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赣并没有理会宫人们,他将王粤扶起来让他站稳后,细细端详了两眼,在确认没有其他磕著碰著的地方后,他才扬起笑容,一手拍在王粤的头顶,朗声道:
「见了哥哥怎麼这模样?莫不成是哥哥太老了吓著你了?」
「赣哥哥逗我呢!」王粤听王赣这麼说马上回过神来顺带讥讽了一句。
「赣哥哥怎麼过来了?」王粤问道。
「左右无事,恰好玄安叫共聚商议事宜,我便顺道过来接你。」
王赣这话说得让他随行的公公不禁在心里咂舌:这叫顺道啊殿下?议事的圣天宫在这紫禁城的另一头啊!您这顺道的逻辑是怎麼回事啊!还有呐……南尊殿下您又是怎麼了?您点头乾嘛啊……您明知道这不是顺道……
公公暗自腹诽的厉害,都未注意到二位殿下早已叙好了兄弟情谊,而梁绕殿下已经站在了他面前,身边还站著陪伴南尊的掌事公公。
只见梁绕欠身悄声道:「南尊不甚晓得这紫禁城的布局。倘若你们或你们手下那几个谁泄漏出去了本座的宫殿在何处——你们晓得清楚要拿什麼抵罪。」
二位公公默默颤抖,忙不迭地回道:「谨遵梁绕殿下旨意!」
再看南尊殿下依旧目光空洞,对这边的情况也没有个关注。他呆呆地翘首望著紫禁城的上空陷入沉思。
王赣不禁忧心:到底何事?大哥千里迢迢传王粤回来,倒是把他吓成这副样子……
王赣来不及细想,瞧著天色他也不敢耽搁了,生怕来不及去圣天宫,便急急催著王粤一同起轿离开蓬莱日月阁。
一路上,王赣怕王粤会看出路程的长短从而知道他并不是什麼「顺道」因此不停地邀他闲话——
结果梁绕知道这是多余的:王粤一门心思都不知道在忧虑什麼,整个过程中别说路程了,就是王赣说了什麼他都不知道。
待到了圣天宫,没到宫门就被告知就差二位殿下了的王赣有些不安地看了眼王粤,而后者还是目无焦距。
「玄安还好?」王赣问那小太监。
「殿下都好。二位殿下还是快请吧!」
王赣叹气……只盼等下别捅娄子咯!
王粤从步辇上下来,摇摇晃晃地踏入圣天宫。从宫门口就可以听到有朗朗的交谈声从宫内传出来。那些声音有嗔怪的有不屑的,有含笑的有懒散的,森罗万象。那些声音飘入耳中如同一盆冰水淋头,王粤猛然回过了神!
他们走进正厅,只见王京王秦王豫王川等坐在上首,其余的已经分坐在两侧。王粤略略扫了一眼认了个大概:王苏与王浙坐在左方上首两位,王桂於左方上首第四位,王沪在左方下首第三位,王闽在王沪身侧,王湾紧随其后;王新与王藏王蒙王黑都在左方边上,王冀坐在左方最上首,紧接著便是王鄂王湘……
剩下的他看得有些眼生,一时也认不出谁是谁。便也作罢,敛了神色,与王赣一同上前拱手行礼:「参见兄姊,弟弟来迟,还望赎罪。」
辈分幼於他们的相继也站起来行礼:「见过梁绕哥哥。见过南尊哥哥。」
王湾直接上前握住王粤的手笑道:「哥哥!你跟我一起坐可好?湾湾许久不见你了!」
这南尊好不容易有礼了倒是这王湾做什麼?!
王秦在上头不禁喝道:「怀玉!真把你宠坏了不成?规矩何在?」
王湾一下子敛了气。若是说她的是王京她还能唱两句反调,但对著王秦这个比王京威严百倍的哥哥,她是一句话也不敢多反驳。
小妮子这性子倒向王京。王秦不由得想。王京也是这样听教训一声不吭,顺从的很。
「好了!怀玉性子坦诚是好事。你就是规矩惯了。」惯了做闲散人家的王豫道,媚眼如丝,落著点点高深莫测的笑意。此时也就只有他敢说王秦了,他说著看向王湾与王粤,「怀玉若是喜欢就让南尊同坐吧。别理你韶仰哥哥。」
那语气风轻云淡得跟谈论佛经一样!
王湾可不敢真不理王秦,她乖乖地向王秦讨了饶后才敢拉著哥哥坐下。
王豫看著,又是一笑,「怀玉就是懂事的乖孩子——纵使我放手不管,她也不忘还有韶仰这位哥哥在,总不至於得意忘形——南尊,粤儿,你可明白了?」
都被点名了,王粤虽不知王豫真正含意,却也赶忙站起来,「愿听紫华殿下教诲。」
王豫的话里有话显然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以及好奇心,王冀道:「紫华哥哥莫不是知道大哥的事?」
王冀算是寡言的一员,但是不代表他的手段不强。怎麼说他是近王京的人,他这麼一问。个个的心都快蹦到了嗓子眼。有按耐不住的,比如王鲁早就叫了起来:「大哥此事神秘兮兮的!还要急召南尊…额,南尊哥哥,想来不妙啊!到底何事?」
王豫看了眼他,心下自想果然是齐鲁大地的人…都是血气方刚不言虚假的。他再看向王粤,后者虽是礼数周全,但他还是看穿了弟弟现下神志混乱的状态。
王豫并不知道王耀的命令是什麼,但是仅凭适才王粤没有用自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为王湾开脱的反常情况看来,大哥的命令可能是件撼动天地的大事。
既是大事,王耀事先只说与王粤一人。他紫华总该防著电这个弟弟的心思吧——毕竟那是个离经叛道的活体啊……日后他若要真独自掌事,真没个交代给他们的话叫他们如何自处?
「到底何事?」王京看著一直低著头的王粤,沈声问道。
一时间,焦点又全数聚集在南尊身上。可怜南尊殿下差点没瘫倒下去——
他本就是被大哥对他说的一番话骇得六神无主,现在还被哥哥们轮番刺激了一通,他承认如果他自己容许的话他肯定会一头栽倒直接昏死过去。
「大哥的意思……今后,关闭所有关口,外夷…外夷只许留广州……」
=
1757年,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又称广州十三行)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这一命令,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的政策。乾隆的这道圣旨常被视为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