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基本概念——谚语
来源:《广西山歌讲座》,中国文化出版社,2005年 作者:覃承勤
谚语和山歌有密切关联,山歌经常引用谚语。山歌的歌词一旦引用谚语,便十分简洁凝练,含义深刻,因此有必要介绍谚语。《尚书》:“俚语曰谚。”《礼记》:“谚,俗语也。”《国语》:“谚者,俗之善谣也。”《文心雕龙》:“谚者,直语也,廛路浅言,文词俾俚,有实无华,莫过于谚。”郭绍虞《谚语的研究》:“谚语是人们实践经验之结果而用美的言辞表现者,于日常谈话可以公然使用,而规定人的行为的言语。”总而言之,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道理。谚语是生产生活及为人处世经验的结晶,用言简意赅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和概括。谚语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结构较为稳定。一则谚语一般由两句话构成,例如:
早晨有雨下午晴,
傍晚有雨下不停。
虾子成群水面游,
必定有雨在后头。
朝出红云晚落雨,
晚出红云晒崩天。
正月雷声像磨谷,
预报今年大丰收。
有钱常思无钱日,
莫待无钱思有时。
勤俭好比针挑土,
浪费好比水推沙。
牛吃青草鸡吃谷,
各人自有各人福。
前三十年睡不醒,
后三十年睡不着。
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当家方知油盐贵,
养子才知父母恩。
谚语的语言风格形象生动、朴实无华,但又富于哲理,读来顺口,听来顺耳,与山歌的风格十分相近。在山歌中,我们也经常见到这样的词语,于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有些山歌就是由两则谚语组成的。例如: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受犬欺;
屋漏偏逢连夜雨,岁寒只有短袖衣。
又如:
生产好比摇钱树,节约好比聚宝盆;
一日省下一粒米,一辈下来积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