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文史吧 关注:66贴子:275
  • 8回复贴,共1

村史漫谈——韩坊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韩坊村距长子县大堡头镇东二点五公里。北据河北庄,两水村,南接康家庄,邹村,东邻交里村,西傍老马沟村,村东,村前,村后,三条小河缓缓流过(一为丹河支流,一为浊漳南源,一为丹河支流)好一个地平水浅,平畴沃野好村庄呀。据一九九八年长子县志所载建村于战国,(齐国战将韩自。韩佑兄弟二人曾在此村安营扎寨,并因军功受封于此)是名符其实的千年古村。


1楼2013-04-25 10:01回复
    至今村中仍以韩姓人家为主(占全村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间杂,张,刘,杨,侯,宇,王,贾,和等外来姓氏。由于三面环水(三条河流形成一个冲积平原,全村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一面背岸(老马沟村地势比韩坊高,形成一个自然屏障,阻挡西北风的侵入)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村子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尤其适合家作物的生长,先前村里的主要农作物有,黍,麦,豆,谷,高梁,玉米等,瓜菜作物有,白菜,土豆,茄子,萝卜,芥菜,蒜,葱,姜,南瓜,北瓜,肉瓜等,果树林木更是一应俱全,主要经济作物有,潞麻,大麻籽,芦苇等等。先前村里的养殖业品种单一,以家畜,鸡,牛,猪,狗,骡马,驴为主,改革开放以后,村里的农作物品种逐渐增多,蔬菜大棚更是遍地开花,其中村里的磨菇种植形成一定规模,养殖业也由单一小规模以家户为主的散养,向集中大规模现代化庥中圏养发展,村里先后有过牛场,鸡厂,猪厂,獭兔厂等,这些传统产业的发展使村民的收入进一步提高,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起来。


    2楼2013-05-08 10:28
    回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村里先后还开办了砖窖,瓦窖,粉房,等小型工厂作坊。既填补了农闲时间,也给村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3楼2013-07-10 17:01
      回复
        由于村子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也产生了很多有趣的地名,地名主要有,尧脑岸,和家山,狐山。松树行。老虎圪塉 ,东河地等。其中尧脑岸与村内的尧王庙有关。和家山因为紧邻两水村,两水村和姓人家较多,估计和家山是两水村与韩坊村的界岭。老虎个塉是村西一个高岸,因形似老虎而得名,东河地是村东紧邻丹河的一块冲积平原。松树行是村后由东至西的一片松树林,有可能是村子的风水林,也有可能是村民为了阻挡冬天西北风对村子的袭扰而种植的防风林,听村民说八十年代初还能见到两人合抱粗细的松树,松树行的确是古代先民智慧。可惜后来无人经管。渐渐消失殆尽。


        4楼2013-07-10 17:18
        回复
          村子里边名胜古迹众多,先后有过,尧王庙(唐虞庙,三王庙),关帝庙,土地庙,文庙,牛王庙,古阁等。。。。村西的文庙和村中的土地庙是近年来村民新修,关帝庙在村东北,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位于村中路南的牛王庙和古阁年久失修,己不复存在。村中的尧王庙不知创建于何年,属金代遗,原先时,一进院 落 山门,厢房,配殿俱全,后因年久失修,仅剩大殿,二零一二年,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得到了一定的修缮。


          5楼2013-07-10 18:15
          回复




            修缮以后的尧王庙。


            6楼2013-07-10 18:25
            回复





              韩坊村 尧王庙 已被列入县级保护单位,准备申报国七。极废败,只大殿及山门残存。大展不知创建 于何年,建筑风格属金代遗构,元代修葺的痕迹比较明显。殿下的砖砌台基很高,檐出特别深远。 如果修缮得当,应该是一座饶有古韵的建筑。图为修缮以前的大殿,山门,和山门上面的戏台,殿内的斗栱梁架结构图和檐外斗栱图片等。


              7楼2013-07-10 18:37
              回复
                韩坊村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著名人物有建村的韩姓先祖,战国时期齐国名将韩自,韩佑兄弟二人。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名将韩保正,韩保升兄弟二人。还有坑日展争时期的烈士,韩复兴老先生。(韩复兴本人是学校教员,在掩护同志撤退时被敌人杀害)。


                8楼2013-07-12 09:35
                回复
                  一九九八年版长子县志里有关于邹村村名起源的文字记载 。但没有确切的建材年代。只说以前有个邹姓人在朝为官,因事获罪,改做其它姓氏并避难长子县并建村邹村,


                  11楼2014-11-22 18: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