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温书吧 关注:154贴子:6,508

回复:【转贴】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八一八古代美男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龙阳君
  说起男宠,很多人就会觉得他们实在是因为无能无才,才会以色侍人。其实很多时候这样说也有点绝对,男宠就好比一个标签,将这些帅锅的全部特点都掩盖了,而这人真正是什么样的,我们反而从来就不知道,或者说我们也从来不关心。其实仔细想想,为什么有名气的帅锅里会有不少数量的“龙阳断袖”美男子?一样事物,如果美到极致就不会有什么性别概念了。好看的东西只会无限地接近人们心中对审美的完美想象,让人们对之产生占为己有的渴望。
咳,废话不多说,为了打碎这种世俗偏见,lz就挑出一个最典型的先扒一扒,这就是史上最鼎鼎大名的男宠,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正史中明确记载的同性恋,龙阳君。
当时有人说,战国美男子有二,一则安陵君,二则龙阳君。历史上对这位美男子的容貌没有任何描述,但是,史书明确记载,魏王对龙阳君甚是宠爱,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集一身,可见龙阳君之美。
常言道,最是皇帝恩宠难消。然而龙阳美人这男宠不仅当得久,还当得稳,更当的心安理得舒服自在。能在一群女人又扎小人又扔眼刀等等一系列背后小动作中活下来,唯有心机颇深、最懂得权势斗争的人。《战国策》讲了一个“龙阳泣鱼”的故事,可见龙阳君本性。
有一天魏王同志带龙阳童鞋下河钓鱼,龙阳童鞋举着鱼竿突然内牛满面。魏王同志大惊,赶紧问他,丫哭个毛?龙阳童鞋回答,为我钓上来的鱼啊。魏王不解,还没听说过谁为鱼哭的,丫也不像环保人士啊。龙阳童鞋眨眨眼,道,大王啊,我刚开始钓到一条小鱼,很高兴,可是又钓到一条大的,我就想把小的扔了。如今我有幸和大王同床共枕,可是很多人知道鸟,就会打扮的花枝招展来勾引你,我就会像那条小鱼一样被你抛弃鸟,我不哭才怪呢!魏王一听,立刻道,胡扯!丫有顾虑怎么不早说,以后谁再敢向爷献美人,爷诛他九族!
从此后,龙阳君小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舒坦。
美人当自强!龙阳美人如此工于心计,却也并不仅限于争宠上。他本人还是魏国数一数二的剑术高手,并且是个很有手腕的外交家,经常代表魏国出使别国。他更精通权谋之术,是小有名气的计谋家。因为龙阳童鞋个人能力的出色,直至魏王死后,下一代君王不但没有将他处死,反而仍然在才能十分重用他。
然而为什么这样优秀的人会成为男宠?真的是龙阳君自己的意愿吗?我们不妨联想清河王的故事,有句名言,很粗俗但很有道理:人生就像被JQ,与其反抗,还不如躺下来享受。所以,不管再说啥都是P话,真到关键时刻,保命才是最要紧的事儿啊。


30楼2013-05-15 00:11
回复
    诸葛亮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所谓既生瑜何生亮,说起三国时代的美男,扒了周小瑜怎么能忘记我们的诸葛小亮亮?(好吧我承认这个叫法很恶,捂脸)。
      诸葛亮,字孔明。在还没出名的时候就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将来会很牛逼,只不过现在还没人赏识而已(自恋啊)。怎么打响知名度呢?很快他有了个外号叫“卧龙”,大概意思就是,哥虽然躺着,可哥还是条龙。
    史书对于孔明君很偏爱,历史上也有无数名人为他写下了一堆歌颂诗篇,但是纵观这些诗词,可以看出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在看小亮亮这个人时,所有人都着眼于他的功绩,他对于三国时代的贡献,他的妙计连环和博学多才……好吧,这些都打包送给历史学家和煮酒论史版的那些历史迷们不解释,让我们来肤浅一点,就看看他的颜和情(言情神马的我也会╮(╯▽╰)╭)。
    史书上记载,我们的主人公诸葛孔明有184cm的身高,短短一句话八个字就把他的特点描绘了出来:“容貌甚伟,时人异焉”。小明这个人啊,长相伟岸,气度不凡,走在路上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觉得他异于常人。如果说这句话对他外貌的描述非常模糊,那么还有句话更加详细地记载了他是怎么“伟”怎么“异”的,那就是“面如冠玉,飘然有神仙之态”。看清没有?
    关键词就俩字:神仙!神仙怎么个美法?衣袂飘飘风采卓然,白皙如玉身材颀长,这就是气质美啊!这年头神仙姐姐有神马好侃的,神仙哥哥神仙弟弟神仙美男神仙小亮亮才是王道啊!再加把雪白的鹅毛扇一摇,翘起嘴角那么悠悠一笑……醒醒!童鞋!醒醒!他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人家是有妇之夫,不要再傻笑了!
    有个叫黄承彦的名士性格非常豪爽,很欣赏孔明。小明到了适婚的年龄,开始找老婆。黄老先生听说后找到他,说我家里有个丑女儿,丑啊,头发那个黄啊,皮肤那个黑啊,但是她和你简直就是绝配……咳咳,你别生气,她虽然丑,但是闹不住聪明啊。小明一听,高智商丑女啊,我的菜啊!不但没拒绝,居然还兴高采烈跑跟人家见面,两人情投意合,很快就结婚了。因为这件事,他被乡里人取笑,以后不论谁找媳妇群众们都会警告他,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娶老婆千万不要学小明啊,丑女一娶一个准有木有T T
    其实正史里关于诸葛小亮亮的老婆只有短短几句描述,只知道她姓黄。取笑归取笑,然而小明用情专一,和黄氏的婚姻之美满却也是有目共睹的。大多数人只看到他为人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师表,孜孜不倦尊尊教导,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却忽略了看他如何为人夫。
    孔明一生只娶黄氏一人,两人举案齐眉,白首偕老,虽然曾经被迫分居两地很长时间,但不离不弃相互扶持,让人十分佩服。相爱不容易,相守更难。再换个角度想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修身,哪来的齐家?可见一个人如果想得到真爱,首先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被爱的人。品行高洁,聪明敏达,出不负君意,入不负卿意,再加上锦上添花的容貌,这位叫诸葛亮的传说中的哥不值得群众们迷恋,还有谁更值得?

    (木有想到呀木有想到,咱诸葛大叔也是个美男哟~想当年呀~)


    32楼2013-05-15 00:13
    回复
      张幼文
      可否盟来世,相逢古道旁。
      病弱美少年除了周小史和卫玠,其实还有一位非常神秘。出生年代朝代不详(只能知道肯定是明代以前),哪里的人不详,历史上几乎找不到他,可是很幸运的,他还是因为一个类似于卫玠的杯具而将大名流传了下来,他叫张幼文。
      张幼文,唇红齿白,面如好女,弱不胜衣,而且非常注重衣着修饰。他出生于名门望族,传说他每次出门,所到之处都会像荀令一样留下淡淡香气,久而久之,这个美少年就成为群众追逐的对象。他有个好盆友叫张千仞,两人门当户对,呃,交情非常好。这俩人就跟连体婴似的,当时一起参加科考,然后发榜一看,居然名次都挨着,一时间大家都觉得很惊奇。甚至到后来,张千仞娶了老婆,也一点都没妨碍到他们俩的友情(扶额,这是史书上写的,这是神马逻辑啊- -)。
      然而美少年幼文的美名越来越大,问题也产生了。据说发展到后来,女同志见了他那个叫迷恋,千方百计地想跟他欢好,做出了很多疯狂的举动。一次两次还好,这次数一多,原本身体就跟林黛玉那么柔弱的幼文小盆友顶不住了,得了血症(孩纸们你们到底做了神马啊)。千仞知道后,急急忙忙跑到他家亲自去照顾他,衣不解带,一下子就是好多天。无奈这样感人的举动木有能挽回幼文小盆友,渐渐他病入膏肓。有一天,他突然从昏睡中睁开眼,说不出话,就使劲盯着千仞看。千仞知道他这是回光返照,连忙对他说:“我发誓不会再结交任何一个朋友,如果我违背誓言,立即跟你一样死去!”幼文小盆友觉得这朋友交得真够义气,这辈子值了T T 于是用力点了点头,含泪而逝,死的时候还不到20岁T T千仞这个伤心啊,比死了老婆还伤心。
      你以为事情完啦?还木有!
        张千仞这货说话不算话,幼文死后不久,他竟然又和一个姓朱的书生逐渐有了交情。果然半年之后,自己也得了血症。一天半夜,千仞的伯父伯起先生正在睡觉,忽然梦到幼文立于高处。伯起想招呼他下来说话(他居然不害怕!),幼文摇了摇头说:“我不下去了,我在等千仞一起走。”伯起惊醒,忽然听到外面传来报凶的人,说千仞挂了……(是不是有种在看聊斋志异的赶脚- -)
      可怜的大叔伯起给吓坏了,以后看到美少年,必定好好款待,无微不至,倒是自己一直活到80岁身体仍然很好- -


      34楼2013-05-15 00:14
      回复
        下面,楼楼再补充几个哟。(其实也是在贴吧找滴hiahiahia)


        37楼2013-05-15 23:03
        回复
          薛绍 :贵族美男
          美男薛绍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之一。
          “长安月下,一壶清酒一束桃花;心如烛光,渴望在幻想中点亮”,“长相守它是啊,面具下的明媚;明媚后隐蔽的诗啊,无缘感悟”……
           在看过的所有美男的出场里,恐怕再也没有哪一幕这样让人印象深刻。面具下的明媚——美男薛绍的这一笑,可以瞬间融化无数花痴的心……虽然,他以后再也没这么笑过,可是,为了这明媚,用一生的时间去等,也是值得的吧……


          38楼2013-05-15 23:11
          回复
            杨华
            为北魏名将之子,年轻时就有勇力,容貌瑰伟。被北魏胡太后看中,逼与之通。杨华不愿吃软饭,率领其部曲投降了南边的梁朝,有点男子汉气,和张昌宗之流有天渊之别。杨华在梁征伐有战功,任高级官员,足证其勇力或智力不差。太清年间,侯景作乱,杨华是对的,但妻子为侯景所擒,杨华不得已就投降了,可见真有些人情味。好像没有为侯景出力,不久就死了。
            俊男杨华南逃后,胡太后追想思不已,为作《杨白华歌辞》,其词为“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阁,杨花飘荡入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春来秋去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令宫人昼夜连臂蹋足歌之,甚凄惋。不论胡太后是否淫乱,杨华是当时北国第一俊男,则应无疑义。
            杨华不但帅,而且武功高强,和当时另在一将军王神念齐名,《梁书》记载“(王)神念少善骑射,既老不衰,尝于高祖前手执二刀楯,左右交度,驰马往来,冠绝群伍。时复有杨华者,能作惊军骑,并一时妙捷,高祖深叹赏之。”可见杨华的武功已经高到使皇帝(高祖指梁武帝萧衍)惊叹,只可惜语焉不详,没说明“惊军骑”是怎么一种武功。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3-05-15 23:21
            回复
              [大变身]邹忌
              据《战国策》记载,邹忌(385-前319是)战国时政治家,战国时齐国大臣。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称成侯。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从此齐国渐强。时势造就英雄,邹忌有才华有才干,大度颇有君子风范.是齐威王的得力助手,帮助他持政,出谋划策.
              此外,邹忌还以相貌著称,品德也十分的受人夸赞。【图片】邹忌《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魁梧,容貌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好衣服戴上
              帽子,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呢?”
              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坐着闲谈。(邹忌)问客人说:“我和徐公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赞美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妾赞美我美的原因,是惧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对我有所求。”
              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纵横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齐威王说:“(说的真)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
              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官员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身居朝廷,却可以用修明内政的方法战胜敌国啊。
              (P.S.介个故事大家都在年少无知滴时候就学过了哟?!╭(╯3╰)╮)


              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13-05-15 23:2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3-05-15 23:25
                回复
                  我勒个去,网速受实在太~(省略一万个)慢了!只好用爪机发::>_<::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3-05-15 23:26
                  回复
                    [回眸]潘章
                    潘章少有美容仪,时人竞慕之。楚国王仲先闻其名,来求其友,因愿同学。一见相,情若夫妇,便同衾枕,交无已。后同死而家人哀之,因合葬于罗浮山。冢忽生一树,柯条枝叶,无相抱。时人异之,号为共枕树。
                    评价:竞争已经到白热化阶段。杀出重围荣获第四名潘家弟弟。前面榜诸君皆重美色宜人,只有这潘章用情专一,可圈可点。清风吹起,罗浮山共枕树繁茂枝叶常年诉说着这段伟大恋情,忽视感情滥交盛行历朝历代,潘章王仲都堪称同人楷模。


                    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3-05-15 23:34
                    回复
                      [苹果]秦宫
                      秦宫者,汉大将军梁冀之嬖奴也。宫年少而兼有龙阳、文信之资,冀与妻孙寿争幸之。李长吉为诗云:“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楼头曲宴仙人语,账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飞窗复道传筹饮,午夜铜盘腻烛黄。秃衿袖调鹦鹉,紫绣麻霞踏孝虎。折桂销待晓筵,白鹿青苏半夜煮。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凉屏生色画。开门烂用衡线,卷起黄河向身泻。皇天厄运犹缯裂,春宫一生花底活。鸾篦夺得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评价:单看李长吉诗句,就已经让人魂绕梦牵。如此俊美少年,常伴大将军身侧,自然骁勇善射,英姿飒,难怪连大将军妻子都深为迷恋,但妒忌,还要争着与其销魂,就算王昭君,也见得有如此魅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3-05-15 23:36
                      回复
                        [亲]曹肇
                        曹肇有殊色,魏明帝宠爱之,寝止恒同。尝与帝戏赌衣物,有不获,辄入御帐,服之径出,其见亲宠类如此。
                        评价:呜呼!此君在帝王面前已经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了。其娇纵程度比起弥子瑕有过之而无不及,堪称绝代美少年,纵是杨玉环与其争宠,恐怕也要落在下风。


                        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3-05-15 23:38
                        回复
                          [耍赖]弥子瑕
                          弥子瑕是卫国的一名美男子。他在卫灵公身边为臣,很讨君王的喜欢。
                          有两件事最能说明卫灵公宠爱弥子瑕的程度。其一是弥子瑕私驾卫王马车的事。有一次,弥子瑕的母亲生了重病。捎信的人摸黑抄小路赶在当天晚上把消息告诉了他,一瞬间,弥子瑕心如火燎,他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到母亲身边。可是京城离家甚远,怎么能心想事成呢?卫国的法令明文规定,私驾君王马车的人要判断足之刑。为了尽快赶回家去替母亲求医治病,弥子瑕不顾个人安危,假传君令让车夫驾着卫灵公的座车送他回家。后来卫灵公知道了这件事,不但没有责罚弥子瑕,反而称赞道:“你真是一个孝子呵!为了替母亲求医治病,竟然连断足之刑也无所畏惧了。”
                          卫王接受弥子瑕没吃完的半个桃子,是卫灵公宠爱弥子瑕的第二件典型事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弥子瑕陪卫灵公到果园游览。当时正值蜜桃成熟的季节,满园的桃树结满了白里透红的硕果。轻风徐徐送来蜜桃醉人的芳香,让人垂涎欲滴。弥子瑕伸手摘了一个又大又熟透的蜜桃,不洗不擦就大口咬着吃了起来。这种摘下便吃所感受的新鲜爽口滋味是他未曾体验的。当他吃到一半的时候,想起了身边的卫王。弥子瑕把吃剩的一半递给卫王,让他同享。卫灵公毫不在意这是弥子瑕吃剩的桃子。他自作多情地说:“你忍着馋劲把可口的蜜桃让给我吃,这真是爱我啊!”
                          弥子瑕年纪大了以后,脸上现出了衰老的容颜。卫灵公因此丧失了对他的热情。这时假如弥子瑕有得罪卫王的地方,卫灵公不仅再不像过去那样去迁就他,而且还要历数弥子瑕的不是:“这家伙过去曾假传君令,擅自动用我的车子;目无君威地把没吃完的桃子给我吃。至今他仍不改旧习,还在做冒犯我的事!”
                          弥子瑕从年轻到年老,始终把卫灵公当成自己的一个朋友看待,在卫王面前无拘无束。可是卫王则不一样。他以年龄和相貌作为宠人、厌人的根据,从而对弥子瑕所做的同样的事情表现了前后截然相反的态度。因此不顾事情的本质,只按表面现象决定好恶的作法是十分错误的。
                          其出处在《韩非子·说难》。其中有说道:春秋时,卫国大夫弥子瑕受到卫灵公的宠爱。有一天他与卫灵公一起到果园里吃桃子,将自己咬下一半的桃子给卫灵公吃。卫灵公大喜说:“你爱我以至可以把自己的手上的美味的桃子分给我吃!”
                          到了后来,卫灵公对弥子瑕的宠爱不复当日,卫灵公便以分桃的罪名处置了弥子瑕
                          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刖。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教哉!为母之故,亡其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围,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亡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馀桃。”————《韩非子·说难》


                          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3-05-15 23:39
                          回复
                            嗯,美男们的八卦到这里告一段落啦^o^,有知道更多的亲欢迎补充^ω^!
                            对古代十大美男感兴趣的童鞋可以找找看看江静流的一本名叫《生如夏花,逝若秋叶——历代著名美男子的绝艳风流》的传记书。


                            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13-05-15 23: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