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摄影吧 关注:649贴子:3,818

回复:花卉摄影技巧专题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薰衣草
薰衣草的花期较长,一般气温走高之后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成片的薰衣草花海这几年还成为了婚纱照的热门选境地,应运出现了很多薰衣草庄园,这也大大方便了我们的拍摄。
利用长焦镜头拍摄

单支薰衣草作为主体会显得单调

前后景中出现多支薰衣草从视觉上避免了单调
如果摄友在构图方面没什么把握,可以利用长焦镜头拍摄,通过虚化把构图相对简单化。虽然拍摄熏衣草多以花海的形式呈现,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主体突出,质感明显。但需要注意不要以单支薰衣草作为主体,最好在前后景中出现了互相对比的多支熏衣草,视觉上可以避免单调感。

避免色彩元素过多
此外,熏衣草植物属于长形花序,使用这样的构图方式和视角,可以避免雷同影像,出现不同的感觉。因为整片花海颜色相似的元素太多,尽量利用大光圈让主体与背景区分开为好。
色彩的选用
在拍摄薰衣草花海时,画面整体色彩基调大多为紫色。如果画面充满紫色时,反而得不到最佳的效果,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惊艳。

画面充斥紫色并没有那么惊艳的色彩感受

通过其他色彩的衬托让紫色更鲜艳
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可以入镜的其他色彩元素,比如蓝色的天空、绿色的叶片、其他色彩的花朵,以保证颜色更鲜艳。

通过白平衡及后期找到真正的“紫色”
除了通过色彩对比让紫色更鲜艳,我们还要注意白平衡的调节,大面积的紫色会让你的自动白平衡摸不到头脑,可以根据改变白平衡设置或后期制作的方式帮薰衣草花海找回最真实的紫色。


27楼2013-07-01 17:03
回复
    精品欣赏

    《荷之韵》
    Canon EOS 5D
    曝光时间 1/160 F-Number 28/10
    测光模式 局部 光源 未知
    闪光灯 未知 曝光模式 自动
    白平衡 手动 曝光程序 光圈先决
    曝光补偿 -1/3EV ISO感光度 100
    分量配置 RGB 图像压缩率 Bits/Pixel
    对焦距离 m 焦距 200/1mm
    等价35mm焦距 mm 用户注释编码
    用户注释 色彩空间 Uncalibrated
    Exif图像宽度 546 Exif图像高度 800
    秋季红叶拍摄技巧
    秋天给大地披上了五彩斑斓的盛装,秋风给天空涂抹上清澈的湛蓝色,又洒上缕缕白云。又是满山红叶时。醉人的美景中,涌现出摄影人的身影,他们要把美景凝固在胶片上,让美景永驻人间。希望这里介绍的5则红叶摄影技法,能够对摄影人有所启发和帮助。
    1.灵活运用逆光和透射光
    光线是上帝赐给摄影人的艺术刻刀。对于表现红叶这类色彩鲜明的题材,光线的运用是创作个性作品的关键因素。光线的微妙变化,可以让红叶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色彩。即使在同一地点,随着时间的不同,光线照射角度发生变化,红叶会呈现出不同的表情变换。特别是顺光和逆光的改变,能够使红叶的色彩饱和度发生强烈的变化。

    拍摄红叶,偏振镜是常用的滤镜。因为它可以有效抑制红叶表面的反光,让人们看到红叶本来的色彩,尤其是在顺光和侧光时效果明显。
    在逆光和透射光的条件下,我们看到的是光线透过叶子的透射光效果,比顺光时候看到的反射光效果更纯粹、更鲜艳。即使顺光的时候看上去很普通的红叶,当我们改变角度的时候,可能会看到有透明感的鲜艳的红叶。
    晴天的时候拍摄,有利于获得反差大的作品,但是这时候叶子的影调比较硬,如果想表现红叶柔美的一面,那么多云天气可能更适合。对于光线的把握和运用,反映了摄影师的风格和特点。
    2.巧妙安排背景

    红叶固然是红叶摄影中的无可非议的主题,色彩鲜艳的红叶也的确是最容易吸引目光的对象,但是 如果忽略了背景的选择,再美丽的红叶也会失去光彩。即使是拍摄红叶特写,背景的因素也不容小觑,拍摄红叶风光作品,就更应该注意背景环境的选择和安排。
     首先背景的选择应该突出红叶主题,不能喧宾夺主。通过巧妙选取红叶所处的环境,不但有利于衬托红叶,还可以表现红叶与周围环境的有机联系。按照这样的原则选择和安排背景的色彩和明暗,可以创作出戏剧性的红叶作品。
      根据选定的背景,适当增减曝光补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背景是比较明亮的雾气,就应该增加曝光补偿,如果是山谷或者岩石等比较晦暗的背景,就应该适当减少曝光补偿。增减补偿的量,取决于红叶与背景的明暗对比和比例分配,使用较大幅度的包围曝光,是获得成功作品的有效手段。
    3.和谐的色彩赋予作品生命力
    俗话说“草木一秋”。曾经生机勃勃的树叶,在它们即将凋零之际,燃烧着它们的生命,把最后的辉煌奉献给人们。红叶除了给世界带来了美丽,还总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思考。所以,我们在拍摄红叶的时候,往往不满足于平铺直叙地表现它们,而是让它们更加美丽、更加令人感动。

    巧妙的色彩搭配,是突出红叶的色彩魅力的有效办法。
    一般来说,选择与红叶颜色相容性和协调性好的颜色,可以令红叶的色彩更艳丽。为避免喧宾夺主,削弱对红叶主体的表现力,搭配的颜色应该柔和平淡色彩,通常黄色、绿色、白色或淡粉色等颜色都能够与红叶形成很好的搭配效果。尤其是黄色,黄色也是秋天的色彩,黄叶与红叶共生共长的景色非常多见,因此红黄搭配是个不错的选择。黑色也能够使红叶看上去更醒目,以树木、山峰或者阴暗的天空为背景,都有可能创作出激动人心的作品。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搭配色彩,关键是使其处在虚焦状态,形成虚化的背景或前景。通常使用长焦镜头,采用较大光圈,焦点落实在红叶的局部之上。还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避免杂乱的色彩出现在画面之中,选择长焦镜头也同样基于这样的考虑。
    4.妥善处理天空的表现


    31楼2013-07-01 17:09
    回复
      秋季天空清澄透彻,即使有云,也多是高空出现的卷云和层积云,所以人们才有了对秋天的特定感受,“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等词语就是这种感受的概括。拍摄红叶的时候,把明显具有秋季特征的天空也融进画面,可以创作出独特秋天风情的风光作品。
        恰当的天空表现,可以积极地衬托红叶主题。比如晴朗的蓝天与红叶的反差强烈,可以使红叶看上去更加艳丽,是拍摄红叶时经常选择的天空背景。画面中蓝天所占的比例,往往决定着作品的成败。
       晴朗的秋日里,红叶和天空都呈现出极佳的色彩,两者相得益彰,固然可以获得色彩鲜明的作品。如果巧妙地选择秋天特点明显的高空卷云或层积云,则可以拍摄出感情色彩浓烈的红叶作品。
      5.数码摄影注意要点
      由于数码摄影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后期调整,所以在拍摄过程中的曝光控制就容易处理得比较随意。
      事实上,只有曝光准确的图像,后期处理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如果曝光控制过于宽泛,尤其是曝光过度比较严重的话,后期处理技巧无论如何出色,也很难补救。

      拍摄红叶的时候,如果曝光过渡,就会出现饱和度降低、阶调层次欠缺的现象。一般顺光情况下,并不需要特别的曝光补偿,但是逆光的时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曝光补偿。尤其是从红叶的树干下仰拍的时候,画面中心部位的亮度直接影响曝光,需要特别注意。一般可以采用手动曝光模式,而不依靠相机的自动模式。使用手动模式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比较方便地调整构图。
       拍摄红叶远景场面的时候,一般需要较大的景深,但是切忌光圈收缩过小。如果过度收缩光圈,就会出现光衍射现象,降低画面质量。由于数码相机的成像元件的尺寸较小,其景深要比35毫米胶片大,即使是采用类似APS-C画幅尺寸的成像元件,其景深也要比35毫米胶片大一档。因此,必须注意景深控制。使用景深较小的望远镜头或微距镜头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使用胶片相机拍摄的时候,摄影往往会根据不同型号胶卷的特性,有针对性地选择胶卷,以使色彩、反差等符合创作意图。数码相机通过图像处理,可以很方便地按照创作意图进行调整。通过色阶和色彩饱和度的调整就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作品。后期调整是数码摄影创作的一个环节,所以应该积极面对图像的处理,就像选择胶片一样对待图像的处理。

      秋色撩人,秋叶迷人,看到北方的秋叶,令人心旷神怡,更有种刹那间头晕目眩的震撼的喜悦,为了她,我们一辈子努力去寻找也值得,闲话扯远了,言归正传说摄影。
       北方山区的秋色是漫山遍野,色彩一片,看着激动不已,拍下来除了色彩外,却没有了亲眼所见赏心悦目的感觉。或许会有人感叹,我亲临现场,怎么没有看到这般美景呢?这是摄影师的审美、机会的把握和摄影技术方法应用所致。
      经过几次秋叶的拍摄,慢慢悟出一些方法,班门弄斧,说说拍秋叶的体会。
        满树的秋叶,片片簇簇,在风中摇弋,很难捕捉、把握最美的一霎那,也不容易看到晶莹剔透的叶脉枝理,经过几次实践,我的体会是:拍摄美丽的秋叶关键在表现力。
      1、拍远景不如拍中景,拍中景不如拍近景:
       拍远景就容易出现色彩一片,没有细节,枝枝叶叶不分明,没有立体感,也很难有锐度表现,表现力不足;
        拍中景能兼顾一些色彩和细节,立体感不突出,表现力仍不足;
        拍近景能兼顾色彩和细节,突出局部,突出质感,局部树叶结构、色彩的层次,能展现秋叶的魅力,表现力强,正所谓一叶知秋;
       2、顺光不如侧光,侧光不如逆光:
      顺光拍摄,色彩一片鲜艳,缺乏立体感/质感,表现力不足;
      侧光拍摄,色彩与光线组合,秋叶表现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轮廓清晰,质感强;
        逆光拍摄,色彩与光线组合,光线为主,秋叶得叶脉纹理分明、质感强。树影之间,层叠的树叶,光影的强弱,构成强烈的局部震撼的效果;


      32楼2013-07-01 17:12
      回复
        6.关于常见红叶树种
          有些人以为红叶就是枫树,其实除了枫树之外,可以拍摄的红叶树种还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香椿,香椿常见于河南、河北、安徽及江苏等地,秋季经严霜打过的香椿树,常常显得如火如荼,非常漂亮。
         乌桕树,乌桕是浙江和安徽境内常见的乔木,其叶片色泽变化丰富,树叶的颜色可从绿色变成红色、紫色,橙红、杏黄等,有时一株树上会同出现“赤橙黄绿青蓝紫”几种不同颜色,形成“五彩树”,很有观赏价值,拍摄时间跨度也比较长,达半个月左右。
        黄栌,杜甫《琵琶行》中有“黄栌苦竹绕宅生”的诗句描写居住环境的恶劣,实际上北京西山红叶的主要树种就是黄栌,“香山红叶”是北京的自然景观之一,山上的主要树木就是黄栌。此外在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三角枫、漆树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小灌木都有秋季变色现象,也是很好的拍摄素材。秋季森林摄影
        伴随着秋日特有的清爽,我们都想拿起自己的DC走出户外,去记录秋天的风采。如果盲目的拍,无论四季,都是采用同样的手法,很难产生出色的作品,只有针对秋季的特点,才能拍出更漂亮的图片。下面就介绍一下在秋季森林摄影的一点体会。
        我们想到秋季,自然会想到秋林那绚丽斑斓,丰富美丽的色彩,各种树木都是我们钟情于拍摄的对象。要想在照片上还原出那金色的梧桐,或是彤红的枫叶,关键在于光线的选择。拍摄时,宜采用逆光,让明亮的阳光从树林背后射来,树树叶产生透明感,就能充分表现出色彩的艳丽了。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曝光恰当。虽然现在的DC多数都是采用矩阵平均测光和点测光,但在逆光时未必都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如果有手动档,可以先用点测光对准透明状的树叶,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大1级光圈或放慢1级快门,否则,因为DC的宽容度都不是非常大,背光处树木的细节就会丧失殆尽。如果想顺光拍摄,那么最佳时机是在下午4点以后,太阳开始下落,此时的日光更加具有暖色调,配合秋季树叶的颜色,同样会使得照片色彩明亮,特点突出。此外,拍大面积的树林时最好用广角镜头,这样容易表现处树木的高大。
        如果是在湖光山色的野外,那么这里的秋景就更加惹人喜爱了。因为当岸边如画的美景映入水中,水面上也同时绘就了一幅美丽的画图。要想拍好秋景在水中的清晰倒影,景物最好是背光,让明亮的天空和因背光而显得较为黯淡的实景形成较强的明暗对比,这样,水中的倒影就显得清晰分明。

        如果希望能有更多的景物映入水中,只需降低拍摄角度就可以了。拍摄时的曝光基本与逆光拍摄的方法相同,可以充分发挥数码即拍即现的优势,根据情况适当增减曝光。
        不同状态的秋水能体现不同状态的意境,如果在拍摄前债采一些谢花落叶抛如水中,我们就能造出“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悲凉气氛;如果想让秋水更加恬静温柔,不妨在拍摄前往水中投些石块,让水面扬起圈圈涟漪,这样,倒影便有了虚晃,画面也会活起来。
        在拍摄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水面远亮近暗的特点,特别是当近处的水面清澈且水深较浅时,这个特点尤为明显。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要根拍摄重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曝光量,如果在远处水域的倒影,那么就以远处水域的亮度作为曝光标准,不用顾及近处水域;反之,要以近处水面作曝光标准,即使远处曝光过度也不用理会。

        除了树和水,我们想到秋天必然会想到秋高气爽,没错,秋天的云彩在四季中最美丽的,我们拍摄时,如果能把朵朵白云纳入照片中,就能有效的给画面增添美妙的气氛和无尽的趣味,使照片更加生动。然而,在拍摄蓝天白云映衬下的风景时,如果对天空测光,必然会曝光过度,解决的办法是对地面的景物测光,然后根据测出的数据适当减少曝光量,保证天空不致过暴,饱和度下降。如果镜头可以加装滤镜,那么秋天就是使用偏振镜的好季节,尽量背对太阳(即镜头与太阳光线成90度角)进行拍摄,天空可以显得更加蓝。
        云彩的表现也会受到太阳光的影响,光线的强弱,照射角度的高低,会直接导致其表现的反差变化,影调深浅。尤其是在清晨和黄昏,云的色彩和色调的变化可谓丰富多彩:当太阳还未升起时,呈青紫色、淡玫瑰色,而当太阳冉冉升起时,其优惠变成淡青、白色。这时候,云层的色调可以通过改变曝光量来改变,如果想淡化它,可以在拍摄时增加2、3档曝光量,如果想强化它,可以较小1、2档曝光,能让画面更加深沉有力。

        说的这么多,不光要用自己的相机,更要用自己的头脑,既然没有了酷暑的折磨,就让我们走出家门,用心去照出美丽的秋天吧。


        34楼2013-07-01 17:14
        回复
          抓住花季色彩的尾巴 3个步骤拍出美丽花朵
          我们可能对于风信子这种花都非常熟悉,但这并不代表你能轻易地拍摄出一张好看的照片。“拍摄一张成功的风信子照片需要计划、耐心和对细节的关注,”专业风光摄影师亚当·伯顿(Adam Burton)说,“首先你要做的是找到一大片整洁的风信子‘地毯’,然后抬头观察周围的树木。虽然鲜绿色的叶子会与风信子交相辉映,但有时树枝间隙的天空会在画面中留下白色的斑点。”

          “减法是最有效的构图语言。寻找一个可以将主体树干与其他树木区分开的场景,但仍然需要让画面保持平衡感。第一次去探访拍摄地,也许并不能发现满意的环境。不过心里一旦有了构图想法,就可以过一周再返回同一个地方看看风信子和树林是不是有新的长势,同时也要留意某些特殊天气环境下场景的变化。我偏爱雾天,或是清晨太阳初升后,光线洒入林地的时刻。那会给照片带来神奇的光影效果,使画面视觉感获得意想不到的提升。”
          拍摄窍门:
          ·为了让整个画面从前景到背景保持一致的清晰,使用小光圈和超焦距对焦法(对焦在场景的三分之一处)。
          ·利用偏振镜来消除叶片表面带来的任何反光,为了获得最佳效果,需要让将要升起的太阳位于你的左侧或右侧。
          ·中长焦镜头可以有助于简单的构图和制造出紧凑的画面,可以让风信子和树看上去更加靠近彼此。


          35楼2013-07-01 17: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