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武公去世之后,其子郑庄公继位,接了老子的班,继续在朝廷里担任卿士。过去东国诸侯与天子见面的机会不多,要么是朝见天子,要么是天子亲临成周指挥战争,距离产生美,东国诸侯们普遍对周天子的权威感到敬畏。而西国畿内大臣与周天子经常打照面,很多诸侯大臣根本不把天子当回事儿。但是畿内大臣有必要维护天子的权威,一般情况下不会让天子下不来台,于是西周末期的周天子实际上已经呈现出被架空的趋向,只是不太明显。犬戎之乱的结果导致西国畿内大臣所建立的官僚体系被彻底打散,失去畿内大臣帮衬的周天子显得异常孤弱。平王东迁意味着周天子一下子落入了东国诸侯的包围圈中。东国诸侯的热情显然营造出一种虚假的气氛,让大家以为周天子是多么的至高无上。实际上敢欺负周天子的大有人在。
郑国是从西国畿内大臣演化过来的新兴诸侯,它对于周天子的态度显然要比其他诸侯随便的多。平王开始也没觉得如何,但时间一长逐渐对郑国产生不好的印象。而此事北虢也在努力地同平王沟通,希望能回归朝廷。虢石父这时候已经去世,北虢的君主已经是虢公忌父,他应该是虢石父的儿孙辈。平王思来想去,在宗周时期畿内大臣跟随王室东迁的家族虽然数量众多,但哪一家的势力也无法和北虢相比。如果北虢能回归王室,要比郑国更能靠得住。于是希望把北虢拉进来参政。郑庄公岂能容许北虢回归朝廷?当面质问平王是否有此动作。平王矢口否认。郑庄公知道平王在装傻,于是提出要和王室交换人质,以巩固盟誓。平王不得已,派出自己的儿子王子狐,郑庄公派出自己的儿子公子忽,双方到对方的都城居住。此事一出,东国诸侯们心中对于郑国多有不服,但没有立刻发作。
公元前722年,郑国发生了京城太叔段、公孙滑父子叛乱事件。虽然郑庄公早有准备,将国内政局迅速稳定下来,但是叛军首领太叔段却逃亡至共国。由此叛乱事件演变成国际纠纷。
此时卫庄公已经去世,其庶长子卫桓公继承君位,其异母庶弟州吁是个战争狂人,很快就与太叔段勾结起来。太叔段让儿子公孙滑去了卫国,给卫国当带路党。卫国本来是和晋国一同勤王的主力,结果平王东迁之后反而被压在郑国之下。如今郑国发生内乱,自然要借机打击一下郑国的嚣张气焰。于是乎卫国组织军队夺取了郑国的廪延(今河南省延津县北)。
郑庄公一看这还了得,这事务必要做大声势,让卫国知道朝廷中的卿士号召力可不是盖的。郑庄公不但拉上了王室中剩余的武装力量,还刻意让虢公忌父出兵支援。虢公忌父认为,只有讨好了郑庄公才有机会回归朝廷,于是同意让郑国暂时统领自己的军队。郑庄公还想进一步拉上山东的鲁国和邾国前来造势。邾国答应了请求,但是鲁国似乎对周宣王干涉鲁国内政之事心有余悸,不肯趟这浑水。只是鲁国的大臣公子豫以私人身份带着私兵支援。
郑庄公拉上王师、虢师、邾人、鲁国公子豫的联军反攻卫国边境,从这一年年底一直耗到第二年。列国局势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宋国国君宋穆公和周平王相继逝世。前者的去世导致宋穆公之子公子冯逃亡郑国,新上台的宋殇公倒向反郑阵营。后者去世之后,嫡孙林继承王位,是为周桓王。桓王的父亲泄父是平王的太子,但没有继位就去世,谥号“文太子”。太子泄父与《左传》中提到的王子狐不知是否为一人,不过桓王继位之后,是打算正式将虢公忌父招回来。虢公忌父自然是满心欢喜,为了回归朝廷,自己也顾不得宗室长辈的身份,百般讨好郑庄公。如今天子公开表示支持,那么自己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但是他却忘了,自己一部分军队指挥权还在郑庄公手里。郑庄公显然不想让虢公忌父的愿望实现,于是命令祭足强行割取了成周的麦子,以示霸气。这样一来,围绕着虢公回归朝廷的问题,周王室与郑庄公的矛盾已经呈现公开化。
郑国是从西国畿内大臣演化过来的新兴诸侯,它对于周天子的态度显然要比其他诸侯随便的多。平王开始也没觉得如何,但时间一长逐渐对郑国产生不好的印象。而此事北虢也在努力地同平王沟通,希望能回归朝廷。虢石父这时候已经去世,北虢的君主已经是虢公忌父,他应该是虢石父的儿孙辈。平王思来想去,在宗周时期畿内大臣跟随王室东迁的家族虽然数量众多,但哪一家的势力也无法和北虢相比。如果北虢能回归王室,要比郑国更能靠得住。于是希望把北虢拉进来参政。郑庄公岂能容许北虢回归朝廷?当面质问平王是否有此动作。平王矢口否认。郑庄公知道平王在装傻,于是提出要和王室交换人质,以巩固盟誓。平王不得已,派出自己的儿子王子狐,郑庄公派出自己的儿子公子忽,双方到对方的都城居住。此事一出,东国诸侯们心中对于郑国多有不服,但没有立刻发作。
公元前722年,郑国发生了京城太叔段、公孙滑父子叛乱事件。虽然郑庄公早有准备,将国内政局迅速稳定下来,但是叛军首领太叔段却逃亡至共国。由此叛乱事件演变成国际纠纷。
此时卫庄公已经去世,其庶长子卫桓公继承君位,其异母庶弟州吁是个战争狂人,很快就与太叔段勾结起来。太叔段让儿子公孙滑去了卫国,给卫国当带路党。卫国本来是和晋国一同勤王的主力,结果平王东迁之后反而被压在郑国之下。如今郑国发生内乱,自然要借机打击一下郑国的嚣张气焰。于是乎卫国组织军队夺取了郑国的廪延(今河南省延津县北)。
郑庄公一看这还了得,这事务必要做大声势,让卫国知道朝廷中的卿士号召力可不是盖的。郑庄公不但拉上了王室中剩余的武装力量,还刻意让虢公忌父出兵支援。虢公忌父认为,只有讨好了郑庄公才有机会回归朝廷,于是同意让郑国暂时统领自己的军队。郑庄公还想进一步拉上山东的鲁国和邾国前来造势。邾国答应了请求,但是鲁国似乎对周宣王干涉鲁国内政之事心有余悸,不肯趟这浑水。只是鲁国的大臣公子豫以私人身份带着私兵支援。
郑庄公拉上王师、虢师、邾人、鲁国公子豫的联军反攻卫国边境,从这一年年底一直耗到第二年。列国局势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宋国国君宋穆公和周平王相继逝世。前者的去世导致宋穆公之子公子冯逃亡郑国,新上台的宋殇公倒向反郑阵营。后者去世之后,嫡孙林继承王位,是为周桓王。桓王的父亲泄父是平王的太子,但没有继位就去世,谥号“文太子”。太子泄父与《左传》中提到的王子狐不知是否为一人,不过桓王继位之后,是打算正式将虢公忌父招回来。虢公忌父自然是满心欢喜,为了回归朝廷,自己也顾不得宗室长辈的身份,百般讨好郑庄公。如今天子公开表示支持,那么自己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但是他却忘了,自己一部分军队指挥权还在郑庄公手里。郑庄公显然不想让虢公忌父的愿望实现,于是命令祭足强行割取了成周的麦子,以示霸气。这样一来,围绕着虢公回归朝廷的问题,周王室与郑庄公的矛盾已经呈现公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