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吧 关注:4,546贴子:19,992
  • 13回复贴,共1

充满讽刺的世界——且论《悲惨世界》的几个配角(Part.2)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送给万能的非洲网络,感谢你让我两天上不了网


IP属地:辽宁1楼2013-07-24 23:58回复
    3.沙威——狼窝里的狗崽子
    让我们先飞到历史的天空,看看1832年的欧洲。
    1815年,神圣同盟建立,这个被后人唾骂的联盟在当时却讽刺的完成一项壮举:创造了欧洲大陆最长时间无战事记录(房龙语)。从 1815年至1854年,欧洲大国间罕见的没有继续大规模自相残杀,世界不清净,却很安静——坟墓般的安静。
    但之前这片大陆经受过什么啊。大geming,国民公会,督政府,拿破仑,反法联盟,反法联盟,反法联盟……百日政变,滑铁卢。这几板斧下来,神仙都扛不住,尤其要感谢那个小个子,把欧洲变成一个大战场,成功的让整一代的欧洲人几乎都在对他作战和为他作战中度过。


    IP属地:辽宁4楼2013-07-25 00:55
    回复
      请诸位回忆下沙威证件上印的policia铭文:监视和警惕。
      而且,当年路易菲利普登基不久,1830年法国人赶走查理十世的举动仍让诸国恐惧不已。
      现在我们可以来说沙威了。
      沙威正是秘密policia中的极品。


      IP属地:辽宁6楼2013-07-25 01:16
      回复
        他单纯,却不蠢,他忠心于自己的工作,仇恨破坏法律者,带着食肉兽追捕猎物的快感对冉阿让穷追不舍。但我恨不起来这个人。首先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其次他喜欢自己做的事情,最后,他做的事情是为了维持国家的稳定。即使这个国家已经无法再走老路。
        有人逃脱法律的制裁,我就要把他抓回来,有学生要闹事,我就要去当卧底探听情况。无它,本份而已。这类人就是一只很满足的青蛙,认为头顶上一小片蓝天和温暖湿润的井就是世界的一切。
        于是当冉阿让以霹雳般的善举,圣徒般的人格影响他时,他的井塌了。


        IP属地:辽宁7楼2013-07-25 01:16
        回复
          当生命多了无法承受之事时,死也不失为一种解脱。尤其是眼里从来不容沙子的沙威,非黑即白的沙威,纯洁的如狗一样的沙威。我怀疑当路易菲利普被赶走时,他会不会也用自杀来解脱?
          还是那句话,单纯的人容易走极端。
          在临死前,他的遗嘱就是一份改进意见,巨细靡遗。
          明朝的大怪物海瑞,遗言如下:明天,你送六钱银子到工部。——这是给他多算的取暖费。


          IP属地:辽宁8楼2013-07-25 01:17
          回复
            沙威可以看作是一种预兆,一种旧势力行将崩溃的预兆(在某些大师的笔下,或者是某些读者的眼中,每个人都是时代的缩影),这个势力已经张牙舞爪了一千多年,现在马上要被毁灭。但是其中仍然有值得尊敬的东西:坚持和信仰。
            王室的尊严、上帝的存在;骑士精神、贵族血统;高贵、纯洁;百姓都是愚昧无知,贵族才是羔羊的牧羊人。
            坚持走下去,相信有一天会看到那永远不会来的光明未来。


            IP属地:辽宁9楼2013-07-25 01:31
            收起回复
              这一部分写的太散太乱,不太中意。在Part2的下半部分,我会谈谈圣人卞福汝大人


              IP属地:辽宁13楼2013-07-25 18:48
              回复
                4.卞福汝大人——是圣徒而不是殉教者
                作为Part2的特点,在介绍此人时我仍会以吐槽历史开始。
                这次让我们飞得远一点,来到公元元年。那时奥古斯都大帝正在小心翼翼地管理着年轻的罗马帝国——作为帝国很年轻,但是作为共和国罗马已经建立了几百年,很自然的,在某个行省的某地出生一个婴儿之类的小事元首不屑于关注。
                那个行省是叙利亚,地方是伯利恒的马厩,那个婴儿是耶稣。
                十字架和王座的战斗开始,而十字架将胜利。


                IP属地:辽宁14楼2013-07-25 20:05
                收起回复
                  在战斗过程中,天主教产生了一种叫殉教者的怪物。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当局(主要是罗马,不过也不排除后面的伊斯兰国家和中国)用尽量残忍的方式杀死他们,好让他们死后升入天堂(什么逻辑)。早期的很多圣徒就是这样产生的,并非是行了善,而是死的惨。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记载,一名可怜(真的很可怜)的罗马总督对着几百请求被处死或者虐杀的天主教徒如是说:“你们如果对生命厌弃了,不是还有悬崖和绳子吗?”
                  我请诸位回忆下当冉阿让当市长时,帮忙照顾芳汀的散普丽斯嬷嬷,她名字的来历是个因为不撒谎而被处死的圣女。但是最早的基督徒不撒谎一方面是为了守戒,另外也是为了通过痛苦的死亡成为殉教者。
                  唉,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IP属地:辽宁15楼2013-07-25 20:06
                  回复
                    (这里说几句题外话:当十字架最终胜利时,开始用更残忍,更可怕的方式折磨异教徒。我有一本书叫《人类死刑大观》,看看其中教会是如何从被迫害者转为迫害者的部分,很能改进三观,很能刺激血液循环。)


                    IP属地:辽宁16楼2013-07-25 20:09
                    回复
                      但是到了1815年,教会的势力已是大不如前了。比如法国的,先是被大geming狠整一顿,再被拿破仑扔一边凉快去,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喘息之机,殊不知已是回光返照——1870年,意大利军队进入罗马。教皇除了躲在小小的梵蒂冈内叫几嗓子外什么都做不了。讽刺的是,教会从此竟然真正的“超脱于世俗之上”,开始全力的研究精神问题和慰藉凡人的灵魂,不时还客串下红十字会和维和工作——破而后立的意思就是:有些人的头被打破了,他自己就能站起来了。


                      IP属地:辽宁17楼2013-07-25 20:11
                      收起回复
                        现在我们来谈卞福汝大人。
                        他是雨果笔下“善”的终极体现,是理想人道主义的一座高峰。在我看来唯一可以在“爱人类”上与他比肩的是《九三年》的戈万。他们走的路不同,目的却一样:让人们能过上好日子。
                        在我看来他是当之无愧的圣徒,他知道施舍一个穷人比做几次弥撒都有用;他知道一个人临死前灵魂的宁静重过头上挨的那赎罪的一刀;他还知道一个教士就该尽他的责任,行使他的天职,无论前方是盗匪,是白眼,还是国民代表。当然,他的责任和天职就是行善。 他是圣徒,而冉阿让和芳汀更像是殉教者。冉阿让更是出于自发,芳汀却是被迫。 基督徒需要乌尔班二世来发动十字军东征,也需要卞福汝来救济病人,在上帝的天平上,后者可能还重于前者。


                        IP属地:辽宁18楼2013-07-25 20:13
                        回复
                          这个圣人,他是天主教理想化的体现(在我前面的介绍中诸君会发现现在天主教做的事,就差不多是卞福汝当年做的事),他是那个世界最温暖的一道光。温暖了自己也为冉阿让照亮了道路。
                          也许有人会认为卞福汝太假,因为做一件好事容易,日行一善难得多,做一辈子好事几乎不可能。但值得称赞的是我们确实知道另一位做了一辈子好事的大善人,她叫泰利萨嬷嬷。


                          IP属地:辽宁20楼2013-07-25 20:44
                          回复
                            Part2到此结束,应@静静爱天宇之邀,第三部分也就是最后一部分我会讲讲芳汀和安灼拉(本来是只有安灼拉的)。第二部分我确实吐槽历史的时候多,评论人物的时候少,评论方式也比较温和。第三部分我会恢复之前的奇谈怪论方式,请勿怪。


                            IP属地:辽宁21楼2013-07-25 20: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