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7,426贴子:10,031,502

红楼梦,朱楼梦,怀悼大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往事,小楼,月明,朱颜改,几多愁.......
亡国之君李煜的这首绝命词作为红楼梦的开篇词恰如其分。


1楼2013-05-27 12:08回复
    大清朝皇帝头上顶着“正大光明”,难道也有这个想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5-27 12:36
    收起回复
      论据,小姑奶奶要看论据


      IP属地:湖南3楼2013-05-27 13:17
      收起回复
        与《周易》一样,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所谓的“四大名著”皆无作者署名,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曹雪芹四作者从何而来?
        清末光绪皇帝废除科举后,社会晋升的途径发生了重大改变,随着西学渐进,龙旗落地,一大帮文人无事可做,其中胡适之、蔡元培等人开始倒腾石头记,胡适领衔自传派,蔡元培则领衔索隐派,49年常校长兵败南逃,胡把他在地摊上发现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所谓十六回甲戊本)带到了美国,一直藏在康奈尔大学,回购后存于上海博物馆。


        4楼2013-05-27 13:38
        回复
          石头记为手抄本,就像80年代流行全国的性启蒙小说《少女之心》,你抄、我抄、大家抄,抄来抄去,就有了不同的抄本。
          究其原因,抄书的都识文断字,哪里不满意就加上点自己的东西,有点像维基百科,有更好、更详实的资料就可以添加删改。


          5楼2013-05-27 14:17
          收起回复
            蔡元培的索隐派主要观点:石头记咒骂满清,怀悼朱明,朱即红,剃发易服之后,男人着满人衣装,留猪尾(pigtail)金钱辫,女性仍可穿汉人服饰,“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通灵宝玉暗指玉玺,“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三国中孙坚从井中打捞的传国玉玺刻着“既寿永昌”。悼红轩即怀悼朱明王朝。
            胡适的自传派则认为红楼梦为曹雪芹的自传,背景为曹家兴衰。大陆的所谓“红学家”基本是自传派的。


            6楼2013-05-27 15:34
            收起回复
              请解释“怀‘金’悼玉”


              IP属地:广东7楼2013-05-27 16:06
              收起回复
                自传派红学家的作品车载斗量,汗牛充栋,已经形成了庞大的食物链,在此不做讨论。
                看看索隐派。
                首先要从作者是谁出发,手抄本肯定没有作者署名(原因是个大论题,非三言两语可以讲清),胡适以“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为由武断为曹雪芹所撰。
                其实这句话只能证明曹为编辑或搜集整理者(如果曹雪芹是真实人物而不是士隐、雨村),没有人可以证明曹雪芹是真人而不是杜撰的名字。
                有“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只是民歌的搜集整理者,没有一首歌是他自己创作的。
                为何不是“空空道人”“东鲁孔梅溪”所撰?
                抑或以上三人合著?
                因此结论只能是石头记作者为无名氏,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庚辰本后四十回为无名氏著,程、高只是搜集整理者和出版商。


                8楼2013-05-27 16:16
                收起回复
                  书中冷子兴说荣国府那一章,贾雨村举得大贤的例子中朱是不是指朱元璋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5-27 18:07
                  收起回复
                    是否真有此意,洒家未可知也,不敢妄言之。


                    12楼2013-05-27 19:42
                    收起回复
                      女娲补天遗弃顽石一块,炼出灵性,日夜慨叹无才补天。
                      补天,天子?怨叹无天子之才?
                      一僧一道,骨骼不凡,丰神迥异。
                      一僧,李自成,幼年曾出家名黄衣僧,《明史》卷三○九《李自成传》“自成为人高颧深,鸱目曷鼻。”
                      一盗,张献忠,少时曾读过书,成人后参军,曾当过延安府捕快,因事革职,便至延绥镇从军。因犯法当斩,主将陈洪范观其状貌奇异,为之求情于总兵官王威,重打一百军棍除名,从此便流落乡间。(后文士隐解好了歌,训有方保不住将来作强梁)
                      张献忠状貌奇异,李自成高颧骨深眼窝,鹰眼曷鼻,二仙师可谓骨骼不凡,丰神迥异。


                      15楼2013-05-27 21:35
                      回复
                        ……红楼玄机无数,居然还有这一说……


                        16楼2013-05-27 22:35
                        收起回复
                          留名


                          18楼2013-05-29 00:37
                          收起回复
                            红楼梦里一段最最明显的证据证明了曹雪芹的反清复明思想


                            20楼2013-05-29 08:48
                            收起回复
                              红楼梦做书名不是作者本意,曹雪芹本来是用石头记做书名的。后来别人改成红楼梦的。据说是高鄂定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3-10-25 23: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