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吧 关注:10,283贴子:51,803
  • 4回复贴,共1

【读书笔记】看《本经》注解的一点收获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假期浏览了《本草崇原》《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神农本草经读》《本草问答》有两点收获:一,中药的形色气味等性能似乎是影响甚至决定功效的主要因素。“性能是药物性质和功能的高度概括。”而且更深刻理解了中药的定义: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二,《中药学》课本和这几种本草书似乎是两种思路在阐述中药。以上几种本草书都是从药性出发推及功效和应用而《中药学》淡化了药物的性能而以功效为核心解释应用。我粗浅的觉得药性被淡化之后就很难甚至不能窥测前人通过药性而理解运用中药的思路了。


1楼2013-02-23 22:00回复

    《本草崇原》序中说:“后人纂集药性不明《本经》但言某药治某病某病须某药不探其原只言其治是药用也非药性也。知其性而用之则用之有本神变无方。袭其用而用之则用之无本窒碍难通。余故诠释《本经》阐明药性端本五运六气之理解释详备。”我觉得他运用五运六气来诠释药性是一大特色。如,“枸杞根苗苦寒,花实紫赤,至严冬霜雪之中,其实红润可爱,是禀少阴水阴之气,兼少阴君火之化者也。主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谓五脏正气不足,邪气内生,而为热中、消渴之病。枸杞得少阴水阴之气,故可治也。主治周痹风湿者,兼得少阴君火之化也。”
    徐灵胎《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在丹砂的经文附论中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又在石菖蒲的经文后附论说“凡物之生于天地间,气性何如,则入于人身其奏效亦如之。盖人者得天地之和气以生,其气血之性,肖乎天地,故以物性之偏者投之,而亦无不应也。余可类推。”例如“此以形质为治也,苁蓉象人之阴,而滋润粘腻,故能治前阴诸疾,而补精气。如地黄色质象血则补血也”“此以味为治也。味之甘至甘草而极,甘属土故其效皆在于脾。”“此以气为治也。凡药香者皆能疏散风邪,辛细气盛而味烈,其疏散之力更大。”
    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凡例中说“上古以司岁备物谓得天地之专精”。以黄连为例“黄连气寒,禀天冬寒水之气,入足少阴肾;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气水而味火,一物同具,故能除水火相乱,而为湿热之病。”


    3楼2013-02-23 22:03
    回复

      很搞笑的是,当我发现这几种本草书都非常重视中药的性能之后立马有些飘飘然了以为自己发现中药的秘诀了。哪知我怀着轻视之心去看《中药学》课本的时候,在药性理论的开篇就明明白白的写了两段话:
      “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治疗作用,乃是因为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
      “药物性能的认识和论定,是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对为数众多的药物的各种性质及其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识不断深化,进而加以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并以阴阳、脏腑、经络、治疗法则等医学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创造和逐步发展了中药基本理论。是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谦虚使人进步呀。。。《中药学》课本虽然中规中矩但内容全面很适合入门。有人曾提醒我:中医入门看课本足矣,要登堂入室则需回归经典。


      4楼2013-02-23 22:04
      回复

        同时我有种很粗浅的感觉,《中药学》课本和以上几种本草书对中药的阐述是两种思路:以上几种本草书作者都是从药性出发推及功效和应用而《中药学》淡化了药物的性能而以功效为核心解释应用。例如:紫苏【药性】辛温,归肺,脾经【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应用】风寒感冒,脾胃气滞,胸闷呕吐(并且有详细解释功效为何会有如此应用)
        我看到有人解释说这是避免法象药理学的影响。例如:丹参,活血化瘀。丹参是红的,属火,心主血脉,丹参以红入心所以活血化瘀治疗心脉痹阻。法象药理学将药物的自然特征和作用联系起来,但是这种理论不能解释中药作用的真正机制。形状和作用只是部分吻合,不可能是普遍规律。前人是确定了药物的功效之后对它进行说明分析。药物功效认识在先,法象药理解释在后,不能颠倒因果。(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


        6楼2013-02-23 22:06
        回复

          我想了下这种说法的确有道理:《神农本草经》也是只记录了药物的性味和功效并没有直接说明药性和功效之间有因果关系。但是再一想,不对呀!《黄帝内经》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这完全更是木有逻辑的因果呀!五方,五色,五味,人体。。。完全不搭调的东西因为“同气相求”所以同一五行的东西它就是认为有关系的,有因果的。“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存。”(庄子)把《内经》和《本经》放在一起就很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在里面:似乎中医理论是很成熟完善的一套东西,阴阳五行是世界观是方法论,人体运行,中药作用都是一脉相承的。而且要记得中医理论和科学不是统一体系的。
          回头再一想,我觉得药性被淡化之后就很难甚至不能窥测前人通过药性而理解运用中药的思路了。入门学教材,登堂入室靠经典。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7楼2013-02-23 22: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