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74贴子:112,784

回复:杜诗研究书目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上海499楼2022-01-02 17:38
回复







    IP属地:上海501楼2022-01-02 18:04
    回复
      杜诗详注


      内容简介
      杜诗注本甚多,以仇氏注本最为详尽。清代杜诗学繁盛,注本间出。清代的仇兆鳌花费二十年时间,搜集各家注本,此书以编年为序,因其问世较晚,故能吸收前人成果,订误补漏。
      所附各项资料,如传记、年谱、序跋、评论等,也收罗完备,资料极为详尽,至今仍不失为阅读杜诗的一种重要的参考书。不足是间或失于繁琐。
      目 录
      卷之一
      游龙门奉先寺
      望岳
      登兖州城楼
      题张氏隐居二首
      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
      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
      巳上人茅斋
      房兵曹胡马
      画鹰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夜宴左氏庄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
      假山
      龙门
      李监宅二首
      赠李白
      重题郑氏东亭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
      登历下古城员外孙新亭李邕诗
      暂如临邑至蜡山湖亭奉怀李员外率尔成兴
      赠李白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郑驸马宅宴洞中
      冬日有怀李白
      春日忆李白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今夕行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赠韦左丞丈济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卷之二

      饮中八仙歌
      高都护骢马行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故武卫将军挽词三首
      赠翰林张四学士垍
      乐游园歌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
      杜位宅守岁
      敬赠郑谏议十韵
      兵车行
      前出塞九首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
      贫交行
      送韦书记赴安西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曲江三章章五句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白丝行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丽人行
      虢国夫人
      九日曲江

      卷之三

      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
      重过何氏五首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醉时歌
      城西陂泛舟
      渼陂行
      渼陂西南台
      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
      赠田九判官梁丘
      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
      寄高三十五书记
      送张十二参军赴蜀州因呈杨五侍御
      赠陈二补阙
      病后过王倚饮赠歌
      送裴二虬尉永嘉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崔驸马山亭宴集
      示从孙济
      九日寄岑参
      叹庭前甘菊花
      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郎未遂驰贺奉寄此诗
      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征士
      秋雨叹三首
      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
      上韦左相二十韵
      沙苑行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
      醉歌行
      陪李金吾花下饮
      官定后戏赠
      去矣行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
      戏简郑广文兼呈苏司业
      夏日李公见访
      卷之四
      天育骠图歌
      聪马行
      魏将军歌
      白水明府舅宅喜雨
      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
      后出塞五首
      苏端薛复筵筒薛华醉歌
      晦日寻崔戢李封
      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月夜
      哀王孙
      悲陈陶
      悲青坂
      避地见赵次公本
      对雪
      元日寄韦氏妹
      春望
      得舍弟消息二首
      忆幼子
      一百五日夜对月
      遣兴
      塞芦子
      哀江头
      大云寺赞公房四首
      雨过苏端
      喜晴

      卷之五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
      鄭駙馬池臺遇鄭廣文
      自京窜至凤翔喜達行在所三首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
      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判官
      述怀
      得家書
      送長孫侍御赴武威判官
      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
      送靈州李判官
      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韻
      送楊六判官使西蕃
      哭长孙侍御一刻杜诵诗
      奉贈嚴八閣老

      留別賈嚴二閣老两院补阙
      晚行口號
      獨酌成詩
      徒步歸行
      九成宮
      玉華宮
      羌村三首
      北征
      行次昭陵
      重經昭陵
      彭衙行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
      收京三首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臘日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贾至王维岑参三诗
      卷之六
      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
      紫宸殿退朝口号
      春宿左省
      晚出左掖
      題省中院壁
      送賈閣老出汝州
      送翰林張司馬南海勒碑
      曲江陪鄭八丈南史飲
      曲江二首
      曲江對酒
      曲江對雨
      奉答岑補闕見贈
      寄左省杜拾遺 岑参诗
      奉贈王中允維
      送許拾遺歸江寧覲省
      因許八奉寄江宁旻上人
      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
      得舍弟消息
      送李校書二十六韻
      偪側行贈畢曜
      贈畢四曜
      題鄭十八著作丈故居
      瘦马行
      义鹘行
      画鹘行
      端午日賜衣
      酬孟雲卿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风翔,干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寄高三十五詹事
      赠高氏颜
      題鄭縣亭子
      望岳
      早秋苦熱堆案相仍
      觀安西兵過赴关中待命二首
      九日蓝田崔氏庄
      崔氏東山草堂
      遣兴三首
      望岳
      獨立
      至日寄兩院故人二首
      路逢楊少府呈楊員外
      冬末以事炎东都湖城东遇孟雲卿
      閿鄉姜少府設鱠
      贈秦少府短歌
      李鄠縣丈人胡馬行
      觀兵
      憶弟二首
      得舍弟消息
      觀兵
      不歸
      赠卫八处士
      洗兵行
      卷之七
      新安吏
      潼关史
      石壕吏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夏日歎
      夏夜歎
      立秋後題
      貽阮隱居
      遣興三首
      留花门
      佳人
      梦李白二首
      有懷台州鄭司戶
      遣興五首
      遣兴二首
      遣兴五首
      秦州杂诗二十首
      月夜忆舍弟
      天末怀李白
      宿贊公房
      赤谷西崦人家
      西枝村尋置草堂二首
      寄贊上人
      太平寺泉眼
      東樓
      雨晴
      寓目
      山寺
      即事
      遣懷
      天河
      初月
      捣衣
      歸燕
      促織
      萤火
      蒹葭
      苦竹
      卷之八
      除架
      廢畦
      夕烽
      秋笛
      日暮
      野望
      空囊
      病马
      蕃劍
      銅瓶
      送远
      送人從軍
      示姪佐
      佐還山後寄三首
      從人覓小胡孫許寄
      秋日阮隱居致薤
      秦州见敕目薛據畢曜遷官
      寄高使君岑長史
      寄賈司馬嚴使君
      寄張十二山人
      寄李十二白
      所思
      別贊上人
      兩當縣吳十侍御江上宅
      发秦州
      铁堂峡
      盐井
      寒峡
      法鏡寺
      青陽峽
      龙门镇
      石龛
      積草嶺
      泥功山
      凤凰台
      乾元中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万丈潭

      卷之九

      发同谷县
      木皮嶺
      白沙渡
      水会渡
      飛仙閣
      五盤
      龍門閣
      石櫃閣
      桔柏渡
      剑门
      鹿頭山
      成都府
      酬高使君相贈
      寄杜二拾遺高适诗
      卜居
      王司馬遺營草堂資
      蕭八明府處覓桃栽
      從韋二明府覓綿竹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又於韋處乞大邑瓷盌
      詣徐卿覓果栽
      堂成
      蜀相
      梅雨
      为农
      有客
      宾至
      狂夫
      田舍
      江村
      江漲
      野老
      雲山
      遣兴
      遣愁
      杜鵑行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戲韋偃為雙松圖歌
      北鄰
      南邻
      過南鄰朱山人水亭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
      奉簡高三十五使君
      和裴迪登新津寺
      贈蜀僧閭邱師兄
      泛溪
      出郭
      恨别
      散愁二首
      建都十二韻
      村夜
      寄楊五桂州譚
      西郊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暮登四安寺鐘樓寄裴十迪
      寄贈王將軍承俊
      奉酬李都督丈早春作
      題新津北橋樓
      遊修覺寺
      后游
      绝句漫兴九首
      客至
      遣意二首
      卷之十
      漫成二期工程首
      春夜喜雨
      春水
      江亭
      早起
      落日
      可惜
      獨酌
      徐步
      寒食
      石鏡
      琴臺
      春水生二绝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水槛遣心二首
      江涨
      朝雨
      晚晴
      高枏
      惡樹
      江畔独步寻花
      進艇
      一室
      所思
      聞斛斯六官未歸
      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
      野望因過常少仙
      丈人山
      寄杜位
      送裴五赴東川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石笋行
      石犀行
      杜鵑行
      逢唐興劉主簿弟
      敬簡王明府
      重簡王明府
      百忧集行
      徐卿二子歌
      戲作花卿歌
      赠花卿
      少年行二首
      贈虞十五司馬
      病柏
      病橘
      枯椶
      枯枏
      不见
      草堂即事
      徐少尹見過
      范員外邈吳侍御郁特枉駕
      王侍御抡許攜酒至草堂
      王竟攜酒高亦同過
      陪李七司馬皂江上觀造竹橋
      觀作橋成月夜舟中有述呈李司馬
      李司馬橋成承高使君自成都回
      入奏行贈西山检察使竇侍御
      得廣州張判官叔卿書使还以诗代意
      魏十四侍御就敝廬相別
      贈別何邕此诗当编在十一卷中
      绝句
      贈別鄭鍊赴襄陽
      重贈鄭鍊絕句
      江题五咏
      丁香
      麗春
      梔子
      鸂鶒
      花鴨
      野望
      畏人
      屏跡三首
      少年行
      即事
      寄题杜二锦江野亭之作 严武诗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本篇未完】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02楼2022-01-02 18:31
      回复
        杜诗详注
        【续】

        卷之十一
        严中丞枉驾见过
        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
        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韵
        中丞嚴公雨中垂寄见意一绝奉答二絕
        謝嚴中丞青城山道士送乳酒一瓶
        戏为三绝句
        戏为六绝句
        野人送朱樱
        嚴公仲夏枉驾枉駕草堂兼携酒馔
        嚴公廳宴同詠蜀道地圖
        戲贈友二首
        大雨
        溪漲
        大麦行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
        酬别杜二 严武诗
        送嚴侍郎到綿州同登杜使君江楼宴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
        觀打魚歌
        又觀打魚
        越王樓歌
        海椶行
        姜楚公畫角鷹歌
        東津送韋諷摄阆州錄事 员氏所收
        光祿坂行
        苦戰行
        去秋行
        广州段功曹到得楊五長史谭書
        送段功曹歸廣州
        題玄武禪師屋壁
        悲秋
        客夜
        客亭
        九日登梓州城
        九日奉寄嚴大夫
        巴岭答杜二见忆严武诗
        秋盡
        戲題寄上漢中王三首
        翫月呈漢中王
        從事行贈嚴二別駕
        贈韦赞善別
        寄高適
        野望
        冬到金華山觀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陳拾遺故宅
        謁文公上方
        奉贈射洪李四丈
        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
        通泉驛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過郭代公故宅
        觀薛少保書畫壁
        通泉縣署后薛少保畫鶴
        陪王侍御宴通泉東山野亭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
        漁陽
        花底员氏所收
        柳邊员氏所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远游
        春日梓州登樓二首
        有感五首
        春日戏题恼郝使君兄
        卷之十二
        題郪原郭明府茅屋壁员氏所收
        送崔都水翁下峽员氏所收
        郪城西原送李判官武判官赴成都府
        涪江泛舟送韋班歸京
        泛舟送魏倉曹還京因寄岑参范季明
        送路六侍御入朝
        涪城縣香積寺官閣
        泛江送客
        雙燕
        百舌
        上牛頭寺
        望牛頭寺
        登牛頭山亭子
        上兜率寺
        望兜率寺
        甘園
        陪李王苏李四使君登惠義寺
        数陪李梓州泛江戏为艳曲二首
        送何侍御歸朝
        江亭送眉州辛別駕昇之
        行次鹽亭聊题四韵
        倚杖
        惠義寺送王少尹员氏所收
        惠義寺送辛員外 见卞图本
        又送见卞图本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使君二首
        又呈窦使君员氏所收
        陪王漢州留杜绵泛房公西湖
        得房公池鵝
        答楊梓州
        舟前小鵝兒
        官池春雁二首
        投簡梓州幕府兼简章十郎官
        漢州王大錄事宅
        短歌行送祁錄事归合州因寄苏使君
        送韋司直歸成都
        寄題江外草堂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樓
        台上
        送王十五扶侍還黔中
        喜雨
        述古三首
        陪章留后惠義寺饯嘉州崔都督赴州
        送竇九歸成都员氏所收
        章梓州水亭
        章梓州橘亭餞竇少尹
        隨章留後新亭會送
        客舊館员氏所收
        戲作寄上漢中王二首
        椶拂子
        送陵州路使君之任
        送元二适江左
        九日
        對雨
        薄暮
        閬州送二十四舅赴青城员氏所收
        王閬州筵奉十一舅
        閬州東樓筵送十一舅
        放船
        薄遊
        嚴氏溪放歌行
        警急
        王命
        征夫
        西山三首
        與嚴武二郎奉禮別员氏所收
        贈裴南部员氏所收
        巴山员氏所收
        早花员氏所收
        发阆中
        江陵望幸
        愁坐员氏所收
        遣憂
        冬狩行
        山寺
        桃竹杖引贈章留後
        將適吳楚留別章使君留後兼幕府诸公
        舍弟占歸草堂檢校聊示此诗
        岁暮
        送李卿曄
        释闷
        赠别贺兰铦
        卷之十三
        阆山歌
        阆水歌
        江亭王閬州筵餞蕭遂州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二首
        泛江
        收京
        巴西闻收京阙二首
        城上
        傷春五首
        暮寒
        遊子
        滕王亭子二首
        玉臺觀二首
        奉寄章十侍御
        南池
        將赴荊南別李劍州
        奉寄別馬巴州
        奉待嚴大夫
        渡江
        自閬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
        别房太尉墓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春歸
        歸來
        草堂
        四松
        題桃樹
        四松
        水檻
        破船
        奉寄高常侍
        贈王侍御契四十韻
        登楼
        寄卭州崔錄事
        王錄事許修草堂貲不到聊小结
        归雁
        绝句二首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
        黃河二首
        揚旗
        绝句六首
        绝句四首
        寄李員外布十二韻
        军中醉歌寄沈八刘叟《英华载畅当作》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
        忆昔二首
        卷之十四
        寄董卿嘉荣十韵
        立秋雨院中有作
        和嚴鄭公軍城早秋
        軍城早秋严武诗
        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舍
        宿府
        到村
        村雨
        独坐
        倦夜
        陪鄭公北池臨眺员氏所收
        遣悶呈嚴公二十韻
        送舍弟穎赴齊州三首
        嚴鄭公階下新松
        嚴鄭公宅同詠竹
        晚秋陪嚴鄭公摩訶池泛舟
        奉观嚴公廳事岷山沱江圖十韵
        過故斛斯校書莊二首
        怀旧
        哭台州鄭司戶蘇少監员氏所收
        别唐十五誡因寄礼部賈侍郎
        初冬
        觀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圖三首
        至後
        寄贺兰铦
        送王侍御往東川放生池祖席
        正月三日歸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
        敝廬遣興奉寄嚴公
        營屋
        除草
        春日江村五首
        長吟
        春遠
        絕句三首
        三韻三首
        天边行
        莫相疑行
        赤霄行
        聞高常侍亡
        去蜀员氏所收
        喜雨
        宿青溪驛懷張員外十五兄之绪
        狂歌行贈四兄
        宴戎州楊使君東樓
        渝州候嚴侍御不到先下峡
        撥悶
        宴忠州使君姪宅
        禹廟
        題忠州龍興寺所居院壁
        哭嚴僕射歸櫬
        旅夜书怀
        放船
        雲安九日鄭十八攜酒陪诸公宴
        答鄭十七郎一絕
        別常徵君
        長江二首
        承聞故房相公靈櫬歸葬东都二首
        将晓二首
        懷錦水居止二首
        青絲
        三絕句
        遣愤
        十二月一日三首
        又雪

        南楚
        水閣朝霽奉簡云安嚴明府
        杜鵑
        子規
        客居
        石硯
        贈鄭十八賁
        別蔡十四著作
        寄常徵君
        寄岑嘉州
        卷之十五
        移居夔州作
        船下夔州別王十二
        漫成一首
        客堂
        引水
        示獠奴阿段
        上白帝城
        上白帝城二首
        陪諸公上白帝城头宴越公堂之作
        白帝城最高楼
        武侯廟
        八阵图
        晓望白帝盐山
        灩澦堆
        老病
        近聞
        负薪行
        最能行
        寄韋有夏郎中
        峽中覽物
        憶鄭南
        贈崔評事公輔
        奉寄李十五祕書文嶷二首


        熱三首
        夔州歌十绝句
        毒熱寄崔評事十六弟
        信行遠修水筒
        催宗文樹雞柵
        貽華陽柳少府
        七月三日戏呈元二十一曹長
        牽牛織女


        雨二首
        江上
        雨晴
        雨不絕
        晚晴

        奉秦中王手札
        返照
        晴二首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楊監又出畫鷹十二扇
        送殿中楊監赴蜀見相公
        贈李十五丈別
        種萵苣
        白帝
        黄草
        白鹽山
        謁先主廟
        古柏行

        卷之十六

        诸将五首
        八哀诗
        赠司空王公思礼
        故司徒李公光弼
        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
        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
        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夔府書懷四十韻
        往往
        昔游
        壮游
        遣怀
        奉漢中王手札報韋侍御蕭尊师亡
        存殁口号二首

        卷之十七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
        中夜
        垂白
        中宵
        不寐
        送十五弟侍御使蜀
        江月
        月圓

        草閣
        宿江邊閣
        吹笛
        西閣雨望
        西閣三度期大昌嚴明府同宿不到
        西閣二首
        西閣夜

        宗武生日
        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觅使君寄此二首
        聽楊氏歌
        秋风二首
        九日諸人集於林
        秋兴八首
        咏怀古迹五首
        寄韓諫議注
        解悶十二首
        洞房
        宿昔
        能畫
        鬭雞
        历历
        洛陽
        驪山
        提封
        鸚鵡
        孤鴈




        黃魚
        白小
        哭王彭州抡
        【本篇未完 受5000字限】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03楼2022-01-02 18:35
        回复
          杜甫研究年報 【日本国】
          創刊号●第2号●第三号●第四号


          第2号
          作者: 日本杜甫学会
          出版社: 勉誠出版
          出版年: 2019-4
          页数: 80
          定价: 2,160円 (本体2,000円)
          丛书: 杜甫研究年報
          ISBN: 9784585294429

          内容简介 · · · · · ·
          「詩聖」杜甫。その詩は、それ以前の詩の総括であるとともに、以後の中国詩の出発点でもある。日本においては、五山の僧の崇敬、芭蕉の傾倒があり、明治以後も、中江兆民・島崎藤村・正岡子規を始め、知識人・国民の間で、その親愛の念は一貫して揺るがないものだった。漢文教育においても、杜甫の詩は教材の中で重要な位置を占めてきた。
          世界における杜甫への関心を見つめつつ、変転する時の中で無窮の未来に向かって杜甫研究を発展させ続ける一冊。
          作者简介 · · · · · ·
          日本杜甫学会(にほんとほがっかい)
          杜甫は詩聖だといわれ、杜甫の詩は、彼以前の詩の総括であるとともに、以後の中国詩の出発点でもある。同時にそれは全ての中国詩へ、さらに広く深く読者を誘ってくれる力強い導き手でもある。それゆえ、五山の僧の杜甫への崇敬があり、江戸の芭蕉の杜甫への傾倒があり、明治以降も、中江兆民・島崎藤村・正岡子規を始めとして、知識人・国民の間で、杜甫への親愛の念は一貫して揺るがないものであった。漢文教育の衰退と貧困が歎かれる中でも、杜甫の詩は教材の中で重要な位置づけを占めてきた。この多くの人々の顕在する、あるいは潜在する思いを我がものとして、日本杜甫学会を設立。
          目录 · · · · · ·
          論文 杜甫詩の真偽―「江南逢李亀年」について 後藤秋正
          論文 「艱難昧生理、飄泊到如今」―杜詩双声畳韻対小考 丸井憲
          論文 清・顧宸『辟疆園杜詩註解』について 大橋賢一
          研究概況 中国大陸新世紀杜甫研究綜述(二〇〇〇~二〇一八)上 劉寧(加藤聰・紺野達也訳)
          研究概況 中国杜甫研究会の概況 劉明華(佐藤浩一訳)
          研究概況 日本における杜甫研究集録(2017) 大橋賢一・加藤聰・紺野達也
          杜甫学会彙報/編集後記
          「詩聖」杜甫。その詩は、それ以前の詩の総括であるとともに、以後の中国詩の出発点でもある。日本においては、五山の僧の崇敬、芭蕉の傾倒があり、明治以後も、中江兆...

          杜甫研究年報 創刊号
          勉誠出版 / 2018-4-19(目前无人评价)

          杜甫研究年報 第2号
          日本杜甫学会 / 勉誠出版 / 2019-4 / 2,160円 (本体2,000円)

          杜甫研究年報 第三号
          日本杜甫学会 / 2020-5(目前无人评价)

          杜甫研究年報 第四号
          日本杜甫学会 編 / 勉誠出版 / 2021-4 / 2,200円(目前无人评价)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05楼2022-01-16 08:44
          回复
            「詩聖」杜甫。その詩は、それ以前の詩の総括であるとともに、以後の中国詩の出発点でもある。日本においては、五山の僧の崇敬、芭蕉の傾倒があり、明治以後も、中江兆...

            杜甫研究年報 創刊号
            勉誠出版 / 2018-4-19

            杜甫研究年報 第2号
            日本杜甫学会 / 勉誠出版 / 2019-4 / 2,160円 (本体2,000円)
            杜甫研究年報 第三号
            日本杜甫学会 / 2020-5

            杜甫研究年報 第四号
            日本杜甫学会 編 / 勉誠出版 / 2021-4 / 2,200円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06楼2022-01-16 09:12
            回复
              21世纪中国大陆杜甫研究目录
              评论 杜甫研究年報 第2号
              2020-04-29 10:38:29
              http://wxyc.literature.org.cn/home/show?ChannelID=236&ContentID=14357
              第一部分:专著
              一、文献整理和作家生平
              少陵诗传 江希泽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诗圣:忧患世界中的杜甫 韩成武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杜诗新补注 信应举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杜甫诗话六种校注 张忠纲编注 齐鲁书社2002年版
              杜甫在湖湘——杜甫湖湘诗研究资料汇编 丘良任编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杜诗释地 宋开玉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萧涤非杜甫研究全集 萧光乾整理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杜甫亲眷交游行年考 陈冠明、孙愫婷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全杜诗新释 李寿松、李翼云编著 中国书店2006年版
              杜集叙录 张忠纲、赵睿才、綦维、孙微编撰 齐鲁书社2008年版
              杜甫大辞典 张忠纲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杜工部诗集辑注 韩成武等点校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一个人的史诗——漂泊与圣化的歌者杜甫大传 范震威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杜甫湘中诗集注 袁慧光著 岳麓书社2010年版
              杜甫年谱 刘文典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杜甫全集校注 萧涤非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
              金元明人论杜甫 冀勤编著 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杜甫集校注 谢思炜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清代杜集序跋汇录 孙微辑校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
              二、作品及综合性研究
              李杜诗学 杨义著 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诗圣杜甫三峡诗新论 鲜于煌著 重庆出版社2001版
              杜甫夔州诗研究 谭文兴著 远方出版社2001年版
              杜甫研究论集 刘明华著 重庆出版社2002版
              杜诗艺谭 韩成武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杜甫夔州诗论稿 蒋先伟著 巴蜀书社2002年版
              杜诗语言艺术研究 于年湖著 齐鲁书社2007年版
              杜甫新论 韩成武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叶嘉莹说杜甫诗 叶嘉莹著 中华书局2007年版
              杜甫诗歌讲演录 莫砺锋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杜甫与儒家文化传统研究 赵海菱著 齐鲁书社2007年版
              杜甫夔州诗疏论 封野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杜甫与中原文化 葛景春主编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杜诗版本及作品研究 蔡锦芳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杜甫诗集导读 刘开扬、刘新生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版
              杜诗杂说全编 曹慕樊著 三联书店2009年版
              李杜之变与唐代文化转型 葛景春著 河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杜诗论析 吴明贤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杜甫研究新探 王辉斌著 黄山书社2011年版
              杜诗及中晚唐诗研究 张巍著 齐鲁书社2011年版
              杜甫诗歌研读 胡大浚 王为群主编 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杜甫诗史因革论 李新、刘昊旸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杜甫歌行艺术研究 辛晓娟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秦州上空的凤凰——杜甫陇右诗叙论 薛世昌、孟永林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杜甫与佛教关系研究 鲁克兵著 安徽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杜甫与杜诗学研究 左汉林著 东方出版社2015年版
              诗圣杜甫研究 张忠纲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诗圣杜甫 吕正惠著 三联书店2015年版
              杜甫论议汇稿 邝健行著 学苑出版社2015年版
              杜甫与地域文化 葛景春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杜诗考释 曾祥波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朝圣:重走杜甫之路 左汉林著 东方出版社2018年版
              杜诗艺术与辨体 葛晓音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回首望长安:杜甫书写的“安史之乱” 陈岸峰著 中华书局2018年版
              三、传播影响研究
              《钱注杜诗》与诗史互证方法 郝润华著 黄山书社2000年版
              杜甫与六朝诗歌关系研究 吴怀东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杜甫诗学引论 胡可先著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山东杜诗学文献研究 张忠纲主编 齐鲁书社2004年版
              清代杜诗学史 孙微著 齐鲁书社2004年版
              李植杜诗批解研究 左江著 中华书局2007年版
              杜诗学研究论稿 孙微 王新芳著 齐鲁书社2008年版
              唐宋杜诗接受研究 黄桂凤著 辽海出版社2008年版
              杜诗学文献研究论稿 孙微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杜诗学与杜诗文献 郝润华、赵逵夫著 巴蜀书社2010年版
              《钱笺杜诗》研究 陈茝珊著 学苑出版社2011年版
              杜甫与宋代文化 梁桂芳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杜诗详注研究 吴淑玲著 齐鲁书社2011年版
              宋代杜诗阐释学研究 杨经华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杜甫批评史研究 吴中胜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杜甫学史 刘文刚、项楚著 巴蜀书社2012年版
              百年杜甫研究之平议与反思 赵睿才著 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杜甫诗歌在英语国家的译介与传播 贾卉著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宋代杜诗学史 魏景波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杜诗文献学史研究 王新芳、孙微著 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杜甫韵文韩国汉诗接受文献缉考 沈文凡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四、普及性读物
              杜甫诗全集详注 海兵编著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杜甫诗选注 沈文凡选注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
              唐宋诗词名家精品类编:杜甫卷 宋红编著 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杜诗选评 林继中注解 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杜甫诗选 谢思炜评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杜甫诗选 张忠纲编 中华书局2006年版
              杜甫诗醇 卢国琛选注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说杜甫 黄玉峰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 赖瑞和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康震评说诗圣杜甫 康震著 中华书局2010年版
              杜甫诗选译(修订版) 倪其心等译注 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杜甫诗选 葛景春注评 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杜甫诗选评 葛晓音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杜甫诗歌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
              杜甫诗选注(增补本) 萧涤非选注,萧光乾、萧海川辑补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
              杜甫诗选 莫砺锋、童强撰 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
              【本篇未完】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07楼2022-01-16 21:20
              回复
                21世纪中国大陆杜甫研究目录 【续1】


                第二部分:期刊论文
                一、生平及思想
                (一)经历考述
                杜甫入湘早期行踪及诗作编年 莫去非 《云梦学刊》2000年第4期
                杜甫杜曲故居考 辛玉璞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杜甫何时“考中进士”的 王许林 《江海学刊》2001年第1期
                《杜甫终葬巩县说》质疑——与李丛听先生商榷 南新社、康为民 《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诗圣全谱》质疑兼谈杜甫葬地 王力平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杜甫叔父杜并墓志铭笺证 胡可先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历代法宝记》、杜诗及其他 陶敏 《文学遗产》2001年第2期
                杜诗三首编年考论 韩成武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拔树”、“卷茅”之风并非同一场 韩成武 《文学遗产》2001年第1期
                杜甫入湘早期行踪及诗作编年 黄去非《云梦学刊》2001年第6期
                杜甫题壁“蓝池庙”——《题玄武禅师屋壁》所咏景点初探 左启、李智勇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杜诗中“白马江”小考 刘友竹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也说“驱鸡上树木” 管遗瑞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谈杜甫论李白诗和杜甫与李白间“剀切”及“疏旷”的对待关系 邝健行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关于李白、杜甫梁宋之游若干问题的考证 王增文 《商丘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
                《戏赠杜甫》非李白诗辨及对李杜关系的再认识 丹枫 《辽宁师大学报》2002年第4期
                杜甫湖湘晚期行踪及诗作编年 黄去非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杜甫华州罢官西行秦州考论 阎琦 《西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杜甫在山东行迹交游考辨 张忠纲 《东岳论丛》2003年第4期
                杜甫天宝年间诗文中头发的描写对作品作年的启示 邝建行 《中国韵文学刊》2003年第1期
                杜甫与安史之乱 胡可先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2期
                从杜甫“赠严诗”看杜甫与严武的关系 李良品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李杜友情新析 冯小禄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4期
                杜甫与曲江 秦草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杜甫疏救房琯墨制放归鄜州考——兼论唐代的制敕与墨制 邓小军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1、2期
                肃宗朝政局纷争与李杜的悲剧命运 李中华、张忠智 《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因人作远游”之所“因”之“人” 臆测李宇林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杜甫流寓湖南行事考辨三题 李一飞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1期
                杜甫罢官说 王勋成 《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杜甫晚年诗数首编年考辨 吴在庆 《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唐才子传·杜甫传》笺证 林颖悠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2期
                杜甫舍弟行踪考略 周睿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1期
                杜甫与严武关系考辨 傅璇琮、吴在庆 《文史哲》2004年第1期
                杜甫、严武“睚眦”再考辨:与傅璇琮、吴在庆先生商榷 丁启阵 《文史哲》2004年第4期
                杜甫卒年新说质疑 霍松林 《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
                诗圣杜甫家室问题考辨——与王辉斌教授商榷 孙微《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杜甫罢官华州原因探析 李宇林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也说“罢官”与“弃官”——与李宇林等先生商榷杜甫离开华州任的原因 韩成武、韩帼英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杜甫、严武“睚眦”诗证及相关问题辨析 吴在庆 《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3期
                杜甫《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写作时地考辨 朱明伦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杜甫生平分期述评及我见 祁和晖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4期、2006年第1期
                解说“罢官亦由人”之“罢官”——对杜甫离开华州任原因的讨论 韩成武、韩帼英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2期
                杜诗“故人”“主人”考辨 李霜琴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杜甫与高适关系琐谈——从人日唱酬诗谈起 刘友竹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杜甫献《三大礼赋》时间考辨 张忠纲 《文史哲》2006年第1期
                杜甫卒葬研究的重大进展——兼评《杜甫研究·卒葬卷》 刘明立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南窑湾”、“康店”之争——杜甫诞生地的历史真相 杨经华 《西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杜甫诗中李白形象的变迁 张向伟 《安徽文学》2007年第3期
                交情老更亲——杜甫高适关系谈 王彦明 《平原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杜甫求仕历程及动力 徐建芳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一段被忽略的历史:杜甫是玄宗封禅泰山的亲历者 孙微、王新芳 《开封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杜甫事迹略考四则 李利民的《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杜甫献赋出身而未能立得官之原因考 韩成武、韩梦泽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3期
                杜甫的婚姻及其婚姻诗 王辉斌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傅光《杜甫研究》(卒葬卷)商评 王辉斌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杜甫与赞上人交游在同谷考 蔡副全 《前沿》2009年第7期
                杜甫流寓夔州期间三诗编年琐考 朱少山 《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杜甫鄜州避乱行实考 师海军 《文学遗产》2010年第4期
                杜甫授官、贬官与罢官说 王勋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杜甫入蜀行程北段新考 苏海洋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杜甫与柏茂琳交游考论——兼释证《览镜呈柏中丞》等诗题旨 张晓庆 《南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从叶昌炽《缘督庐日记》看杜甫陇右行踪 蔡副全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4期
                杜诗人物考补 谢思炜 《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4期
                杜甫妻室问题辨正 谭庄 《古典文献研究》第14辑
                杜甫四十一岁结婚考——兼论杜甫的思想性格 孙微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3期
                杜甫“卖药都市”辨 韩立平 《文学遗产》2011年第5期
                杜诗《送裴二虬尉永嘉》编年考订 曾晓云、吴在庆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出土碑志与杜甫研究 胡可先 《文史哲》2012年第6期
                再谈杜甫的婚姻问题——简评《杜甫妻室问题辨正》一文 王辉斌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杜甫卒地卒年卒因的重新辨析 张式成 《湘南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杜甫与李泌 邓小军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2、4期
                杜甫陇右行迹及纪念物探赜 聂大受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4期、2013年第1期
                杜甫诞生巩义康店龙窝沟考 吴淑玲、康靖、樊纯轩 《社科纵横》2012年第1期
                杜甫的死地与葬所 周楞伽、周允中 《书屋》2013年第1期
                杜甫二子考 曾祥波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1期
                书生穷眼:杜甫陇右“目生活”论略 薛世昌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杜甫在华州述论 叶玲 《陕西教育》2013年第10期
                杜甫与栗亭及其草堂考 刘雁翔 《西北师大学报》2013年第2期
                唐代诗人李白与杜甫友谊关系辨正 王恩全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百年歌自苦——以杜甫、李白之交谊为始说起 张丽琴 《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8期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李白杜甫交谊考论 霞绍晖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3期
                安史之乱前后杜甫的交游对杜诗创作的影响 刘占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从杜诗看杜甫入幕辞职的前因后果——漫议蜀中时期杜严关系演变始末(上) 论《去蜀》诗是杜甫对严武不告而别的告别——漫议杜严关系演变始末(下) 黄慧娟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3、4期
                杜甫为何没有当即哭悼严武之诗作 韩成武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唐代葬法与杜审言夫妻合葬问题——据杜甫《卢氏墓志》考察 谢思炜 《清华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杜甫陇右诗《石龛》今地考析——兼论“仇池草堂”与《仇池》诗 张希仁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杜甫陇右诗《积草岭》今地考 张希仁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杜甫在唐代长安城南的居住环境 郝鹏展、李令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再论杜甫去蜀之原因 孙羽津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年第2期
                杜甫与高适蜀中关系新论 辛晓娟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年第2期
                李杜友情链接——着重现代研究成果 张叹凤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1期
                杜甫在秦州的李白情结 葛景春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1期
                论杜诗系年的版本依据与标准 曾祥波 《北京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杜诗系年新说二题 顾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杜甫续取“山妻”说辨疑 陈道贵 《阜阳师范学院院报》2015年第4期
                浅论杜甫对李白解读的心路历程 何莉丽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杜甫人生旅途十阶段论 张思齐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绝望与决裂——重论杜甫华州“离职”事宜 张子川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第10期
                长安文化对老杜诗歌中正气象的影响 张强 《文化学刊》2015年第5期
                长安十年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 马文婧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6期
                杜甫的“关陇”诗路 张乃良 《宝鸡文理学院院报》2015年第5期
                杜甫:成都自然之美的发现与歌吟 马德富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论夔州山川对杜甫诗歌的影响 常珺 《运城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再论浣花夫人、浣花祠与杜甫草堂 刘洪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
                杜甫外祖母“芳氏”“崔氏”考辨——张说《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碑》中的一则校勘问题 孙微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杜甫陆浑庄即偃师尸乡土室说质疑 胡永杰 《新疆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
                再论王维与杜甫生平中的有关问题——就“辋川别墅”“山妻”“故妻”等答客疑 王辉斌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杜甫大历五年夏卒葬耒阳考实 李定广 《学术界》2016年第5期
                杜甫先祖流寓永昌考 李勇杰 《河西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杜甫与韦氏家族交游考 孟祥娟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晋唐时期杜甫家族的播迁过程及其背景考论 胡永杰 《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
                杜甫的官阶变迁及其相关问题考辨 孙微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高适李白杜甫同游梁宋探析 伍钧钧 《中国文化研究》2017年第3期
                唐授杜甫左拾遗告身考——兼论唐代的皇帝直接授官 邓小军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杜甫与唐代京兆韦氏关系述论 胡可先 《复旦学报》2017年第6期
                杜甫“陷贼”辨 薛天纬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杜甫入川后关于去向的打算 范洪杰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骥子不是宗文,熊儿不是宗武——《杜甫二子考》摘误 李有林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创作时地考辨 孙微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从李之芳生平看其与杜甫的交往 潘玥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8期
                微臣、人父与诗人——安史之乱初杜甫行迹考论 查屏球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凿石浦志》杜甫湖湘诗地域研究的重要史料 曾绍皇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杜甫之子杜宗武事迹新考——以任华《送杜正字暂赴江陵拜觐叔父序》为中心的考察 孙微 《中国文学研究》2018年第1期
                杜甫“赤甲宅”问题探究 鹿政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杜甫《投简成华两县诸子》诗题、系年辨正——以唐代赤县制度为中心 刘康瑞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由杜甫入蜀诗所见杜甫自同谷入蜀路线考 张世明、董瑞《成都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杜甫生平再考及相关诗歌系年 曾晓云 《九江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本篇未完】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08楼2022-01-16 21:25
                回复
                  21世纪中国大陆杜甫研究目录
                  【续2】
                  (二)思想性格
                  论杜甫诗歌对儒家圣者观念的创造性表达 莫林虎 《内蒙古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
                  杜甫对儒家文化的继承 吴新生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
                  论杜甫的君臣观 孙微 《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从儒家文学观的发展看杜诗的成就 李景焉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大儒杜甫 王学泰 《博览群书》2001年第4、5期
                  儒臣与文儒:杜诗中的儒学观与唐代社会文化 冯乾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从“三吏三别”看杜甫的忠君思想 沈荣森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试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 吴明贤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1期
                  梦魂归未得——论杜甫的人生悲剧 田耕滋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杜甫与儒、释、道 孙金荣 《齐鲁学刊》2002年第3期
                  孔子思想在杜甫诗歌中的反映 于光荣 《船山学刊》2003年第1期
                  一代诗圣的真正悲剧 何休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论杜甫的“忠爱”人伦情怀 刘铁峰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从夔州物候民俗诗看杜甫之“仁” 周建军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1期
                  杜甫诗中的“尧舜”情结与文化传统根源研究 白俊奎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浅析杜甫诗歌中“穷达兼善天下”的思想 王秀华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恻隐之心为仁——杜甫儒家思想一瞥 张忠纲 《孔子研究》2006年第1期
                  本色自然是仁爱——对杜甫诗歌的一种新认识 舒志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诗圣”与“腐儒”——解读杜甫的生存状态及其儒家风范 陈昌渠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2期
                  杜甫诗歌对儒家思想核心——“仁”的经典诠释 冯建国 《山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论杜甫的民本思想 冯建国 《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 张玉柱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儒家思想与杜甫的人文关怀 邓田田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儒家政治理念解读 陈昌渠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
                  论中原儒学精神对杜甫思想性格的影响 胡永杰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务本致用的中原文化精神是杜甫诗歌的基调 葛景春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论诗人杜甫客居陇右时期对君臣观念的深省 种竞梅、赵丽娜 《山东文学》2008年第7期
                  杜诗的张力——忠君爱民思想在杜诗中的表现形式 林继中 《文学遗产》2009年第3期
                  试论杜甫的儒家情怀 吴明贤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3期
                  杜甫的精神探索与思想界限 谢思炜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杜甫对于儒家价值观的坚守及其当代意义 张效民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爱国与忠君思想在分裂割据和大一统时代的文化意义-—以屈原类型和杜甫类型为例 吴贤哲 《青海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试论杜甫的人格之圣 陈俊娟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诗传仁者情——杜甫仁爱精神论略 刘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士人的挽歌——论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儒士精神 皮昊诗 《贵阳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试论杜甫民本思想的形成及升华 王静 《名作欣赏》2015年第27期
                  杜甫诗中的儒家情怀及其思想渊源 周裕锴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日常生命的诗性展现——杜甫诗歌的平民意识及其思想内涵 袁辉 《天中学刊》2017年第2期
                  杜甫的政治悲剧及其文化史意义 杜晓勤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杜诗禅思之轨迹 卢燕平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
                  杜甫与佛教的关系及晚年心境 刘明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杜甫与禅学 刘卫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1期
                  黄庭坚论杜甫与寒山子—兼论杜诗中的佛学禅学意蕴 陈耀东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2期
                  水流心不竞 云在意俱迟——论杜甫晚年诗的禅宗意蕴 邓绍秋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3期
                  “晚闻多妙教,卒践塞前愆”——论杜甫与禅宗 刘铁峰 《船山学刊》2004年第1期
                  论杜甫对道教的态度 李乃龙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杜甫诗论与佛禅宗风 朱学东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3期
                  杜甫与佛教 孙昌武 《东方论坛》2005年第4期
                  佛禅与杜甫的思想关系探析 于俊利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也论道教文化对杜甫的影响 张振谦、聂巧平 《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论杜甫的道家、道教思想 鲁克兵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
                  杜甫诗歌中道家思想的体现 贺常颖、肖蔚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浅析杜甫信奉道教的原因 高卫国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试论禅宗对杜甫的影响 刘素军 《沧桑》2008年第2期
                  论“诗圣”杜甫的道释情结 申明秀 《作家》2008年第22期
                  从居夔期间的农事诗看杜甫晚年的儒道兼容思想 刘二卫 《时代教育》2008年第8期
                  王维与杜甫的交游及其对杜甫禅诗的影响 鲁克兵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3期
                  杜甫禅诗与大乘义学思想 张轶男 《西南大学学报》2013第1期
                  王维杜甫诗歌中的佛学思想比较 付方彦、楚艳鸽 《剑南文学》2013年第8期
                  杜甫与大乘佛法 张轶男 《北方论丛》2014年第1期
                  再论道家和道教在杜诗中的不同作用——以《老子》及其相关典故为例 黄学义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3期
                  论杜甫诗歌的大乘悲怀与家国观念 张轶男 《西南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略论杜甫的禅宗思想及对其诗作的影响 邱旭 《甘肃高师学报》2018年第3期
                  杜甫佛教思想研判——以杜甫游佛寺诗为视角 郑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论杜甫的众生平等意识 韩成武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
                  弘扬杜甫精神,回应人类危机——纪念伟大诗人杜甫逝世1230周年 韩成武 《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论杜甫与史官文化 谢建忠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论唐代的经济和杜甫的“经济意识” 鲜于煌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从杜甫的家教看其教育思想 贺严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从秦州诗看杜甫的人才意识 李宇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杜甫处世为人特征论略 崔际银 《河北学刊》2001年第2期
                  杜甫的“真情”与李商隐的“伤情”——唐代诗人个性化心态及对其诗歌的影响探析之三 刘洁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杜甫晚年心态及诗歌创作考辨 刘晓光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论杜甫社会心态在安史之乱时期的演变 封野 《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葵藿倾太阳,稷契永不忘——论杜诗对房琯的看法 宋文桃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略说杜甫的“小臣议论” 吴相洲 《山西师大学报》2002年第4期
                  杜甫去蜀前后心态析 李良品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孤独者的悲歌——杜甫漂泊西南时期孤独心态探微 杨映红 《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杜甫与潭州减芥之乱 邓乐群 《船山学刊》2002年第4期
                  渴盼回归与不可回归:杜甫后期的主要心态 尚斌 《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情深意浓的夫妻情、父子爱更添杜甫诗的色彩 刘影 《辽宁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中国诗人杜甫的生态观 张皓 《江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论杜诗中的“狂顾”、“狂走”和“狂歌” 许德楠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2期
                  “游”不逍遥——评杜甫生平与创作 王福雅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杜甫早期的远游及其心态 许智银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4期
                  附势与媚俗:唐代诗人人格的另一面——以李白、杜甫、高适为中心 杨恩成、吕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论杜甫的归田意向及其在夔州的尝试 封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耻干谒和事干谒——试论杜甫人格的复杂性 霍志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凤凰与白鸥——试论杜甫思想的矛盾性 黎孟德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1期
                  论杜甫与中国狂士传统 刘曙初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论杜甫的文士情怀 任慧芳 《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修竹:杜甫的山林密友和精神化身——杜甫爱竹心理之解秘 韩成武、吴淑玲 《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从饮食看杜甫的精神世界 张梅、张建秒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自比稷契”与杜甫的社会理想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再论杜甫时政诗的创作必须——由杨义“悟后解诗”法说起 张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杜甫诗中的全身远害意识 徐建芳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杜甫怀乡忧国的思想情结 葛景春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诗人的生计与诗歌——从杜甫《偶题》等诗说起 李杰玲、李寅生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4期
                  从杜甫在秦州的“药生活”看杜甫与中草药之关系 薛世昌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杜甫性格浅论 贺严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杜甫的几种优良品格述论 韩梦泽、靳彦琴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解构杜甫诗歌的悲剧精神 王卫华 《作家》2007年第12期
                  论杜甫诗歌中的喜剧精神 王俊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试论杜甫客居陇右时期思想意识的新变 种竞梅、肖艳、霍素芹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从陇右诗看杜甫的和谐社会理想 李宇林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草堂:两个生命拧成的一个结——论杜甫蜀中生活的意义 文康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杜甫流寓梓州的浣花草堂情结 邓乐群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史才、诗笔——论杜甫如何面对“古封建”的千年聚讼与迷局 许德楠 《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杜甫战事诗中对待战争的态度 周鸿彦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试析杜甫对战争态度的二重性 管基亘 《今日南国》2008年第10期
                  从杜甫看古代文人的仕途经济 王军才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杜甫诗歌与初盛唐科举 贾丹丹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说杜甫的“心”事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试论杜甫的“安得”情怀 潘殊闲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试论杜甫诗中的“行不进貌”——以踟蹰、徘徊为例 何骐竹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2期
                  杜甫诗中的漂泊感 周艳菊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浅论杜甫晚年寓湘诗中的自悯意识 刘儒、李寅生 《南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略论杜诗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毛敏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天地境界——杜诗中的人伦、人道、人格 林继中 《东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论杜诗的写实性与《史记》实录精神 郝润华 《西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杜甫灾异诗的“天人感应”解读 李慧智 《山西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试论杜甫诗歌中的隐逸思想 杨晓霭、罗霄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杜甫和睦平等之民族意识略论——杜甫与少数民族关系之一 彭超、徐希平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3期
                  论杜甫对几个重要时局战事问题的思考 朱少山、余恕诚 《中国韵文学刊》2010年第2期
                  杜甫秦州诗忧患意识论 杨景春 《江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杜甫与辛弃疾的用世思想之比较 赵晓岚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4期
                  杜甫诗歌创作主观动机研究 田耕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8期
                  天下朋友皆胶漆——论杜甫交友之道 刘咏涛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4期
                  杜诗直面社会的入世精神 马德富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4期
                  论“房琯事件”对杜甫的心理影响 丁云洁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謇傲”与“狂放”——论杜审言对杜甫性格的影响 赵建明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2期
                  杜甫对“天命”的态度及其深层原因 黄学义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2期
                  泰山、华山、衡山——杜甫的心态里程碑 韩成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三首望岳诗画出杜甫一生心灵轨迹 丁启阵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2期
                  杜甫的人格魅力 葛景春 《中州学刊》2013年第2期
                  杜甫与洛阳京城文化 葛景春 《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
                  【本篇未完】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09楼2022-01-16 21:29
                  回复
                    21世纪中国大陆杜甫研究目录
                    【续5】
                    杜甫〈饮中八仙歌〉中“逃禅”一词辨义 王朝华 《宁夏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杜甫《行次昭陵》“铁马汗常趋”典故考 冉驰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杜甫《杜鹃行》“业工”注考辨 张寒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6年第5期
                    杜诗成说新辨 钟振振 《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3期
                    杜诗“自”之殊义误解——《杜甫全集校注》的个案讨论 魏耕原 《天中学刊》2016年第1期
                    杜甫涉佛诗歧解辨证三题 陈道贵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诗圣”或曾咏牡丹——兼谈杜甫两首诗的编年问题 路成文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杜甫诗“足茧荒山转愁疾”辨疑 许松 《中国韵文学刊》2017年第1期
                    以语用训诂法解杜诗异文——杜诗异文考辨两则 汪欣欣 《国学学刊》2018年第2期
                    “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释意 青子文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1期
                    杜诗公案“恰恰”再解 魏耕原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1期
                    杜诗“天阙象纬逼”试释 胡健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杜甫《春望》诗中“国”字释义再探 张念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杜甫《夔州歌》中“百牢关”地理位置考述 孙启祥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三、诗歌艺术
                    (一)诗体
                    试论杜甫绝句的创新及价值 席红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
                    杜甫律诗尾联的语式特征浅析 韩晓光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杜甫律诗词类活用及其表达功能 韩晓光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
                    论杜甫连章诗的组织艺术 聂巧平 《暨南学报》2000年第2期
                    杜甫绝句论略 房日晰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1期
                    论杜甫七律的抒情特征 孟向荣 《郑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论杜甫五绝的正与变 刘曙初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杜甫律诗的开篇艺术 韩晓光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杜甫“大拗”律诗的声律分析——兼谈杜甫拗律的归属 兰香梅 《杜甫研究学刊》2004第3期
                    论杜甫的七律 方牧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杜甫绝句的诗学艺术 黄震云、张英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浅谈杜甫对七言绝句题材的开拓和风格的新变 王乐为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论杜甫“三吏”、“三别”的诗体属性——兼及唐代新乐府的有关问题 王辉斌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
                    论杜甫拗体的写作艺术 于年湖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7期
                    论李杜五言古诗之嬗变 葛景春 《中州学刊》2006年第5期
                    唐诗成熟的标志——论杜甫律诗的成就 葛景春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以少许胜多许——杜甫的五言绝句笺释 金启华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纪行诸赋的启迪,五言古风的开拓——杜诗杂论之一 霍松林 《文学遗产》2006年第4期
                    杜甫七言古诗中的对仗句例析 王茜、韩晓光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年第1期
                    论杜甫的正体七律及其声律特色 张英 《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第1期
                    杜甫七绝平议 李翰 《文学遗产》2009年第2期
                    杜甫五言古诗的艺术格局与杜诗“诗史”品质 刘宁 《文学遗产》2009年第3期
                    论杜诗“遣兴体”及其诗史意义 曹辛华 《文学遗产》2009年第3期
                    作为审美游戏的杜甫夔州七律——以中古诗歌律化运动为背景 张节末 《学术月刊》2009年第9期
                    论杜甫变体七律及其拗句格 张英 《中国韵文学刊》2009年第l期
                    杜甫盛唐七律论 陈俐 《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杜诗“吴体”探论 王辉斌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论杜甫七言拗律的形式特点和地位 舒志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论杜甫的歌 孙雪霄 《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论杜甫七言古诗的章法结构 魏祖钦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杜甫七律对仗的正与变 舒志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杜甫律诗章法新论——以安排诗语为中心 卢乂祯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4期
                    论杜甫格律组诗的艺术开创 叶黛莹、尚永亮 《江海学刊》2011年第2期
                    论杜甫七律“变格”的原理和意义——从明诗论的七言律取向之争说起 葛晓音 《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唐人七律何诗最优 孙绍振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杜甫曲江七律组诗的悲剧意境 邓小军 《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对杜甫变体七绝的再认识——兼论与初唐七绝之关系 刘青海 《文学遗产》2011年第4期
                    吟到安时殊细腻,体当拗处更风骚——浅析杜甫诗律求变的创作技法 唐颢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以古为律”与杜甫七律艺术的革新 刘占召 《安徽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杜甫五言律诗章法研究 叶汝骏 《长江大学学报》2014年第7期
                    杜甫五言古诗格律初探 程仁君 《语文学刊》2014年第7期
                    从五排的铺陈节奏看杜甫长律的转型 葛晓音 《复旦学报》2015年第4期
                    杜甫五律的“独造”和“胜场” 葛晓音 《文学遗产》2015年第4期
                    杜甫排律体制研究 韩成武、张东艳 《南都学坛》2015年第4期
                    杜甫绝句变革的得失及其意义 魏耕原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杜甫绝句体制研究 韩成武、吴淑玲 《南都学坛》2015年第1期
                    “当时体”影响下的杜甫诗体之变 王艳军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试析杜甫七言律诗中的不合律现象 兰小云 《赤峰学院学报》2015年第10期
                    杜甫新题乐府论析 王维 《乐府学》第12辑
                    杜甫七律拗体诗的规律探究 牛睿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白帝城最高楼》“拗体”解 陈广忠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浅论杜甫五古中的“势” 王斐然、段晓华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杜甫歌行论 魏耕原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1期
                    生涯与时代:杜甫长篇五排的结构主线及组织方式 毛若苓 《中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4期
                    再论“三吏”“三别”的诗体属性 王维 《戏剧之家》2016年第13期
                    杜甫组诗论 魏耕原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杜甫五律体制研究之一 杜甫五律体制研究之二 吴淑玲、韩成武 《南都学坛》2016第2、3期
                    杜甫白话七律的变革与发展 魏耕原 《安徽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试论五言诗与七言诗的句式异同——以杜甫七律为例 谢思炜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杜甫长篇七言“歌”“行”诗的抒情节奏与辨体 葛晓音 《文学遗产》2017年第1期
                    从五七古短篇看杜诗“宪章汉魏”的创变 葛晓音 《北京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杜甫七绝的“别趣”和“异径” 葛晓音 《文学评论》2017年第6期
                    论杜甫五古行旅的以赋为诗 陆嘉琳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杜甫七律体制研究之一 杜甫七律体制研究之二 吴淑玲、韩成武 《南都学坛》2017年第1、2期
                    论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之“作歌” 杨晓霭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杜甫早期五律在格律上的突破 崔文静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杜甫五律的创变与特征 魏耕原 《福州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文学史视野中的杜甫排律 莫砺锋 《文学遗产》2018年第1期
                    杜甫乐府诗的叙事风貌及其转型价值 吴淑玲、韩成武 《南都学坛》,2018年第2期
                    杜甫乐府诗的体类特征 吴淑玲,韩成武 《南都学坛》2018年第5期
                    论杜甫律诗中情感表达效果与用韵技巧之关系 韩潇 《北京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杜甫七律语序阐微 孙立尧 《文学遗产》2018年第4期
                    杜甫歌行大篇结构论 魏耕原 《齐鲁学刊》2018年第2期
                    唐代前期七言近体的韵律规则与句法机制分析——兼及杜诗“沉郁顿挫”的生成 刘顺 《文学遗产》2018年第4期
                    吴体是杜甫所创的新体古诗 葛景春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吴体诗:杜甫提供的又一种七律范本 党学谦 《中国韵文学刊》2018年第1期
                    【本篇未完】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12楼2022-01-16 21:39
                    回复
                      21世纪中国大陆杜甫研究目录
                      【续7】
                      盛世中的反拨——杜甫与盛唐画风 杨经华 《名作欣赏》2010年第3期
                      沉沦中的批判——杜甫与盛唐书风 杨经华 《名作欣赏》2010年第5期
                      杜甫与唐代诗人创作对赋体的参用 余恕诚 《文学遗产》2011年第1期
                      遣兴赋诗,书空独语——杜甫遣兴诗中的“独语”现象及精神内涵 郑璐 《现代语文》2013年第3期
                      杜甫诗题管窥——兼论诗序 李娜 《文艺评论》2013年第6期
                      略谈杜甫咏物诗比兴手法的运用方式 郑大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从“春秋五例”看杜甫诗歌含蓄的表现手法 马小龙、陈晓梅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杜甫以禅法为诗法 鲁克兵 《北京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杜甫的文艺思想与实践 韩成武、张东艳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杜甫诗歌中的情景关系论 张梅 《中国韵文学刊》2013年第1期
                      “缩放”与“转移”——论杜甫与王维诗中的空间变化 焦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浅析后人论白居易写实诗歌不及杜甫之因 宋学达 《安徽文学》2013年第2期
                      杜甫歌行中的“尚奇”特质——兼论从汉乐府到中唐诸家的尚奇传统 辛晓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杜甫诗法与“云门三句” 张轶男 《北方论丛》2015年第1期
                      杜甫的文学思想简论 高琼燕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天宝六载:杜诗嬗变的关节点 谷曙光、俞凡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2017年第1期
                      论杜甫好骈的内驱力 张思齐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从李白到杜甫:中国诗歌抒情向叙事转换的开端 杨景龙 《河北学刊》2016年第5期
                      杜甫诗歌的“陌生化”表现手法 张东艳 《宁夏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论杜诗中的谐隐 殷满堂 《长江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互见与互文、互文性:以杜甫诗歌为例 关鹏飞 《文艺评论》2017年第4期
                      韩愈诗文之效体现象与“杜诗韩笔”再论 管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杜甫与中国诗法理论——从杜甫“法自儒家有”说起 张红 《安徽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纵横”模式在杜甫晚年诗歌中的运用 庄亮亮 《保定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杜甫自称词的雅俗之变——略论杜甫雅言词的继承与发展 谢文君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杜诗名词缩略语研究 马德富 《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杜诗“流水对”艺术探微 韩成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杜诗“当句对”艺术研究 韩成武、贺严 《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近体诗句法变异的韵律与语用分析——以杜甫为例 孙力平 《南昌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杜甫律诗中的语词超常嵌合 韩晓光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论杜诗的用典艺术 韩成武、贺严 《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句式规范的超越——杜诗铸句艺术之一 马德富 《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4期
                      杜诗语言的“陌生化”之妙 赵海菱 《东岳论丛》2003年第1期
                      杜甫诗歌举隅——格律体古典诗歌语言结构意义的自明显现 金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浅论叠字在杜诗中的运用 张丽亚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杜甫诗歌的用典艺术分析 于年湖、王少梅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杜甫以虚词为诗眼的艺术 马德富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论杜甫诗歌问句的类型与表现功能 李子荣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2期
                      杜甫诗歌中数词对运用探析 韩晓光、万雪平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杜甫诗中的附加式副词及相关问题论略 张振羽 《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第9期
                      杜甫诗歌中的特殊名词词组及其表达功能 韩晓光、郑昕蒂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杜诗切姓用典试论 邱睿 《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以硬语“文言”——论杜甫诗文语言的突出特点 周远斌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2期
                      杜甫诗中的数字与沉郁风格 张起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2期
                      谈杜甫诗中互文句法的运用及理解 张娟 《现代语文》2007年第2期
                      杜甫诗歌的句法变异 杨增宏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杜甫诗歌结尾艺术管窥 韩晓光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论杜诗的以典咏怀手法 张戬 《唐都学刊》2009年第1期
                      略论杜诗寻常动词的艺术化 胡绍文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
                      论杜诗中的虚词运用及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王学军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2期
                      杜诗习见词诗学与语言学的双向阐释——热点词“自”的个案考察 魏耕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论杜甫的数字入诗 赵平分 《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杜诗数字对句艺术简论 徐昕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3期
                      杜诗“碑志式”叙事中的事典运用艺术探微 杨凌峰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论杜诗修辞中的藏词艺术 郭露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浅析杜甫草堂诗中形容词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 范亚楠 《北方文学》2012年第6期
                      杜甫诗歌与名词铺排 谢元春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湿”的语义特征及其在杜诗中的修辞功能 胡珊珊 《理论月刊》2014年第12期
                      艺术造诣与生命悲歌——杜甫疾病诗艺术探索 黄静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0期
                      试论宋诗话中的杜诗“用字”艺术 黄关蓉 《语文建设》2014年第24期
                      杜诗数词的多重意义 魏耕原 《长安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杜甫诗中叠音词的词汇和语法研究 张小芹 《剑南文学》2015年第10期
                      杜甫诗歌历史句法现象考察 张延俊 《现代语文》2015年第4期
                      《杜甫诗集》中重言词语法研究 魏姣益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期
                      取精用宏,见微知著——杜甫陇右诗用典探析 王正威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浅论杜甫诗歌中的失对现象 李文婷 《现代语文》2015年第6期
                      杜甫律诗“自”字论 杨玉锋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
                      从有“来历”到“没来历”——试析杜诗语言运用的创新 谢思炜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杜诗“无一字无来处”说的注释学思辨 谢思炜 《河北学刊》2017年第2期
                      【本篇未完】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14楼2022-01-16 21:47
                      回复
                        21世纪中国大陆杜甫研究目录
                        【续8】
                        四、传播影响
                        (一)渊源
                        杜甫对谣谚的学习 朱迥远 《辽宁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杜甫对同时代诗人的评价与学习 鲁华峰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杜甫与屈原的诗歌渊源 管亚平 《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为杜诗“熟精《文选》理”进一解 韩泉欣 《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论《世说新语》对杜甫杜诗的影响 刘伟生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杜诗引《诗》论 叶文举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诗经·黍离》与杜甫《哀江头》异代同调说 曾亚兰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1期
                        屈原《湘夫人》与杜甫《湘夫人祠》抒同一情怀说 曾亚兰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
                        “出”“入”之间见真情——试论谢灵运和杜甫山水诗之境界 刘俊霞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杜甫对曹植诗歌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曾伟 《山西师大学报》2008年第4期
                        杜甫诗歌意境与楚辞 黄震云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2期
                        论杜诗的充实美——兼论杜甫对于孟子美学观的继承 李新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杜甫“熟精《文选》理”“理”字新解 林英德 《宜宾学院院报》2009年第4期
                        杜甫对牛女神话传说接受的理性化 殷满堂 《长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吾祖诗冠古 赵建明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4期
                        诗看子建亲——论杜甫与曹植 吴明贤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2期
                        杜甫对李白乐府诗接受及中晚唐乐府诗嬗变研究 殷满堂、申东城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2期
                        “窃攀屈宋宜方驾”——杜甫的屈宋接受 祁国宏 《东方论坛》2011年第6期
                        诗看子建亲——论杜甫对曹植诗歌的接受与突破 何水英 《学理论》2013年第8期
                        从《戏为六绝句》考察杜甫的齐梁诗歌批评观 梁保建 《牡丹江裘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论杜甫对陈子昂的评价 张宗福、张晓英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3期
                        杜诗引《左传》考 郭冲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1期
                        杜甫与唐代中原的“文选学” 葛景春 《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2期
                        论杜甫诗化用《文选》语句的方式 路元敦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汉乐府与杜甫的平民化书写 赵海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杜甫《戏为六绝句》与曹丕《典论·论文》 任竞泽 《湖南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杜甫与杜审言二人诗歌创作渊源 吴曼 《鸭绿江》2015年第1期
                        从“诗言志”看杜甫对《诗经》诗学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刘佳 《赤峰学院院报》2015年第3期
                        杜甫对陶渊明的诗学接受 范洪杰 《北方论丛》2015年第2期
                        试论杜甫与司马相如 商拓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4期
                        论杜甫的“屈、贾”情结 隋秀玲 《兰台世界》2015年第9期
                        杜甫对鲍照的继承与超越 隋秀玲 《山花》2015年第18期
                        论曹植对杜甫的影响 王慧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7期
                        从《文选》“序”看杜甫“熟精文选理”之“理”的涵义 王立国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1期
                        转益多师:杜甫与汉魏六朝诗人 徐公持 《文学遗产》2016年第4期
                        论李杜对宋玉辞赋的接受 唐婷 《湖北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论“庾信体”与“杜工部体”的内在联系 曾君之 《赤峰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论汉赋对杜甫创作的影响 彭燕 《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
                        论汉大赋对杜甫诗歌创作之影响 赵海菱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论李白纵横诗风对杜甫的影响 关鹏飞 《中国韵文学刊》2017年第3期
                        试论宋代杜甫诗歌“集大成”说的生成与内涵 李新 《保定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屈原与杜甫——关于文化与文学传承的思考 李诚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本篇未完】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15楼2022-01-16 21:50
                        回复
                          21世纪中国大陆杜甫研究目录
                          【续9】
                          (二)接受
                          唐宋人所体认的杜甫精神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
                          论杜甫的文化意义 莫砺锋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从创建民族新文化的维度拓展杜诗研究:略论杜诗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潜在价值 张保宁《鄂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杜诗对后世的启迪和影响 刘新生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论杜甫在中国封建社会转型时期寒士诗人中的先驱地位 霍然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真与美的范式——杜诗艺术精神及对新诗的启示 马德富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论诗绝句及其文化反响 高利华 《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从历代论诗绝句看杜甫 徐传武 《德州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李白和杜甫对诗歌创作的贡献与影响之比较 张艳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杜诗的“解构”与“重构” 许德楠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杜甫诗谶初探 周睿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李杜诗风与唐诗疆域“三国”说 吴光兴 《文学遗产》2011年第5期
                          从历代著名唐诗选本看李白杜甫诗歌的接受 申东城 《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第2期
                          杜诗“集大成”义解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3期
                          李杜与盛唐:一种诗性文化名片的产生 杨义 《齐鲁学刊》2014年第5期
                          论杜甫对夔州文学的影响 胡永杰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本篇未完】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16楼2022-01-16 21:55
                          回复
                            21世纪中国大陆杜甫研究目录
                            【续10】
                            试论杜甫咏赞诸葛亮诗的影响和作用 何红英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李杜齐名之形成 陈尚君 《岭南学报》2015年第2期
                            论“老杜”之“老” 罗芳芳 《中国韵文学刊》2016年第2期
                            名岂文章著:论杜甫生前诗名为赋名所掩 孙微 《文史哲》2017年第2期
                            由唐至宋杜甫草堂变迁述论 吴增辉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4期
                            文学史为什么选择杜甫 刘跃进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1期
                            杜甫杜诗散论 范毓周 《中原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期
                            论杜甫精神的世界性 张宗福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宋代史学意识与“诗史”观念的产生 郝润华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杜甫的“诗史”思维 杨义 《杭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2、3期
                            “诗史”桂冠的排行榜及理念定位 许德楠 《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8期
                            杜诗典范与清初诗风的递嬗 冯乾 《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在诗人和读者之间——“诗史”、“诗圣”说源流考述 吴怀东 《漳州师院学报》2002年第1期
                            简论“诗圣”的衍生轨迹 许德楠 《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明清人对“诗史”观念的检讨 孙之梅 《文艺研究》2003年第5期
                            诗史思维与梅村体诗史 魏中林、贺国强 《文学遗产》2003年第3期
                            杜诗“诗史”说当时意向探究 王世海 《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2期
                            “诗史”的意义生成及使用考论 罗汉松 《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2期
                            “诗史”可以指杜诗在诗歌艺术方面的集大成 孙桂平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杜甫“诗史”的叙述学阐述 胡根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杜甫诗歌“诗史”说溯源 孙亭玉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杜甫“诗史”略论 高建新 《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本篇未完】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17楼2022-01-16 21:59
                            回复
                              杜甫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影响——以胡适、闻一多、冯至为例 孔令环 《中州学刊》2007年第5期
                              论杜甫对冯至诗歌创作的影响 孔令环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杜甫对洛夫诗歌创作的影响 孔令环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略论杜甫对中国近现代诗人的影响 孔令环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萧条异代不同时——王船山为什么瞧不上杜甫 刘绪义 《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3期
                              试论李梦阳对杜甫七律的追摹及创获 郝润华、邱旭 《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论《红楼梦》对于杜诗的接受 李新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毛泽东借阅杜甫草堂杜诗珍善本及与杜诗的关系 曾亚兰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杜诗基础教育流传考 王繁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汪道昆对杜甫律诗艺术的借鉴与传承 乔根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集杜诗摭析 刘福燕 《晋阳学刊》2010年第1期
                              《红楼梦》与杜诗 孙雪霄 《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3辑
                              《红楼梦》引用李杜诗辑考 李鸿渊 《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4期
                              杜甫诗歌在五四前后的命运 吴中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6期
                              论杜甫是中国“乡愁”诗人的鼻祖 张叹凤 《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论明代复古派对杜诗的态度 李思涯 《文学遗产》2010年第3期
                              杜甫对古代少数民族诗人的影响 徐希平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2、3期
                              张瑞图书法创作中的杜诗情结——晚明书法史书杜风潮的一个个案分析 郑薇、张家壮《福建艺术》2011年第2期
                              词史与诗史的交融——论强村词对杜诗的师承 秦敏、沙先一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板桥钟爱杜诗探因 秦克祥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论明代诗学中辨体与集大成的矛盾——以七子派对待杜甫诗的态度为例 闻霞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杜甫诗歌的现代接受状况简论 孔令环 《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身世原非杜拾遗 凄凉偏读拾遗诗——试析杜甫对林纾诗歌创作的影响 徐瑛《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论何其芳文学创作与欣赏中的杜诗影响及定位 张叹凤 《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
                              论杨慎对杜甫的尊崇和追摹 严铭 《兰州学刊》2013年第7期
                              杜甫文化影响的一瞥——以《牡丹亭》为中心的讨论 刘晓凤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2期
                              吴宓与杜甫 孔令环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1期
                              杜甫的平民角色与平民情怀——兼论郭沫若对杜甫的评价问题 杨胜宽《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1期
                              钱诗证杜——以钱谦益《有学集》为例 周金标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3期
                              论杜甫对范当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陈晓峰 《西藏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论“金士巨擘”赵秉文对李白杜甫的接受与传播 潘殊闲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余怀对杜甫诗歌的接受研究 吴静静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梁启超文学观念中的杜甫情结 张放 《成都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元曲作家对杜甫及其诗歌的理解和接受 刘晓凤、刘晓玲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3期
                              论元人散曲对杜诗的接受 黄桂凤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杜甫:“集中无词”或“词曲之祖”——从杨慎的一个观点说起 夏志颖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第2016第5期
                              论杜甫对张问陶诗歌创作的影响——以《诸将五首》、《宝鸡县题壁十八首》为例 谢安松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第8期
                              论杜诗在元代诗歌中的接受 黄桂凤、陈玉滢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杜甫热”与当下诗歌的审美选择 罗振亚 《文艺评论》2016年第6期
                              杜诗学的兴盛与清初诗风的转变 文迪义 《现代语文》2016年第9期
                              宫商正变,各有所宗:论明人对《秋兴八首》的追摹与遴选 马腾飞 《三峡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雷铁崖杜鹃情怀对杜诗及巴蜀文化传统之传承 徐希平、彭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元代书画中的杜甫及其诗歌——以赵孟頫为代表 刘晓凤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中国现代学制文学教育中的杜甫形象 刘明华 《文学遗产》2017年第2期
                              论清代滇桂诗坛的“杜诗”接受及其意义 郑升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杜诗对新文学发生时期巴蜀诗坛的影响 彭超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论刘氏家族文学中有关“杜甫草堂诗”的创作 马旭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乾隆与杜甫:诗称杜圣李谪仙,吾于甫也无间然 蔡锦芳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论清人彭端淑对杜甫的推崇与继承 潘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蒙元时代的杜甫记忆——以至元三年追谥杜甫为中心 翟墨 《中华文史论丛》2017年第2期
                              清代少数民族诗人与杜甫诗歌——以满、回、壮为中心 孙纪文 《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第2期
                              圣人胸襟 大儒情怀——杜甫对蒲松龄影响论略 杨玉军 《蒲松龄研究》2017年第1期
                              杜甫骑驴形象与元代诗、画的异读——兼及“浩然踏雪”误读解析 綦维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道林寺杜诗碑板考辨 郑玲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杜韩”并称考论——从韩愈诗歌的地位升降谈起 李文博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中华文明的精神象征:当代诗歌中的杜甫形象 万冲 《滁州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陶、杜并举”与清初遗民诗学 袁媛 《五邑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论张养浩对杜甫诗歌和人格的接受与继承 刘育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清代中期济南诗社鸥社及其祭祀杜甫活动初探 赵晨 《菏泽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杜甫与新诗的现代性 师力斌 《文艺评论》2018年第1期
                              元代名儒郝经对李白杜甫的接受与传播 潘殊闲 《中北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论盛静霞抗战新乐府对杜甫的接受 李天琪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IP属地:上海521楼2022-01-16 22: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