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群侠论坛吧 关注:2,087贴子:195,076
  • 5回复贴,共1

看金庸笔下的几大绝世神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易筋经镇楼


1楼2013-03-24 11:20回复
    【九阳神功】
    九阳神功乃《九阳真经》上的武功,出自金庸小说。九阳神功练到最后大关,必须熬过全身燥热自焚之苦,打通全身所有几百个穴道,才真正练成“九阳神功”,否则只是积存九阳内力,施展内力不能淋漓尽致,战斗后容易泄气过度致死,如觉远。练成神功后,内力自生速度奇快,无穷无尽,普通拳脚也能使出绝大攻击力;防御力无可匹敌,自动护体功能反弹外力攻击,成金刚不坏之躯;习者轻功身法胜过世上所有轻功精妙高手;更是疗伤圣典,百毒不侵,专门克破所有寒性和阴性内力。九阳神功融会贯通武学至理,练成后天下武学附拾皆可用。
    ==========修炼详情===========
    练成“九阳神功”后,内力自生速度奇快,无穷无尽,普通拳脚也能使出绝大攻击力;防御力无可匹敌,自动护体功能反弹外力攻击,成金刚不坏之躯;习者轻功身法胜过世上所有轻功精妙高手;更是疗伤圣典,百毒不侵,专门克破所有寒性和阴性内力。九阳神功融会贯通武学至理,练成后天下武学俯拾皆可用。
    “九阳神功”练到最后大关,必须熬过全身燥热自焚之苦,或得名师指点,打通全身上下所有几百个穴道,才真正练成“九阳神功”,否则只是积存九阳内力,不会施展运用,内力不会无穷无尽的循环自生,剧烈战斗后容易泄气过度致死,如同觉远大师的例子。
    ==========武功由来========
    《九阳真经》在金庸小说中第一次出现是在《神雕侠侣》最后一回中,觉远大师凭借此书震惊当时的绝世高手“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等人,但经书也被尹克西带到了昆仑山中;在《倚天屠龙记》,张无忌在昆仑山的白猿腹中得到经书,并凭借此经威震武林成为一代高手。
    觉远大师圆寂之际,蒙眬呓语部分《九阳真经》经文,张三丰、郭襄、无色大师默记了一部分。当年传得《九阳真经》的三位,悟性各有不同,根柢也大有差异。武功是无色大师最高;郭襄所学最博;张三丰当时武功全无根基,正因如此所学反而最精纯。是以少林、峨嵋、武当三派,一个得其‘高’,一个得其‘博’,一个得其‘纯’。三派武功各有所长,但也可说各有所短。张三丰和郭襄后来成为武当和峨嵋派的创派祖师,“九阳神功”启发武当、峨嵋开宗立派的武功,及无色后少林派受益匪浅,主要根源在这一部分的“九阳神功”,又名《武当九阳功》,《少林九阳功》和《峨嵋九阳功》
    张无忌先后练过《武当九阳功》和《九阳真经》,发现《武当九阳功》只有不足十分一的经文,不足十分一的内容也足够壮大少林派,成为武当、峨嵋创派的奠基。(《倚天屠龙记》十六回 剥极而复参九阳:他心中突突乱跳,掩卷静思:“这到底是什么经书?为什么有武当九阳功的文句?可是又与武当本门所传的不尽相同?而且经文更多了十倍也不止?”)
    =========历史版本========
    在最初的版本里面,九阴九阳都是达摩创的。在旧版《倚天屠龙记》(原名《天剑龙刀》)里面有很明显的论述:九阴真经偏向外用,九阳神功偏向内功。
    但是这样一来,中国最高深的两门武功都来自外国人,这未免让以中国功夫为荣的国人们觉得面上无光,而且这样的中国功夫不能算是真正的中国功夫。大概后来读者们反馈了这个问题,或者是他的朋友的一些说法影响了他,金庸自己也觉察到了这个问题,他在《射雕》里面用了整整一章来写九阴真经的出处,把这部经书的知识产权从达摩手里转给了黄裳。改倚天屠龙记的时候他也曾大费力气地写“西域武功比起中国学问,毕竟中原的学问更为精深”。


    5楼2013-03-24 11:32
    收起回复
      【乾坤大挪移】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招牌武功,在中原明教的禁地中习得。功法源自波斯拜火教,乃镇教之宝,武学道理多元精妙,变化神奇,是西域武林最巅峰的武功。此功分七层境界,悟性高者修习,第一层需七年,第二层加倍,如此愈发困难,秘笈作者本人只练至第六层,习至第七层者实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主要有九大功能,包括激发最大潜力,集武功道理大成,制造对手破绽,积蓄劲力,粘住掌力,牵引挪移敌劲,转换阴阳二气,借力打力等。
      =======主旨========
      乾坤大挪移的主旨,乃在颠倒一刚一柔、一阴一阳的乾坤二气,。随意而行,不用心而无不心用心常不为戾气阻奇经,奇经为之神经,神经即由其行,所谓至我逍遥游,乾坤大挪移,是以纯阳之身,和纯阴之体,合练双修,不动身,只用意,意动身守,神则守,是故张无忌练到九阳神功第六层时,全身炽热难耐,唯入水池,化池水与自身,才躲避了亢龙有悔一劫。
      =======心法========
      乾坤大挪移的心法,实则是运劲用力的一项极巧妙的法门,根本的道理,在于发挥每个人本身所蓄有的潜力,每个人体内潜藏的力量本来是非常庞大的,只是平时使不出来,但每逢紧急关头,往往平常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能负千斤。


      10楼2013-03-24 11:44
      回复
        主旨
        乾坤大挪移的主旨,乃在颠倒一刚一柔、一阴一阳的乾坤二气,。随意而行,不用心而无不心用心常不为戾气阻奇经,奇经为之神经,神经即由其行,所谓至我逍遥游,乾坤大挪移,是以纯阳之身,和纯阴之体,合练双修,不动身,只用意,意动身守,神则守,是故张无忌练到九阳神功第六层时,全身炽热难耐,唯入水池,化池水与自身,才躲避了亢龙有悔一劫。心法乾坤大挪移的心法,实则是运劲用力的一项极巧妙的法门,根本的道理,在于发挥每个人本身所蓄有的潜力,每个人体内潜藏的力量本来是非常庞大的,只是平时使不出来,但每逢紧急关头,往往平常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能负千斤。
        第一层
        乾坤大挪移的第一层心法,都是运气导行、移宫使劲的法门,悟性高者7年可成,差一点的14年才能练成。张无忌因身上有九阳真经相助,只在片刻之间就练成了。其实不然,乾坤大挪移主要靠悟性与运气,张无忌当时与小昭身处明教秘洞,机遇与天赋使其练就神功。
        第二层至第六层
        乾坤大挪移第二层心法练习时只觉十根手指之中有丝丝冷气射出。第二层心法注明,悟性高者7年可成,次者14年可成,如练至21年还无进展者,则不可再练第三层,以防走火入魔。张无忌功力张无忌练乾坤大挪移心法时,边读边练,半边脸涨得血红,半边脸却发青,但双眼精光炯炯,第三、四层很快就练成了。练第五层时,脸上忽青忽红,脸上青时身子微颤,如堕寒冰,脸上红时额头汗如雨下,虽然不明其义,但片刻之间又将第五层练成了。张无忌练成第五层之后,只觉全身精神力气无不指挥如意,欲发即发,欲收即收,一切全凭心意所至,周身百骸,十分舒服,接着第六层用了一个多时辰也练好了。第七层乾坤大挪移的第七层心法,又比第六层深了数倍,一时之间难以理解,自此而下,阻碍重重,直到篇末,共有19句未能练成。张无忌宅心仁厚,虽有19句未练成,却不以为意,并没有强练,反而因此躲过一劫。原来当年创制乾坤大挪移的那位高人,内力虽强,却也未到九阳真经的那一步,只练到了第六层。他所写的第七层心法,自己也未练成,只不过是凭着聪明,纵其想象,力求变化而已。张无忌所练不通的那19句,正是那位高人平空想象出来的,似是而非,已然误入歧途。要是张无忌存着求全之心,非要练到尽善尽美为止,那么最后关头便会走火入魔,不是疯癫痴呆,便是全身瘫痪,甚至自绝经脉而亡。
        走火入魔人物
        除了张无忌,魔教历代教主中,第八代教主武功最高,据说能将乾坤大挪移练到了第五层,但在练成的当天,便走火入魔而死。


        11楼2013-03-24 11:47
        回复
          【神照经】
          《神照经》是金庸武侠小说《连城诀》中的武功秘籍,是武林之中最高深的内功,练成神照功,天下无对手。《神照经》本为武林名宿铁骨墨萼梅念笙所有,梅念笙见丁典为人善良,便将《神照经》传给丁典。由于丁典先天超高的悟性,在没有师傅教习的情况下将神照功练至顶端。练成神照功之后的丁典已经是独步武林,天下无敌,由此可见《神照经》为金庸小说中最深厚的内功。
          =======简介============
          《神照经》是金庸武侠小说连城诀中的绝顶内功,为湘中武林名宿,人称“铁骨墨萼”的梅念笙所有。梅念笙有三个徒弟,大徒弟“五云手”万震山,二徒弟“陆地神龙”言达平,三徒弟“铁索横江”戚长发,人品均是不行,梅念笙知三人品性,故未将武艺倾囊相授,其中就包括《神照经》和《连城诀》。因梅念笙的连城剑谱牵涉到一桩宝藏的秘密,三人竟联手图谋恩师,夺取剑谱。梅念笙被三徒弟戚长发自身后暗算而受重伤,投江逃遁,被江边船中宿夜的丁典所救。梅念笙见丁典品性纯良,临殁前将剑法心诀、神照经一并传授给了他。
          丁典后来在汉口最有名的菊花会上遇上了他一生的至爱,当时武昌凌翰林凌退思(事实上是黑道中人)家的小姐------人淡如菊的凌霜华,二人因为菊花而暗生情愫,后来更私订终身。凌退思觊觎丁典手中的“连城诀”,于是假意同意二人的婚事,却乘机暗算丁典,将之囚禁,日日严刑逼供,而凌霜华也毁容明志,后被其父活埋。
          后戚长发的徒弟狄云因为万震山之子万圭贪慕其青梅竹马的师妹戚芳,而被栽赃陷害打入冤狱,同丁典关在了一起。狄云悲愤伤心交加,在狱中自暴自弃。丁典又以为他是奸细,对他拳脚相加。三年之后,狄云万念俱灰,上吊自尽。丁典在狄云即将死透之时,才去了心中怀疑,用《神照经》的内功将之救回,并与之成为知交好友,同时也将《神照经》传给了狄云。
          丁典与狄云从狱中脱出,方知凌霜华已死。丁典身中棺材之上的金波旬花之毒,又有求死之心,便在脱出埋伏之后将连城诀的秘密告诉狄云之后死去。后又多番变故,狄云在雪谷之中与血刀老祖交战濒死之时打通了任督二脉终将神照经内功炼至大成,终得迈入绝顶高手之机。
          一说是《神照经》的内功有起死回生之效;又说神照经内功是天下第一精纯的内功。在金庸武侠体系中,论内功层级,《神照经》当与《九阴真经》、《九阳真经》、《易筋经》等并伦,应属绝世武功之列。
          ======最高境界====
          “我这‘神照经’功夫,是天下内功中威力最强、最奥妙的法门”“练成神照经,天下无敌手”以上都是丁典在狱中对狄云所说。以丁典的武功来看,定然不假。那穿乌蚕衣的雪山派人物,只被丁典一抓,便毫无抵抗力,被扔出牢房。当然,他没有死,那是因为他穿着乌蚕衣。可以设想,来抢夺丁典物品,雪山派必然会派出顶尖好手,我们可以想象为《侠客行》中的白万剑。在《侠客行》中,有人能够一抓,就制服白万剑吗?丁不三不行,石清不行,恐怕张三、李四也多有不行,只有最后的石破天也许行。想想,最后的石破天是什么档次的武功,绝顶。再看血刀五僧,也是瞬间被丁典制服,毫无抵抗力。再看看后来狄云练成神照经后的水平,远强于中原的落花流水,也就是远强于血刀老祖。那么,丁典必然也是如此,而且只有更强。


          12楼2013-03-24 11:49
          收起回复
            【小无相功】
            小无相功是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逍遥派的一门内功,威力强大。其主要特点是不着形相,无迹可寻,只要身具此功,再知道其他武功的招式,倚仗其威力无比,可以模仿别人的绝学甚至与原版极为近似,外行很难分辨。
            =======功夫简介=========
            小无相功是逍遥派武学的基本内功,配合凌波微步一起练习可以速成。小无相功是李秋水的绝技,为逍遥子所创。这种功夫集佛学神功与道家神功的精华于一体,乃是逍遥派的独传内功心法。佛家的无相神功练成之后,可以身有舍利。如普陀山供奉的,乃是释迦牟尼的指骨舍利。逍遥派第一代掌门乃是道家的出类拔萃之士,运用道家的大小周天功夫,打通奇经八脉,把佛家的舍利子用元阳真火融为一体,与道家的内丹无异。可以说小无相功是集合了佛家与道家的武学之精华的一门神功。
            逍遥派的武功,和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和段誉的六脉神剑这些绝世的武功不相伯仲,逍遥武功源于道家,而后者源于佛家,起点虽不同,确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佛家的无相神功旨在渡众生,而小无相功仅仅是在异性身上作小无相之观,以达到清虚无为之境,所以以“小”字标头。两种神功皆与心脉血气相连,都是锻炼小指手少阴心经为主,从外观看,殊难分辨。
            男女修炼小无相功,具体观想方法却有不同。男子法易,女子功法乃是上乘双修功法,更加侧重女性擅于冥想的特性,是无涯子师妹李秋水的绝技。要把自己上心的男子观想作一小太阳(密宗有《大日经》,逍遥派却截然相反,别创捷径),以阳化阴。黄帝内经云: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阴得阳力自然无穷无竭,正合北冥真义。但是,小无相功必须在北冥神功有成之后,方可习练。阴力如潮汐,一轮火日越来越小,在潮水之中欲坠。修炼此功,无论和任何男子相交,均能促进内力修为。李秋水曾依靠此功,练成白虹掌力。
            ------小无相功的威力决不在任何少林绝技之下“小无相功”是道家之学,讲究清静无为,神游太虚,较之佛家武功中的“无住不着”之学,名虽略同,实质大异。虚竹听鸠摩智自称精通本派七十二门绝技,然而施展之时,明明不过是以一门小无相功,使动般若掌,摩诃指、大金刚拳等招数,只因小无相功威力强劲,一使出便镇慑当场,在不会这门内功之人眼中,便以为他真的精通少林派各门绝技。实则七十二门绝技中,般若掌有般若掌的内功,摩诃指有摩诃指的内功,大金刚拳有大金刚拳的内功,泾渭分明,截不相混。这虽非鱼目混珠,小无相功的威力也决不在任何少林绝技之下,但终究是指鹿为马,混淆是非。
            ------精微渊深,可据以运使各家各派武功那老僧微现惊异之色,说道:“少林寺中也有人会‘小无相功’?老衲今日还是首次听闻。”鸠摩智心道:“你装神弄鬼,倒也似模似样。”微微一笑,也不加点破。那老僧继续道:“小无相功精微渊深,可据以运使各家各派武功,以此为根基,本寺的七十二绝技,倒也皆可运使,只不过细微曲折之处,不免有点似是而非罢了。”
            ------道家高深内功小无相功若练到大成,原本威力奇大,不过此功既称为小无相,加上一个小字。指明毕竟仅为道家高深内功之初阶,以之运使道家功夫,确可得心应手,但用之于别家功法,不免凿衲,未能尽臻其妙
            ------以“无相”两字为要旨,不着形相,无迹可寻他可不知这小无相功博大精深,又是道家的武学,大殿上却无一个不是佛门弟子,武功再高,也不会去修习道家内功,何况“小无相功”以“无相”两字为要旨,不着形相,无迹可寻,若非本人也是此道高手,决计看不出来


            13楼2013-03-24 11:5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