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吧 关注:20,899贴子:176,746

回复:【题外】简介:87版《聊斋》姊妹篇——93版《三言二拍》(图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十八单元:失银记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4楼2013-08-04 22:54
回复
    原著篇章:《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诉穷汉暂掌别人钱,看财奴刁买冤家主”
    导演:黄祖权
    编剧:巩向东
    制片:王海龙
    主演:罗家英,黄一飞,王光辉,午马,黑子,杨艺斐
    剧情简介:
    在人潮鼎沸的曹州城里,有这样两户人家。大户人家周秀才学富五车、志在仕途。穷老汉贾仁以挑土筑墙为生,脾气刁钻为人吝啬,人送外号“穷贾儿”。一天,周秀才打发完家奴,留下周通看家,自己埋巨额金银于后墙根下后,夫妻俩带着一岁多的乳子长寿前往京城赴试。周通为人并不本分。周秀才携妻带子前往京城没几天,窃贼就乘周通玩牌行赌之际,将周家洗劫一空。周通贱卖泥墙,凑些盘缠溜之大吉,却让筑墙的贾仁意外地得到了周秀才埋在后墙根下的金银财宝。从此,贾仁时来运转,一夜之间成了富甲一方的贾员外。有了钱少不了娶妻生子,但谁能想到贾仁不仅惧内,几年下来妻子张氏也未曾给贾仁添丁进口。眼见偌大家业无人承领,贾仁只好吩咐账房总管陈德甫为自己物色一个养子。 等到周秀才两年之后落榜而归时,先前的宅子早已是家徒四壁,杂草丛生。可怜屋漏偏遭连天阴雨。绝望中的周秀才在外出投亲时,又横遭劫匪。此时,已经是暮冬时节,天寒地冻。为了不让儿子长寿跟着忍饥受冻,周秀才夫妇俩忍痛割爱,将长寿交给了陈德甫,做了贾仁的养子。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贾仁发迹第二十年头时,长寿已是一个英俊善良的青年才俊。这其间,周秀才夫妇死里逃生,下落不明。一天,长寿在去东岳寺给病卧不起的贾仁烧香求佛时,偶然遇到一对落魄的老夫妇。长寿哪里知道,这对落魄可怜的老夫妇就是自己的生身父母。 也是无巧不成书。贾仁命归西天,长寿名正言顺地继承了所有的产业。在老管家陈德甫的辨认下,长寿迎来了自己失散近二十年的生身父母。当长寿取出凿有 “周奉记”字样的银锭时,周秀才才得知当年自己埋藏在后墙根下的财宝系贾仁挖走。从此父子相认,子承父志,一时传为曹州佳话。


    IP属地:山东95楼2013-08-04 22:55
    回复
      第十九单元:行乐图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6楼2013-08-04 22:55
      回复
        原著篇章:《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九“神偷寄兴一枝梅,侠盗惯行三昧戏”
        导演:冯淬帆
        编剧:巩向东
        制片:王海龙
        主演:陈龙,何家劲,王紫霏,黑子,孙宝光,张静东
        剧情简介:
        明朝年间,正值灾年乱世。懒龙被一老顽童似的神秘老者收去学艺,已有若干年。老者教授他许多奇门异术,使得身材机巧的懒龙柔若无骨,登屋跳梁,来去如风。老者见懒龙已学成,便遣他下山。临别时,老者嘱咐懒龙,虽已堕入此中,但盗亦有道,只应仗义疏财,不可违逆天理。 别了师傅,懒龙来到苏州城。城中正闹饥荒,茂源米店却依仗太守的势力,囤积居奇,引得无米下炊的百姓怨声载道。太守之子高衙内从米店里大摇大摆出来,招摇过市。懒龙趁机偷走高衙内从米店老板那儿得来的银两。 懒龙揣着银子到酒店里喝酒。邻桌的阿成等人正在商量合力冲进茂源米店开仓卖粮的事。懒龙听了,表示自有一计,可助一臂之力。阿成等人半信半疑。 到了晚间,懒龙带阿成等人乘船来到米店后面的小码头。懒龙用刀在粮仓底部挖个小洞,插进竹筒,囤内的米簌簌地倾泻进船舱里,懒龙带人对月举杯,酣呼喝唱,与泻米之声相杂,直到粮囤空了,才神不知鬼不觉地解缆离去。一大早,懒龙、阿成等人放粮赈济灾民,一时万头攒动。名巡捕郑信的爱女桂娘也排在长龙里等着领些白米,内心里对懒龙等人的义举很是感佩。 太守将郑信召去,命他限日捕获盗米贼。而此时,懒龙又已潜入一绸缎庄,得手后巧计脱身。一时间,苏州城里接二连三地发生几起窃案,失主均是大富之家。郑信现场勘察后,发现作案手法高超,断定是高手所为。于是倍加用心,加紧寻查。 懒龙行踪不定,古庙堂中、朱门后花园内,都是他的栖身之所。阿成已成为懒龙的追随者,时常探望并告诉些市面上的消息。这天,两人到酒肆里喝酒。恰巧桂娘经过门前,遇高衙内纠缠。不料桂粮自幼随父习武,身手不凡,将高衙内等人打得落花流水。懒龙看了,不由暗暗称奇。 听阿成说郑信正在缉拿自己,懒龙便想与对方来一番猫与老鼠的游戏。晚上,懒龙摸到郑信的家。郑信公干未归,桂娘独自在家,临窗抚琴。懒龙见是桂娘,大出意外。桂娘琴声委婉,懒龙为之所动。又见郑信家中简朴,不免踌蹰。但他还是巧施手段,窃走了挂在墙上的一只玉佩,并在墙上画了一枝梅花,意为自号“一枝梅”。 郑信回家见状,知是对手来过。那只玉佩是母亲的遗物,桂娘耿耿于怀。 高衙内垂涎桂娘美色,太守一贯娇纵,自是言听计从。这天,太守设家宴款待郑信。席间,师爷向郑信说起提亲之事,被耿直的郑信拒绝。太守心中不悦。 茂源米店的老板新开张了一间典当行。开张之日,大肆铺张,甚是招摇。懒龙得知,便于夜半时分潜入。不料,郑信早有安排,灯笼火把照映之下,官兵围得水泄不通,懒龙无法脱身。 郑信将懒龙押到太守衙门交差。太守却并不急着审问,而是将懒龙打入牢中,并借口证据不足,逼迫郑信继续查访。郑信明知太守因为提亲之事心存记恨、故意刁难,却又无可奈何。 懒龙在狱中收买了狱卒,某日,借着喝酒之机,狱卒解开懒龙镣铐。懒龙趁狱卒酒醉,纵身出了监牢。五更时分,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回。天光大亮,太守衙门前聚集了一群告情人,纷纷告知昨夜间失盗,俱写着“一枝梅”三字。太守明知其中蹊跷,却将郑信召开,斥之以假充真,放走真凶,欺瞒上司,郑信欲辨无辞,被太守解职。 太守提审懒龙。堂上,懒龙一身豪气。太守好奇之下,想试试懒龙身手,果见不凡。一旁的师爷献计,要太守将懒龙收在门下,伺机使用。懒龙躲过了官司,虽有心报答太守,却不甘为鹰犬,便拖延了下来。 懒龙心中惦着桂娘,一心想找机会将玉佩奉还。这天,懒龙悄悄来到桂娘房中,将玉佩重又挂回墙上,不想却被桂娘发现,堵在屋中。见懒龙正是那个放粮赈灾的义士,桂娘大为震惊,怒斥懒龙为鸡鸣狗盗之徒。懒龙脱身而走,心中怏怏不快。 为改变桂娘对自己的看法,和从长计议将来的出路,懒龙来到太守府,委身投靠太守。太守差他缉捕贼人,整肃治安。懒龙利用自己的影响,暗中说服昔日同道金盒洗手或暂往别处,苏州城一时安宁下来。但懒龙却被阿成等人斥为卖身求荣,内心颇矛盾。 懒龙向太守谏言起用郑信。郑信被召回,却发现懒龙竟成了自己的上司,原来是太守有意羞辱他。郑信正欲愤而辞职,却接报说府库中官银失窃。郑信为查明案情,忍辱负重留了下来。 郑信猜疑此案是懒龙所为。为洗清自己,懒龙只得暗中查访。二人各自追踪寻迹,经历了一番误会、曲折,他们发现窃贼是茂源行老板。郑信怀疑此案背后有太守指使,而懒龙则半信半疑。 有了这番经历,郑信、懒龙变得惺惺相惜。桂娘对懒龙的看法稍有改变,却也难释前嫌。 巡按御史接到匿名状,加之平日素闻苏州太守中饱私囊,便亲自来苏州查访。太守闻之心慌,召来懒龙,诬称御史歹毒,用心险恶,欲加之罪。若能窃取御史的印信,让他反遭处置,才能化险为夷。懒龙不知官场险恶,只凭一腔江湖豪气便满口应承了下来。 懒龙潜入御史察院,见御史正秉烛批阅公文,很是勤勉,不由疑惑。但还是偷了印信,交给了太守。无意中,他听到太守父子与茂源老板的密谈,方才得知太守果然是官银失窃案的主谋。大惊之下,懒龙来找郑信,— —详告。 御史接到郑信禀报,心中有数。他差人请太守来府中做客。设计使印信失而复得。 太守情知败露,顿起杀机。却被御史先行带兵围困。冲突中,桂娘被箭射中身亡,而太守也被懒龙一刀刺死。 历尽曲折,懒龙终于领悟:官场远比江湖险恶。他别了众人,离开苏州城,踏上了云游四方的旅途。


        IP属地:山东99楼2013-08-04 22:57
        回复
          第二十一单元:玉马坠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0楼2013-08-04 22:57
          回复
            第二十二单元:玉堂春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2楼2013-08-04 22:58
            回复
              原著篇章:《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玉堂春落难逢夫”
              导演:滕华弢
              编剧:王培公
              制片:郭卫川,王海龙,张洪生,陈平安
              主演:陈锦鸿,梁小冰,黄爱玲,王宁,张华,陈斯
              剧情简介:
              吏部尚书王大人革职返乡前,把少公子王景隆留在京城完成未完的学业,顺便督促管家王定把多年前借出去的几万两银子收回来。爹娘起程回南京后,平日里受爹娘管教甚严的景隆第二天就在胭脂胡同的宜春院里看中了颇有几分姿色的苏三小姐。
              苏三小姐虽沦落风尘,但心地善良的她决非见利忘义、水性扬花之辈。正因为如此,景隆不顾管家王定的再三劝阻,执意与苏三小姐私定终身,并定做一块刻有“玉堂春”的金牌送给苏三。见景隆身系官家大少爷,且身带万贯银两,宜春院的鸨妈妈干脆把景隆连同他的行李都接到宜春院。鸨妈妈看中的是景隆手上的钱,而为了苏三,景隆也是出手大方,结果没多长时间,王定收回来的三万两银子被花销一空。
              没有了银子,鸨妈妈就开始设法赶景隆走人。幸亏苏三情义厚,百般阻拦,但尽管如此景隆还是受尽鸨妈妈的欺凌,为此还牵连上苏三。见赶不走景隆,鸨妈妈又心生一计。在谎称去吕祖庙上香的路上,把景隆甩弃于闹市之中。此时,王定已被景隆赶回了南京,可怜孤苦伶仃的景隆由一个花天酒地、挥霍无度的少年公子,沦落为一个栖身于关公庙的更夫,其中人生凄凉的味道算是有了一次切身的体会。
              在景隆落魄关王庙的日子里,是酒楼卖瓜子的小金哥和宜春院的门童小厮帮景隆得以再次见到日夜思念的苏三。后来,景隆用苏三送来的几两碎银,重新打扮一新,并用满满两箱石头当作银两,骗回了鸨妈妈的笑脸相迎。岂知这是苏三和景隆合演的一出戏。在苏三的帮助下,景隆趁夜席卷了原本就是自己置办的贵重物品,返回南京发奋读书,从举人到进士,直取金榜二甲第八名,留在刑部听命,不日将择官上任。
              景隆离开宜春院后,苏三被鸨妈妈卖给了山西一个叫沈洪的富商。沈洪被妻子皮氏和奸夫合谋害死后,苏三成了替罪羊,被打入死牢。一个偶然的机会,苏三的案子被山西报给刑部后落在景隆的手里。在景隆的直接过问下,苏三很快得到昭雪。然而,景隆把苏三带回南京后却遭到爹娘的一致反对。就在苏三看破红尘,为景隆前程大计而决定削发为尼时,景隆毅然弃官不做,与心爱的人儿苏三厮守终身。


              IP属地:山东103楼2013-08-04 22:58
              回复
                第二十三单元:毡笠缘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4楼2013-08-04 22:59
                回复
                  原著篇章:《警世通言》第二十二卷“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导演:李威
                  编剧:王培公
                  制片:郭卫川,王海龙,张洪生,陈平安
                  主演:刘冠翔,叶蕴仪,冯淬帆,张平,张柏俊,宋东
                  剧情简介:
                  年过半百的宋玉卿是个性格豪爽的乡村教书先生。老伴去世后,宋玉卿和他十八岁的儿子宋金郎相依为命。一天,宋玉卿爷俩在喧闹的街头偶然遇见了阔别十几年的好朋友刘有才。喝酒叙旧时,以跑船为生的刘有才十分中意青春年少的宋金郎,想把自己心灵手巧的女儿宜春许配给金郎。好朋友的一番美意被宋玉卿委婉的拒绝,他哪里知道,老朋友是不想把自己的女儿嫁配给在衙门当捕头的内侄王顺泉。说来事巧!宋家爷俩与刘有才正聊着时,王顺泉走了进来。而就在进门与一个气宇轩昂的大胡子擦肩而过的一刹那,王顺泉认出了他是正被官府通缉的太湖盗首乌汉。遗憾的是,等王顺泉找来人手时,承蒙宋玉卿一吃之请的乌汉已经没有了踪影。得知乌汉临走时给过宋玉卿几件玉器做酬谢后,一心邀功请赏的王顺泉决定从宋玉卿着手追查。结果,一生清白本分的宋玉卿被急于结案的县太爷判处死刑,打入大牢。宋玉卿身陷囹圄后,金郎被刘有才接到了自己的船上,没想到宜春和金郎情投意合,没几天工夫,就在刘有才的操持下结为夫妻。然而,好景不长。当金郎闻讯父亲已经被官府处决时,悲伤过度的金郎不幸染上了痨病。见先前既能干活,又侍奉左右的金郎如今成了一个累赘,刘有才夫妇背着女儿宜春商量出一个扔掉金郎的主意。金郎蒙骗被弃之荒岛后,宜春痛不欲生。就在刘有才夫妇以为金郎已经命丧太湖时,金郎幸遇太湖侠盗乌汉搭救。闻悉宋家父子的不幸遭遇,乌汉心生一计,决心帮金郎报仇雪恨,并帮助金郎与宜春夫妻团聚。结果,在乌汉的计策下,县太爷自食恶果,金郎又得以与自己的爱妻团聚。 宋玉卿是个性格豪爽的乡村教书先生,老伴已去世,和十八岁的儿子宋金郎相依为命。一天,他在街头偶遇小时候的好朋友刘有才,老刘是跑船的,在江湖上跑来跑去,两人大概有十多年没见了。他们到酒馆去喝酒。老刘的一双眼睛不停地打量金郎。原来他有个十七岁的女儿宜春,心灵手巧,长得也好,她表哥王顺泉在衙门里当捕头,早就看上了她,有空就往船上跑。老刘却对这个穿老虎皮的内侄没什么好印象,倒是对金郎一眼就相准了。他向宋玉卿透露这个意思,宋玉卿推说孩子还小,这事儿不急,他把地址给刘有才留下,让他有空带着女儿来玩,看看孩子们相处的如何再说。 正说着话,王顺泉找了来,说船上有事,让他姨父快回去。两人与一个气宇轩昂的大胡子擦肩而过。王顺泉马上推说有事,离开刘有才,悄悄尾随而去。因为他认出,这个大胡子正是官府正在寻找的太湖盗首乌汉。乌汉走到宋玉卿父子所在的酒馆,坐下等什么人,他想吃东西,一摸身上却没有带钱。他叫店伙计先搬酒肉来,一会儿自然有人来结帐,伙计不干,两人吵了起来。宋玉卿过去解劝,请大汉过来,与他父子一同饮酒。谈笑之间,彼此很是投缘。他们谁也没注意到,王顺泉已溜走去报讯了。乌汉的随从们来了,他向宋玉卿告辞。为答谢宋玉卿的一饭之德,他随手将一小包东西扔给金郎,说给他留作纪念。金郎打开一看,里面包着几件精巧的玉器。宋玉卿夺过赶快追出去,乌汉等人已不见踪影。宋玉卿感到事情蹊跷,也带着儿子连忙走了。他们刚走,王顺泉就领着公差跑来。见乌汉已遁去,他突然想到可以从宋玉卿下手。王顺泉找到刘有才的船上,打听宋玉卿家的地址,说宋可能与太湖匪盗有勾结。刘有才骂了他一顿,不告诉他,却把遇到宋金郎的事告诉了女儿。宜春认为应当提醒宋家父子。刘有才和宜春刚到宋家,见到金郎,还没顾上说话,王顺泉就跑来说他姨病了,让他们赶紧回去。他们刚走,他领来的公差就抓走了宋玉卿。 宋玉卿当然不承认自己是匪盗,但有玉牌为证,急于结案的县官愣是指他为匪,将其上了重镣,关在死牢,又封了宋家的门。金郎四处流浪,无以为生。幸好遇到了刘有才,将他带回船上,还怕妻子不同意,让他只说姓金,是来打工的。宜春一看就认出了金郎,但并不说破,而是对他百般照顾。在相处中,金郎也对宜春产生了感情。刘有才看在眼里,暗暗高兴。他妻子因为金郎能干勤快,又能写会算,担心被别人挖走,主动提出可以将他招赘在船。刘有才当然赞成。于是金郎就成了刘家的女婿。只是在这时候,刘有才的妻子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宋玉卿的儿子。刘妻觉得既然跟宋家做了亲,理当去牢里看看宋玉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也让他好对金郎放心。没想到,他们进了城,却正赶上宋玉卿被绑赴法场,当众砍了头。吓得他们连忙跑回船上。宋金郎听到这个恶耗,日夜痛哭不止。因悲伤过度,病倒在船上。虽经宜春多方劝慰和照顾,病依然没有起色,最后拖成了痨病(肺结核)。 刘有才夫妇本来就后悔不该收留宋金郎,现在见他成了个病秧子,不仅不能干活,还要宜春伺候他,而且,因为他染上的是痨病,客人也不肯雇他们的船装货了,一个好帮手竟然变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不禁产生了要摆脱他的念头。他们背着女儿宜春,商量出了一个主意。 船到太湖当中的一个荒岛,刘有才故意把船弄得搁了浅,让金郎下船去拉纤。金郎拖不动,刘有才就骂他,又让他去砍些柴来,预备晚上点火过夜。等金郎吃力地砍了许多柴,慢慢拖了回来,早已不见了自家船的影子!原来,刘有才趁他去打柴,将船偷偷开跑了!宋金郎被扔在这个孤岛上,四周水天茫茫,连个帆影都看不见,叫天不应,呼地不灵。他才相信自己是被岳父岳母当作包袱甩了。看来,自己只好命丧荒岛。 宜春在舱里给金郎煎好了药,叫丈夫来吃,却到处找不着人。这时候,她才明白丈夫中了父母的计,被抛在孤岛。她急得又哭又闹,甚至要跳水自杀!刘有才夫妇看女儿急成这样,方才有些慌了,拨转船头,再回去寻找。但等他们好容易找到那个岛,只见柴刀扔在沙滩上,鞋子也脱在一边,哪里还有宋金郎的影子?遍岛呼叫,无人答应,宜春认定丈夫一定是感到绝望,投水自尽了,又要寻死,被她父母死死抱住。看女儿痛不欲生的样子,刘有才夫妇也后悔自己做错了事。 其实金郎没有死,不仅没死,还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原来,他在绝望之中,发现有艘大船驶近岛边,急忙呼救。船上的人将他送到舱内,去见将军,原来,这位自称将军的,正是赫赫有名的太湖侠盗乌汉!乌汉听说他们父子的遭遇,痛骂昏官,答应一定要给他报仇。还将他送到安全的地方,给他治病,同时,代他打听刘有才一家的下落。 刘妻见女儿每日哭泣不止,找到王顺泉,让他帮忙打听一下有没有金郎的消息。王顺泉因为县官想斩草除根,也正在四处找宋金郎,便出主意让刘家写招贴四处张贴,就以他作为联络人。招贴贴出之后,早有人报告给乌汉。乌汉想出主意,叫金郎约王顺泉见面,有意透露说自己就在乌汉这里。王顺泉果然立功心切,马上报了官,并跟踪金郎,发现了乌汉的秘密住处。县官亲自带人前去捉拿。结果入了乌汉的陷阱,被抓了起来。乌汉痛斥狗官诬良为盗,草菅人命,一刀摘了他的心,给宋玉卿报了仇。 刘有才夫妇见招贴贴出后仍无金郎的消息,连王顺泉也失了踪,认定金郎已不在人间。宜春也绝望地给丈夫穿起孝来。眼看又过了半年多,他们夫妇劝女儿早早除了孝,好另外嫁人。宜春以死抗争,坚决不从。刘有才夫妻也没办法。 其实,宋金郎此时就在附近。乌汉打听到刘家船的行踪,送了他许多珍宝,让他来跟妻子团聚。刘家船上的情形,他全清楚。这时,他焕然一新,一副富商模样,假称金员外,托人向刘家求亲,刘有才已经被女儿吓怕了,连连摇头拒绝,金郎便说要雇他的船。等上船之后,他所说的话,许多都是过去与宜春私下讲的。宜春终于明白:眼前的金员外,就是自己的丈夫金郎!他们流着泪,紧紧拥抱在一起。


                  IP属地:山东105楼2013-08-04 22:59
                  回复
                    第二十四单元:张廷秀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6楼2013-08-04 23:22
                    回复
                      原著篇章:《醒世恒言》第二十卷“张廷秀逃生救父”
                      导演:冯淬帆
                      编剧:王培公
                      制片:王海龙
                      主演:丁子峻,杨艺斐,午马,赵小锐,杨东升,石小满
                      剧情简介:
                      连年的灾荒让张老汉不得已让两个儿子廷秀和文秀暂时放下学业,带着小哥俩到王员外家做木工活。王员外虽富甲一方,可膝下除了两个千金外并无男丁可以继承家业。原本想寄希望于招赘入门的大姑爷赵昂,可惜赵昂游手好闲,难堪大任。张老汉父子三人没来几天,知书达理、气宇轩扬的张廷秀就引起了王夫人的注意和好感。在王夫人的提议下,王员外和张老汉商量后,把张廷秀收为养子,供其继续读书。 张廷秀进入王家大宅后,在遭到赵昂夫妇排斥和嫉妒的同时,也拨动了二姑娘玉姐的芳心。王夫人看出了玉姐的心思,当即说服王员外资助张老汉盖起新房、开起了布店,以此抬高门第,和张老汉结为亲家。这一切虽然都把张廷秀蒙在鼓里,但赵昂却都看在眼里。为了能将张廷秀赶出王家,自己独霸王家家产,赵昂夫妇心生毒计,让在苏州府做捕头的远房亲戚杨洪栽赃于张老汉。张老汉毕竟年岁已高,又不能说出盖房、开店都是王员外资助的事,结果张老汉屈打成招,被杨捕头投进了死牢。
                      张老汉蒙冤入狱,赵昂夫妇却并不就此放手。趁王员外不在家,赵昂在王夫人面前说尽张廷秀和玉姐的坏话,并在王员外回家后煽风点火将张廷秀赶出了王家大门。在牢头仲义大哥的帮助下,掌握了赵昂和杨洪合谋使坏的证据后,张廷秀前往镇江向按察使邵大人告状。谁料张廷秀刚上路就遭到杨洪手下的跟踪和暗算,幸亏廷秀大难不死。
                      此时,得知按察使邵大人要亲审此案的杨洪已经乱了方寸。为了保全自己,杨洪先后将赵昂和自己的手下杀害。就在杨洪准备对张廷秀下毒手时,按察使邵大人赶到。张老汉得救了,张廷秀和玉姐这一对有情人也喜结良缘。


                      IP属地:山东107楼2013-08-04 23:23
                      回复
                        第二十五单元:珍珠衫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8楼2013-08-05 13:39
                        回复
                          原著篇章:《喻世明言》第一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导演:滕华弢
                          编剧:王培公
                          制片:郭卫川,王海龙,张洪生,陈平安
                          主演:李晨,蔡安荞,陈锦鸿,李梓澜,曹曦文,孙桂田
                          剧情简介:
                          洞房花烛夜后的第二天早晨, 新郎官蒋兴哥把一件祖传下来的宝贝——制作精良、穿在身上冬暖夏晾的珍珠衫交由新娘子三巧儿保管。由于外公和父亲多年经商积攒下的家业, 新婚燕尔的蒋兴哥和三巧儿的日子过得衣食无忧, 犹如掉进蜜罐中一般。就这样, 蒋兴哥和如花似玉的娇妻, 恩恩爱爱、行影不离地度过了两年的幸福时光。虽然这两年中, 当年和父亲一起跑生意的吕大叔不只一次地提出让蒋兴哥接过父辈创下的基业, 前往广东经商, 但每次蒋兴哥动了这个心, 与三巧儿商量时, 都因为三巧儿哭哭啼啼的泪水而耽搁下来。
                          直到有一天, 在吕大叔的再三劝说下, 蒋兴哥终于下定决心, 要前往广东收取当年尚未收取的债务。尽管三巧儿不高兴, 但蒋兴哥最终还是随吕大叔一起动身了。蒋兴哥不在身边的日子, 三巧儿独守空房, 虽然白日里有服侍的下人晴儿做伴, 但毕竟不同于夫妻之间恩爱缠绵来的快乐。
                          约好的日子也没见夫君回来, 三巧儿天天地站在楼阁前企盼着蒋兴哥的身影。一天, 楼阁对面的当铺前站着一个风流倜傥的青年, 三巧儿误以为是自己的蒋兴哥回来了。可在晴儿下去看的那一刻, 晴儿失望之余的一声喊让那个青年与楼阁上的三巧儿有了一次刹那间的对视, 而就是这一次对视让青年从此对三巧儿的美貌垂涎三尺。  青年名叫陈商, 是从安徽来襄阳做大米生意的, 在安徽老家他已有一房妻室。为了得到三巧儿, 陈商花高价请当地贩卖珠花首饰兼做媒婆的薛妈妈帮忙。在陈商拿出的百两纹银面前, 薛妈妈制定了一个长远的计划。从推销首饰敲开三巧儿的家门, 到聊天取乐索性每天晚上来陪三巧儿做伴, 薛妈妈确实花费了一番心思, 也花了好长一段时间。在陈商焦急难耐的日子里, 晚上陪三巧儿做伴的薛妈妈, 通过讲一些自己年少时的荒唐情事和街坊邻里男盗女娼的秽闻, 把三巧儿撩拨得心猿意马, 春心荡漾。此时的三巧儿哪里知道她的夫君蒋兴哥在广东大病一场, 卧床不起。
                          七月七那天是三巧儿的生日。三巧儿照例置办好酒席, 专等薛妈妈来。天黑下来后, 薛妈妈趁着夜黑, 在晴儿面前使了个小手腕就把陈商也带进了三巧儿的家。酒酣耳热之际, 陈商钻进了三巧儿的纱帐。事后, 虽然三巧儿也愤怒不已, 追悔莫及, 可事已至此, 又何况蒋兴哥在外面也没一个音信, 三巧儿就默认了这个事, 并和陈商保持长期的暧昧关系。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因为生意上的事, 陈商要动身前往南京。临行前, 三巧儿早已忘了与蒋兴哥的夫妻名分, 依依不舍的送陈商上路, 并把蒋兴哥交由自己保管的珍珠衫送给了陈商。陈商来到南京后, 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大病痊愈后也来到南京的蒋兴哥。
                          蒋兴哥来到南京后又是小病一场, 但多亏了陈商忙前忙后的照料, 蒋兴哥的病没几天工夫也就好了。思家心切的蒋兴哥病好后就准备回家, 为了答谢陈商的照料, 蒋兴哥请陈商和另一位黄老板吃饭。席间, 几杯酒下肚后, 蒋兴哥惊异的发现自家的传世宝贝居然穿在陈商的身上。
                          陈商面带自豪的吹嘘, 让蒋兴哥明白了这其中发生的一切。但蒋兴哥隐忍不发, 还把陈商委托自己带给三巧儿的情物留作证据带回了家中。回到家里, 蒋兴哥把一纸修书当作药方让三巧儿送交给了岳丈大人。即便岳丈大人气愤满怀, 奈何蒋兴哥手中掌握着确凿的证据, 而三巧儿也知道自己罪不可恕。
                          后来, 三巧儿改嫁给了一位即将赴广东就任、中年丧妻的知府大人。陈商在老家遭妻室平氏辱骂后, 跑来找三巧儿, 得知三巧儿改嫁后, 陈商气急而亡。陈商死后, 前来襄阳找夫君的妻子平氏落魄到靠典当东西维持生计。因念其长相颇似三巧儿, 蒋兴哥请吕大叔做媒, 续娶了平氏。在蒋兴哥帮平氏赎回所有的典当品时, 让蒋兴哥没有料到的是, 赎回物中有一件就是自家的传世宝贝——珍珠衫。此时, 蒋兴哥才明白,自己续娶的妻室原来就是陈商的遗孀。


                          IP属地:山东109楼2013-08-05 13: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