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的贝爷
关于这个问题,楼主也有体会,当然我自己那篇文被冷遇是因为它真特喵的是黑历史(/▽\) ……
忘了是哪里看到的还是什么时候自己想起的一句话,最可能应该是看哪位作家的序里面说的:【写作本来就是寂寞的事情】。
这句话要送给所有的写手、作家,所有的文字工作者。
写作从古到今都是一个人的事。我们看记录片,每当给一个著书人的镜头的时候,都是昏黄的灯沉黯的夜,落在竹简或者纸面上的除了墨迹就只有他的影子。作者和读者是隔着时空在交流,所以写作者是注定一个人战斗到最后的,颇有些死后成名的意味。
网络提供给了我们一个平台,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读者,而不是创造完毕之后才能得到鼓励或者批评。可以说,网络文学的一大长处就是降低了创作和阅读的双向门槛,它对作者和读者都更加宽容。
但是这种宽容不是理所应当的,它只是来自于网络社会的极大程度的自由而已。
其实你的问题放开了讲,现在的文化界哪个没有这样的疑问?文艺片永远是小众,叫好的电影不一定叫座,叫座的电影都是骂出来的,出版界卖的最好的不会是什么严肃文学而是成功学,莫言如果不是诺贝尔奖估计也就是那样终此一生——写得再好谁看啊?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社会,谈不上公不公平,因为观众就是想看轻松的,愉快的,热闹的,不用过脑子但是能让人会心一笑的东西。它成功了,那就是好的,什么叫不应该成为主流?
主流是什么?俗。
俗一开始是什么意思?不是俗不可耐的俗,是民俗是风俗,是最普通的最大众的东西,你喜欢阳春白雪,但别家依然可唱下里巴人,这是读者自己的选择,你被看中了,可以高兴,被无视了,也不是多么值得让人伤心的事情。
说的赖皮点就是你不是我知音我也不是你伯乐,一拍两散从此江湖不见而已,无冤无仇。
换个角度讲,寂寞未必不是好事,热闹毕竟是不适合写作的,有动力,可以,但支持也分合适与不合适,该留多久的文写的和看的心中都有数。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何必在意。
对一个真正的写作者而言,读者有多少真的不算荣誉,有人真的懂自己的作品,懂自己笔下的喜怒哀乐人生渺渺,那才是莫大的褒奖。
(当然,该安慰还是要安慰……虽然我下面说的也是实话。)是真的好文不可能永远被埋没,有可能只是作者一开始认识的人不多,所以捧场的人少,但是总有人默默看着的,不要被表象迷惑,比如你,你就是比很多人要热心一点所以跳出来了的读者,要相信还有很多人默默在屏幕外面和你一样支持着她。
以前我在龙吧发黑历史,人生地不熟,那个时候我还真有勇气,没人看我也慢慢写,一天几百字,没回复无所谓,有回复我欢迎,只有一个人两个人回复我的日子过了很久,到最后要完结的时候一次艾特也就十个人多一点←真人真事,和同期那种呼朋唤友更不更都有一堆人在下面支持鼓励催更卖萌的楼主相比我真的弱爆了,so what?我只是在写我的东西而已,何必和人比?比出来,结果说明个什么?没意义。人各有偏好而已,难道还有【应该】【不应该】的说法?
但是后来我到处跑,总有人觉得我眼熟,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其实看我文的真的不是只有那十几个小孩而已,居然还有人问我文完结了没有,我:“……”
大概就是这样。有没有人看,这个问题有很多因素,但是全推给读者这样的言论很不合理,你也不能去决定别人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这是别人的问题,哪怕你觉得自己是对的。
作者能做的,只是安于寂寞,安然成长而已。
关于这个问题,楼主也有体会,当然我自己那篇文被冷遇是因为它真特喵的是黑历史(/▽\) ……
忘了是哪里看到的还是什么时候自己想起的一句话,最可能应该是看哪位作家的序里面说的:【写作本来就是寂寞的事情】。
这句话要送给所有的写手、作家,所有的文字工作者。
写作从古到今都是一个人的事。我们看记录片,每当给一个著书人的镜头的时候,都是昏黄的灯沉黯的夜,落在竹简或者纸面上的除了墨迹就只有他的影子。作者和读者是隔着时空在交流,所以写作者是注定一个人战斗到最后的,颇有些死后成名的意味。
网络提供给了我们一个平台,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读者,而不是创造完毕之后才能得到鼓励或者批评。可以说,网络文学的一大长处就是降低了创作和阅读的双向门槛,它对作者和读者都更加宽容。
但是这种宽容不是理所应当的,它只是来自于网络社会的极大程度的自由而已。
其实你的问题放开了讲,现在的文化界哪个没有这样的疑问?文艺片永远是小众,叫好的电影不一定叫座,叫座的电影都是骂出来的,出版界卖的最好的不会是什么严肃文学而是成功学,莫言如果不是诺贝尔奖估计也就是那样终此一生——写得再好谁看啊?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社会,谈不上公不公平,因为观众就是想看轻松的,愉快的,热闹的,不用过脑子但是能让人会心一笑的东西。它成功了,那就是好的,什么叫不应该成为主流?
主流是什么?俗。
俗一开始是什么意思?不是俗不可耐的俗,是民俗是风俗,是最普通的最大众的东西,你喜欢阳春白雪,但别家依然可唱下里巴人,这是读者自己的选择,你被看中了,可以高兴,被无视了,也不是多么值得让人伤心的事情。
说的赖皮点就是你不是我知音我也不是你伯乐,一拍两散从此江湖不见而已,无冤无仇。
换个角度讲,寂寞未必不是好事,热闹毕竟是不适合写作的,有动力,可以,但支持也分合适与不合适,该留多久的文写的和看的心中都有数。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何必在意。
对一个真正的写作者而言,读者有多少真的不算荣誉,有人真的懂自己的作品,懂自己笔下的喜怒哀乐人生渺渺,那才是莫大的褒奖。
(当然,该安慰还是要安慰……虽然我下面说的也是实话。)是真的好文不可能永远被埋没,有可能只是作者一开始认识的人不多,所以捧场的人少,但是总有人默默看着的,不要被表象迷惑,比如你,你就是比很多人要热心一点所以跳出来了的读者,要相信还有很多人默默在屏幕外面和你一样支持着她。
以前我在龙吧发黑历史,人生地不熟,那个时候我还真有勇气,没人看我也慢慢写,一天几百字,没回复无所谓,有回复我欢迎,只有一个人两个人回复我的日子过了很久,到最后要完结的时候一次艾特也就十个人多一点←真人真事,和同期那种呼朋唤友更不更都有一堆人在下面支持鼓励催更卖萌的楼主相比我真的弱爆了,so what?我只是在写我的东西而已,何必和人比?比出来,结果说明个什么?没意义。人各有偏好而已,难道还有【应该】【不应该】的说法?
但是后来我到处跑,总有人觉得我眼熟,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其实看我文的真的不是只有那十几个小孩而已,居然还有人问我文完结了没有,我:“……”
大概就是这样。有没有人看,这个问题有很多因素,但是全推给读者这样的言论很不合理,你也不能去决定别人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这是别人的问题,哪怕你觉得自己是对的。
作者能做的,只是安于寂寞,安然成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