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延秋吧 关注:1,010贴子:9,732

黄延秋去上海的真相---本人亲身经历的事情,不会弄虚作假(此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黄延秋去上海的真相---本人亲身经历的事情,不会弄虚作假
(此贴当年争论太大,后为百度删除)
首先,黄延秋如果认识外村的一些人,听说外面的世界如何
又有谁能肯定黄延秋不会出来走走呢?!
其实黄延秋当年去上海的可能性基本是百分之百的
首先1977年农村知青回大都市是一种风气,
黄延秋很早就听说上海是个好地方,大都市,也有可能是外村人这么说的
这多少影响了黄延秋,
我老爸当年从广西农村回南京,就有当时的村支部书记的儿子,几个好友都过来了
当时从邯郸到上海的火车票,我指转车的那一种,一共也才12元
而1977年农村的人均年收入是133.6元,最差的农民一个月也有九块钱
当时黄延秋没有父母,也就是经济权掌握在他自己手上,又出生富裕的家庭
如果黄延秋确实渴望去上海的话,那么他一定会去的,
连吕海生都说,我就担心黄延秋是想呆在上海,不想回农村,
而且更关键的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黄延秋是“一夜之间”来的上海,
真实的情形是,老黄当时是想来上海的,因为上海有亲戚朋友
第二次来上海,可能又发展的不太好,最后还是找了吕海生,这一次则是吕直接送回了家
至于黄延秋回到村子以后,他只是找了一个借口罢了,
这在迷信各种荒诞传说的农村,是常见的
而偏偏被翼建民这个好事之徒听说去了,事情越描越黑,
结果事情弄的越来越大,一传十,十传百,
以至于这件事转到张靖平及各种研究UFO机构当中去了
结果各种人物和媒体来采访他,其实也有故意选取奇异故事题材哗众取宠的电视媒体
其目的不过吸引人的眼球,提高收视率而已
他也只好苦笑着把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
实际他一直骑虎难下


1楼2013-03-31 20:41回复
    1982年,我都8岁了,那个时候我还呆在农村
    我老爸是知情,1978年回南京的,那个时代的事情我比较清楚,就忍不住多说了二句
    那个时代随知情去城市的人很多的,
    我认识的几个村支部书记的儿子,都是1977年走出来的,无非靠的就是知情在城里的关系
    你又怎么肯定黄延秋不出去走走
    连吕海生都说,我就担心黄延秋是想呆在上海,不想回农村,
    这种事情在1977年也不算什么啊


    3楼2013-03-31 20:44
    收起回复
      另外,还有一些人总是觉得农民去上海不可能,如果是经历过来的人,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
      实际上1985年以前,人口流动性很大的,户籍的稳定是1985年以后的事情,
      后来的人都是考大学出农门,这些事情都是真实的
      我举几个例子:
      比如上海的江南造船厂1976年就在招工,当时好多外地乡下的,苏北的,
      当时都进来做了工人,杂工,
      基本上,只要在城市的集体单位只要做了活,就有粮票发,住的是集体宿舍
      如果黄延秋很早以前听外村的人说,上海是个好地方,大都市,
      你又凭什么肯定黄延秋不会出来走走呢?!
      实际上在1977年随知青返乡去城市的农民并不少,基本是一种风气
      另外稍微只要是过来人都知道,196X年以后,全国的大chuan联是很严重,
      外地人来北京,上海,天津,可以说这一段时间人口流动性是很大的
      你如果强要说, 只要是农民,就不能去上海?!
      别人只会笑你无知,
      吕海生当时就说一针见血,我就担心黄延秋是想留在上海,不想回农村,(因为黄在上海还是有些亲戚朋友的)


      5楼2013-03-31 20:49
      收起回复
        另外还有人拿电报做文章,恰恰就破腚百出
        究竟是谁告诉黄延秋失踪的具体时间和天数?
        还有所谓的电报在那里?
        实际上那份电报也只能证明黄延秋到达上海的时间,并不能证明黄延秋出发的时间!!!
        你能确定黄延秋是几时去的上海?肥乡转车到上海,实际一天足够了
        而且就电报记录的时间,居然没几个人出来证明?这其实就很蹊跷,可疑
        实际上很多事情都是翼建民自己说的
        就据当时上海人受理此事的当事人,都没见到电报,
        这也就是说,连黄延秋到达上海的时间都无法确定!!
        更不用说确定黄延秋从肥乡出发的时间了


        6楼2013-03-31 20:52
        收起回复
          另外,《逼上梁上》是典型的伪证,这个和当年被女外星人强奸的孟照国说土星撞木星,
          都是一个性质,什么性质?事过境迁的说法,事情已经发生了,
          这事情发生在1977年
          而采访老黄是2005下半年了,村里来人说,央视要采访你,你做一下准备
          老黄和他侄子说,你平时说网上啥东西都能查到,帮我看看1977年北京有啥戏
          他侄子一查,说,北京演过《逼上梁山》,老黄想了一下,就说《逼上梁山》吧
          事情就这样
          别说区区《逼上梁山》这出戏,我还知道,当时1980年北京剧院还演了《三打祝家庄》
          我怎么知道的,当时我可没去北京啊
          我说了,这都是时过境迁的说法,
          如果黄延秋是1978年说的《逼上梁山》一事,请给出他们当时各种说法的证据
          实际这是老黄2005年采访的时候说的,这么长时间,你要包圆一件事情,
          多少是要给一些证据,并不足为奇,而且翼建民参入了没有,这都很难说


          7楼2013-03-31 20:58
          收起回复
            关于当时的工资,作为我经历过的人,我就知道当时具体如何
            ---现在,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广大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乡居 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7年的13786 元,增长了40.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5.8元提高到2007年的4140元,增长了30.5倍----
            1878年 农民人均收入135.8元,这和我当时经历的情况差不多,我说了最低一个月都有9元,
            当年我老爹回南京,转车一共才12元,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贵,还有在城市找到活,
            就住集体宿舍,当时发的都是粮票,基本不需要什么很大的经济开销,就一车费钱


            8楼2013-03-31 21:00
            收起回复
              留名.


              IP属地:山东9楼2013-03-31 21:50
              回复
                写的挺好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3-04-01 22:57
                回复
                  放心不会删了


                  13楼2013-04-04 21:57
                  回复
                    放心不会删了


                    14楼2013-04-04 21:57
                    回复
                      lz,你真是孜孜不倦啊,你是1974年出生的吧,你所谓的经历都是臆想的吧,再说和黄延秋有几毛关系


                      16楼2013-04-09 18:24
                      收起回复
                        一个懒汉想去大城市,没成功,最后编个神理由想把这事圆过去。可笑至极啊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4-01-05 20:5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