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骑行吧 关注:47贴子:412

一篇很详细的毒文,看看有收获(中毒—解毒—放毒 之机油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1楼2013-04-06 14:36回复
    转自摩托车迷网
    有几点需要提前说明一下:
    1:我最希望看到的是,这篇帖子可以给大家带来某些帮助,或者能够释去某些困惑,正所谓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所以我希望看这篇帖子的车友最好不要抱着就想看看最终楼主选择了什么机油这样的想法而看,因为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那样的需求话我这篇帖子只需要一两行字就可以完结了,而我也就失去了费劲巴力的写这篇帖子的动力。
    2:那么不看最终结果的话,看什么呢?-----心得体会以及心路历程,不光是关于某款机油使用的心得体会,最关键的是为什么这样选择以及在润滑油方面的认识逐渐提高的心路历程。
    3:整篇帖子的推进我会尽量按照时间顺序以当时的想法与看法为线索,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整个的过程也是我不断学习进步的一个过程,初期的想法与看法并不一定完全正确,后期会颠覆很多前期的认识,所以请不要断章取义。如果您确实没有耐心逐字逐句的看完我这篇帖子,那您还是直接看结果吧,虽然这是我所不希望看到的现象,但是我更不希望看到您被误导。
    4:注意,本帖有毒,毒不死人不偿命,毒死人更不偿命。
    5:本帖之前我使用的机油是黄壳HX5,贯穿本帖始终的一个中心思想是以更高的性价比来抛弃黄壳,所以对刚刚选择黄壳机油的车友说一声对不起。


    IP属地:北京2楼2013-04-06 14:37
    回复


      IP属地:北京3楼2013-04-06 14:38
      回复


        IP属地:北京4楼2013-04-06 14:38
        回复


          IP属地:北京5楼2013-04-06 14:38
          回复
            既然提到了黄壳,那就从黄壳开始说起吧。有心的车友可能早就知道我之前是一直使用黄壳HX5机油的,评心而论这款机油还是不错的,用来保养羚羊这款经济型车可以说是绰绰有余,API SL的级别比羚羊原厂机油高出了好几个档次,10W-40的粘度当初个人也一直认为比较适合在北京作为四季通用机油使用,而且我最初开始关于机油的耐久性测试的时候也是拿这款机油开的刀,7600公里的里程里也有着不错的奔跑表现,但是远在机油耐久性测试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萌发了换掉这款机油的念头并踏上了选择其他机油的道路,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我做出这个决定的呢:
            1:首先来讲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审美疲劳。呵呵,老用,老用,烦了,就是想换掉!人总是有尝试新鲜事物的欲望,这也正是人类得以进步的原动力之一。话说回来,人在很多方面还是需要专一的,这也是人类的美德之一,本篇只是讨论车用机油的问题,各位请不要引申与误解。
            2:在4S保养的时候就是用黄壳,脱离4S了就希望寻找一款比黄壳更好而且整体保养费用比在4S时持平或者价格更便宜的机油,进而引申到即使都按汽配城的机油价格也要选择一款性价比更高的机油。
            3:越来越感觉壳牌机油的性价比不高。当时还停留在仅仅依靠API级别判断机油好坏的阶段,凭什么同样是SL级别的机油你就比别的品牌的机油卖的贵呢?
            4: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研究机油的初期就开始接触到合成油,略微有了中毒迹象,随着研究的深入,毒中的也更深了,换掉矿物油的愿望也就更迫切。
            5:关于基础油分类的一些细节。这些内容本来是在之后对全合成机油研究中才涉猎的,主要针对全合成机油的选择,其实已经与抛弃黄壳没有太大的关系了,已经上升到对润滑油公司最根本核心技术的考核,但是为了帖子的条理性这里就先做一些介绍吧


            IP属地:北京6楼2013-04-06 14:39
            回复


              IP属地:北京9楼2013-04-06 14:40
              回复


                IP属地:北京10楼2013-04-06 14:40
                回复
                  市面上的全合成机油也是五花八门,既然要自己来选就要弄明白其中的缘由,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途径来选择一款适宜于自己的机油呢?
                  1:选品牌。在本帖前面有过关于基础油进而对品牌的影响的介绍,用酯类油目前感觉有点太烧包了,意识上又倾向于使用真正意义上的全合成,所以PAO就是不二的选择,而最早也是目前最先进拥有最多专利垄断的关于PAO基础油的公司就是美孚。
                  其他更多关于润滑油公司的介绍这里不太适宜于展开来谈,这里只是转一段文字供有兴趣的车友参考,没有兴趣的车友这里可以直接略过去:
                  先列举一下我们在国内能够见到的,能够方便买到的品牌里面,我个人觉得可信度比较高的品牌。
                  SHELL 壳牌 MOBIL 美孚 CASTROL 嘉实多
                  MOTUL 摩特 TORCO 拓酷 REDLINE 红线
                  CONOCO 康菲 ENEOS 亿能 SPEEDMASTER 速马力
                  AMSOIL 安索 FUCHS 福斯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品牌没有提到,暂时先看看这些在全球范围比较知名,市场具备一定规模的,并且在国内可以方便买到的品牌就行,光这11种,我们的选择余地就很大了,也足以让很多人犹豫不定了。
                  SHELL 壳牌
                  英国SHELL壳牌,荷兰皇家ROYAL和SHELL是一条根长的东西,所以如果TX在外面见到蓝色桶包装的写着& ROYAL标志的,其实就是SHELL的产品。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我在全球最著名的BITOG论坛居然很少看到有人谈论SHELL的润滑油,可能在美国太多的品牌市场让SHELL难以挤入了。SHELL在中国/的名气很大,似乎知道SHELL这个品牌的要比知道MOBIL美孚的要多,
                  MOBIL 美孚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民用全合成三大品牌SHELL壳、MOBIL美孚、CASTROL嘉实多三个里面,美国MOBIL美孚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地位,无论是工业机械,医疗,航空航天,食品和船舶等等,MOBIL美孚占居完全垄断的地位,这和MOBIL美孚本身的技术实力和聚烯烃PAO专利垄断是分不开的。电视连续剧《乌龙山剿匪记》里面有句台词很有意思 "这美孚的机油擦完的枪真亮",也可以回家问问爷爷奶奶,他们那个时候用的煤油灯汽油灯,有不少就是印有MOBIL美孚印记的。这足以说明; MOBIL美孚的规模和实力。EXXON埃克森是MOBIL美孚的控股母公司,ESSO埃索是MOBIL美孚的一个分支品牌,又是一条根的东西。
                  CASTROL 嘉实多
                  德国CASTROL嘉实多最早是做摩托车润滑油的,也是第一个做汽油机润滑油的,二战影片里面包括最近的《刺杀目标希特勒》里,德军的三轮摩托上就有醒目的红绿CASTROL嘉实多贴标,可以说CASTROL嘉实多为德军的快速机械化部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CASTROL在被英国BP收购之前和SHELL壳和MOBIL美孚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CASTROL嘉实多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 "独立润滑油生产厂家"。这个称呼的意思是指这个厂家自己并不生产原油,而是购买别人的原油通过自己的独特技术加工之后来做自己的润滑油产品,这样的厂家有个特点就是,因为原油成本高于别人,所以要想在市场有一席之地,必须在技术上不断创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独立润滑油生产厂家" 是FUCHS福斯。


                  IP属地:北京11楼2013-04-06 14:40
                  回复


                    IP属地:北京12楼2013-04-06 14:41
                    回复


                      IP属地:北京13楼2013-04-06 14:41
                      回复


                        IP属地:北京14楼2013-04-06 14:41
                        回复


                          IP属地:北京15楼2013-04-06 14:42
                          回复
                            法国MOTUL摩特 美国TORCO拓酷 美国REDLINE红线它们的历史网上一搜就能找到,也是历史悠久的厂家,而且是职业赛道润滑油的厂家,也是酯类合成润滑油的著名厂家,MOTUL摩特和TORCO拓酷和REDLINE红线,专为职业赛和改装赛车提供定制的高性能润滑油,但是这三个厂家各有自己的特点。MOTUL的特点是优质酯类基础)油(主要是蓖麻油脂和乙醇化学合成),TORCO的特点是强悍的添加剂MPZ(有机钼),REDLINE的特点是通过动植物脂和乙醇化学合成多元酯POE基础油。这三个特点尽管目标都是高性能,貌似都殊途同归,但是还是有区别的。那他们各自的拳头产品来说,MOTUL 300V是双酯合成,双酯比单酯在抗高温运动粘度衰减上表现更优秀,同时兼顾了单酯低温流动性好的优点,MOTUL的润滑油感觉总是很稳定,缺点是不会给你疯狂的感觉。TORCO的拳头产品是SR-5是合成酯,是不是多酯厂家并没有明确说明,但是真正让SR-5强悍的不是它的基础油,而是它的有机钼添加剂MPZ,MPZ理论上可以减小40%的摩擦力,从而获得更小油阻,但是缺点钼容易导致机油很快变黑,另外钼要通过磷锌合成才能成为有机钼,那么环保是个问题(尽管我知道追求高性能润滑油的车主没几个是环保主义者)。至于著名的REDLINE则是多元酯的基础油,优点是高温状态表现非常疯狂,但是冷车时候很糟糕,当然职业赛是不考虑冷车预热的。
                            SPEEDMASTER 速马力 ENEOS 亿能
                            日本SPEEDMASTER速马力本来应该和MOTUL摩特一起说的,分开来的原因是要把它和日本ENEOS亿能归为一起, SPEEDMASTER速马力有自己独特专利的添加剂技术SPL FM,在日本一直是改装车青睐的对象。ENEOS亿能是生产基础原油的润滑油厂家,也是目前民用全合成领域搞出BT的0W50(三菱EVO X原厂装车油)的厂家,这两个厂家在中国的市场的确很小众,价格也很小资,而相关的技术资料国外网上公布的很少,所以也说不了太多信息。
                            AMSOIL 安索)
                            美国AMSOIL安索上个月刚刚进入中国,在BITOG对这个油的评价是很高的,但是对于中国的燃油品质和驾驶环境表现如何,需要过几个月才知道,这个油最大最大的特色是极其的BT的长效,瓶子和机滤上都赫然醒目写着25000miles=40000km换油,我想国内没人会真的这么尝试的,除非这车不是自己的,


                            IP属地:北京16楼2013-04-06 14:42
                            回复


                              IP属地:北京17楼2013-04-06 14: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