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狄公惊闻宫中案 鬼魅又覆翻云手
四周的侍卫打着火把,都向两边散开,让出了一条中间的路。元芳回头去看,只见狄春已经将狄公扶下了马车,朝自己这边走了过来。元芳叫了声:“大人!”,便快步迎了上去。狄公微微颔首,目光却落在元芳被绷带吊在胸前的右臂,那里的伤处又在绷带上殷出了一点血红,不禁让狄公心内一紧。
“大人,我的伤没事了!”元芳见狄公一直注视着自己的伤处,怕他担心自己。于是赶忙站到狄公身侧,轻声说道。狄公“哼”了一声,将想要责备元芳的话硬压回了喉间。
那一众羽林卫见狄公出来了,便都一齐抱拳拱手道:“卑职等拜见狄国老!”
狄公微微颔首道:“各位不必多礼,你们夤夜赶来,想必是陛下又有旨意到吧!”
羽林卫中站出一人,对狄公拱手说道:“国老一语中的,卑职佩服!”说着便从背部将一个公文袋取下,从中拿出一封信,恭敬的双手举到狄公面前,说道:“卑职乃羽林卫副将,特奉陛下之命传密旨交与狄国老!陛下说此信国老自行拆看即可!”
“哦?”狄公面色凝重的接过那封信,抽出信纸迎着周围火把的亮光仔细阅读起来。
因为是密旨,所以元芳等人都只站在周围,并没有靠前。元芳双目注视着狄公慢慢紧皱的双眉,不由得心下不安起来,他低头看着自己右臂的伤,陷入沉思。
三个月前,元芳随着狄公,奉命前往河北安抚战乱后的百姓。其实,其实,早在朝廷派遣大将军王孝杰前往战场时。元芳便向狄公提及希望他也能随着孝杰投身到战场的最前线去为国效命,他始终认为自己最大的用处当是在战场。当时,狄公听了他的想法,沉吟良久,最终只说了句:“现在还不是时候!” 元芳不明白,狄公所说的不是时候是什么意思?那要到何时才是时候?
然而,有一点,他却是明白的。那就是,狄公不放心让他离开自己身边,到战场上去。虽然狄公没有明说,但是多年的朝夕相处,不需过多的言语,他清楚地知道狄公早已将他视如己出。天下间又有哪个父亲愿意看到儿子甘冒锋镝,战场厮杀?而且,一旦他准备要投身军旅,就不得不面对一个于他来说同样是残酷的事实---离开狄公!他真的能不顾一切的将狄公一人留在诡谲变换的神都朝堂吗?
于是,元芳再也没有提及此事。战事结束,他便奉命随着狄公前去安抚河北。原本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在狄公妥当的施政之下,原本都流离失所的百姓也都可以尽归家园,安心过活。谁知,另一路的安抚使武懿宗却滥杀无辜,将被契丹胁迫而又回来的流民尽数赶尽杀绝,终激起民变,河北又陷大乱!
眼看着狄公费尽心力为安抚河北所作的一切在一夕间被毁于一旦,而武懿宗却还在一旁大放厥词:直指狄公的处理方式是包庇附逆之人,实乃是徇私枉法!
元芳本就对武家之人倚仗皇帝宠幸到处的胡作非为而感到不满,听到武懿宗此话,更是怒不可遏,便出言与武懿宗理论。武懿宗又岂是能甘心被人教训的?说不到两句,便不自量力的与元芳动起手来。倘若是平时,元芳皆会手下留情。然而,此时面对武懿宗,只一招,元芳便让武懿宗跄倒于地,摔了个头破血流。这下武懿宗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元芳的对手,但是依着他睚眦必报的性子,又岂能善罢甘休?于是,武懿宗只在表面上不动声色,却绕过狄公上奏朝廷将元芳调去暴民最集中的几个县去平定叛乱。也就是在平定暴民叛乱时,元芳的右臂被砍成重伤。
想到此,元芳有些担心的望着狄公,他怕因为自己的一时鲁莽而连累到狄公。
而此时,狄公己将密信收起,正在与羽林卫副将低声交谈。元芳耳力聪敏,听到副将正在向狄公讲述最近宫中闹鬼之事。“狄国老,宫中内外皆说那个鬼伎是之前离奇死亡的舞女璎珞的冤魂所变的,要杀尽曾径欺凌过她的人!不过,卑职到是还听到了一些传闻…”
“哦?是何传闻?”狄公笑眯眯的故意作出很感兴趣的样子询问道。
那位副将像是受到鼓励一般,对狄公低语道:“据说那个舞女还有另一层身份,便是内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