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
*按:第三段又有韩信出伏兵的例子
用兵之道,不可以常律论也。履险者,兵家之危事,智将常用之而胜,他将常以之而败。胜非险也,以有术胜也;败非不险也,以无术败也。胜败在人而不在险,唯险而后可以见人之能否也。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冒大险而后能立竒功。险之不冒,虽曰有功,吾未见其竒也。故夫智者不恶夫履险,而恶乎无术。多方以误之,此兵家之至术也。声东而击西,形此而出彼,虽在坦地犹然,而况於险乎!险者,人所易拒也。吾欲出此,而明以告之,则敌一分兵拒险,而吾固将不战而自沮矣。乃若智者之制事也,声其所必意,形其所必趋,而忽焉乘险而进。则敌人惊沮而不知其所从来,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鬬。一举而败其党与,覆其巢穴,而后可以为不世之竒功也。
昔者马援率景舒进击武陵溪蛮,军次下隽,其道有二:一曰壶头,一曰充。壶头则路近而水险,充则涂夷而运逺(同元)。舒欲从充,将以正合也;援欲从壶头,将以竒胜也。故援力言之:“弃日费粮,不如径进搤其咽喉。”帝遂舍舒而从援。援既进兵,贼乘髙守险,欲前不可,欲退不能。已而暑甚,士卒多疫,卒不战而自败。
嗟夫!若援者,可谓不明乎履险之术矣。吾以为当声言从充,纵其降口,使归以告。多张疑兵,鸣鼓鼙,盛旗帜,若从充进。贼必悉众出拒,吾密遣轻兵乘舟急进,径自壶头以掩其无备,出其不意,则贼气丧胆沮,不知所以为御者矣。五溪诸蛮可以一战而擒也。不知出此,而明明履险,其败也固宜。然援则失矣,而议者方以景舒之计为得,是所谓见牛而未见羊也。故从援则必败,从舒则未必胜。从吾之计,则发必中,攻必克。是以韩信之击魏豹也,盛兵临晋,而伏兵从夏阳袭安邑,卒以擒豹。曹公之攻马超也,盛兵潼闗,而潜兵渡蒲阪取西河,卒以破超。此则兵家之妙术,而非吾臆说也。惜乎援之不出於此!
始援谋隗嚣於掌握之间,击诸羌於指顾之顷,破交趾,平峤南,出竒制胜,前无坚敌,不可谓非一时之杰也。然至此而失,岂其终老而智耄耶!光武尝言:“伏波论兵,与我意合。”每有所谋,未尝不用援。援此议而光武从之,光武亦以为可胜矣。已而援败,复重加罪。始不能料其不可而遽从之,终不能少贷其法而重责之。呜呼!光武亦不得为无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