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吧 关注:353,339贴子:990,185
  • 13回复贴,共1

黑眼睛旅行最系列-最三清(登山途中的一些记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场旅行,会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一样的故事,留下难忘的记忆。旅行的魅力在于一切都是未知数,只有经历过才能真正体会到旅行的乐趣。


1楼2013-07-24 16:27回复


    5楼2013-07-24 16:37
    回复

      她被我们戏称为37度女人。37度女人就是介于张扬和冷酷、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一种女人,理性而又温和,对人对事既不会头脑发热,也不会冷若冰霜。在这次活动中,小猪就充分的体现出这样的特质,她是个张扬的女子,在这次出行中,她能很好得协调成员,她无疑是最令人瞩目和关注的。她言行之间不乏幽默,让气氛活跃而不过于热烈,工作理性而不过于刻板。她当然也长得好看,却也不妖娆。智慧与美丽同在,感性和理性并重。


      6楼2013-07-24 16:38
      回复

        篇3; 后勤团队:
        独木难成林,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小猪是这次的领队,同时也派了我们几个一起出行,一来是协助小猪工作,作好摄影家的后勤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借由此次的活动,游览三清山,体会这江西的美丽景致。

        周围 小方
        以及千河就是这次协助小猪的成员。在上车之前,小猪就给我们交代了工作的任务。小方是主要负责此次活动的微博直播报道,周围主要负责照顾此次出行人员,协助出行活动中的网络推广活动安排,而本人千河的任务就是爬三清山,向摄影家学习拍照技术以及拍摄三清山的美景,以及回来写一篇关于三清山的游记。


        8楼2013-08-02 10:14
        收起回复

          篇5:社长秦*洪*渊
          在旅途的巴士上,坐在巴士前面的摄影家们三三两两地聊天,巴士很快从南大科技园进入高速公路,在旅途巴士上,小猪向我介绍了一位很重要的摄影家,他是《赣风》杂志社的摄影家秦*洪*渊。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造型,头发长长的,有点毛躁有点乱。旅途之中,我发现他是个比较幽默喜欢开玩笑的人,他尤其是喜欢开小猪的玩笑。

          后来网上查资料才知道,秦洪渊社长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地理探险家,南昌的徐霞客。他曾经下放农村八年;在庐山工作八年;在南昌奋斗八年;当他即将升迁当上副处级领导之时,他却先后三次背起行囊踏上了西藏探险之旅,开始了惊心动魄的探险生涯。
          我虽然不能体会到他徒步在西藏探险的艰辛,但是我知道在他不羁的外表下,有一份对摄影的执着追求。在三清山的摄影活动中,我也和他走得是同一条路线,在拍照摄影方面,他也指点了我一二,颇有点石成金的效果,我的拍照技术也自我感觉提高了很多。他也说这摄影是要有一个好的老师,一个好的摄影老师能够让学生的拍照技术得到很快的提高。


          10楼2013-08-02 10:27
          收起回复

            篇6:诗人杨谨
            小猪给我介绍的另一个人,是赣风的总编辑杨老师,他是在赣风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小猪让我向他学习和了解下怎么写东西,我在之前也没有什么思想准备,也不知道问什么,于是就向杨老师了解了下采访人物写人物通讯的知识,还是受益颇多的,学到不少东西的。
            我后来也在网上特地百度了下这位杨老师。他是著名文化观察家、他也是《赣风》杂志总编辑、诗人杨瑾先生,曾经应邀在东华理工大学为高校学子们演讲、授课。在2011年12月17日杨瑾诗歌朗诵会的成功举办,更成了当年度江西文化界的重大话题。

            杨瑾先生当天本来是没有打算这次前往三清山的,只是上班的时候被秦社长临时要求同行的。这次出行中,我发现杨老师是个寡言少语的人,他不是摄影家,他的这次出游和我们一样纯粹是感受这一次的三清山之旅。


            11楼2013-08-02 10:30
            收起回复

              篇9:水云山庄
              水云山庄是这次我们在三清山脚下主要用餐和住宿的地方,当天下午我们一行人到达水云山庄的时候,上饶三清山方面已经组织了三清山摄影家协会的成员在那里等待,之后我们一起分为三桌用餐。
              主办方招待的伙食还是蛮丰富的,三清山的菜还蛮有味道的,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餐桌上放的罐装的饮料不是啤酒,而且葛老凉茶,这个我到是一口也没有喝。到现在我还不知道那个到底什么味道。

              吃完饭之后,我们又登上巴士,前往金沙索道乘坐缆车,巴士只开了几分钟就到了金沙索道。后来从金沙索道回到水云山庄,走路用了十几分钟。总而言之,路程还不算太远。
              在近入金沙索道之前,可以看到那里有几家商贩,他们卖的东西不是吃的,而是帽子鞋子以及拐杖。说老实话这卖帽子的话,我还可以理解,毕竟登山戴一顶帽子可以遮太阳,爬山的话,选一双好一点的鞋子,可以让脚不会那么受罪。
              至于这个拐杖,传说中都是老人用的,在这里竟然会有的卖,当时我还真的没怎么太过在意拐杖的这件事情,可是后来在登山的途中,发现很多人都会拿着拐杖,这才有些领悟其中的意思。三清山登山的地方比较险,有一根拐杖会觉得更有安全感。


              15楼2013-08-02 10:45
              收起回复

                篇10:金沙索道
                三清山的海拔1819.9米,如果我们徒步要爬这座山,需要八九个小时,如今我们可以直接坐金沙索道的缆车上山。坐上缆车,可以看到自己慢慢地在空中上升,脚下的山峦在慢慢地变矮,自己也慢慢地融入这山峦之中,在我们的缆车上升的同时,还可以看到有缆车在下山,乘坐缆车有些兴奋,有些紧张,更有些期待。

                缆车在上升,上升的过程中我们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高山,看着自己慢慢的在升高,心里多少是有些恐惧的,幸好自己没有恐高症,但总是有些心里压力,毕竟还是第一次这么乘坐缆车,胡思乱想。
                终于经过十几分钟,我们到达了金沙索道的终点站。出了金沙索道就有两条线路去往山上的日上山庄。一条路线全部是栈道,一共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没有上下攀登的路程。另一条路线就比较险峻,这条路线的景点比较多,可以经过思春女神 巨蟒出山等景点,这条路线要走三四个小时,要攀登要下山等,走这条路线比较累,但是可以看到更多的风景。我们一行人中,大部分的摄影家都是选择这条比较难走的路线,因为可以拍摄更多的景点。


                16楼2013-08-02 10:49
                收起回复


                  篇11:登山栈道
                  以前登山,首先想到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踩着石梯往上爬,如今欣赏三清山的美景,百分之九十是走,而不是爬,走在栈道上,不知不觉可以去往山顶上,把三清上的脚下的风光一览无余,所以这栈道是很重要的,它让欣赏美景变得很轻松。
                  三清山的栈道像一条长长的巨蟒,在崇山峻岭之间穿行。我们走在栈道上,就像坐在这巨蟒的背上,跟着这它在这山林之间穿梭。来到山顶上,就好像在天空中行走,亦或者是在天空中闲逛。如果遇到了起雾的时节,就颇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

                  随着栈道来到高空,有相机的游客,也会忍不住在这高空中,拍下这崇山峻岭的美丽景致。栈道让我们轻而易举的领略到高处才能看到的美丽风光。
                  在欣赏美丽的风光的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这栈道是依着山峰的崖壁边上建设而成的,而且这栈道基本上是水泥路,大部分只有半米来宽,往来的游客相逢的话,颇有种狭路相逢的感觉。
                  在上山的途中,我们还遇到下山的工人,他们不是游客,是在三清山修栈道的人,看到他们,总觉得这脚下的栈道能够走得那么平顺,也多亏他们的辛劳的付出。


                  17楼2013-08-02 10:54
                  收起回复

                    篇12:巨蟒司春
                    离开金沙索道,我们选了一条比较难走的路线,在栈道上走了大概十来分钟,就看了到三清山的第一个景点,巨蟒出山,看到这个景点是要经过巨蟒出山的对面的司春女神。所以我们是站在司春女神的脚下仰头才可以看到对面高高矗立在那里的巨蟒出山。

                    绕过司春女神,来到巨蟒出山的脚下,在这里可以看到对面的司春女神,这个角度看到的司春女神看起来不那么像女神,而且女神的高度也没有巨蟒出山高,简直毫无特色,真奇怪为什么这个景点会叫做司春女神,第二天登上专门观看女神的观景台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那么的幼稚,因为站在巨蟒出山的脚下是仰着头观看女神的,自然是看不出女神那坦然自若的神态,或许这就是角度的问题。
                    不过我们在巨蟒出山的脚下倒是逗留了蛮长一段时间,因为拍摄巨蟒的时候,刚好有一朵云飘到巨蟒的脖子上,摄影家要等待这多云能够飘到巨蟒的头顶的景象,所以花了好长一段时间等待,秦社长说这要拍出好的片子是要学会等待的。
                    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同样一个事物是会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效果。而且在不同的时刻看同一个景象,那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19楼2013-08-02 11:14
                    收起回复

                      篇13:名字作画
                      在巨蟒出山景点的脚下,是一个小型的休息的地方,在这里有小商店,卖饮料和水果,也有卖糕点的,还有拍照的,还有可以把名字做成画的商家。这里重点提一下这个名字作画的事情,就是把名字画成画,他的广告语是5元一张再免费送一张本人照片!
                      听起来还是蛮实惠的,而且是印有巨蟒出山和司春女神的两处景点的纸张作画,如果能做一张画,也是蛮值得的。于是我也忍不住地做了一幅。商家在作画的时候还特别得说明每一笔划的意思。很快商家就把一幅画给做好了,而且另一名女生拿着照相机为我在巨蟒出山的景点也拍了一张照片。

                      作画的那个商家让我去旁边的小屋子拿照片和画,我看到那里有一张画正在被过塑,那个过塑机上贴着25元一张。也就是说这过塑是需要另外交25元,那么此次的消费就不是简单的5元,而是30元
                      所以当我们取画的时候,很多顾客都会以为过塑是包括在那五元之内的,但是许多游客都会在过好塑的时候按店家要求掏出30元的钱,心里难免有些抱怨。实际上商家真正盈利的部分就在于过塑的这个25元之中,而他的广告语的5元一张只是为了吸引顾客的注意力,而这过塑的部分则是连锁消费。当然游客可以也可以选择不过塑。


                      21楼2013-08-05 17:21
                      回复

                        篇19:高空同心锁
                        在高空的栈道上,我看到有一个同心锁被锁在了那个栏杆上,那个同心锁上刻了两个名字和时间。

                        想来是一对热恋中的男女,在这个时间里游览了三清山,在某个小店里买了这个同心锁,而且还把名字刻上去,路过此处,把那锁锁在了这里,证明自己和恋人到此一游过。当然我想他们也是想让这三清山见证他们的爱情,希望让这名山圣地见证他们的爱情。
                        爱情或许并不轰轰烈烈,但是在外人眼里,一件小小地物品就可以见证他们的那段平平淡淡却甜蜜温馨的感情吧。


                        28楼2013-08-09 11:31
                        回复

                          篇21:猴头杜鹃
                          三清山的杜鹃花很有名,我们去的时候三清山的杜鹃花已经过了最为繁盛的阶段了,但还是能都追寻到杜鹃的身影。长在三清山的山林之间的杜鹃花叫猴头杜鹃,这个杜鹃花是长在树上,要看他需要抬头的,他们往往不是那么容易攀折到,这些个猴头杜鹃树的枝干常常会出现在栈道上,我们时常需要蹲下身子去穿过那杜鹃树才能继续前行。

                          这个杜鹃树是无处不在,但却不是能轻易触碰得到的。杜鹃花是一簇簇地生长着,偏白色,略带粉色,不那么艳丽,却让人不可忽视。不那么香,但是却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吸引着蜜蜂采蜜。
                          这杜鹃花比较大,花瓣也相较于其他的杜鹃花而言更厚一些,花径也更粗壮一些。杜鹃花的叶子椭圆型的,比较长,而且颜色更为深沉些,叶子比较硬。树干是那种看起来很古老的,很有力量的那种,要长成一棵杜鹃树要花上好几十年。
                          总的而言这猴头杜鹃花是长在树上的花,轻易是攀折不到的,他们是野生的,不是为了让游客观赏而生长,只是为了生长而生长。
                          篇22:等候夕阳
                          经过几个小时的行走,我们终于到达了西海岸,到达西海岸的时候已经傍晚了,夜幕快要降临了,我们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云海,想来这傍晚是没有云海的。

                          我们在这里倒是遇见了其他摄影家,而且是十几位,他们把相机架好,等在那里。原因很简单,他们要等待夕阳落山的那一刻,拍出晚霞最美丽的那一刻。
                          样想来,这要拍好的片子,一来是要好风景,二来是要站好最佳的拍摄地点,还有就是要在最好的时间点拍摄,所以搞摄影是要学会吃苦耐劳的,是要不辞劳苦的,是要耐得住寂寞等待的。

                          因为我们的目的地是日上山庄,我也不是摄影家,而且刚好相机快没有电,以及快要下雨了,诸多因素加起来,我就没有和摄影家他们一起等待拍摄夕阳晚霞,和同伴一起继续前行,因为要到达目的,还要走大概一个小时的路程。不过这段路程会比较好走一些,毕竟是向下走,自然会更快好多。


                          30楼2013-08-09 11:42
                          回复
                            篇24:日上山庄
                            白天过去就是黑夜,傍晚过去就是夜幕,我们终于在夜幕降临之前来到了日上山庄。日上山庄可以说是建在三面环山的位置上,我们到达的时候,幸好还没有下雨,进得日上山庄,看了眼住的房间,觉得还是可以的,只是第一感觉就是潮湿,或许在山里面的原因吧。
                            日上山庄晚上提供的膳食还是蛮丰富的,吃了很多菜,我只记得一个最特别的,就是栀子花做成的菜,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过栀子花可以吃,而且还可以做成菜肴,所以就多吃了几口,口感还是不错的。

                            在日上山庄睡觉,是一件相较于其他比较特别的事情,因为这的床铺的毯子下面还放了电热毯,因为如果不插电热毯,那床上很潮湿,所以想要睡个好觉,电热毯是必备的。不过这里有蚊子,山上的蚊子让人很难忘的。
                            日上山庄所有的食物都是条山工一步一个脚印挑上去,不管是米还是菜,亦或者饮料,都是人工挑上去,看到挑上工那么辛苦的挑着担子,看到了都觉得浪费是一件多么可耻的事情,而且也更能够明白为什么山上的一条黄瓜为什么要10元一条了。


                            32楼2013-08-09 11: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