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路吧 关注:62,187贴子:537,405

回复:【娇嗔】我的文不受欢迎怎么想都是你们的错!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顶端的贝爷
关于这个问题,楼主也有体会,当然我自己那篇文被冷遇是因为它真特喵的是黑历史(/▽\) ……
忘了是哪里看到的还是什么时候自己想起的一句话,最可能应该是看哪位作家的序里面说的:【写作本来就是寂寞的事情】。
这句话要送给所有的写手、作家,所有的文字工作者。
写作从古到今都是一个人的事。我们看记录片,每当给一个著书人的镜头的时候,都是昏黄的灯沉黯的夜,落在竹简或者纸面上的除了墨迹就只有他的影子。作者和读者是隔着时空在交流,所以写作者是注定一个人战斗到最后的,颇有些死后成名的意味。
网络提供给了我们一个平台,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读者,而不是创造完毕之后才能得到鼓励或者批评。可以说,网络文学的一大长处就是降低了创作和阅读的双向门槛,它对作者和读者都更加宽容。
但是这种宽容不是理所应当的,它只是来自于网络社会的极大程度的自由而已。
其实你的问题放开了讲,现在的文化界哪个没有这样的疑问?文艺片永远是小众,叫好的电影不一定叫座,叫座的电影都是骂出来的,出版界卖的最好的不会是什么严肃文学而是成功学,莫言如果不是诺贝尔奖估计也就是那样终此一生——写得再好谁看啊?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社会,谈不上公不公平,因为观众就是想看轻松的,愉快的,热闹的,不用过脑子但是能让人会心一笑的东西。它成功了,那就是好的,什么叫不应该成为主流?
主流是什么?俗。
俗一开始是什么意思?不是俗不可耐的俗,是民俗是风俗,是最普通的最大众的东西,你喜欢阳春白雪,但别家依然可唱下里巴人,这是读者自己的选择,你被看中了,可以高兴,被无视了,也不是多么值得让人伤心的事情。
说的赖皮点就是你不是我知音我也不是你伯乐,一拍两散从此江湖不见而已,无冤无仇。
换个角度讲,寂寞未必不是好事,热闹毕竟是不适合写作的,有动力,可以,但支持也分合适与不合适,该留多久的文写的和看的心中都有数。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何必在意。
对一个真正的写作者而言,读者有多少真的不算荣誉,有人真的懂自己的作品,懂自己笔下的喜怒哀乐人生渺渺,那才是莫大的褒奖。
(当然,该安慰还是要安慰……虽然我下面说的也是实话。)是真的好文不可能永远被埋没,有可能只是作者一开始认识的人不多,所以捧场的人少,但是总有人默默看着的,不要被表象迷惑,比如你,你就是比很多人要热心一点所以跳出来了的读者,要相信还有很多人默默在屏幕外面和你一样支持着她。
以前我在龙吧发黑历史,人生地不熟,那个时候我还真有勇气,没人看我也慢慢写,一天几百字,没回复无所谓,有回复我欢迎,只有一个人两个人回复我的日子过了很久,到最后要完结的时候一次艾特也就十个人多一点←真人真事,和同期那种呼朋唤友更不更都有一堆人在下面支持鼓励催更卖萌的楼主相比我真的弱爆了,so what?我只是在写我的东西而已,何必和人比?比出来,结果说明个什么?没意义。人各有偏好而已,难道还有【应该】【不应该】的说法?
但是后来我到处跑,总有人觉得我眼熟,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其实看我文的真的不是只有那十几个小孩而已,居然还有人问我文完结了没有,我:“……”
大概就是这样。有没有人看,这个问题有很多因素,但是全推给读者这样的言论很不合理,你也不能去决定别人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这是别人的问题,哪怕你觉得自己是对的。
作者能做的,只是安于寂寞,安然成长而已。


92楼2013-08-09 11:23
回复
    @冬拾纤
    渲染气氛明晰主旨这个是要靠自己悟的啊少女_(:з」∠)_
    它没有什么定式的。
    比如说,有些人渲染气氛喜欢用排比,有些人喜欢用比喻句,还有些人喜欢诗词、喜欢大串的形容词轰炸,这都是个人的语言风格。有些人喜欢刻画天气有些人总是注意人物的细节或者小动作……这些都可以成为气氛渲染,甚至一个房间的摆设(就如同景物描写),一首歌一声鸟叫都有的说头,比如乌鸦或鹧鸪在山谷中一声长啼的效果就和杜鹃或夜莺就不一样,但是你让我教你怎么渲染?这个我真不会啊。
    再说第三视角的话很多心理活动也可以渲染气氛,这个就更没准了,我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让所有的话看起来不矫情够煽动人就行】。
    能煽动,或者说,触动人的渲染就是成功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精心揣摩的细节。细节,细节很重要,但是你要问我“什么是细节”“细节要怎么写啊”我就只能“……”以对。
    这些东西语文课其实你都学过,你小学或者中学课本上肯定记的有诸如“渲染了……的气氛”“表达了……的心情和……的情感”的笔记,我确定肯定以及一定。虽然老师上课的时候也许很无聊,也许TA说的你觉得不一定对,但是那些文章是真的,你如果连这些很基本的东西都感悟不了,或者不想去感悟,我给你说的再多也没用,因为写作归到最后,那只是你一个人的事,别人会再多都不是你的。
    明晰主旨这个同理,我都下不了手去说啊……你说这个我要怎么教


    100楼2013-08-12 21:29
    收起回复
      @滴血艾丽丝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驾驭的类型和不擅长的,这个很正常。(楼主我奔三了都不会写KISS及其以上的情节我一样活得好好的啊……)
      如果是不擅长的,可以尽量规避,当然如果妹子是很想写这种类型的……那就放手写吧,常年被同类的作品感染最后总是能写出来的,虽然听起来有点辛苦有点累,但是如果是真的喜欢那就没关系,多读多感受最后多练习,而且要自己去看自己的练习和看过的那些差距到底在哪里缺少的到底是什么←没有捷径可以走,一点都没有。
      当然实在不行也不要勉强自己,钻牛角尖就不好了。
      另外已经找到喜欢和合适的风格的话,其实路就轻松了很多,至少你知道自己要写出个什么,或者你知道读起来怎样的感觉就是到位的,反正同样是多读多感受多练习多体会,加油吧人生无止境。
      PS:转载请先告诉我是到哪里,因为这帖子针对性太强了可能需要删改_(:з」∠)_


      101楼2013-08-12 21:38
      收起回复
        @瞳孔西德
        行文方式这种问题是没有【最好】这种说法的,有的只是风格不同而已。
        视角切换就是切换了,比如说side A side B这样,可以是不同视角讲述同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不同角度讲不同的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都是可以的,写作很自由没有多少定势,这是它既容易又困难的地方。
        最终都归于你觉得合适就好。站在读者的立场上看看自己的文章,它叙述是不是流畅、自然、不做作的?达到这样的目标就成功了一大半。
        妹子还小,那对于写作和阅读的事都不需要太着急,太功利性的读和写对你而言都是一种伤害,不知道该读什么,那就什么都读一点,无外乎就是:古、今、中、外。书的种类太多了,每一种都有所涉猎是基础,也不一定非要读出个什么名堂,比如搞懂作者那艰深的思想啊高尚的情操啊多重的隐喻啊……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首先你要获得阅读的感觉。你觉得一本书,晦涩难懂,这是一种感觉,幽默风趣,这也是一种感觉,然后你再开始思考为什么会难懂为什么会风趣呢?除了难懂或风趣之外还有什么呢?
        这时候你就在培养作为一个读者的习惯了。
        阅读的第一目的是阅读。永远记住这一点。
        虽然我们说阅读对写作有帮助,但这不能是阅读的目标和任务,类似于我们吃饭是为了获取足够的营养,但是这个过程食物的美味能满足我们感官上的需求一样。
        然后是写作,写作也是需要练习的,妹子觉得现在要积累要思考,这是对的,积累和思考的同时还是需要一些练习——不一定要多么长篇大论,一个片段一个场景的练习都是很好的,试着在这些小练习里摸索自己的风格,包括遣词造句的个人习惯,动作语言的安排,甚至标点和分段……也不是说“诶那我今天就来练习一下自己的成语”,不用这样,和阅读一样,在写作和修改中你自然能感受到“我怎么做会让这篇故事看起来更好”。
        文评这种东西能帮助写手对自己有更好的认知。但是如同我在娇嗔正文里说的,一个好的作者首先要是一个好的读者,只有这样TA才能知道读者要的是什么。写作中修改是很重要的一环,其中大部分还是要靠作者自己来发现文章需要修改的地方——你怎么知道哪里需要修改?自然是要作者站在读者的角度来看待这篇文章。
        所以能有读者来评价自己是好事,但是之前,你需要学会如何自我评价,而在这之前,你要先成为一个会感受的读者。


        104楼2013-08-14 16:07
        收起回复
          @ELFCassiopeia
          咳,其实,那什么,楼主也是个用不了大纲的货……(所以我文渣都不能怪别人
          我觉得作为同人作品而言,要求比一般作品会低,它更多,或者说,最初追求的都是作者的【自我满足】,所以同人作品的创造首先是要让创作者本身感到愉♂悦。
          我的意思是,有时候写文不要带那么多负担。要严肃认真对待吧?要,但是也不是说要背着多么沉重的压力去写,你喜欢随性,那就随性一点,没关系,这何尝不是一种体验。文风差别大说明你的个人风格还没有成型,每个作者都会在看过别人的作品之后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是应该的,不然我们为什么要强调阅读对写作有帮助呢,对吧,而你还处在容易去模仿别人的阶段,就像还没放进模子的糕点坯。
          这种情况没有办法避免,但是可以人为克制一下,比如今天在这样的心情下,写出了这种感觉的文字,先放段时间,一天两天一周都可以,然后再回头阅读,修改。
          用词的话这个我没法教你……就算楼主汉语大辞典倒背如流我也没办法让你立即妙语成珠。还是要阅读,词汇量不够就尽量多注意别的作者如何使用,这里我说的不是类似于网络小说啊青春小说之类的东西,是更严肃一点的作品(好吧,不能说是严肃,说严肃你们就又不想看了,你可以单方面把它理解为“老一点的作品”),外国文学也注意找一些老的翻译家的版本,以前的翻译家自身都是文学家,遣词功底堪称精妙绝伦。
          更详细一点的关于读书啊什么的前面都有回答,妹子不妨一看。
          至于作为写作者自身的心态和修养,92L大概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那些就是我想说的全部。


          110楼2013-08-18 18:59
          收起回复
            @ご壊吖头°
            关于颜文字我之前就有提到过了,不赘述。
            至于梗,能接地气就应该被承认,而穿越性的语言一种情况是自身风格,一种情况是哗众取宠,这要读者自己分辨,我没法盖棺定论。总的来说每个风格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它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驾驭它的作者本身的素质和水准。
            恐怖系或暗黑系的话,一般语言和氛围会沉重一些,但是吐槽风的悬疑系也不是不存在,所以其实也只是作者个人风格而已,没有哪个好哪个不好的说法。写好这一类的文我的见解依然是那句“多读多揣摩多练”,没办法,写作这种东西是要自己领悟的,基础的东西(语言)师父领进门后就爱莫能助了。
            作为网络文学的话出现网络语言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是哗众取宠就行。
            详细写人物的表情那就是详细描写咯,有什么办法,“描写”本身就是一种办法啊……这个问题我不太理解你想说什么,也许是指要怎么描写,按理说描写这种技巧小学就开始学了,比如老师肯定布置过“描写自己的同桌、朋友或者爸爸妈妈”这样的题目……我说,我可不是小学老师啊。总之别动不动什么邪魅一笑狷狂一笑媚眼如丝嘟着小嘴,写文章接地气是好习惯,查辞典也是好习惯。
            ——话说为什么会自己想不出来!坐着干想是没什么用,好好看书,另外语文课很重要不要随便干别的。


            116楼2013-08-21 13: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