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名将吧 关注:3,616贴子:64,003
  • 12回复贴,共1

美国人笔下的志愿军战术----看看“人海”是怎么回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1楼2013-05-13 23:33回复
    进攻中的中共军队
    “人海战术”一词曾广泛地被用于描述敌人在这个国家开展的军事行动。新闻报道曾给人一种印象:中国人以极度密集的大量兵力发动进攻某些官方文件也曾不加区分地用过这个词,因此就加深了人们的这样一种误解,即在我军各种武器火力笼罩下的敌军目标,正如“人海战术”一词所形容的那样,是个密集而又宽大从而有利于我方火力大量杀伤敌军的那样一种目标。曾有过这种性质的目标。例如,二月初中共军队进攻第23步兵团在砥平里的阵地时,以密集队形向前推进,在狭小区域内被大批地扫倒。
    但这样的高兵力密度是例外。二战中红军在乌克兰战役对付德国人时,连续使用过以人海吸收并最终中和敌军火力,中国人集中兵力时并不是这样更确切的说,中国人在接敌的最后阶段从纵队展开后,往往以多层细散兵线接近我们的工事,彼此间有相当的间隔。接敌纵队可能为一列宽,甚至为以4列纵队接敌的团级兵力,这取决于形势和攻击部队的规模
    地面状况的复杂情况也增加了我军火力集中捕捉敌军目标的困难,因为在各种复杂的地面状况下,敌军的进攻队形被自然的分散了,这就加大了我军火力集中一处而大量杀伤敌军的难度。山岭从来不是平直的,经常有突出部、裸岩、折皱、细沟。结果,即使攻击队列行进速度一致,也没有哪种防御武器有杀伤任何大量敌人的清晰的射程。当敌人进入各种武器的反击火力射程之内,渐渐向阵地推近时,依然不会过分簇集。
    在防御时,中共军队有效利用了地被植物,避免使用长的壕沟和密集队形,经常通过自身部署使我们的各种火力极少有大规模杀死他们的机会。主要战果是通过系统地使用合成火力取得的,没有哪一种或哪一类武器(迫击炮、大炮或轻武器)在实施决定性射击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3-05-13 23:37
    回复
      机枪用法
      中共军队主要以机枪火力为基础发扬战斗力,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在防御时,将机枪配置在坚强的防御工事后方的掩体内;
      (2)在进攻时将机枪前出到尽可能靠近前沿的地方尽管不可避免地要付出暴露目标的代价
      我方很少以这种方式使用机枪。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3-05-13 23:40
      回复
        中共军队的行动是以单一的火力手段为特色的,这种单一的火力手段完全以机枪为中心,围绕机枪的效用,将机枪的作用发挥到极至。而之所以可以这么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共军队具有足可消耗的人力。中共军队中的重机枪组成员总是能够忠于职守,最后一个撤退,因此就使他的机枪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当然,这种做法是要冒着被歼灭的风险的)。
        中共军队使用机枪的有效距离是30到500码。进攻中,如果需要前沿火力压制,他们可以尽可能的使机枪伴随步枪和半自动步枪。并且在白天的就地防御中,如果他们能够得到较好掩护前沿,他们有时就会把机枪阵地设在步枪线前面。
        他们经常在非常短的距离内不计后果和效能使用手中的武器,不过,比较他们的火炮使用的缺少距离感,他们的重机枪使用相对比较正常。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中共军队才会在500码的距离上使用机枪。当他们试图延长射程,也就是说加上200码,我们的部队就会毫不犹豫的开火,并且忽视他的存在。这通常是正确的,大群的步兵或者一个车队通常是一个相当合适的目标。根据教科书,重机枪在中等距离是相当精确的阻止武器。可根据我军在冬季战役中的经验,这并不是一个好方法。有大量战例记录显示,在几个小时的战斗中,2到3挺敌人机枪在600到700码距离上打击一个有限目标,取得的效果非常差。所有的参战条件都表明在火力范围超过500到650码这个范围,杀伤效率更多的依靠人眼所能看到的而不是机枪所能做到的。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3-05-13 23:44
        回复
          他们对机枪的使用最为持久稳定。有保养机枪和在任何天气情况下操作的诀窍。他们的火力在较短距离内十分精确。最大限度的使用火力掩护部队插入而不是浪费大量子弹去扫射地面。通过这些很基本的技术,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战果。机枪作为他们的进攻的支点表现出色。
          一般情况下,如果和我们携带的其他步兵武器,即7.62毫米通用口径武器族的使用效果相比,在朝鲜的战斗中,我们机枪火力所发挥的影响力似乎逊于以往的那支现代化美军中所使用的机枪火力。距离有限,使机枪不能发挥防御点和在交火中阻止敌人进攻的关键作用。怎么会这样?很难解释,因为步兵连队里的搬运工们过去从来也没有抱怨过轻机枪是个特别沉重累赘的东西。枪不是特别重,机枪手们不会掉队。曾经有过部队扛着机枪径直向敌人阵地冲锋的事例。但是一般情况下机枪却做不到根据战术形势变化而机动部署。这可能真的是出於我们多种武器系统里面天生的惰性吧:武器多了,其战术效果就是加进一种新的兵器,导致其他所有兵器的相对机动性就下降。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3-05-13 23:46
          回复
            中共士兵是出色的机枪手,他们使用这种武器比其它武器都要老练。他们的射击持久稳定;虽然他们的机枪型号五花八门,但他们有保养机枪的诀窍;在进攻时,他们携带机枪到非常靠前的地方;此外,由于他们很善于将自己隐蔽在灌木丛和岩壁后面,因此在他们接近目标时仍难以被发现。报告中有很多中共军队的机枪在30—40码的射程内压制我方阵地时仍保持隐蔽的例子。要用我们自己的机枪反击这种火力,通常就需要带着它们到很靠前的地方,在搬运过程中和放置后不久就会发生机枪组人员的意外死亡。我们的机枪组在移动和放置机枪的过程中太容易暴露了。勃朗宁轻机枪是小得多的目标,而且它的单人操作者兼具勇敢和必要的隐蔽性,因此是我军主要的反击手段。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3-05-13 23:48
            回复
              美国人的自责====================================
              战术奇袭的缺乏

              既然我军步兵中缺乏真正的狙击战术是因为我军的军事学说更强调团队精神,而不是因为美国人性格中有什么消极因素,产生另一项战术局限性的原因也应该在这方面仔细加以考察,尽管这与步枪并没有直接关系。
              处于敌军压力之下的美军连队在夜间进行环形防御的时候,从未对敌军暴露的侧翼发动突然的反突击,甚至在局势完全有利于采取这项行动时也未能有所作为。这支连队会尽可能坚守阵地,如果全面压力变得难以承受,它将向中央或最强的侧翼收缩防线。如果出现夺取和利用主阵地线内的更有利战场的机会,这支部队的一些人通常能抓住。一旦敌人没注意到与主阵地毗邻的山岭的褶皱和缓坡,而从那里自动火力可用来打击敌人的侧翼,那么我军士兵将利用这种地形。
              但是几乎所有的重要活动看上去都受到“如果不彼此靠拢也要保持不间断的联系”这一原则的限制
              我军从未使用过这样的奇袭战术,即从主力部队中暂时抽调小股部队去执行挫伤敌军锐气、分散敌军注意力的任务。
              设想一下这种局面:一个连队的兵力在岭脊上均匀地展开。敌军的攻势在正面和右翼发展迅速,看来这支队伍是输是赢完全取决于那个地段的态势。
              左翼仍几乎未参战。虽然看不见任何目标,但这个扇区内的机枪一直在掩护前方的斜坡,步兵呆在散兵坑中,等待什么时候能帮得上忙。60mm迫击炮埋伏在山后,但是敌军已经从邻近我军散兵坑的右翼逼近…,这些迫击炮的火力已不能成为决定性的威慑力量。
              看来这些迫击炮和所有未交火地带的武器都没有迅速地转移到远离敌人进攻路线的场所,并从他背后投射炽烈火力。机枪、轻机枪或除去底盘的轻迫击炮都能可靠地完成这种打了就跑的任务。他们本应在短时间内发挥奇袭作用,坚持到足以让对手动摇(就撤退),迫使他(从我军正面)调走部分兵力
              当炮火遮断整个战区的时候,缺乏这样的进取心还容易解释,但一项重要的事实是:即使步兵独立作战它也从来没有尝试过实施奇袭,而只将生还的希望寄托在自身的武器和人力上。
              局部奇袭在心理上的价值几乎与主力奇袭一样重要。然而,没有记录证明我军曾有系统地利用了这些战术手段。在这方面,正如缺乏真正的狙击战术一样,我军小部队行动的粗糙质量终将给敌军以可乘之机。敌军在与我军小股部队交战中,几乎可以指望自己不上当
              在大规模军事行动中,我军最大限度地使用了奇袭和欺骗,例如利用装甲纵队突围。为什么在我军的小部队战术教学中很少采用同样的原则呢?这个问题值得仔细考虑。在我们研究的所有在朝鲜的军事行动中,竟没有一个美国连队使用牵制火力的战例。然而,在许多战例中我们的中国敌人成功地以这种方式拓展了武器用途。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3-05-13 23:56
              回复
                “人海”战术打赢战争只能是一个笑话。向志愿军致敬!


                IP属地:广东9楼2013-05-14 00:01
                收起回复
                  再看另一种高明的战术:零敲牛皮糖


                  IP属地:广东10楼2013-05-14 00:08
                  回复
                    ......
                    5月间,第四十军接替第六十四军阵地,担任第一线防务。驻守黄鸡山前沿的第三五五团第九连有个副连长叫徐世祯,是个出了名的二杆子楞头青,看见阵地前的英国兵那么肆无忌惮,觉得实在咽不下口气,决定犯回纪律出口恶气。一天,他脱光膀子把满身涂上黄泥,提着一支水连珠步枪,悄悄地潜入黄鸡山二号阵地的山腿,瞅着最近的115.7和165高地,看着英国兵出来就偷偷地瞄准开火。英军官兵毫无戒备,连连被他打倒了几个,还找不着打人的人在哪儿,只好盲目向中国军队阵地开炮。徐世祯心说咱打从干了正规军,还从没正经操练过麻雀战呢,日本鬼子是鬼子,美国鬼子也是鬼子,英国鬼子还是鬼子,都是鬼子,咱就用对付鬼子的老办法对付。反正今儿个打一枪是犯纪律,打两枪也是犯纪律,干脆咱就撒欢打个够吧,到时挨个处分也他XX的不算冤枉。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折腾了一个下午的麻雀战。有六七个英军官兵成了他枪下的麻雀。
                    ......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3-05-14 00:10
                    回复
                      很快,冷枪运动在黄鸡山前沿开展起来。第二排副排长陈思广率领本排的优秀射手们寻机射击,10多天打死11个英军士兵。大家一看这活儿很过瘾,都争先恐后地参加打活靶。敌人出来晒太阳,打!修工事,打!吃饭,打!敌机轰炸时,敌人出来看热闹,打!出来拉屎撒尿,打!……


                      IP属地:广东12楼2013-05-14 00:11
                      回复

                        都是从土八路过来的中国官兵操练这个当然毫无问题。第一线部队几乎都如法炮制,很快就成为一种普遍的、有组织的群众运动--说是群众运动那真是一点不含糊,因为连勤杂人员都渗和进了这种过枪瘾打活靶的好事儿。第六十八军第二0四师第六一0团第八连有个炊事员叫庞子龙,本职工作给狙击手们送饭,在阵地上来来去去地看人家打得痛快很是眼热,就说我也来打两枪试试。结果一打就收不了手,3个月内一人冷枪毙敌54名,打出了瘾头打出了名声也打成了英雄。伙头军成了"阵地猎手"。笔者听当年的志愿军大叔们说,那会儿中国军队根本不搞什么射击训练,班长排长连长直接就把新兵蛋子们带到前沿,现场指点着怎么测距,怎么定标尺,怎么算提前量,怎么打上山的,怎么打下山的,夜间射击有些什么要领,……等等等等。然后说你们自己挑两个目标打打试试。结果当然是练了兵长了本事有了战果还有成就感。真是又划算又省事儿又风光。很多新战士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打成了英雄。


                        IP属地:广东13楼2013-05-14 00:13
                        回复
                          游击战就不能大量消灭敌人?呵呵......


                          IP属地:广东15楼2013-05-14 00: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