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雪亭吧 关注:71贴子:5,482
  • 7回复贴,共1

中国儿童战争认知调查(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07年06月27日17:42 中国调查杂志

  历时两个月,13个城市的3,263个儿童,52个问题的调查问卷,深度调查当代中国儿童对战争的认知。

  “为什么会有战争?”

  “两个国家为什么不可以像两个人一样通过协商解决矛盾呢?”

  “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为什么落后就要挨打?”

  “美国为什么要向日本投原子弹?”

  “战争是残酷的,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要打仗?”

  “英雄怎么成为英雄的?他原来不是人吗?”

  “为什么中国这么不堪一击?”

  “日本在签投降书的时候为什么不全体自杀?他们杀了我们那么多人,难道光写投降书、交兵器就行了吗?”

  “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日本的女人在干什么?”

  “他们投降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把他们都杀光?”

  这是孩子们的提问。

  孩子看到了什么,认识到了什么?战争让儿童走开吗?

  本刊记者 文杰



1楼2007-07-01 14:36回复
      附:那个年代的战争电影

      《小兵张嘎》:1963年 导演:崔嵬、欧阳红樱 

      《闪闪的红星》:1974年 导演:李昴 李俊 

      《鸡毛信》: 上映:1954年 导演:石挥

      《红孩子》:上映:1958年 导演:苏里

      《地道战》:上映:1964年 导演:任旭东

      《渡江侦察记》: 上映:1954年 导演:汤晓丹

      《上甘岭》:上映:1956年 导演:沙蒙 林杉

      《地雷战》:上映时间:1962年 导演:唐英奇、徐达、吴健海

      《铁道游击队》:1956年 赵明

      《平原游击队》:1955年 导演:苏里、武兆堤 

      《狼牙山五壮士》:1958年 史文炽

      《英雄儿女》 1964年 导演:武兆堤

      《林海雪原》:1960年 影片主演:张勇手 王润身 梁志鹏

      《火车司机的儿子》:1971年 朝鲜电影 主演:金哲 

      《桥》:1969年 前南斯拉夫电影 导演: 哈·克尔瓦瓦茨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1972年 前南斯拉夫电影 导演:洛多维科·加斯帕里尼


    10楼2007-07-01 14:43
    回复
        版块6. 那年夏天的“抗日战争”

        (引)100个孩子,通过语言文字、绘画、装置及书法艺术多种表达方式,描述了他们在接受3个多月历史教育后认知到的抗日战争。

        生于60年代的刘培英和史方方没有想到,在抗日战争已经结束60年后的那个夏天,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她们遭受了一次“战争创伤”。“一闭上眼睛,那些被砍下来的人头一排摆着……我们做了很久的噩梦。”身形纤巧的史方方声音依然有些颤抖,结实得多的刘培英流露出类似劫后余生的笑容。

        这一切都跟一个展览有关。2005年,中国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身为广东美术馆培训部教育总监的史方方和在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的好友刘培英萌生了一个念头:从儿童的角度来纪念那场中华民族伟大胜利的战争,怎么样?

        展览被命名为“心灵?历史——孩子眼中的抗日战争”。更准确地讲,它是一个关于抗战历史的主题教育活动。刘培英和史方方设置了“搜集抗战资料”、“观看资料片”、“对战争提问”、“为英雄立传”、“我给亲人的一封信”、“战争反思”等活动环节, 100个孩子通过语言文字、绘画、装置及书法艺术多种表达方式,描述了他们在接受3个多月历史教育后认知到的抗日战争。

        结果令人震撼。

        一、从一部纪录片开始

        既然所有的人都选择上战场,报家卫国,那你妈妈怎么办?你奶奶怎么办?如果你离开了家,回不来怎么办?

        100个参与活动的志愿者都是跟史方方学习绘画的学生,年龄8岁到13岁不等。

        多年从事儿童教育的刘培英需要考虑的是该怎么样来给这些孩子讲述抗日战争。“他们对战争应该是有一些模糊的认识。电影、语文课本中的短文、社会活动时涉及到的英雄人物,构成了孩子零散的战争信息,但是抗战究竟怎么回事,没有人给他们非常清晰地展现过。实际上我们做展览的过程是帮助他们把过去已经有的经验进行调理、强化,产生切身的体验,最后表达出来。”

        视觉是孩子认知世界的最好入口,刘培英和史方方决定选一部合适的纪录片来放映,合适的标准是“一要客观,不能站在单一的立场上来描述;二是血腥的场面不能太过写实,避免强烈的视觉刺激,尽量写意;三是对战争有个宏观的展现。”纪录片放映之前,刘培英还需要一个环节:帮助孩子们扫清真实和虚幻之间的障碍,“他们现在打很多战争游戏,看战争电影,甚至于在新闻上经常看到这打仗那打仗,但还是觉得战争是虚幻的东西,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引导后,每个孩子都认同了纪录片的真实,“也就是说,里面每个死掉的中国人都是真的死了,里面每个日本人都是生活当中存在的。”

        与纪录片配合放映的还有一些比较生动地反映战争的故事片,像《地道战》、《地雷战》等,“孩子们看了蛮解气,他们体会到了民族智慧带来的自豪感。”

        但无论是纪录片还是电影,都只是一个经验层面的东西,“我们需要设计一些问题,以问题为线索,展开讨论,让他们来整理这些经验。比如纪录片中有上海的四行仓库之战,一面国民党的旗帜在战火中飘扬,我设置的问题是:你看到了什么?很多小孩子奇怪:为什么不是五星红旗?”刘培英借助这个问题,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了抗日战争的作战双方,之后有关民族英雄的界定也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和预期的一样,南京大屠杀的场面激发了孩子们的愤怒之情。刘培英设计的问题是:如果是你在那时候,你会怎么办?讨论并不激烈,“一个男孩说:出去战斗!所有人都响应。他们觉得这是最好的选择,或者说是当时最能排解情绪的选择。而说害怕,要挖个地洞把自己藏起来的孩子就灰溜溜的,不吱声了。其实好多女孩子心里还是害怕的,但嘴上还是说抢枪上战场杀敌人,因为那是主流的声音。”

        刘培英一点都不奇怪孩子们会有这样的选择,“我们的教育体制肯定会给孩子埋下英雄的标准,行为上做不做得到是另外一回事,但大家都知道怎么样是最好的。”
      


      11楼2007-07-01 14:44
      回复

          既然所有的人都选择上战场,报家卫国,那你妈妈怎么办?你奶奶怎么办?如果你离开了家,回不来怎么办?问题都生出来了,刘培英顺理成章地说,要不大家来写封信吧。

          刘培英先和孩子们分享了一封信。那是一名军人在二战期间写给他情人的信,信的意思是“我要上战场了,可能回不来,但今生今世我都不会忘记你,即使在战场中的空气我都会感觉到你的味道”。

          刘培英建议孩子们写封信留给自己最爱的人。“他们觉得很肉麻,说什么爱不爱的。”于是改为最亲的人。“一个小孩子是写给他的妈妈。最开始很平淡,写着写着感情就出来了:‘妈妈,如果我回不来,你不要伤心,每天你走在街上,当风吹过你的面颊的时候,那是我在抚摩你;当你听到小鸟叫的时候,那是我在为你歌唱’。我们看的人眼泪哗地就掉下来了。还有一个小女孩很好玩,她写给爸爸:‘爸,你以后不要抽烟了,袜子破了以后也记着不要穿出去。今年我收到的利息有700多元,你帮我把500元捐献给希望工程。好了,我走了。’还有一个写给日本天皇的,说‘你以为中国人很好惹?我们会杀你个片甲不留。’还有一个孩子写了一首长诗,第一句是‘让鬼子跪倒在我的面前,让你们永远在屈辱之中无法抬头’”。

          那是刘培英的第一节课,就出现了这种状况,她很震惊。她发现了以往儿童教育的缺陷,就是教育者远离孩子的经验和情感,仅从知识层面来教育孩子,结果导致无效。历史、政治、社会教育尤其明显。

          二、孩子们开始提问

          有的孩子写:战争是一杯毒酒。也有孩子写:战争是一场游戏。

          对抗日战争史料初步了解以后,每个孩子都有很多的问题,他们写在小纸条上。

          “为什么会有战争?”

          “两个国家为什么不可以像两个人一样通过协商解决矛盾呢?”

          “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为什么落后就要挨打?”

          “美国为什么要向日本投原子弹?”

          “战争是残酷的,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要打仗?”

          “英雄怎么成为英雄的?他原来不是人吗?”

          “为什么中国这么不堪一击?”

          “日本在签投降书的时候为什么不全体自杀?他们杀了我们那么多人,难道光写投降书、交兵器就行了吗?”

          “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他们的女人在干什么?”

          “他投降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把他们都杀光?”

          刘培英大声念出写在小纸条上的问题:为什么不把投降的敌人都杀掉呢?你们说为什么呢?

          “孩子们有各种回答,他们自己会争论,每个回答我们都不会有评价,更不会说谁对谁错。”

          在刘培英看来,回答并不重要,提问本身已经具有价值,“以后孩子才可能去思考。”


        12楼2007-07-01 14:44
        回复
            马新国:我们希望孩子们记住

            我们希望孩子们记住,历史上别人曾经侵略过我们,虽然我们不能侵略别人,但别人侵略我们的时候,要敢于还手。

            ——马新国

            马新国,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之一。

            1.“战争”,六年级的主题单元

            《中国调查》(以下简称“《调查》”):由于我国小学阶段没有设置历史课,基础的历史教育只在语文中附带,那么,历史中的战争部分,以及相应的战争教育,北师大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时是如何考虑的呢?

            马新国(以下简称“马”):北师大小学语文教材编写采用文化主题单元的安排,六个年级,一共一百多个主题,而在小学六年级课本中,我们专门安排了一个主题单元,就叫战争。

            《调查》:为什么把战争单元设置在六年级?

            马:因为六年级是小学的最后一年,孩子到了这个阶段有了一定的分辨能力,加上之前他们在读书、看电视、上网时已经在不断地接触战争的事情,对战争有了一些模糊的了解,却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这需要引导。另外还有一个考虑就是,有的农村孩子读完小学就拉倒了,不再上学,所以在小学我们就要给他一个基本的文化结构,战争肯定是其中一部分,必须教给孩子。

            《调查》:战争单元中选了哪些文章?

            马:第一篇是古诗二首,《十五从军征》、《出塞》。然后是两篇记叙文,《雨来没有死》、《夜莺之歌》——后面这篇是苏联非常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品,写二战时期一个孩子老学夜莺叫,实际上是给森林里的游击队送信,最后他把德国法西斯军队引到了游击队的伏击圈。这篇东西我小时候学过,很喜欢。后面还有两篇自读课文,一篇是《狼牙山五壮士》,一篇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们是想通过这几篇东西来传达几个信息:古诗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还有“秦时明月汉时关”,很多人征战都没有回来;《雨来没有死》、《夜莺之歌》、《狼牙山五壮士》是让孩子知道世界上有反法西斯战争这样的正义战争;最后通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来说明你想侵略别人的时候,自己也会落到一个可悲的下场。在那个主题单元最后,我们还设置了一个综合活动,让孩子去向他们的爷爷、奶奶了解一下抗日战争的情况,然后办一个板报或者小刊物,目的是让孩子知道更切身一些的情况。


          15楼2007-07-01 14:46
          回复
              2. 我们要传达给孩子们什么样的战争观

              《调查》:这些信息融会在一起,会给孩子传达一个什么样的战争观呢?

              马:应该给孩子一个比较正确的战争观念,特别是要分清正义与非正义战争,侵略与保卫祖国的战争。雨来、夜莺之歌里的小英雄在遇到敌人侵略的时候,都是和父母站在一起,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来反抗侵略。我们希望孩子们记住,历史上别人曾经侵略过我们,虽然我们不能侵略别人,但别人侵略我们的时候,要敢于还手。我们肯定不是去鼓吹战争,而是要让孩子知道过去曾经发生的事情。特别是我们感觉到,近百年来,日本曾经多次侵略中国,特别是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而日本的军国主义又有复活、抬头的倾向,所以我们不能只让孩子知道日本的漫画、寿司、电器、汽车,还得要他们知道一点中国的历史。

              《调查》:北师大小学语文教材已经在全国很大范围内使用几年了,战争这个单元你们得到了什么样的反馈?

              马:情况不大一样,有的老师比较到位,有的就一般化。有的老师非常欣赏这个单元,他们认为不要把孩子都培养成虽然善良但很软弱的人,面对不公正的事情要敢于抗争,同时要善于运用智慧来解决。北师大教材里一直贯穿着这么一个倾向。我们觉得对中国小孩的教育,除了阴柔之美,还必须有阳刚之气,不论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应该具有这两样品质。因为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娇惯,小学教师90%以上是女性,再加上要评三好学生,容易把我们的孩子都训练成小绵羊、听话的好孩子,善良,但是不敢于抗争。我们这么一个民族,是不能没有抗争精神的。有一次我和一些老师讨论问题,一个老师对我说,真是这样,假设将来日本帝国主义再侵略,谁来拿起枪保卫我们?像这样的事情虽然离小学教育很远,但小学语文是给孩子打人生基础的课程,那么我们还是要渗透、熏陶。所以我们选文章时比较反对通篇都是花呀草的,都是可爱的小动物什么的。善良对于孩子的确是很可贵的,一定要保持和发扬,但敢于抗争也是需要的。

              3.战争教育会让孩子留下阴影吗?

              《调查》:2005年上海小学语文教材把《狼牙山五壮士》从正式课文中删去,还有的教材把王二小中的日本鬼子改为敌人。有种看法认为,那些是历史,现在应该给孩子更适合当代社会的东西。还有人也担心这些壮烈牺牲的战争故事会给孩子的单纯心灵留下阴影。你对这些怎么看?

              马: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太片面。历史是发生过的事情,我们不能回避,但同时也要正确地对待历史。孩子是否会留下阴影,不在于你是不是讲战争,现在孩子的心灵阴影,我觉得恰恰不是历史留下的,而是现实的东西留下的。为什么不敢写中国与日本的历史呢?为什么要回避呢?日本左翼和正直的学者都不回避这个问题,只是有些右翼和军国主义者在千方百计回避它,想让我们中国人民忘掉它,甚至把对中国的侵略说成是对中国人民的帮助,这个肯定是不行的呀。而且,事实上小学语文是文化渗透,我们并不是叫老师讲大道理,也不让老师从理性上去做分析,我们只是给孩子生动的艺术形象。

              《调查》:比如狼牙山五壮士,你们希望这些英雄形象带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

              马:希望孩子们知道在我们的民族中,还是有一批敢于为民族去牺牲的人,他们是宁死不屈的人,孩子们知道这些就可以了,我们不是让他们去学习照做。现在的文化处于比较混乱的时候,对孩子应该有一点引导,我们绝不主张去宣传仇恨,也绝不允许别人抹杀历史。我们选这些东西时都认真想过,它们既有文化内涵,文章也好,孩子们有兴趣读。

              《调查》:选这几篇文章时,教材编写小组内部有争议吗?

              马:有过争议,就是你说的那种,担心对孩子有些影响。但是经过讨论,他们也觉得还是应该要让孩子了解点历史。其实我们选择这些课文还有另外一个考虑,就是希望用这种东西,来帮助孩子分辨这些与他的网络游戏里面那种血腥和毫无价值的打斗之间的区别,也就是说,我们希望把流氓打架和为追求一定的价值观念而去战斗作个分辨。原来我们甚至还想在思考题里出些稍微深点的问题,把孩子往深处引导一下,后来觉得六年级的孩子还是太小,还不到思考的程度,给他们一个具体的东西去感受就行了。

              《调查》:六年级之前的语文课本中还有类似的课文吗?

              马:有,但不是从战争的角度来选择的。我们这个单元就叫战争,非常明确。这个教材被教育部一审就通过了,他们很认可。


            16楼2007-07-01 14:47
            回复
                本杰明:我们不希望孩子了解战争

                这样做是在训练一个士兵,但是却不能训练出士兵一样忠诚、勇敢的品质。

                ——本杰明

                本杰明(Ben Cherry),澳大利亚资深华德福教育专家。

                1. 对十七八岁的孩子,才能真正地谈论战争

                中国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我们想了解一下,西方社会对6到1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如何进行战争教育?

                本杰明(以下简称“本”):这个阶段的儿童会从电视、电影,或者从家长那里了解到一些有关战争的情况。但是我们华德福教育的原则是,对于6岁到12岁的儿童,不主动去谈论战争。我认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更需要学习的是其他一些东西,像科学、数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艺术的方式把内在的潜力释放出来,我们不希望他们了解战争。

                当然,从五年级起我们会开设历史课,而历史上有很多战争,这不可回避。比如5年级会讲到希腊,六年级讲到罗马。这里面,每个时期都有很大的战争。我们会引导这个阶段的孩子去关注战争中一些有趣的细节,像希腊的船很小,可是跑得很快,而波斯的船大,却跑得慢;还有划船的动作,等等。这些东西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另一方面,我们会这样讲战争故事:希腊有某个勇敢的将军,他同时还是一个诗人;300壮士去打5000壮士,需要很大的勇气,但他们去了,因为他们要保卫自己的国家……但是,我们六年级谈到罗马的时候就不一样了。罗马是在不断地扩张,侵略其它国家,他们的领袖是恺撒。这里我们就会给孩子讲恺撒的生平,讲他做过的好事和坏事——他是一个很勇敢的人,但是他也杀死了很多人;他的士兵都很喜欢他,因为他与士兵并肩作战。恺撒大帝的军队用盾牌筑成一堵墙,像机器一样往前推进,非常强大。他们遇上法国的野蛮人,没有任何保护,甚至光着身子前进,可他们把身上涂上颜色,还举行仪式,念的咒语在山谷里回荡,这让罗马人很害怕。等到了七年级的时候,我们会讲到中世纪,讲到日本的武士,我们会告诉孩子们,他们是残酷的,杀死了很多人,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为了维护那种尊严,他们甚至愿意主动去死。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不同角度的描述,让孩子明白,战士也是人,他们身上具有人的品质。这帮助孩子们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做非黑即白的选择。

                《调查》:近现代历史呢?比如二战,你们会怎么讲给孩子听?

                本:在历史教学中,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对14到15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才会讲到近现代的历史,但也只是讲一些;只有对17、18岁的孩子,才能真正地谈论战争。我们会要求他们自己找一些资料,收集各种不同的观点,然后大家一起来讨论。那是正式的讨论,像成人之间的谈话。

                2. 我绝对不会跟10岁的孩子讲述战争的残酷

                《调查》:但是有些战争,比如伊拉克战争,距离我们非常近,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可以从电视、收音机、报纸等媒介知道、看到,那种情况下你们怎么做?

                本:是的,那样的战争孩子会看到,也会在教室里谈论。如果我教那个班,我首先会听孩子们说些什么,然后和他们谈一谈。但是我不会把它放大。不要使孩子产生恐惧。“9?11”的时候,我在澳大利亚的学校工作。电视上的景象使有些孩子觉得是世界末日到来了,他们非常害怕,开始哭。这时我们老师该怎么办呢?一、二、三、四年级的老师还是和平常一样正常地工作,但是要对哭泣的孩子进行安慰。有一个女孩子歇斯底里地问我:这世界是不是要终结了?我说,当然不是,但是确实发生了很严重的事情,这事情是非常糟糕的,然而世界依然存在,因为这世界上有很多好人,包括你的周围。至于五、六、七、八年级的孩子,老师会把他们聚在一起,大家进行讨论。我让他们先说,随便说,哭也没问题,想提问的话,我就来回答问题。

                今天的世界上,有很多灾难和恐惧,孩子还不知道怎么去思考,只会恐惧。这个时候,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安静下来,放松情绪。但对于到了九年级、十年级以上的孩子,我们就要帮助他们真正地面对事件本身,同时想出一些解决的办法。今年五月份我要回澳大利亚,教12年级,主要教世界史。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之前已经有了一些准备,这样,历史中的细节我就可以和他们讲了,比如越战。我会告诉他们,你不是士兵,但到处都是战争——我绝对不会跟10岁的孩子讲这些,而14、15岁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内心已经有力量来面对战争的残酷了。

                3. 在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有勇气面对残酷

                《调查》:你如何看待这样一种观点:孩子看战争片,或者玩带有战争、暴力内容的电脑游戏也并非没有好处,比如那可以培养狼性,使孩子们长大后可以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

                本:这样做是在训练一个士兵,但是却不能训练出士兵一样忠诚、勇敢的品质。有一个美国人,以前是海军,退伍后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停止教孩子去杀人》。他在书里提到,军事训练中,就是要把人的情感和行为分开,让士兵在杀人时可以无情。那种培养士兵、杀手的方式,就是让一个人只管去做自己的,而不管别人的感受。它会使生活变得很简单,但生活其实是很丰富、很复杂的。总的来说,一个在和谐家庭生长的孩子,一个在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更有勇气去面对灾难和残酷,而不是被它们打倒。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很小就受这些的影响,被那些很糟糕的景象占据了心灵,他会没有安全感。虽然这些孩子表面上会很强大,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虚弱的。


              17楼2007-07-01 14:47
              回复
                  二、游戏不会产生攻击性行为

                  和真实的战争相比,战争游戏和玩具显然太受欢迎了。不仅仅是成年人,孩子同样喜欢。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喜欢玩CS、《三国志》、《魔兽世界》的学生达72.44%,因为太过暴力而最被家长诟病的奥特曼是大多数低龄男童的最爱。

                  更有趣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甚至设计了一款伊拉克战争的虚拟游戏,他们试图用游戏来治疗从伊拉克战场归来出现创伤后应急障碍的士兵。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里佐说“虚拟伊拉克”游戏疗程历时10周,里面的场景改编自Xbox电脑游戏“全方位战士”,但是高度模拟了士兵在伊拉克战争中曾经历的情景,“他们是在一个积极安全的环境里重新经历战争场面。”

                  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给人们带来最大痛苦的战争变成游戏时,却是最受欢迎的游戏,甚至还可以帮助被战争创伤的人们?

                  为此,我们专访了亚洲创伤心理研究学会(AsianSTSS)会员、国际心理创伤培训项目中国培训师徐凯文。

                  《中国调查》(以下简称“《调查》”):经常玩战争游戏或者刀、枪这些玩具对孩子心理会有什么影响?

                  徐凯文(以下简称“徐”):玩战争游戏和武器类玩具与看暴力血腥镜头产生的影响完全不一样,死亡、暴力侵犯的镜头,可能会使孩子产生一些模仿性的攻击行为出来,也可能是他成年以后产生攻击行为的一个因素。但战争游戏不会。实际上我们无论在哪种文化背景中,哪个时期都可以看到,小孩、特别是男孩玩战争游戏,喜欢玩刀弄枪是个普遍现象,不是大人给不给这个环境,而是小孩本身就有这个需求。它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天生的。

                  《调查》:为什么孩子有玩战争游戏的需求呢?

                  徐:从心理学理论来讲,人都有攻击的本能,如果没有这个本能的话,人早就消亡了。很简单,你不攻击你怎么去狩猎?还有争夺配偶,肯定也是有暴力行为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小孩玩这类游戏,实际上是化解他攻击的本能,我们心理学上名词叫象征化。比如说,你对某个人不满,但是你知道拿刀去把他杀了肯定要偿命,于是你骂他,或者找一个他的画像或者玩偶,模拟地去打他,就能把愤怒疏导一部分,化解掉你的攻击性,而不会触犯法律道德或者社会规范,这就叫象征化。玩游戏的方式其实是人类自己发明的,它是人类可以合理、合法、没有伤害性的疏导自己攻击本能的方式啊,所以如果是游戏的方式,我觉得没问题。

                  《调查》:反复地象征化,会起强化作用吗?

                  徐:不会呀,只要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没有过多得到大人的赞许,就不会被强化。所以,对于孩子的游戏,大人的反应很重要。游戏是玩,如果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很强的攻击行为,大人应该要马上阻断他。当然如果自己的孩子被人攻击了,父母也要教孩子做出恰当的反应。

                  《调查》:怎么才叫恰当的反应?

                  徐:要看具体的情况,可以寻求大人的保护,也可以反抗。从行为教育学上来讲,孩子本身有能力做反抗的话,就应该做反抗,因为反抗就是阻断别人暴力行为最有效的方式。

                (完)


                19楼2007-07-01 14: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