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回子吧 关注:375贴子:31,075

朝悟夕记(初稿)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日读书,与人论谈,多有心得。圣人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仆于道未明,于德未烜。曾子云“传不习乎”,朝有所悟,静夜思之,临屏小记。


1楼2013-06-26 15:13回复
    圣人之学,来自上天。伏羲作卦,文王演易,乃洞悉天地之道。古圣人据易理而制礼,表里对称,皆是阴阳;前后高低,尽有术数。亦是合乎天道。圣人之奥义,孔子袭而大之。故“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此即上天之意。
    孔子不否定鬼神,只是不轻易说。因为圣人已经把上天安排人们需要做的事给弄清,只要按照这些自然规律去做,不必人人问上天。所以,天地君亲师。一切所尊,始于天地,而终于师。


    3楼2013-06-26 15:14
    收起回复
      圣人及一切域内外诸神佛,皆上天之高足弟子。
      上天即造物,孕育一切生命的原始。圣人学习掌握了更多的自然规律,法于阴阳,合于数术。仁,核也。生命之初始。上天爱人,故圣人教导“仁者爱人”。


      4楼2013-06-26 15:14
      回复
        上天之化人,如父母生子,兄弟良莠不齐,或闲或跖。势所不能齐。人之初也,性相近也。皆赖后天教化,与己之认知。此即神明所布之天理。天道即人理,故圣人以周易为本,制礼教人,以人理而贯行天道。人有自绝于神者,虽然,能行善事,即遵天意,虽不信,天亦护之;有假信神而行不端者,虽信,天亦不宥其过。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信,只是认知的程度,而不代表否定上天。


        5楼2013-06-26 15:14
        回复
          易中天对于中国文化的一切观点,都是建立在西方的评判标准上的。
          他是拿着一把直尺,在量一条弧线,注定了他永远都量不准。


          6楼2013-06-26 15:14
          收起回复
            《礼记·王制》“天子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平民无故不食珍”。
            皆是对动物,取用有节。 不仅是出于对动物保护,更是遵从上天好生之德,顺应造物意志。天人合一。礼记的这种要求,是出自易经的天人合一思想。圣人据易而制理,民之言行,乃近天意。


            7楼2013-06-26 15:15
            收起回复
              上天造人,别于众生,乃其有人心。一点不泯,即可应天。世所谓救赎者,天必曰:“休来求我,但去问心”。道家有祈禳者,东墙西补而。救赎,祈禳,皆不如修心。修心之法,乃圣人所教之道,或名道,命德,命仁。因人心最为上天所重故而。


              8楼2013-06-26 15:46
              收起回复
                或谓“堕胎是杀人”,余谓:“不然,杀人,有杀敌,杀仇。堕胎乃杀亲,恶之甚也”。


                10楼2013-06-26 16:31
                收起回复
                  @叶灵子仙 : 救赎祈禳,皆不如修心。修心修的是自性。如果末世来了,又当如何呢?
                  无怨斋主: 天地不自生,故长生。天之有常,必无末世。人之畏惧末世,皆因不谙天道,不顺天道,不遵天道。是故,圣人言论,皆教民守之以常。倘若违背天道,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则是率兽食人,之亡天下也。


                  11楼2013-06-26 16:55
                  收起回复
                    @叶灵子仙 : 光有学习天道的态度,并不能说已得有天道。
                    无怨斋主:闻到有先后。是所以,后世独尊儒术,不再使得闻道即死。


                    13楼2013-06-26 18:26
                    收起回复
                      @叶灵子仙 : 因信称义,因信得救。如果没有宗教上的正法。又怎么证明天的存在呢?
                      无怨斋主:上天孕育万物,皆有其理。凡设一不足,必有全之之法。
                      人筋脉有病,自然万物,能治疗筋脉者,多类似筋脉。如葛根,桑枝,海风藤,雷公藤……
                      人脑海有虚,补遗脑者,必然形状如脑,如核桃之类
                      肾虚,则自然物中,补肾者,形状类肾,如栗子,刀豆,不可数
                      皆是造物征兆。教人自救。上天爱人之心,无言而自明。


                      14楼2013-06-26 18:46
                      收起回复
                        谢教授言:练气在放松。道回子曰:修心在自宽。


                        16楼2013-07-29 11:15
                        回复
                          很多人习惯把课堂上给老师鞠躬之类的人伦举止,和宗教仪式给等同了。
                          这类人如果远远看见有人蹲在河边洗衣服,多半会认为对方正在举行某种古老的萨满仪式。


                          17楼2013-08-20 01:11
                          回复
                            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
                            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
                            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
                            由心生情,源情发志。心志坚定,天人感应。是故,我辈哭泣,不过笑料;窦娥喊冤,六月飘雪。
                            造物造化人,有别众生,在有人心。故人心不泯,即可通神。然有人易通,有人难通,在心志虔诚与否。故所谓:“佞人百祈,神无所见;贞士一哭,遽达天听。亦足见贞烈之通神明矣”
                            纪文达公曰:“缁衣黄冠,或坐蜕不仆;节妇烈士,或骸存不腐。皆精神足以持其形耳”;
                            洗冤录有云:“负米者死,肩骨后朽;舆夫死,腿骨后朽。以其生前用力,为精气结聚,故入土不易朽”。
                            上二者分别从身与心,两个层面论述。心行赤诚,而后感应。天地人,皆出造物。人怪神不灵,不知心不坚。
                            余常言:人主合一,非力非学,惟心所宅。


                            18楼2013-09-26 22:31
                            回复
                              道回子曰:事所当然谓之道,物之反常谓之妖。


                              19楼2013-10-10 15:3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