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吧 关注:4,545贴子:19,992

回复:充满讽刺的世界——且论《悲惨世界》的几个配角(Part.2)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但是到了1815年,教会的势力已是大不如前了。比如法国的,先是被大geming狠整一顿,再被拿破仑扔一边凉快去,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喘息之机,殊不知已是回光返照——1870年,意大利军队进入罗马。教皇除了躲在小小的梵蒂冈内叫几嗓子外什么都做不了。讽刺的是,教会从此竟然真正的“超脱于世俗之上”,开始全力的研究精神问题和慰藉凡人的灵魂,不时还客串下红十字会和维和工作——破而后立的意思就是:有些人的头被打破了,他自己就能站起来了。


IP属地:辽宁17楼2013-07-25 20:11
收起回复
    现在我们来谈卞福汝大人。
    他是雨果笔下“善”的终极体现,是理想人道主义的一座高峰。在我看来唯一可以在“爱人类”上与他比肩的是《九三年》的戈万。他们走的路不同,目的却一样:让人们能过上好日子。
    在我看来他是当之无愧的圣徒,他知道施舍一个穷人比做几次弥撒都有用;他知道一个人临死前灵魂的宁静重过头上挨的那赎罪的一刀;他还知道一个教士就该尽他的责任,行使他的天职,无论前方是盗匪,是白眼,还是国民代表。当然,他的责任和天职就是行善。 他是圣徒,而冉阿让和芳汀更像是殉教者。冉阿让更是出于自发,芳汀却是被迫。 基督徒需要乌尔班二世来发动十字军东征,也需要卞福汝来救济病人,在上帝的天平上,后者可能还重于前者。


    IP属地:辽宁18楼2013-07-25 20:13
    回复
      楼主有空也说说芳汀吧!我最先接触到悲惨世界就是看到节选文芳汀的故事。那时候还小,就想世界上怎么有这么可怜的母亲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3-07-25 20:31
      回复
        这个圣人,他是天主教理想化的体现(在我前面的介绍中诸君会发现现在天主教做的事,就差不多是卞福汝当年做的事),他是那个世界最温暖的一道光。温暖了自己也为冉阿让照亮了道路。
        也许有人会认为卞福汝太假,因为做一件好事容易,日行一善难得多,做一辈子好事几乎不可能。但值得称赞的是我们确实知道另一位做了一辈子好事的大善人,她叫泰利萨嬷嬷。


        IP属地:辽宁20楼2013-07-25 20:44
        回复
          Part2到此结束,应@静静爱天宇之邀,第三部分也就是最后一部分我会讲讲芳汀和安灼拉(本来是只有安灼拉的)。第二部分我确实吐槽历史的时候多,评论人物的时候少,评论方式也比较温和。第三部分我会恢复之前的奇谈怪论方式,请勿怪。


          IP属地:辽宁21楼2013-07-25 20:51
          回复
            楼主,快更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3-09-04 17:3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