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历史梗概
慕俄格(彝音)城堡始建于蜀汉年间,是彝族统治黔西北乃至贵州大部的政治中心。
彝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仅有语言文字,也有宗教和历法。据史学研究,彝文早于汉文字。
西南地区是彝族的发祥地,关于彝族统治终结,贵州省委老领导龙志毅小说《王国末日》,民国时期云南王龙云下野,宣告彝族结束了对西南的统治,是客观与符合历史的结论。
彝族统治贵州有着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历史上称罗甸国。
贵州彝族虽然历史上并未称国,但完全具备国家的构架和要素,清朝之前,贵州彝族认同朝庭及中央政权,实行地方自治。从明朝开始,中央政权统治向西南边锤延伸,把鸭池河以西的黔西北称为水西,水西鼎盛时期的版图曾抵贵阳,贵定及安顺,实际上达半个多贵州,朝庭便在水西(今大方)设立贵州宣慰府,把统治贵州的行政权交给彝族。因此,慕俄格城堡是古代水西的精神圣地,是彝族统治下的水西的政治中心。
由于城堡依山而建,慕俄格城堡在大方历史上也称“九层衙门”,城堡共有从下至上九个独立和相通的殿,而且后殿高于前殿,这种视角看上去城堡分为九层,因而民间习惯上将之称为九层衙门。
慕俄格城堡原址位于大方县城东北郊,今羊场坝镇西北部。城堡多为木质结构,年久失修,地上建筑群早已荡然无存,仅存城堡地基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