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大有 张坤 李莉
“大同文化”对古都大同人来说,无疑是特有的、熟悉的、自豪的。“三代京华,两朝重镇”,古都修复,新城建造,支撑着大同文化的古趣新韵。然而,正如曾仕强在大同作《道统文化和管理智慧》演讲中用《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卦名“大有”、“同人”阐释“大同”一样,古都大同这座北方重镇,的确堪称老而更老(古都)、新而更新(新城)、和谐同心(同人)、应有尽有(大有)的一座中国都市。大同——这个世界上最为美好、最具跨越能力和囊括能力,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都市名字——是不是在提示着我们:其文化——大同文化是不是也同样是“大有”的、“同人”的。
一、大同文化内涵的国内拓展 通常,文化产业创意总是以本市本地的文化资源为基础展开的。然而,对大同而言,如此厚重的古都文化,再加上如此难得的都市名字,可谓绝佳的名实组配。如此绝佳的名实组配,是否在提示着从事文化产业创意的人们:在拓宽文化产业创意空间、打造大同地域文化产业的同时,也应该把属于“大同文化”概念的文化资源整合地予以考虑。这样的文化资源整合、开发,不但能极大地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展大同的文化产业创意空间,提升大同文化软实力,而且也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竞争力尽到一个华夏古都责无旁贷的责任。比如,脍炙人口而又丰富深厚的“桃花源”文化系,“大同文化”不去整合,不去创意,不去开发,难道要让本不存在的“桃源洞”或者叫作“桃源洞”的小村小镇去创意、去开发吗?当然不会。诸如历代与大同区域相关的文化资源,与“大同”二字概念相关的文化资源,都应该是研究“大同文化”的着眼点。古城,美名,这是大同市得天独厚之所在,是大同市长于国内其他古都之所在。曾仕强认为,“大同”的中心思想在“小异”。所谓“小异”,就是说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寻找与其他城市完全不同的文化存在状态,就是要在奇、特、绝上下功夫来拓展自己的文化产业创意空间,就是要打造出自己的文化特色来。
“大有、同人”,是为大同,如此的文化意识,如此的文化软实力理念,人类追求和谐的理想以及社会管理的最高境界,古都大同改革开放迄今所具备的“硬实力”及其所带给市民的物质享受,未来“软实力”得到极大提升后所带给市民更加丰富的物质生活享受及跨时间、跨地域的更高档次的文化精神生活享受,或许是中华大地上任何都市生活所难以相比的。
二、大同文化内涵的世界拓展
“大同”思想,“大同”文化,发源于中国,影响了人类,是世界文化的财富,中华民族的瑰宝,其由来之悠久,蕴涵之丰富,是任何人类思想难以相比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被世界所接受,“大同”思想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是不容忽视的,而如此贵重难得的人类文化资源,又与古城大同有千年的不解之缘,提升大同文化软实力,进行大同文化产业创意如何能不重视颇具特殊作用的“大同”文化的拓展与开发呢?在打造大同文化产业、提升大同文化软实力的同时,大同自身的国际化、全球化,成为世界名都,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大同,作为一个华夏古都,一个中国文化元素,一个耀眼的中华文化符号,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感染世界的历史岁月中,在新时期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举措中,大同古城,将是无愧的。
综上所述,大同成为世界名都是可能的,这是大同文化软实力提升可能带来的大同的未来。
古都大同,占据了人类文化史上最美好的名字,无论谁都要做对得起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