩面而笑,上前略施礼。
                “敢问鲁子敬先生可在?”
                少年并未估计脸上的灰尘,他躬身拱手,倒是颇懂礼数。
                “先生正于堂上读书,请容我去通报。”
                “少主如何看周郎此人?”
                堂上手握竹简之人,竟询问那少年。
                “奇货可居那。先生的积蓄切勿吝啬,若有需要,我会命残兵将四处的粮草积聚到此……”
                那少年大笑。
                “江东这一分的天下变数,尽托付于君!”
                “肃愿为司马家谋划!”
                后记:
                咳咳,把鲁肃变成司马家的人是笔者一时兴起,还望勿喷勿pia,然后呢,周瑜向鲁肃借粮的故事暂不提,大概以后会一笔略过吧。最后呢,我司马公子又一次华丽丽地登场了,既然《火凤燎原》的本意就是以司马家纵盘天下为主线,那么,笔者就顺应原著,给这故事再添上些狗血吧(喂喂- -)。


                IP属地:山东17楼2013-08-31 16:33
                回复
                  继续来填内容。。。。


                  IP属地:山东18楼2013-09-01 16:58
                  回复
                    第七章 擒贼擒王
                    前言:
                    先向火凤的同人游戏《三年》致敬!笔者斗胆选出了3、4、8平定乱民的故事,希望可以写出原作中三人的精彩表现。
                    正文:
                    《国语·越语下》曰:“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谓为臣、佐君、匡社稷、平天下……
                    “噗……”
                    贾诩忍俊不禁,被手掌半拖着的下巴也“砰”的一声砸在短案上。
                    其他七人诧异地将目光汇聚到此。
                    “三哥你笑什么?”
                    郭嘉躲过袁方雠敌般的眼神,只去关注贾诩怪异的表演。
                    “没、没……哈哈哈……大家继续。袁大师兄请不要总盯着老四看,他跑不了。”
                    郭嘉尴尬不已。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三哥,要不是先生极力阻拦,恐怕大师兄早就烹了我了吧……现在还能像过去般同窗而读……呵呵,很难得了。
                    高傲的白鹤冷哼一声,寒冷的目光擦过贾诩,引得这正放声而笑之人一阵打颤。
                    “咳咳,老三,方才为何发笑?”
                    贾诩恭敬起身,正颜。
                    “君者,天下间仅一人耳。而如今大势,汉室暗弱,君令不行,天灾连年,民不聊生。但见白骨露露荒野,不闻君心忧忧几分。君不忧,臣何劳?君不知辱,臣何死?诚然,诩自通事,皆秉承‘名正而言顺’。而今正名者,早已非天诏一人矣。试问,何为君,从何人,何为君命,劳为何人?前师之言,不适于斯。”
                    话毕,贾诩略笑,自行就坐。
                    “三哥,自保就说自保,何必讲如此多冠冕堂皇的话?”
                    庞统不客气地看向贾诩,哼笑。
                    “三哥行事前总有一套‘歪论’,纵然身处盛世,即使身怀旷世之才,也不过是个趋炎附势之辈。万世之下,恐无人记得。”
                    “无人记得也远胜于灰飞烟灭。”
                    ……
                    两人争执不下,而其他人也乐得围观,无人制止。而原本在大家中间授课的水镜先生却不知所踪。
                    须臾,先生若有所思地在距府门不远处踱步,此时有一官差模样装扮之人急行而至。
                    啪,抱拳单膝而跪。
                    “太平教已渗透荆襄,妖言惑众,我主应接不暇,敢请先生相助。”
                    那人将书信双手呈上。
                    “大人辛苦,既然刘荆州有命,老朽无不遵从。”
                    那送信之人似是一刻不敢耽搁,施礼告退,急奔府门外。
                    “老七,荆襄之事你暂时不便插手。”
                    早已离开学室默默跟踪先生的诸葛亮一阵惊诧,他见先生已识破,轻咳一声,上前搀扶。
                    “你们八人商议吧,为师倦了。”
                    先生摆摆手挣开了诸葛亮的搀扶,一阵意味深长的笑意延绵在耳畔许久。诸葛亮思索片刻,决定先把这件事告知其他七奇后再作打算。
                    出乎预料,当诸葛亮回到学室时却一个人影都看不到了……
                    呵呵……这些人,真是,爱管闲事呢!
                    贾诩、郭嘉、小八,三人自行结成一队,作为水镜府插手荆襄太平教事件的主要力量。所以,他们的主要目的地就是襄阳正闹瘟疫的一大片村落。而对于出身士族大家的袁方、荀彧、周瑜,三人则依靠家族的人脉开始了解太平教在各州的活动范围,至于庞统,无人知晓他去了何处。
                    继续说贾诩等三人。经过数日的颠簸劳顿,通过不断地打听查看,三人大概弄清了太平教在襄阳的举动。
                    一路上颠沛,郭嘉的身体倒是未显出过多异样,不过贾诩和小八依旧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策马红尘,沙砾飞走,虽说襄阳近年来并未经受过太大的天灾,但最近总是瘟疫不断。然奇怪的是,太平教所到之处,竟然灾疾全消……
                    果然是,乱世前的征兆吗?
                    呵呵……
                    郭嘉以丝帛掩面阻挡风沙的侵袭,笑容尽掩其下。
                    复行数里,一个设有路障的村口,呈现在面前的是一群身着粗布草鞋的平民,他们的全身皆沾满黑泥,多青丝蓬乱,有的脸上、身上甚至还带着血污。这群人正情绪高涨、义愤填膺地与眼前零零星星的几股兵士大吵着什么,还时不时手脚并用,推推搡搡。


                    IP属地:山东19楼2013-09-01 16:59
                    回复
                      面对着这清晰失控的情形,小八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然片刻后只见郭嘉哼笑一声,不知从何处掏出一枚令牌,径自向兵士聚集处走了过去。
                      贾诩略施眼色,示意小八紧跟。
                      有兵士像是看到了郭嘉,忙靠过来拱手施礼。
                      “吾乃蔡将军帐下,封村之事为何迟迟未能解决?”
                      郭嘉似模似样的吐着官腔,一时间竟惹得小八想笑不得。
                      “我们又没感染瘟疫,为何不让我们出去?”
                      “这是要让我们自生自灭啊,绝对不能容忍!”
                      人群中时不时发出类似的喊声,但因人数之多,人口之杂乱,一时间很难分清到底是谁发出的声音。
                      “滚回去!你们这些渣滓!”
                      身旁的兵士不停地以剑戟镇压,但是不管连伤几人,众平民的反抗情绪居然不降反增,继而愈演愈烈……
                      “全都住手!你,去搬开路障。”
                      郭嘉大喊,霎时间,四处鸦雀无声,偶有几声轻咳,随后便全然陷入死寂。
                      “大人?您是说……?”
                      “小八,借佩剑一用!”
                      方才仍旧平静的眼神一时间尽显寒冷,郭嘉双眸稍动,满带杀气地盯着方才命令过的那个兵士。
                      吱啦……
                      接过佩剑,剑尖划出一道银白色的弧线,看似漫不经心,而下一刻便指向了那个满脸疑惑不解的兵士。
                      “是……是……这就搬开……”
                      那兵士终于反应过来,因为此时冰冷的剑尖已触及到他的咽喉。
                      不久,村口前的路障被几个兵士搬开,然而此时挤在村口的平民竟都瞠目结舌,不敢动弹。
                      半盏茶功夫,人群中开始窃窃私语,且不住有奇怪的眼神相互示意。
                      “各位,随我冲出去!”
                      此时,终于有一身着粗布烂衫的青年边喊边向郭嘉这边冲过来,而他身后开始有三两人跟随。
                      正当兵士皆以为情况将失控时……哪知?
                      郭嘉身前,突然间迸出一道鲜血。而后,便是收剑的声音。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郭嘉略笑,那并不娴熟的挥剑动作竟也可在刹那间夺走一条性命。此时跟随倒在血泊中的男子冲出来的平民皆惊恐不已,他们开始战战兢兢地向后移步,竟不敢再直视眼前这个笑容伴着杀戮的刽子手。
                      “听令,擅闯路障者,一律格杀勿论!”
                      郭嘉冷眼注视着面前依旧流血的尸体,而后转身将佩剑丢给小八,莞尔。
                      “走,下个村子。”
                      擒贼擒王,杀贼亦如此,四哥……
                      我首次看到了……你的黑暗大义……


                      IP属地:山东20楼2013-09-01 16:59
                      回复
                        第八章 假天为道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那衣襟外露出的黄色布头是?
                        小八刚想随两位师兄一同离去,而无意转身间,突然在尸体的胸前看到了什么。他折回几步,躬身抽出了一条黄色的带状布。
                        “小八,带回去再说。”
                        贾诩发现了小八的动作,轻声道。
                        郭嘉未转身,径直疾走。
                        全然不经意地以舌头舔过嘴角。这……是人血的味道,是一种充满着死亡气息的腥味。
                        先乱后治,我所谓的黑暗大义,真的可以……可以作为取人性命的理由吗?
                        这血的温度,似乎在告诉我,他曾经活着,或许,只是因为饥肠辘辘、朝不保夕才成为太平教芸芸教众中一枚普通的棋子。而这传教的计划,也只不过是天下大乱前一章普通的序曲。我……
                        咳咳……
                        真的不会因为杀戮,遭到天谴吗?
                        咳咳咳……
                        “老四,你没事吧?”
                        “四哥怎么突然咳得这么厉害,三哥,先找个地方休息下吧!”
                        三人策马,马背上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握拳咳嗽不止的郭嘉显得那么的落寞、憔悴,单薄的身躯,似乎承受着与年龄完全不相符的压力和侵袭,他真的……还未满廿岁吗?
                        “无碍,很快就到下个村落了。”
                        郭嘉摆手,尽量忘记奇痒难忍的喉咙,半昂首望向苍穹。
                        太阳的光晕,肆无忌惮的散出一道比他大数倍的光环,刺眼而令人不觉晕眩。环顾四周,方才尚平静的丛草树枝已开始四下倾倒摇曳。
                        日晕三更雨。
                        “看样子我们必须要快点了。”
                        贾诩应是也注意到了天气的变化,虽然他担心郭嘉的身体,但他明白,郭嘉现在的期望,是尽快完成该做的事。
                        策马飞驰,不留一丝残影……
                        入夜,三人皆疲惫不堪,还好,在处理完最后一个暴动的村落后,三人找到了一处废弃的民房栖身。小八先将虚弱的郭嘉扶到铺有茅草的一隅安坐,而后又去找寻能够煮水的锅状物。辗转大半日,任谁都不免饥肠辘辘。贾诩取来水囊和饼,帮着开始生火的小八一同准备他们的“晚宴”。
                        “看来今晚的雨是无法避免了,不过明日定会一早放晴。老四,你身体受不住,先和小八回去。不然那啰嗦的神医下次看到我又不知要絮叨多久。”
                        “咳咳,嘿嘿。”
                        郭嘉莞尔。
                        “三哥,我发现你比他还啰嗦。不过师兄之命,嘉无不遵从。剩下的就拜托了。”
                        啪!
                        仍旧充满着力量的抱拳。
                        这是……风雨交加的深夜。狂风呼啸、骤雨倾盆,而这并不严实的破屋内,不时回荡着滴水的声音。
                        滴答、滴答……
                        还似乎,夹杂着几声轻咳。
                        “三哥……”
                        突然感到周围温暖了许多,原来,贾诩把自己的外衫披在了郭嘉身上。
                        未听到回应,而郭嘉似乎露出一丝浅笑……
                        如果这一刻,就是永远……
                        不再卷入,这尘世间……
                        清晨,贾诩告别了踏上归途的郭嘉和小八,独自继续往南走。
                        一路上时不时看到道士模样的人在向衣衫褴褛的平民分发着什么,贾诩稍作打探,才知道这竟然是能治好瘟疫的“符水”。
                        呵呵,这些愚民,果然只能作为棋子被愚弄。
                        贾诩摇头,顺着流民密集的方向,策马慢行。
                        而这些蝼蚁般的生物,居然,越来越多,直到……眼前出现了一个装扮说不上华丽,但是及其怪异的道士。披头散发,绑着一条黄色的头巾,脸上不知用什么画上了色彩,看上去着实好笑,却让人不免生敬畏之心。目光炯炯,眼神犀利。再看他那口型,应是在念道着什么咒语。
                        那道士手持三尺之剑,身披肥大的绣着八卦的深黄色道袍,踏在一搭建的马车中不断起舞。四下不知燃烧着什么,不断地腾起呛人的黑烟。而周围护卫的人也无一不是类似的装扮,且亦振振有词,不知所云。而围得水泄不通的人群却像着了魔般屈膝而跪拜,而那些接受到“符水”的人,更是感激地连拜不起……


                        IP属地:山东21楼2013-10-16 09:05
                        回复
                          当贾诩欲混入人群中一探究竟时,那杂乱的衣衫中却依稀可见一熟悉的背影……
                          老六?
                          为何他会在此处?
                          而他身边还有几个身手皎洁的人探头探脑,怎么看都不像穷困潦倒的流民。
                          难道……这些妖道的背后?
                          贾诩不动声色地跟在了庞统后面,他见庞统讨要到了一碗符水,料想他跟自己的目的相同,定是要探究下这些所谓的“圣水”中到底有何秘密。
                          百步内的庞统像那些信徒一样连拜数刻,而后便退离了人群。而方才鬼鬼祟祟之人也霎时间销声匿迹。贾诩小心翼翼地紧跟在庞统身后,倒是想看看这位师弟探索到了多少。
                          “咳咳,三哥……跟了这么久不累吗?”
                          庞统突然转头笑对着贾诩。
                          “我料想你我的目标应该一致吧,是否愿互通下有无?”
                          贾诩极其短暂的一愣,而后便恢复了往常的平淡。他几个大步跟上庞统,哼笑一声。
                          “哈……独行之人却捷足先登。诩自不如也。”
                          二人皆笑,结伴而行。虽数里内人际愈少,但四下总有些不和谐的、零星的脚步声萦绕耳畔。
                          复行近半个时辰,偶可闻到时缓时急的流水声越来越清晰。待穿过一片小树林,一条清澈的小溪呈现在二人面前。像是被昨夜之雨冲刷过的日光和煦幽雅,轻抚着水面上偶尔泛起的水滴,一片……难得的祥和之象。
                          “端了这么久的碗……老六你不累吗?”
                          贾诩将马儿拴在一旁的树上,慵懒地靠在那树干上。
                          庞统像是故意躲在贾诩身后,手中拿出了一根发簪般细的尖状物,而后将头部插在碗中。不到一会儿,这尖状物开始有所发黑。
                          “果如所料,三哥,你怎么看?”
                          贾诩像是精神不集中地伸了个懒腰。
                          “邪教惯用的伎俩,先下毒害人,再把自身伪装成天神来救人,以此谋取利益。此种现象自古以来屡见不鲜,倒是见怪不怪了。”
                          庞统先是点头默认,而后又摇头。他自觉因行路许久口干舌燥,又瞥了眼半眯着眼的贾诩,叹气。
                          “唉,三哥把你的水囊给我,我去取水来。”
                          贾诩哼笑一声,将腰间别着的水囊扔给庞统,未语。闭目养神。
                          “你不觉得……这些事件背后……有人在暗中操纵吗?”
                          贾诩不禁一凛,似乎是庞统的这番话,也正中了他的猜测一般。他并未抬眼表示什么,但是……
                          如果不出我所料,我猜测的那个人,应该就在周围,而依老六的性格,必将对他心生愤恨。但是如果他和他的家族被灭掉的话……将来的天命,又会如何运转?
                          我是依天命而行?还是……
                          贾诩看着庞统的背影,不禁陷入沉思。
                          水镜八奇,真的可以放下各自的偏见,逆天改命吗?
                          而不尊重天数的人,会有怎样的下场?
                          忽有几道黑影飘过……
                          什么人!?
                          此时溪边的庞统正毫不知情地打着水。
                          躬身捧起那清澈的溪流,这感觉,好熟悉。似乎儿时经常跟着某个亲密之人露宿在野外,而当时,他会为我打水喝,还会挽起衣袖在水中摸鱼……他要是还活着,还活着……?
                          他为什么不在了?
                          庞统似乎想起了逝去的亲人,他呆呆地望着水中那个满脸刺青的他,如果不是这些痕迹,他是否也就无法活到现在呢?
                          猛然不经意地看向水流身处,又一处看似水流湍急,却感觉不像被规则的石块阻挡的样子。庞统像是着了魔般走进溪流中,越来越近,那水流,清澈见底,而那场被阻滞的地方,居然是……
                          一堆白骨!
                          更确切的说,是一堆……
                          骷髅头……
                          骷髅头?
                          方才某个道士身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标记?
                          难道?
                          庞统猛然回眸,却发现……
                          三哥当心!!!
                          贾诩的周围突然出现了几个黑衣人,但是感觉并不像是刺客。
                          “先生,我们少主有请。”
                          其中有个人抱歉,拱手施礼。
                          贾诩虽然不怕见到他们口中的“少主”,但是庞统就在周围,那人这么做,定会引起不必要麻烦和误会。贾诩全然一副抵抗的模样,他将一直藏在袖中的匕首顺势滑倒袖口,蓄势待发。
                          相持数刻,那些人倒是没有动武,而恰好庞统也赶了回来。虽说贾、庞二人并非武者,然想在乱世中自保还是有几分把握。
                          “水镜府的两位大贤都在,是否肯赏脸?”
                          那黑衣人又说道。
                          而正当双方处于胶着对峙状态,又有一伙儿不明之人赶来。而这双方见面竟二话未说,即刻刀剑交锋,看样子似是生死相拼。
                          贾诩与庞统互使眼色,二人冲着溪流方向跑去。时过不久,那两帮人似是自顾不暇,竟没有及时追上来。而……
                          突然间不知在何处出现了一道黑影。
                          贾诩推开庞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顺出袖口见的匕首,并将其狠刺到那人的左胸。黑衣人躲闪不及,应声倒地。
                          “老六,快走!”
                          庞统方欲继续跑,而在看向那黑衣人的一瞬间,却发现贾诩的那把匕首……
                          居然也刻有……
                          骷髅头!
                          三哥……
                          你到底是……什么人?


                          IP属地:山东22楼2013-10-16 09: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