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吧 关注:6,545贴子:39,777
  • 1回复贴,共1

孟子是个有性格的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孟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也不得不和先师孔子一样,不辞劳苦,周游列国,批墨倡儒,游说诸侯,以实现儒家仁政爱民的政治主张。孟子先后游历了宋、齐、梁、滕,与齐宣王、梁惠王、梁襄王、滕文公等都有交往、交谈。在宋国,孟子一直没有主动去晋见宋君,对此孟子的学生公孙丑不解,孟子解释说:我不是宋国的卿相臣下,只是客居的文人,宋君不来见我,说明他对我的学说有一定保留,这种情况下主动上门晋见,有讨好取悦之嫌。孟子还说到:装成笑脸,巴结别人,是一件比在庄稼地里干活还累人的事情。孟子在宋期间,一直没跟宋君见面。谁若挟贵相交,绝对免谈。这就是孟子的性格。 在齐国,有一次孟子问齐宣王:假如你的一位大臣要出远门,把自己的妻子、儿子托付给自己的一个朋友照顾,等他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妻儿都在挨冻受饿,这样的朋友还能交吗?宣王说:不能交。孟子又问:假若你的大臣不能很好地管理他的下属,怎么办?宣王说:免了他。孟子说:那么好!一个国家得不到很好的治理,这个国君应该怎么办?这一下把齐宣王逼到了墙角,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了。像鲁迅说的,今天天气哈哈哈。面对国君,直言无忌,后世所谓犯言直谏,孟子实开先声。平视权贵,平等交流,这就是孟子的性格。
在魏国,梁襄王继位,孟子晋见,出来后有人相问,孟子语出惊人:“望之不似人君,就之不知所畏焉。”就是说,一看就不是个做君主的样子,通过交谈,发现他是一个狂妄无知、崇尚武力、毫无敬畏之心的人,指望这样的人施行仁政是靠不住的。孟子很快便带着弟子们离开了魏国。道不同不相谋。这就是孟子的性格。
在滕国,孟子带着弟子们住在滕国的上宫。宫里面有织麻鞋的,他们放在窗台上的麻鞋不见了,便怀疑是孟子的学生给藏起来了,于是便来找孟子质问。孟子很生气,说:你以为我的学生大老远地从邹国跑来,就是为了偷你们的麻鞋吗!孟子就是这样,不管对谁,说话都是很直率的。这就是孟子的性格。
作家毕四海先生来邹城时,我陪他在孟庙里散步,他说了一句很有感慨的话:站在这里,我分明感受到了形成中国知识分子性格的历史渊源。


IP属地:辽宁1楼2013-07-27 19:29回复
    如果孟子不是这么有个性,诸侯们也不会那么怕他


    IP属地:辽宁3楼2013-07-28 18: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