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
研究三国历史最权威的史料是《三国志》。《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公元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史学家。他写了《魏书》三十卷,《吴书》二十卷,《蜀书》十五卷,共六十五卷,合称《三国志》。这是一部极有影响的断代史。它系统地记述三国的历史生活和斗争,虽然材料还很有限,写得也过于简略,但是,因为作者毕竟当时的人所见所闻,比较真切。全书从未发现有关于周瑜气量小的记载。在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中的《赤壁之战》一文说周瑜是一个胸中带甲、胆识过人、智勇兼备的优秀军事家。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并被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流传久远,家喻户晓,在艺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它的素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史籍,二是民间传说,讲史话本和戏曲,而后者更为重要的。但是以《三国志》为基础作为历史小说的《三国演义》首先是小说而不是历史,是艺术而不是科学,不能当作历史科学著作来读。清代章学诚说:“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章学诚《丙辰札记》)《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三国》故事成了中国大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人民从其中接受道德教育与价值标准。
《三国演义》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各有特征的典型人物形象,如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孙权、周瑜等等,都长期活在人民群众的心中。其中全书的中心人物、最重要的主角——诸葛亮的形象,是作者热情创造并且被塑造得十分成功的艺术典型,是智慧、忠贞的贤相的典型,是时代精神的深刻反映,是政治理想的完美化身,具有强大的历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而曹操,周瑜,司马懿等人都是用来反衬诸葛亮,他们与诸葛亮斗智比才,但却是诸葛亮处处棋高一着,而他们却是处处都比不上诸葛亮。周瑜当作了主要陪衬人物,小说中和他在大众心里的形象完全受到了歪曲。小说毕竟是小说,历史毕竟是历史,就算写得再好,也只不过是一部小说而已,它是不能代替历史的。
雅量高致 心胸宽大
周瑜自小职颖过人,读书过目即背。不单精通经史、文赋、诗歌、兵法,而且好音律。相传他酒后听歌,也能把奏错的曲指出。因而时人有云:“曲有误,周郎顾。”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有一段文字生动地记载了周瑜恢宏的气量与良好的修养。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被任命为水军大都督,当时他年仅三十出头。一些老将不平,如程普就曾多次奚落他。然而“瑜折节容下,终不与较。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今天我们常用“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来形容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感人的魅力,殊不知这个典故就是出自三国周郞。陈寿因此称赞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
在《三国演义》中,其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描述了孔明周瑜斗智,周瑜屡获不胜,最终饮恨而终的结局历历在目,不免让人产生一种概念,一种显而易见的误解,就是周瑜是个心胸狭窄,不能容物之人,甚至在演义本身中也有相当数量的这方面词语。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演义第四十四回这样讲到:“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画又高我一头。……此人助刘备,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鲁肃道:‘诸葛瑾乃其亲兄,可令招此人同事东吴,岂不妙哉?’瑜善其言。”其实问题已经相当清楚了。周瑜并非嫉妒孔明之才高于自己,否则决不会答应鲁肃请孔明一同至吴共辅孙权的建议。因为善妒者绝不会头脑简单到愿意令一个才华远胜于已的人与自己共辅一主,这样做于已今后有何好处?而演义却说周瑜听从了鲁肃的建议,这不是从侧面说明了周瑜气度的恢弘吗?如果硬要说周瑜在嫉妒孔明之才高于自己,倒不如说周瑜在嫉恨孔明如此之才却不能为东吴所用。从政治角度上讲,对于才不能为我用的人而设计铲锄之,显然是不能用一个嫉妒就可以说简简单单就概括的了的。
研究三国历史最权威的史料是《三国志》。《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公元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史学家。他写了《魏书》三十卷,《吴书》二十卷,《蜀书》十五卷,共六十五卷,合称《三国志》。这是一部极有影响的断代史。它系统地记述三国的历史生活和斗争,虽然材料还很有限,写得也过于简略,但是,因为作者毕竟当时的人所见所闻,比较真切。全书从未发现有关于周瑜气量小的记载。在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中的《赤壁之战》一文说周瑜是一个胸中带甲、胆识过人、智勇兼备的优秀军事家。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并被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流传久远,家喻户晓,在艺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它的素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史籍,二是民间传说,讲史话本和戏曲,而后者更为重要的。但是以《三国志》为基础作为历史小说的《三国演义》首先是小说而不是历史,是艺术而不是科学,不能当作历史科学著作来读。清代章学诚说:“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章学诚《丙辰札记》)《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三国》故事成了中国大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人民从其中接受道德教育与价值标准。
《三国演义》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各有特征的典型人物形象,如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孙权、周瑜等等,都长期活在人民群众的心中。其中全书的中心人物、最重要的主角——诸葛亮的形象,是作者热情创造并且被塑造得十分成功的艺术典型,是智慧、忠贞的贤相的典型,是时代精神的深刻反映,是政治理想的完美化身,具有强大的历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而曹操,周瑜,司马懿等人都是用来反衬诸葛亮,他们与诸葛亮斗智比才,但却是诸葛亮处处棋高一着,而他们却是处处都比不上诸葛亮。周瑜当作了主要陪衬人物,小说中和他在大众心里的形象完全受到了歪曲。小说毕竟是小说,历史毕竟是历史,就算写得再好,也只不过是一部小说而已,它是不能代替历史的。
雅量高致 心胸宽大
周瑜自小职颖过人,读书过目即背。不单精通经史、文赋、诗歌、兵法,而且好音律。相传他酒后听歌,也能把奏错的曲指出。因而时人有云:“曲有误,周郎顾。”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有一段文字生动地记载了周瑜恢宏的气量与良好的修养。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被任命为水军大都督,当时他年仅三十出头。一些老将不平,如程普就曾多次奚落他。然而“瑜折节容下,终不与较。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今天我们常用“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来形容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感人的魅力,殊不知这个典故就是出自三国周郞。陈寿因此称赞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
在《三国演义》中,其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描述了孔明周瑜斗智,周瑜屡获不胜,最终饮恨而终的结局历历在目,不免让人产生一种概念,一种显而易见的误解,就是周瑜是个心胸狭窄,不能容物之人,甚至在演义本身中也有相当数量的这方面词语。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演义第四十四回这样讲到:“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画又高我一头。……此人助刘备,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鲁肃道:‘诸葛瑾乃其亲兄,可令招此人同事东吴,岂不妙哉?’瑜善其言。”其实问题已经相当清楚了。周瑜并非嫉妒孔明之才高于自己,否则决不会答应鲁肃请孔明一同至吴共辅孙权的建议。因为善妒者绝不会头脑简单到愿意令一个才华远胜于已的人与自己共辅一主,这样做于已今后有何好处?而演义却说周瑜听从了鲁肃的建议,这不是从侧面说明了周瑜气度的恢弘吗?如果硬要说周瑜在嫉妒孔明之才高于自己,倒不如说周瑜在嫉恨孔明如此之才却不能为东吴所用。从政治角度上讲,对于才不能为我用的人而设计铲锄之,显然是不能用一个嫉妒就可以说简简单单就概括的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