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宥嘉首部文字出版创作,文本林宥嘉×小说万金油×摄影登曼波×设计聂永真,一场创作、重现、再创作的华丽集体演出。这次林宥嘉不以歌唱说书,而是化身与你我错身的旁观路人,阅读以自己的音乐为文本创作的小说,经过再次拆解转述,写下自己的梦境与真实。
从开始寄生於那些不属於我的故事开始,
慢慢增加倾诉的成份……
我现在是快乐的,你呢?
-L
早餐
旁观者
片段
回家路
看一本小说
疑似人生
———————————
12组转角错身的悲喜剧主角×12首在回家路上吟唱的歌曲
平凡与荒谬,梦境与真实
吟唱、书写、捕捉、构筑
文本林宥嘉×小说万金油×摄影登曼波×设计聂永真
反覆转述,相互解构,一场华丽的集体创作演出
前半为小说家万金油以林宥嘉的12首歌为文本,衍伸而成的12个故事,串成一部完整小说。后半为歌手林宥嘉阅读万金油的12个故事后,记述再创作的12篇文字轨迹。
我们都是旁观者,我们都在冷眼窥视
我们不认识,我们从未不认识
Part A
我们从未不认识
TEXT __ 万金油
12个故事,诉说6种人生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耳机里播放著林宥嘉的歌,在回家的路上,某个转角,某个人生路口,发生了这样的故事……以精选辑概念挑选林宥嘉的12首歌曲做创作文本,12个跟回家有关的故事串成一部完整的小说。
“we've met before”
Part B
我们从未不认识
TEXT __ 林宥嘉
以歌唱说书的林宥嘉,化身与你我错身的旁观路人,阅读这12篇再创作的小说,如同我们仅能透过音乐认识林宥嘉,林宥嘉透过阅读窥视、揣测著小说家的想法,然后再次转述解构,延伸出第二部分文字。
“we've met before”
This Is Fiction.
plus
我们从未不认识写真故事
摄影__登曼波
空景/镜面/翻拍,再诠释/再现/ re-present
不直接呈现故事剧情,而是透过摄影镜头,
以画面中的人物和具隐喻性的空景、物件,
暗喻旁观者冷眼窥视的视线。
book design_聂永真
万金油与林宥嘉为两个面向的独立创作,中间以登曼波的影像的再创作相连。 书本体为穿线裸背胶装,中间插入写真册,每一台的起始页与终页,都会在侧边多加一条很细的特别色PANTONE 802 U的绿Bar,在装帧完成后整个裸书背看起来像是印满了PANTONE 802 U的绿
从开始寄生於那些不属於我的故事开始,
慢慢增加倾诉的成份……
我现在是快乐的,你呢?
-L
早餐
旁观者
片段
回家路
看一本小说
疑似人生
———————————
12组转角错身的悲喜剧主角×12首在回家路上吟唱的歌曲
平凡与荒谬,梦境与真实
吟唱、书写、捕捉、构筑
文本林宥嘉×小说万金油×摄影登曼波×设计聂永真
反覆转述,相互解构,一场华丽的集体创作演出
前半为小说家万金油以林宥嘉的12首歌为文本,衍伸而成的12个故事,串成一部完整小说。后半为歌手林宥嘉阅读万金油的12个故事后,记述再创作的12篇文字轨迹。
我们都是旁观者,我们都在冷眼窥视
我们不认识,我们从未不认识
Part A
我们从未不认识
TEXT __ 万金油
12个故事,诉说6种人生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耳机里播放著林宥嘉的歌,在回家的路上,某个转角,某个人生路口,发生了这样的故事……以精选辑概念挑选林宥嘉的12首歌曲做创作文本,12个跟回家有关的故事串成一部完整的小说。
“we've met before”
Part B
我们从未不认识
TEXT __ 林宥嘉
以歌唱说书的林宥嘉,化身与你我错身的旁观路人,阅读这12篇再创作的小说,如同我们仅能透过音乐认识林宥嘉,林宥嘉透过阅读窥视、揣测著小说家的想法,然后再次转述解构,延伸出第二部分文字。
“we've met before”
This Is Fiction.
plus
我们从未不认识写真故事
摄影__登曼波
空景/镜面/翻拍,再诠释/再现/ re-present
不直接呈现故事剧情,而是透过摄影镜头,
以画面中的人物和具隐喻性的空景、物件,
暗喻旁观者冷眼窥视的视线。
book design_聂永真
万金油与林宥嘉为两个面向的独立创作,中间以登曼波的影像的再创作相连。 书本体为穿线裸背胶装,中间插入写真册,每一台的起始页与终页,都会在侧边多加一条很细的特别色PANTONE 802 U的绿Bar,在装帧完成后整个裸书背看起来像是印满了PANTONE 802 U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