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74贴子:112,783

回复:杜诗研究书目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宋本杜工部集》六册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年代:建国后(1949-至今)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影印
装帧:线装
尺寸:长33.5*宽22.3*高7.5(cm).
册数:6册
品相描述:近全品,函套缺一个骨别,函套内部有沈鸿题字。
详细描述:《宋本杜工部集》六册,带有 张元济菊生先生长跋一文;考定其六册为合二种版本而成。一种为南宋初年浙江覆刻嘉祐四 年(1059)王琪增刻宝元二年(1039)王洙编订原本。又一种则正是钱谦益所谓吴若校刻之本。
原装六册一函
提要:
1957 年商务印书馆据毛氏汲古阁所藏宋本影印出版,列为 《续古逸丛书》第四十七种。其缺页数处,悉据国家图书馆所藏钱钞本配补,学人始得获见 此稀世珍本。
全书线装六册,共二十卷,其中诗十八卷,卷一至八为古体诗,卷九至十八为 近体诗,共1410 首;末二卷为文赋,计28 篇。
前有王洙记,末附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 郎杜君墓系铭》、王琪后记、裴煜补遗9 篇、毛扆跋、张元济跋。张氏跋云:“毛氏汲古阁所 藏宋本,递传至于潘氏滂喜斋,今归上海图书馆。相传为嘉祐间刊,然以讳字避至完、构观 之,是刻当在南宋初矣。检校全集,计二十卷、补遗一卷。
宋刻两本相俪,缺叶为毛氏抄补, 亦据两本。其一存卷一第三、四、五叶,卷十七至二十及补遗。每半叶十行,行十八至二十 一字。毛氏抄补自卷一第六叶起至卷九、卷十五、卷十六,每卷先列子目,目后衔接正文。 其二为卷十至十二,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毛氏抄补卷十三及十四。
每卷先列子目,目后 重衔书名、卷次及诗体首数各一行。两本字体、纸墨均甚相似,骤不易辨。但从行款、注例 审之,显有不同。其卷一王记之宋刊,卷十二第廿一后半叶,卷十九第一、二叶及补遗 第七、八叶之钱抄,均据北京图书馆藏本照补。”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36楼2020-06-06 13:37
回复
    杜诗研究常用书版本述略
    【续】
      一、历代重要杜集校注本
      (一)宋本
      1.《宋本杜工部集》二十卷,宋王洙编。无注,校勘白文本。传世杜诗搜罗较为完整,并保存大量异文。此本为后代所有杜集之祖本。王洙原书是否刊行不得而知,后经王琪刊行流布天下,而王琪镂刻之原本今亦不存,可见者为毛氏汲古阁所藏宋本,为两种相俪之南宋刻本,现存上海图书馆。1957年商务印书馆据此影印出版,列为《续古逸丛书》第四十七种。全书线装六册,共二十卷,卷一至卷八为古体诗,卷九至卷十八为近体诗,共1410首,末二卷为文赋,计28篇。前有王洙记,末附元稹铭、王琪后记、裴煜补遗9篇、毛扆跋、张元济跋。须注意者,其他宋本中有所谓王洙注,而此本王洙记、王琪后记皆未言作注事,王注实为北宋邓忠臣注,因邓入元祐党人碑,刊刻者乃托名王洙。他本校文曰王洙则出王洙无疑也。
      2.《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宋赵次公注,今人林继中辑本。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四上载:“赵次公注杜诗五十九卷。”赵书卷首自署《新定杜工部古诗近体诗先后并解》,后人或称《杜诗正误》,或称《杜诗证误》,或称《赵次公注杜甫诗集》,为今存最早之杜集编年注本,亦是宋注中造诣最深、影响最大者。惜全本已佚,今存残本有二:一为明抄本,十巨册,有1916年沈曾植跋,今藏国家图书馆;一为清康熙抄本,封里有许承尧题记,乃明抄本之过录本,今藏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两本皆二十六卷,计末帙七卷、成帙十一卷、已帙八卷(末、成、已当是丁、戊、己,系书贾涂改),以编年为序,起《宴戎州杨使君东楼》,止《聂耒阳书致酒肉疗饥荒江》。宋代以来注本多有称引,今人林继中辑为《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一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
      3.《九家集注杜诗》,宋郭知达编。收王安石、宋祁、黄庭坚、王洙、薛梦符、杜田、鲍彪、师尹、赵次公九家杜注,删伪苏注偶有未尽,宋代重要杜注尽在于此。郭氏自刻蜀本称《新刊校订集注杜诗》,已佚。曾噩重刻于广东漕司,三十六卷,原刻亦佚。今存曾噩覆刻传世者有两个残本:一为皕宋楼原藏宋本,存卷六至卷十一共六卷,三册,后归日本静嘉堂;一为铁琴铜剑楼原藏宋本,存三十一卷,抄补五卷,现下落不明。上世纪三十年代,张元济曾借得铁琴铜剑楼藏本制成铅皮版,因抗日战争爆发而未能付印。1982年中华书局用这份铅皮版打样重新制版影印,缺页处用清嘉庆翻刻本抄补,成两函十六册。此清嘉庆翻刻本,名《九家集注杜诗》,为清代以来较通行之本。另有明刻本,四库全书本,台湾大通书局据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杜诗丛刊》本,洪业据嘉庆刻本翻刻《杜诗引得》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缩印《杜诗引得》本,等等。
    【未完】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38楼2020-06-07 10:09
    回复
      杜诗研究常用书版本述略
      【续】
        (二)清本
        1.《钱注杜诗》,清钱谦益注。钱氏于明末作《读杜小笺》、《读杜二笺》,入清后请朱鹤龄加以补葺,未几与朱氏反目,乃增益其书成《杜工部集笺注》,后经族孙钱曾补充纂订,由季振宜静思堂刊行,书名《钱牧斋先生笺注杜工部诗》。此书极为精要,采用文史互证方法,深求诗旨,多所发明。清末民初有多种版本,今日较为通行之本为台湾大通书局《杜诗丛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本,北京出版社《四库禁毁书丛刊》本,以上三本皆据静思堂本影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据静思堂本断句铅印,上海古籍出版社又于1979年、2009年两次重印。
        2.《杜工部诗集辑注》,清朱鹤龄注。朱氏注杜得到钱谦益的奖掖,本欲与钱注合为一书,后因观点相左,遂自刻其书。朱注大力删汰前人见解,于经史典故及地理职官考据分明,为清初钱注外又一重要注本。此书今传康熙间金陵叶永茹万卷楼刻本,二十三卷,前列钱谦益序,收诗1457首,文赋32首。又有乾隆间金陵三多斋翻刻本,因避查禁,抽去钱谦益序,书名改为《杜诗笺注》。1976年日本吉川幸次郎据万卷楼本影印,收入《杜诗又丛》。2009年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韩成武等以万卷楼本为底本校点的排印本。
      【本篇未完】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39楼2020-06-07 10:15
      回复
          4.《读杜心解》,清浦起龙解。此书专注于体察诗人之心,颇多新见。有雍正二年至三年浦氏宁我斋自刻本。1999年齐鲁书社影印宁我斋本,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华书局1961年据宁我斋本标点铅印,分为三册出版,2000年第四次印刷起改为两册,为最常见之本。1974年台湾大通书局据中华书局1961年点校本影印,收入《杜诗丛刊》。另有多种清刻本。
          5.《杜诗镜铨》,清杨伦注。此书广采众家,平正通达,简明扼要,是又一部总结性的著作,在清代诸本中流传最广。今所见最早版本为乾隆五十七年阳湖杨氏九柏山房刻本。同治十一年吴棠于成都四川节署刊刻,是为望三益斋刻本,后之翻刻者,多依此本。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九柏山房刻本标点铅印出版,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新一版,为最通行之本。台湾有新兴书局本(情况不详,见黄永武《杜甫诗集四十种索引》)。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41楼2020-06-07 10:17
        回复
          【续】

           二、研究著作举要
            (一)古代
            1.《杜臆》,明王嗣奭撰。此书采用“以意逆志”的方法,逐首讲评杜诗1268首,深刻透辟,精彩纷呈。王氏此稿成于明末,未曾刊行,至仇兆鳌《杜诗详注》大量征引始为人所知。手稿五册,以仁、义、礼、智、信为次,现藏上海图书馆。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将此稿及王氏《管天笔记外编》一并影印出版,1963年又单独将《杜臆》排印出版。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1963年排印本略加修订重印行世。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须注意者,仇兆鳌征引文句与王氏稿本常有出入,所据可能为其他未知抄本。
            2.《读杜诗说》,清施鸿保撰。此书以订正仇注为主旨,反对穿凿附会。施氏生前未曾刊行,今人张惠剑购得其书并加以校点,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铅印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略加修订出新一版。
            (二)现代
            1.《情圣杜甫》,梁启超著。原为作者1922年5月21日为诗学研究会所做讲演,初发表于《晨报副刊》1922年5月28、29两日,后收入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梁任公学术讲演集》第一辑,又收入中华书局1962年版《杜甫研究论文集》第一辑。另有《饮冰室合集》本。该文以个人生活和感情的新视角重新刻画杜甫形象,开一代学术新风。
            2.《杜甫》、《少陵先生年谱会笺》,闻一多著。《杜甫》为未完稿,原载《新月》1928年第一卷第六期。此文以热烈的诗笔为杜甫画像,颇具感染力。《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初载于武汉大学《文哲季刊》1930年第一卷第一至第四期,有开明书店排印本。此文开创年谱新体例,引入文化背景以丰富对杜甫生平的叙述。以上两文后来都收入论文集《唐诗杂论》。该书有多种版本,以湖北人民出版社《闻一多全集》本为善。上海古籍出版社“蓬莱阁丛书”本有傅璇琮长篇导读。
            现代重要杜诗研究著作尚有多种,如
          程千帆《杜诗伪书考》,
          冯至《杜甫传》,
          萧涤非《杜甫研究》,
          朱东润《杜甫叙论》,
          陈贻焮《杜甫评传》,
          曹慕樊《杜诗杂说正续编》,
          莫砺锋《杜甫评传》,
          等等,因时代较近,版本较少,也比较常见,故不为赘辞,仅举梁、闻二先生开创性著作以备体例。
            参考文献:
            [1]张忠刚,赵睿才,綦维,孙微.杜集叙录[M].济南:齐鲁书社,2008.
            [2]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科研项目。项目名称:杜甫诗歌文本新读。项目编号:QY200912。
          【本篇 终】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43楼2020-06-07 10:24
          回复
            杜工部集 玉勾草堂藏版
            《杜工部集》这几年一共入藏三部。
            一部为光绪翰墨园的套印本。一部为同治十一年致一斋翻乾隆玉勾草堂本(此为写刻本)。一部为乾隆玉勾草堂本(匠体字本)。
            乾隆玉勾草堂本不常见。于二种常见之。故玉勾草堂常遇李鬼。
            下面的这个是2012年12月中国书店拍卖的《杜工部集》。
            拍卖说明是这样描述的:
            编号: 430 拍品名称:杜工部集 二十卷 首 一卷
            参考价:---- 起拍价:20000.00 成交价:23000.00
            拍卖公司:中国书店海王村拍卖公司 拍卖会:中国书店第60期大众收藏书刊资料拍卖会 开拍时间:2012年12月15日(星期六)10:00开始
            详细描述:
            作者:唐・杜甫 撰
            年代:清乾隆玉勾草堂刊本
            函册:20册
            纸张:纸本
            装帧:线装
            尺寸:半框:12.6×8.9
            钤印:铁琴铜剑楼
            可否出境:--
            是书开本小巧,卷首书衣题“乾隆玉勾草堂原刻本”。
            附图:










            作者:不详
            出版社:不详
            年代:清代 (1644-1911)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尺寸:长20*宽12(cm).
            册数:9册
            品相:八五品
            品相描述:拍卖会不曾有的 极初印 清乾隆玉勾草堂原刻本《杜工部集》

            绝对是乾隆玉勾草堂初刻初印。
            开本:20*12厘米
            楮墨精良,纸张绵软。不是后印和翻刻所能比较。
            玉勾草堂本初印杜工部,大概印数不多,流传更少。现大多是后印和翻刻本。
            收藏要的就是初刻初印。
            详细描述:
            一、全书共十册,缺第五册,存九册。
            二、第一册缺前俩页,前面有十几页书口残缺。
            三、第八册缺目录。
            四、部分书口分开。
            缺陷都在书影上。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44楼2020-06-11 09:01
            回复
              杜诗版本及作品研究

              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作者:蔡锦芳
              页数:264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上、下两编。
              上编是关于杜甫诗歌版本及注家方面的研究,澄清了杜诗版本流传过程中的诸多疑问。如郭知达的《新刊校订集注杜诗》,中华书局的影印本与原宋本之问有多大的出入?神秘的杜修可、杜定功、杜立之等人是何许人也?《钱注杜诗》的底本是不是他所自称的吴若本?朱鹤龄辑注杜诗的成就究竟如何?杨伦的《杜诗镜铨》是否存在着以蒋金式的批朱本为底本但又不欲明告读者的嫌疑?等等。这些问题,在我们的书中都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下编是关于杜甫诗歌作品的专题研究,如“诗史”特征的呈现、好友群像的描述、杜甫喜乐诗的梳理、杜甫戏题诗的分析等,读者将从不同的侧面对杜甫及其作品获得更深入的体察。
              作者简介
              蔡锦芳 女,1965年生,江苏扬州人。1989年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硕士毕业,2003年浙江大学古籍所博士毕业。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杜诗学研究和清代乾嘉学术研究,已在《文史》、《国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
              书籍目录
              自序
              上编 杜诗版本研究
              一、宋郭知达《新刊校订集注杜诗》校论 ——兼谈《四库全书》文渊阁本《九家集注杜诗》所用底本
              二、宋杜诗注家薛苍舒与薛梦符实为一人考
              三、林继中《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应补人《草堂诗笺》中的“赵傻”注
              四、赵子栎未尝注杜考
              五、宋代杜诗注家杜修可和杜定功二家真实存在吗?
              六、宋代杜诗注本中的“立之”、“杜立之”、“王立之”实为王直方
              七、吴若本与《钱注杜诗》
              八、《杜诗博议》质疑 附录:清潘柽章《杜诗博议》辑佚
              九、李实乃明末清初的杜诗注家
              十、朱鹤龄《辑注杜工部集》研究
              十一、蒋金式及其批朱鹤龄辑注《杜工部诗集》研究 ——一兼谈其与杨伦《杜诗镜铨》之关系
              下编 木土诗作品研究
              一、议“杜诗似太史公书”
              二、从杜诗能正史之误补史之缺来看其“诗史”特征
              三、杜诗中的好友群像
              四、浅谈杜甫的喜乐诗
              五、谈杜甫的戏题诗
              六、杜甫、钱谦益、陈寅恪戏题诗之比较
              七、姜夔与杜甫
              八、杜甫《大云寺赞公房》“听听”一词校释
              主要参考
              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一、宋郭知达《新刊校订集注杜诗》校论——兼谈《四库全书》文渊阁本《九家集注杜诗》所用底本
                宋学者郭知达编纂的《九家集注杜诗》,据文献记载,流传至清乾隆年间时,宋本只存有两部:
              一是编《四库全书》时,馆臣于宫中武英殿库架上发现,后用来作为文渊阁本底本的那一部;
              另一是藏于黄丕烈手中,后归常熟瞿镛铁琴铜剑楼的那一部。归铁琴铜剑楼的那一部,1981年已由中华书局据30年代张元济先生借瞿氏藏本制成的铅片版影印出来了,书名是《新刊校订集注杜诗》,全十六册。原本缺卷十九、卷二五、卷二六、卷三五和卷三六,已抄补全。(据瞿镛《铁琴铜剑楼书目》)
              另外,本中尚有不少缺页,中华书局影印时,又据清刻本抄补。由于作为文渊阁本底本的那一部后来已不知下落,所以此本显得弥足珍贵,但由于此本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后人两次甚至两次以上的抄补,所以书中的错误也实在不少。为了尽可能地弄清或恢复此宋本的本来面貌,我们觉得有必要先将武英殿库架上发现的那一部的流传情况和校勘情况了解清楚,因为这样我们才会取得一些参照,并进而作出判断。
                翻开文渊阁本的《九家集注杜诗》,我们首先会看到乾隆御题的两首诗
              第一首是《御制题郭知达集九家注杜诗》
              平生结习最于诗,老杜真堪作我师。
              书出曾锓实郭集,本仍宝庆及淳熙。
              九家正注宜存耳,(是编为宋郭知达集九家注,乃王文公、宋景文、豫章先生、王原叔、薛梦符、杜时可、鲍文虎、师民瞻、赵彦材,见于知达《序》。其言王文公即王安石,宋景文即宋祁,王原叔名洙,杜时可名田,师民瞻名尹,赵彦材名次公,薛梦符、鲍文虎,即其名,豫章先生盖黄庭坚也。版刻于广东,说见曾噩《序》,卷后署云宝庆乙酉广东漕司锓板。马蝴临《文献通考》载此版,亦称为善本。)余氏支辞概去之。适以遗编搜四库,乃斯古刻见漕司。(此书旧藏武英殿,仅为库贮陈编,无有知其为宋椠者。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45楼2020-06-30 18:04
              回复
                元明杜诗文献研究综述_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十辑)
                【续】
                论文方面主要有:
                廖仲安《杜诗学》[35]、
                綦维《金元明杜诗学研究》[36]、
                赵海菱《杜诗在元代的研究与整理》[37]、
                李杰玲《明末遗民对杜诗的接受和阐释——以王嗣奭、钱谦益、金圣叹和傅山为例》[38]、
                张家壮《明末清初杜诗学述论——以几种重要的杜集为中心》、
                李晓霞《明人论杜研究——以诗话为中心的考察》、
                赫兰国《辽金元时期的杜诗学》、
                杜伟强《明代杜诗全集性注本研究》、王燕飞《明代杜诗选录和评点研究》《论明代杜诗选注和评点的特点》[44]。
                綦文是国内首次系统梳理了金、元、明杜诗学基本情况的论文,分上、下两编。上编是“金元杜诗学研究”,对元代著名的杜诗注本和名人论杜做了概述和分析;
                下编讨论明代的杜诗学,分为“明代杜诗注本研究”和“明人论杜研究”两章十节论述明代杜诗注本和明人杜诗学观点,是研究元明杜诗学较早的论文。但因篇幅所限,许多文献只是简单介绍,研究深度不够。相对綦文,赫文研究比较深入,视野也较开阔,对此时期产生的杜诗学现象、
                名人论杜、重要的杜诗注本等均有研究,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
                如金元诗学唐人,那么金元时期的唐诗学和杜诗学之间的关系如何?
                元代盛行诗格类的著作,在此影响之下,产生了一批有关杜诗诗格类的著作,这之间的关系怎样?
                《杜律虞注》从明代开始已有人怀疑是伪书,却盛行不衰,现当代学者做了许多工作证明其是伪书,几成定论。
                赫文依然纠结于该书的性质,用30页的篇幅罗列材料(材料大多重复前人所用),最后证明周采泉先生的观点是正确的,而对于该书在明代盛行的状况和对后世的影响则一笔带过,对该书注解的特点更无一字提及。
                同门李晓霞、杜伟强和拙文研究的是明代杜诗学,是目前有关明代杜诗学和杜诗文献研究最全面的论文。
                李文以《明诗话全编》为材料基础,从722家明代诗话中钩稽有关的论杜言论,从“明人论杜诗话的内容”“明人的杜诗学理”两个大的方面,从“对杜甫其人的评说”“对杜诗艺术的评赏”“对杜诗源流的分析”“‘诗史’说的论争”“‘诗圣’说、‘大家’说”“模拟杜诗的理论依据”等六个小的方面阐述了明人有关杜甫、杜诗的各个方面,
                最后指出明人论杜诗话的价值和影响。杜文首先讨论明代全集杜诗注本产生的背景,之后对单复《读杜愚得》和胡震亨《杜诗通》作了个案研究,最后指出明代全集性注本的价值与不足。拙文关注的是代表明代杜诗学特点的对于杜诗选录和评点杜诗的问题,分析其背景,总结其特点,又分别对郑善夫的《批点杜诗》和颜廷榘的《杜律意笺》做了个案研究,最后指出“明代杜诗学在杜诗学史的链条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它在很多方面继承了宋、元以来的杜诗学成果,也开创了一些新的特点和方法,产生了一批新的成果,为杜诗学在清代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假若没有明代的这种过渡作用,整个杜诗学史也许会黯淡一些。明代杜诗学,尤其是代表明代杜诗学特点的对于杜诗的选录和评点,就像一颗小星,在杜诗学史的明亮夜空散发着独特的光芒”。首次给明代杜诗学在杜诗学史的地位进行了客观而公正的评价。同时,三篇论文也有很多的问题没有得到关注或解决,如李文对明人的贬杜现象关注较少;杜文沿袭旧说,将胡震亨《杜诗通》作为全集性注本,邵宝的《分类集注杜诗》虽是伪书,在后代影响却很大,论文也没有涉及;拙文问题更多,明代杜诗选注和评点的杜诗文献现存数量可观,文中只重点研究了两种。
                可见,以上研究或流于文献的简单介绍,或沿袭旧说,或对相关问题关注不够,或欠完备,因此,对于元明杜诗文献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升质量,加大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第二,关于元明杜诗文献的个案研究。
                文献个案研究的重点是比较重要的杜诗文献,如方回(1227—1305)《瀛奎律髓》、刘辰翁(1233—1297)《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文天祥(1236—1283)《文信公集杜诗》、托名虞集(1272—1348)《杜律虞注》、董养性《杜工部诗选注》;诗话方面主要是元明大家论杜诗话,如杨慎(1488—1559)《升庵诗话》、胡应麟(1551—1602)《诗薮》、王嗣奭(1566—1648)《杜臆》等,对于专书的杜诗诗话文献研究力度不够。
                关于方回《瀛奎律髓》与杜诗的研究,主要有:詹杭伦《杜甫律诗技法论》[45]、石影《方回对杜甫诗歌的品评》[46]、张红《方回的杜诗观及其诗学体系之建构》[47]、侯翠云《从〈瀛奎律髓〉看方回的杜诗观》[48]等。这些论文主要是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探讨方回对杜甫的评价或者方回本人的诗学体系,对于该选本选录杜律在元明产生的影响和意义尚无人论及。
                关于刘辰翁《批点杜诗》的研究,主要有赵星《刘辰翁的杜诗评点初探》[49],焦印亭《刘辰翁批点杜甫诗论略》[50]《刘辰翁评点杜诗著作叙录》[51],邱旭《〈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研究》[52]《试论刘辰翁杜诗评点的特点》[53]等。其中邱旭的硕士论文用功较深,在文献方面梳理了刘辰翁批点杜诗的版本流变,在理论上概括了刘辰翁批语的特色及其在杜诗学史上的价值。
                关于文天祥《文信公集杜诗》的研究,有三篇同名的硕士论文:《文天祥集杜诗研究》[54]。此外,还有一些单篇论文,如赵超、王渭清《文天祥〈集杜诗〉与〈胡笳曲〉的异同论》[55],魏景波《文天祥与杜甫的异代诗缘》[56]等,分别从文献、文论、文学批评等诸多方面对文天祥的集杜诗做了深入研究。
                关于托名虞集《杜律虞注》的研究,主要有:程会昌《杜诗伪书考》[57]、冯建国《〈杜律虞注〉伪书新考》[58],罗鹭《伪〈杜律虞注〉考》[59],冯小禄《伪〈杜律虞注〉补说》[60]等,这些论文从不同方面考证了署名虞集的《杜律虞注》乃是一部伪书,其中冯文材料最为丰富,将明代以来关于伪虞注的材料一一辨正,并就相关的问题提出异说,例如对于杨士奇《杜律虞注序》的误读等。
                关于董养性《杜工部诗选注》的研究,主要有:綦维《海外孤本——董益〈杜工部诗选注〉》[61]、赫兰国《董养性〈选注杜诗〉考》[62]《董养性〈选注杜诗〉与仇兆鳌〈杜诗详注〉异文考释》[63],分别就同名的董益进行了考证,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结论,同时也对该本的特点和价值做了探讨,并同其他杜诗注本进行了对比。
                关于王嗣奭《杜臆》的研究。随着王嗣奭《杜臆》的整理出版,研究论文明显增多,刘开扬《王嗣奭和他的〈杜臆〉——为纪念杜甫诞生1250周年而写》[64]《关于〈杜臆〉的一条解释——杜甫〈醉时歌〉句“灯前细雨檐花落”》[65]主要介绍了作者王嗣奭和《杜臆》的成书、版本等问题。柴德赓《关于〈杜臆〉的作者王嗣奭》[66]对王嗣奭的民族气节、生卒年和交游等情况做了补正;台湾曹树铭《杜臆增校》以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林非闻抄本所引王嗣奭《杜臆》与1963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杜臆》(以王孙旦抄本为底本)逐题校对,从其异同考证二者是关系,认为是两个不同抄本,可彼此互相补充,汇并一起,方是《杜臆》之全貌;张家壮《回归与超越:〈杜臆〉与“以意逆志”法》[67]对《杜臆》解杜采用的“以意逆志”法及其在杜诗学史上意义做了探讨;杨海健《浅论王嗣奭〈杜臆〉底本问题》[68]《王嗣奭〈杜臆〉版本考》[69],主要探讨的是《杜臆》的底本问题,认为:《杜臆》的底本乃是盛行于元明间的高崇兰编、刘辰翁批点《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还有李巍巍《王嗣奭〈杜臆〉研究》[70]《〈杜臆〉注杜得失浅谈》[71]、许葆华《浅析〈杜臆〉的评注特色》[72]等论文研究的是王嗣奭注杜、评注杜诗的特色和得失等问题。
                其他元明杜诗文献也受到了关注,如:魏青《宋濂〈杜诗举隅序〉一识》[73]分析了明初宋濂对刘辰翁批点本的批评;
                钟文娟《明人赵大纲〈杜律测旨〉研究》[74]、綦维《赵大纲及其〈杜律测旨〉》[75]二文对明人赵大纲的《杜律测旨》进行了研究。
                前文介绍了是书的版本、流传、作者、价值和影响,通过和相关杜诗注本的比较,考察了《杜律测旨》的注评得失,认为赵大纲以浅显通俗的串讲方式评点杜律,揭示杜诗的思想心曲,有些注评发前人所未发,补充了前人的不足;
                后文认为赵大纲注杜多从“裨补风化”出发,多有曲解杜诗,反映了宋明理学下的杜诗学风貌,同时,赵注简明流丽,不乏深警之见。
                沈时蓉、庾光蓉《卢世鴳〈读杜私言〉发微》[76],綦维《德州学者卢世鴳的杜诗学成就》[77]和孙微、王新芳《卢世鴳〈杜诗胥钞〉及〈读杜私言〉考论》[78],对明末清初著名杜诗学者卢世鴳的《读杜私言》和《读杜胥抄》分别进行探讨,对文献作者、流传、版本以及卢世鴳的杜诗学观点进行了分析。
                曾绍皇《论徐渭的崇杜情节及其手批〈杜工部集〉》[79]一文对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残本徐渭《批点杜诗》做了介绍,结合徐渭的诗学观概括了他的杜诗学特点;
                王燕飞《颜廷榘及其〈杜律意笺〉》[80]对《杜律意笺》的初刻时间、笺注特点和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刘文刚《单复的杜甫研究》[81]《唐元竑的杜甫研究》[82]研究的是单复和唐元竑的杜诗学;
                丁功谊《杜诗三笺与钱谦益诗史观的深化》[83]对钱谦益的《读杜小笺》《读杜二笺》和钱笺体现出的诗史观念的深化做了分析;
                董芳《王慎中贬杜研究》辑录了各种本子中王慎中批评杜诗的评论,分析了王慎中贬杜的内容和原因,指出了其在杜诗学史上的意义。
                诗话方面,主要有:徐希平《博取众长独树一帜——杨慎〈升庵诗话〉论李杜评析》[85],余来明《杨升庵杜诗观的时代诠释》[86],高小慧《杨慎的“诗史”论》[87],邓新跃《杨慎对杜诗“诗史说”的批判及其批评史意义》[88],吴中胜、蒋翠丽《明代诗人论杜甫》[89],张若雅《胡应麟〈诗薮〉论杜诗》[90],高小慧《孰为诗“圣”?——杨慎“扬李抑杜”论》[91]等,主要探讨的是杨慎的“诗史”说、“李杜优劣论”等主流性论杜观点,以及胡应麟《诗薮》对于杜诗的评论。
                三、结 论
                以上研究成果表明,目前对元明杜诗文献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成果却不多见,研究中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元明杜诗文献的总体状况和特征缺乏清晰的认知和把握,对元明杜诗学在整个杜诗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还认识不清。
                第二,对元明杜诗文献和当时的学术背景、文化背景、诗学流派等的关系,元明学者通过杜诗文献折射出的杜诗学观点、杜诗学的演进过程没有清晰的描述。如元明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唐诗选本,选录杜诗甚多,而且,这些选本又经过元明学者的评点,甚至流传海外,对他国之学术产生了一定之影响,都需要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
                第三,关于具体文献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和加强,如《杜律虞注》和《杜律演义》关系的问题,学界多先入为主,认定该书是伪书,诸多考证也是隔靴搔痒,研究材料亦没有完全发掘。又如,张鴳是明代的杜诗学专家,撰有三种杜诗文献,被仇兆鳌《杜诗详注》引用80多条,而关于张鴳的杜诗学至今尚无人论及。诸如此类,有待认真研究,方能谨慎定论。
                通过以上对研究现状的分析概括,我们可以发现,对元明杜诗文献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和学术空白点急需填补。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甘肃省嘉峪关市委党校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47楼2020-06-30 18:58
                回复
                  杜诗文献学史研究
                  《杜诗文献学史研究》是2017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新芳。
                  书 名:杜诗文献学史研究
                  作 者:王新芳
                  ISBN:9787030553676
                  页 数:268
                  定 价:¥88.0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
                  装 帧:平装
                  开 本:16
                  内容简介
                  《杜诗文献学史研究》试图通过对历代杜诗文献注本的整理研究,详细梳理杜诗文献学的发展历程,对杜诗学的历史嬗变形态作出整体关照。《杜诗文献学史研究》从文献发展史的视角出发,密切关注杜诗学文献前后递嬗的脉络关系,结合每个历史时段的文化背景、学术思潮、文人心态,总结和阐释了不同历史时段杜诗校勘学、注释学、评点学的特色和倾向,并重点对明清杜诗评点中的作者混淆问题进行了厘定与区分,力求正本清源。此外,《杜诗文献学史研究》还以杜甫《行次昭陵》《哀王孙》《示獠奴阿段》等诗作为个案,从杜诗文献学的角度,对其中用典、注释等疑难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学术史考察。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唐宋时期杜诗文献研究 1
                    第一节 论晚唐五代笔记小说对杜甫生平事迹的杜撰 1
                    第二节 宋人员安宇及其补辑杜诗考释 13
                    第三节 论杜诗校勘史上的“以意改字”现象——以宋代杜诗校勘学为中心 18
                    第二章 元明时期杜诗文献研究 34
                    第一节 方回《瀛奎律髓》的杜诗评点与纪昀之再批评 34
                    第二节 郑善夫杜诗评点研究 41
                    第三节 郑善夫与王慎中杜诗评语的厘定与区分 68
                    第三章 清代杜诗文献研究 95
                    第一节 清初珍稀杜集序跋汇录 95
                    第二节 李因笃杜诗评点研究 115
                    第三节 《朱竹垞先生杜诗评本》中朱彝尊与李因笃评语的厘定和区分 133
                    第四节 吴冯栻《青城说杜》考论 151
                    第五节 朱琦《杜诗精华》与邵长蘅杜诗评语的厘定与区分 165
                    第四章 民国及现当代杜诗文献研究 182
                    第一节 洪业先生《杜诗引得序》考论 182
                    第二节 杜甫古典诗话的终结:蒋瑞藻《续杜工部诗话》研究 195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杜诗学文献目录研究述评 202
                    第四节 论韩成武先生的杜甫研究特色 214
                    第五章 杜诗文献学史个案研究 219
                    第一节 《行次昭陵》“铁马汗常趋”用典考 219
                    第二节 《哀王孙》“朔方健儿”的学术史考察 230
                    第三节 《示獠奴阿段》“陶侃胡奴”用典考辨 237
                    第四节 从《同谷七歌》的“龙蛇”意象看历代注家之穿凿 246
                    参考文献 252 [1]



                  参考资料
                  1. 杜诗文献学史研究 .京东[引用日期2020-03-31]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48楼2020-06-30 19:11
                  回复
                    吉林大学沈文凡教授推荐杜甫诗选书目
                    2018-12-12 17:30
                    “风雅弦歌”
                    吉林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沈文凡教授
                    推荐杜甫诗选书目
                    诗话有言:“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杜甫作诗“变化开阖,出奇无穷”。从少年时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到老年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闲情,到“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的忧思。其诗或意气风发,或深沉孤寂,或清新流转,或慷慨悲歌。但在社会现实的影响下,杜诗最终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这也让我们看见了一代诗圣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杜甫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那么哪些杜甫诗歌的选本是值得我们细心研读的呢?
                    杜甫诗选
                    作者简介
                    沈文凡,文学博士,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唐宋文学,东亚古典汉诗,中国韵文接受史等方面的学术研究。

                    《杜甫诗选注》
                    沈文凡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年
                    定价:7.40
                    荐语:
                    沈文凡先生的《杜甫诗选注》是“诗仙词圣精品文库”中的一种。本书在选目上十分重视文学地位较高的律诗部分,同时又注意到了其他体裁的价值。在编排上以分体为主,又兼顾了诗歌编年与分题材等问题。注释部分对诗句中的字词作出精当的解释,辅之以诗人的生平经历,对诗中提到的人物亦有简要的介绍,并对诗句的意义作出细致的解析,又引用了诗话评价等内容,似简实繁,十分丰富。此外,是书还通过具体诗篇的解题注释,揭示了杜诗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

                    《杜甫诗选》
                    谢思炜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
                    定价:33.00
                    荐语:
                    谢思炜先生这本《杜甫诗选》参考、斟酌了清代及近人各家的注本,选取杜甫诗集中传诵度最广、最具代表性的篇目,对其进行了注释与解读。注释部分虽简洁,亦引经据典,力求内容准确可靠。解读部分则参取各家优长并加以思考,介绍了诗歌的创作背景,对字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又兼顾了各家诗评。此书内容丰富,对读者理解杜甫诗歌有很大的帮助。

                    《杜甫诗选》
                    邓魁英等著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05年
                    定价:32.00
                    荐语:
                    邓魁英先生这本《杜甫诗选》是“中国文学经典”中的一种。本书选取了能够代表杜甫思想与艺术、颇具特色、有积极意义的三百首杜诗,参照《杜甫年谱》按年代进行了编排,书中注释十分详尽,参考各家注本,选用一部分前人的注释和评论,注明了诗歌的创作年代、主要内容以及艺术特点,对诗句进行了考证,并对其中的典故进行了讲解。本书信息量较大,可以为读者提供较为丰富的内容。
                    《杜甫诗选》
                    许渊冲著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
                    定价:15.00

                    荐语:
                    许渊冲先生这本《杜甫诗选》是“许译中国经典诗词”中的一种。本书选取了杜甫诗中的五十首名篇,除《饮中八仙歌》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两首是节选外,其余皆对全诗作出了英文的翻译。并且配有精美插图,颇具美感。此外,在每一篇原诗下附有赏析,交代诗歌创作背景,解释诗句含义,以便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英文翻译前,先理解诗歌内容。此书的英译部分尽量贴近原意又不失美感,是一本值得阅读的杜甫诗选汉英对照本。
                    杜甫诗选
                    张忠纲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9年
                    定价:33.00

                    荐语:
                    张忠纲先生这本《杜甫诗选》是“古典诗词坊”中的一种。本书在选目上颇具特色,选取了300首名篇,时间跨度却只有30年。这段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也正是诗人后半生的记录。注释部分兼具了对字词的解释、诗句的考证、典故与史实的介绍以及诗评等诸多内容,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十分详细,颇具价值。本书不局限于杜诗本身,还兼顾了各个方面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颇值一读。
                    《杜甫诗选注》
                    吴庚舜等著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
                    定价:18.00

                    荐语:
                    吴庚舜先生这本书以《杜诗详注》为底本,同时参考各家,择其善者,精中取精。选取了杜甫诗中思想与艺术皆为上乘的197首诗歌,并以年月为序,帮助读者理清杜诗创作的发展脉络。兼顾抒情诗与叙事诗,以保证题材与风格上的多样性。注释简明,交代了诗歌的创作年代、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并附有前人诗评。此书参考了其他论著,反映了当代的研究成果,是一本不错的杜诗选本。
                    《杜甫诗选》
                    葛景春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
                    定价:30.00

                    荐语:
                    葛景春先生这本《杜甫诗选》以《杜诗详注》为底本并与其他各家的本子作比较,择其善者而从之,选取了杜诗中能够体现诗人伟大思想情怀以及艺术性较高的225首作品。全书分为原文、题解、注释、评析四个部分。题解中对题目作出解释并交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注释部分引经据典,解释字词。评析部分则对诗歌的内容、写法、艺术特色等皆有交代。此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方便了读者的阅读。

                    《杜甫诗选评》
                    葛晓音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
                    定价:25.00
                    荐语:
                    葛晓音先生这本《杜甫诗选评》是“新世纪古典文学经典读本”中的一种。本书选取杜诗八十余首,每一部分都有一段对这一时期杜甫思想及创作情况的介绍,以便于读者在阅读诗歌之前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诗篇下除注释外,设有篇幅不等的评析,交代诗歌创作背景,详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并指出诗中独特之处,语言精练准确。同时又配有相对应的书画图片,颇为雅致。此书阅读价值很高。

                    《杜甫诗选注 增补本》
                    萧涤非等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
                    定价:52.00
                    荐语:
                    萧涤非先生采用编年体将所选杜诗分为四个时期:读书游历时期,困守长安时期,陷安史叛军中、为官时期以及漂泊西南时期。在每一时期下还有一个简单的介绍。同时在目录中还标明了每一首诗的诗体,以展示杜甫对各种诗体的运用情况。在题解中则交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思想特征、写作手法,兼具议论与考证。关于其中的一些史实与典故,则力求完整介绍,注释方面,先生采用“以杜解杜”“以史证杜”的方法,引用了前人注释。

                    《杜甫诗选》
                    莫砺锋等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8年
                    定价:39.00
                    荐语:
                    莫砺锋先生此书从杜甫全集中选取190题255首诗歌,除公认的名篇外,还收录了一些因思想倾向、诗体或者风格因素被忽视的作品,与前人选本皆有不同。注释部分参考各家,择善而从,加之己见,简洁明了。评赏部分篇幅不定,风格多样,涉及诗歌题旨、艺术风格、前人诗评等多种内容。此书虽为后出,但亦不失新意,值得读者细细品鉴。
                    (沈文凡先生推荐书目,刘健榕编辑推荐语)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49楼2020-07-01 18:31
                    回复
                      杜甫诗选注(增补本)
                      作者: 萧涤非 / 萧光乾 / 萧海川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作名: 萧涤非
                      出版年: 2018-1-1
                      页数: 515
                      定价: 52
                      装帧: 平装
                      丛书: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
                      ISBN: 9787020119226
                      内容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世也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等。出生于河南巩县。杜甫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诗人之一,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也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流传至今有一千四百余篇,他的诗歌集中反映安史之乱及其以后的社会历史,被后世誉为“诗史”,代表性的作品有“三吏”、“三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秋兴八首》等。《杜甫诗选注》是著名研究杜诗学者萧涤非先生的代表作,该书以编年体方式将杜诗按杜甫生平分为四个时期,选取281首作品,注解时除了“以杜解杜”、“以史证杜”、征引古人注杜成果,还包涵了作者自己的考订和议论,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很好的可读性。该书是当代杜诗选本的代表性著作。
                      目录
                      诗人杜甫(代前言)
                      例言
                      第一期读书游历时期 (公元七一二——七四五)
                      望岳(五古)
                      登兖州城楼(五律)
                      房兵曹胡马(五律)
                      画鹰(五律)
                      夜宴左氏庄(五律)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五排)
                      赠李白(五古)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五古)
                      赠李白(七绝)
                      第二期困守长安时期 (公元七四六——七五五)
                      八仙歌(七古)
                      春日忆李白(五律)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七古)
                      高都护骢马行(七古)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五古)
                      乐游园歌(七古)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七古)
                      兵车行(七古)
                      丽人行(七古)
                      前出塞九首(五古)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五古)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五古)
                      曲江三章章五句(七古)
                      夏日李公见访(五古)
                      秋雨叹三首(七古)
                      九日寄岑参(五古)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七古)
                      醉时歌(七古)
                      天育骠骑图歌(七古)
                      官定后戏赠(五律)
                      去矣行(七古)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五古)
                      后出塞五首(五古)
                      第三期陷安史叛军中、为官时期 (公元七五六——七五九)
                      月夜(五律)
                      悲陈陶(七古)
                      悲青坂(七古)
                      对雪(五律)
                      春望(五律)
                      哀江头(七古)
                      塞芦子(五古)
                      (以上陷安史叛军中作)
                      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三首(五律)
                      述怀(五古)
                      羌村三首(五古)
                      北征(五古)
                      彭衙行(五古)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七律)
                      春宿左省(五律)
                      曲江二首(七律)
                      (以上为左拾遗时作)
                      至德二载,甫自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五律)
                      望岳(七律拗格)
                      瘦马行(七古)
                      赠卫八处士(五古)
                      洗兵马(七古)
                      新安吏(五古)
                      潼关吏(五古)
                      石壕吏(五古)
                      新婚别(五古)
                      垂老别(五古)
                      无家别(五古)
                      (以上为华州掾时作)
                      秦州杂诗二十首(录四五律)
                      留花门(五古)
                      月夜忆舍弟(五律)
                      梦李白二首(五古)
                      天末怀李白(五律)
                      捣衣(五律)
                      空囊(五律)
                      病马(五律)
                      送远(五律)
                      佳人(五古)
                      发秦州(五古)
                      寒峡(五古)
                      龙门镇(五古)
                      石龛(五古)
                      凤凰台(五古)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七古)
                      发同谷县(五古)
                      剑门(五古)
                      成都府(五古)
                      (以上弃官客秦州同谷时作)
                      第四期漂泊西南时期 (公元七六〇——七七〇)
                      卜居(七律)
                      为农(五律)
                      蜀相(七律)
                      堂成 (七律)
                      江村(七律)
                      宾至(七律)
                      狂夫(七律)
                      野老(七律)
                      客至(七律)
                      遣兴(五律)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七古)
                      恨别(七律)
                      后游(五律)
                      春夜喜雨(五律)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七律)
                      春水生二绝(录一七绝)
                      所思(七律)
                      绝句漫兴九首(录六七绝)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录四七绝)
                      进艇(七律)
                      赠花卿(七绝)
                      三绝句(录二七绝)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七律)
                      戏为六绝句(七绝)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七古)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七古)
                      百忧集行(七古)
                      病橘(五古)
                      枯椶(五古)
                      野望(七律)
                      不见(五律)
                      花鸭(五律)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五古)
                      大麦行(七古)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五排)
                      (以上漂泊成都时作)
                      客夜(五律)
                      客亭(五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
                      九日(七律)
                      有感五首(录一五律)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五排)
                      王命(五律)
                      征夫(五律)
                      早花(五律)
                      发阆中(七古)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七古)
                      岁暮(五律)
                      释闷(七排)
                      天边行(七古)
                      阆山歌(七古)
                      阆水歌(七古)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录一七律)
                      (以上漂泊梓州、阆州时作)
                      草堂(五古)
                      四松(五古)
                      题桃树(七律)
                      绝句四首(录一七绝)
                      绝句六首(录三五绝)
                      绝句二首(五绝)
                      登楼(七律)
                      宿府(七律)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五古)
                      丹青引(七古)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五古)
                      忆昔二首(七古)
                      除草(五古)
                      去蜀(五律)
                      旅夜书怀(五律)
                      三绝句(七绝)
                      (以上重归成都草堂及漂泊云安时作)

                      白帝城最高楼(七律拗格)
                      八阵图(五绝)
                      负薪行(七古)
                      最能行(七古)
                      夔州歌十绝句(录三七绝)
                      古柏行(七古)
                      白帝(七律拗格)
                      存殁口号二首(录一七绝)
                      诸将五首(七律)
                      秋兴八首(七律)
                      咏怀古迹五首(录三七律)
                      壮游(五古)
                      昔游(五古)
                      遣怀(五古)
                      宿江边阁(五律)
                      历历(五律)
                      解闷十二首(录五七绝)
                      阁夜(七律)
                      缚鸡行(七古)
                      愁(七律拗格)
                      麂(五律)
                      昼梦(七律拗格)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录一五律)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录三七绝)
                      驱竖子摘苍耳(五古)
                      复愁十二首(录五五绝)
                      同元使君舂陵行并序 (五古 附:元结诗)
                      又呈吴郎(七律)
                      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勤耕牛,兼书触目(五古)
                      登高(七律)
                      九日(七律)
                      虎牙行(七古)
                      写怀二首(录一五古)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七古)
                      冬至(七律)
                      归雁(五绝)
                      (以上漂泊夔(kui)州时作)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七古)
                      江汉(五律)
                      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七律)
                      暮归(七律拗格)
                      晓发公安(七律拗格)
                      蚕谷行(七古)
                      登岳阳楼(五律)
                      岁晏行(七古)
                      南征(五律)
                      遗遇(五古)
                      宿花石戍(五古)
                      客从(五古)
                      清明二首(录一七排)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七古)
                      楼上(五律)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七古 附:高适诗)
                      小寒食舟中作(七律)
                      江南逢李龟年(七绝)
                      白马(五古)
                      逃难(五古)
                      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兴尽本韵。 至县, 呈聂令。 陆路去方田驿四十里,舟行一日,时属江涨,泊于方田(五古)
                      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五律)
                      长沙送李十一衔(七律)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五排)
                      (以上漂泊湖北、湖南时作)
                      附录:
                      《杜甫诗选注》批注
                      批注辑录说明
                      正文中批注
                      封页等处补注
                      附记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50楼2020-09-11 20:35
                      回复
                        汽水幸福点
                        你好!你问的:
                        谁有杜甫诗集全集,电子版的!
                        我认为,咱们《杜甫吧》就有:

                        ----------------------------------------------------------------------------------------------------------
                        全唐诗 免费下载 !
                        ----------------------------------------------------------------------------------------------------------

                        ================================================================

                        打开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三十四 后,你可以把这些 杜甫诗一版一版地全部:
                        复制-粘贴 到 你的电子文档 中,然后 予以保存,就建立起你的《杜甫诗全集》。
                        祝你 轻松-快活-成功!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54楼2021-01-21 22:19
                        回复
                          http://www.shigeku.org/xlib/lingshidao/gushi/dufu.htm
                          灵石岛制作
                          《杜甫诗全集》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55楼2021-01-21 22:38
                          回复
                            《杜甫与杜诗学研究》
                            2015-05-29

                            作者: 左汉林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 2015-4
                            页数: 288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6080743
                            内容简介
                              杜甫有“诗圣”之美誉,杜诗因为杰出的艺术成就被称为“诗史”,被认为有着“集大成”的艺术成就。
                            本书是一部专门研究杜甫诗歌和杜诗学的论文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杜诗研究中具体问题的分析和新解。如学界对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中所涉及的音乐机构和乐人身份向来有不同认识,本书经过对唐代乐府制度的详细梳理,对此问题作出了可信的解释。
                              第二,对宋代诗人学杜的具体分析。杜甫在宋代诗坛上影响深远,成为宋代诗歌的典范。本书通过详细的例证,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杜诗对梅尧臣、王安石、三苏、黄庭坚、杨万里等两宋重要诗人的影响。
                              第三,对宋代杜诗学史上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本书对宋代诗人学杜的阶段性问题、宋代诗人使用杜诗典故问题、宋诗中的杜诗风格问题,宋代的集杜诗问题等皆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和分析。
                              从整个宋代诗歌史的角度讨论这些问题,实际上有着相当的难度。本书作者因为对杜诗和宋诗的文本较为熟悉,故其结论亦具有说服力。
                            作者简介
                              左汉林,生于1968年,文学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杜诗学、乐府学及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生导师。
                            本书目录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笺证

                              杜甫《赠花卿》诗意新说
                              “乌鬼”考论
                              论杜甫《遣兴五首》的编年
                              论郑虔事件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
                              北宋初期诗人学杜论略
                              梅尧臣的诗歌创作及其与杜诗的关系
                              三苏与杜诗
                              论黄庭坚学杜及其得失
                              杨万里学杜及“诚斋体”的宗唐倾向
                              论范成大学杜及其宗唐倾向
                              陆游诗学杜考辩
                              论文天祥学杜与南宋后期宗唐风气的改变
                              论北宋中期诗歌创作中的学杜风潮
                              北宋诗人使用杜诗典故论略
                              论南宋诗人使用杜诗典故的特点
                              论南宋后期诗歌从宗唐到学杜的转变
                              论杜诗风格在宋代诗歌中的再现
                              宋代集杜诗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论陈寅恪与钱钟书的“诗史”之争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56楼2021-04-06 11:32
                            回复
                              杜甫 杜甫诗词 基本书目


                              宋至清部分(今人点校过的10种书籍)
                              1.浦起龙《读杜心解》,中华书局,1961.
                              2.杨伦《杜诗镜铨》,中华书局,1962.
                              3.钱谦益《钱注杜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
                              5.王嗣奭《杜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施鸿保《读杜诗说》,张慧剑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7.林继中《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8.黄生《杜诗说》,徐定祥点校,黄山书社,1994.
                              9.边连宝《杜律启蒙》,韩成武等点校,齐鲁书社,2005.
                              10.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韩成武等点校,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本篇未完】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57楼2021-05-03 19: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