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魔令狐枫吧 关注:169贴子:10,299
  • 10回复贴,共1

解析独孤求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完之后正常反应是觉得耽误时间,或者不知道看了什么。前人珠玉在前,我却写点砖,好在这是咱自己的吧,也不怕丢人


1楼2013-02-22 07:47回复
    1、独孤求败的实力
    2、五剑境界
    3、独孤求败生平考
    4、招与剑


    2楼2013-02-22 07:48
    回复
      1、独孤求败的实力
      很久以前,人们谈论金庸笔下武功最高的人物时,总会提到独孤求败。现在不同了,“独孤求败卓不凡”“独孤求败李莫愁”“独孤求败上限杨过”等奇谈怪论比比皆是,因此我有必要花费字数来证明一个本来不需要证明的结论。
      黑独孤求败的方法之一是:“横行天下”证明独孤等于李莫愁。该观点从诞生之日起便是意淫,且不说“横行天下”的说服力还不如“返照空明”“入神坐照”,单是独孤求败的最高评价是“群雄俯首”“但求一败”就可以终结此论。
      另一种说法是:杨过除了独孤武学还有五绝、林朝英的武功、九阴残本,因此独孤上限杨过。黑子们不以论武新手的身份为耻,或者以为别人都是论武新手。单以配置而论,虚竹高于逍遥子,张无忌高于张三丰。杨过练重剑之前的奇遇不足以使之击败李莫愁,而杨过自己也有心理活动:只觉此前所学在独孤面前微不足道。如果该心理活动正确,独孤武学高于五绝武学无疑;如果错误,那么五绝武功不适合杨过,其加成与独孤武学比微不足道。
      大概就这么两种,自从上将潘凤成名后吹黑无数,这才使我用大段文字证明独孤求败的实力。讨厌独孤求败的理由,清一色的“不喜欢狂人”。但是独孤求败一生后悔“误伤义士”,这样一个心中有大义的人,会是一个自大狂的形象吗?


      3楼2013-02-22 08:03
      回复
        2、五剑境界
        神雕侠侣有一段珍贵的原文,笑傲鹿鼎提到独孤求败都并未给出更深的关于独孤的信息。现把原文引上来:
        “ 只见大石上“剑冢”两个大字之旁,尚有两行字体较小的石刻:
          “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
          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
          杨过又惊又羡,只觉这位前辈傲视当世,独往独来,与自己性子实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说到打遍天下无敌手,自己如何可及。现今只余独臂,就算一时不死,此事也终身无望。瞧着两行石刻出了一会神,低下头来,只见许多石块堆着一个大坟。
          这坟背向山谷,俯仰空阔,别说剑魔本人如何英雄,单是这座剑冢便已占尽形势,想见此人文武全才,抱负非常,但恨生得晚了,无缘得见这位前辈英雄。
          杨过提起右首第一柄剑,只见剑下的石上刻有两行小字: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再看那剑时,见长约四尺,青光闪闪,的是利 器。他将剑放回原处,会起长条石片,见石片下的青石上也刻有两行小字: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杨过心想:“这里少了一把剑,原来是给他抛弃了,不知如何误伤义士,这故事多半永远无人知晓了。”出了一会神,再伸手去会第二柄剑,只提起数尺,呛啷一声,竟然脱手掉下,在石上一碰,火花四溅,不禁吓了一跳。
          原来那剑黑黝黝的毫无异状,却是沉重之极,三尺多长的一把剑,重量竟自不下七八十斤,比之战阵上最沉重的金刀大戟尤重数倍。杨过提起时如何想得到,出乎不意的手上一沉,便拿捏不住。于是再俯身会起,这次有了防备,会起七八十斤的重物自是不当一回事。见那剑两边剑锋都是钝口,剑尖更圆圆的似是个半球,心想:“此剑如此沉重,又怎能使得灵便?何况剑尖剑锋都不开口,也算得奇了。”
          看剑下的石刻时,见两行小字道: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杨过喃喃念着“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心中似有所悟,但想世间剑术,不论那一门那一派的变化如何不同,总以轻灵迅疾为尚,这柄重剑不知怎生使法,想怀昔贤,不禁神驰久之。
          过了良久,才放下重剑,去取第三柄剑,这一次又上了个当。他只道这剑定然犹重前剑,因此提剑时力运左臂。那知拿在手里却轻飘飘的浑似无物,凝神一看,原来是柄木剑,年深日久,剑身剑柄均已腐朽,但见剑下的石刻道: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他将木剑恭恭敬敬的放于原处,浩然长叹,说道:“前辈神技,令人难以想像。”——《神雕侠侣》”


        4楼2013-02-22 08:23
        回复
          说一下我对五剑的理解。
          利剑:二十岁前独孤的兵器,与河朔群雄争锋。河朔,泛指黄河以北,大概是河北山西山东一带。金庸小说的江湖秩序森严,除了中彩的以为都要一步一步爬到金字塔的顶端,因此独孤求败应该是河朔人,或者在河朔长大的。利剑刚猛凌厉,无坚不摧,一般而言普通剑术高手努力一生的结局就是利剑级。
          软剑:连载版对软剑的描述:“杨过提起剑柄,微微一抖,剑身登时上下颤动,发出嗡嗡之声,原来剑刃上十分的柔软。他这才大悟:「只因此剑奇软,能随着蛇身扭曲,是以虽藏蛇腹之中,却不至将蛇皮刺破,脱颍而出。」顺手向旁一挥,一株直径尺许的槐树应剑而断,竟没费丝毫力气。……”——软剑应该不适合砍、刺,而适合割。目测其优势是:变幻莫测,无孔不入。独孤求败因误【伤】义士而将之丢弃深谷,毕生耿耿,可见独孤求败应该无法向义士致歉或未得到谅解,这足以证明独孤求败心有大义。
          重剑:中规中矩,大巧不工,所谓“无锋”其实是通体都是锋,大音稀声,大象无形。此时独孤内力已成,不需要利剑的利和软剑的柔了,大巧不工也是独孤自身武学的特征。但重剑并非完美,它靠的还是内力,遇到内力高于自己的,很可能出现杨过在重阳宫和法王僵持的局面;即使对手内力低,但是如果其内力性质好,也可以一时间把你拖住(参考张翠山和谢逊)。
          木剑与无剑:严格地说,木剑就是“草木竹石皆可为剑”,独孤放一把木剑不是真的让人使木剑,而是怕放枝条什么的被忽略了。而无剑是一种境界,天人合一,万物皆可化为剑。很多高手都可以达到木剑级,如东方不败、张无忌、虚竹,但是能达到无剑级的,恐怕只有独孤一人吧。


          5楼2013-02-22 08:38
          回复
            现在说一下独孤九剑的定位。人们常常争论它是哪个境界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五剑境界与内力有巨大的关联,但是独孤九剑没有内力也可以使出,可见独孤九剑并不在五剑境界中,它是【剑法】或者说【剑理】,而不是【剑境】。大概有如下误区:
            1、令狐冲是利剑级所以九剑是利剑级
            ——令狐不能代表九剑,杨过在海潮练剑也创了新招,在击杀法王时以利剑使出,是不是这些招式是利剑级的?还是因为用利剑使出木剑招数效果不好?呵呵
            2、九剑再怎么无招也要靠招,重剑只有简单招式也是无招,重剑一力降十会对方招式再好也没用
            ——所谓一力降十会其实就是欺弱,内力来了不用重剑也可以做到这点。一力降十会并非什么高境界,不信看看鸳鸯刀,看看呼延十八鞭最后一鞭叫什么名字。重阳宫中没有主角光环,小龙女不捣乱就没用神雕侠侣了。重剑吹脱不开独孤评价的八字,但是那是形容重剑本身而非玄铁剑法,如果说九剑靠招,我还真不知道哪点不如重剑靠剑。
            3、九剑破气是因为内力不及
            ——比拼内力非常危险,结局往往是一死一伤,这几乎是金书体系的定论。破气反而说明独孤境界的提高,同理,张三丰太极功以柔克刚,借力打力,以静制动也不是因为张三丰内力不及对手。
            4、九剑是独孤武功所以在五剑体系中
            ——绵掌、绕指柔剑是否与虎爪手、神门十三剑同一体系?都是张三丰所创啊。
            所以要争论得争论九剑是什么时代所创,而不是九剑是什么级的。
            九剑是什么时代所创呢?


            6楼2013-02-22 08:49
            回复
              再说一下哲学思想。
              利剑的无坚不摧不如软剑的柔,大抵是“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的诠释;软剑不如重剑,即所谓“大音稀声,大象无形”;重剑不如木剑与无剑,足以证明返璞归真、天人合一才是最高境界,因为它胜于执着物与我。这就够了,百度百科对哲学方面讲的很到位,本来我懂的哲学就是连皮毛都不算的零星。


              9楼2013-02-22 09:40
              回复
                3、独孤求败生平考
                金庸在新修版多次提到齐白石的“留白”,正是因为他将剑魔、黄裳、达摩、逍遥子写得模糊,才给了我们无限遐想。现在凭眼前的资料考证一下独孤求败生平,但这些考证不会有结果,充其量只是假说而已。
                先提出一些疑问。
                1、软剑误伤的义士真是黄裳吗?独孤与黄裳都是天龙后射雕前的人,真的没有交集吗?
                2、独孤求败时期的高手都有谁?独孤求败为什么不为两雕江湖的人所知,却隔世流传了九剑,又为澄观所知?
                3、独孤求败封剑时写出剑魔这一称呼,不太符合武林宗匠的所为,剑魔一词,含有什么密码?
                先说出身,“求败”很明显是后改的,正常父母再狂傲也不至于这样希望孩子短命,按理说独孤求败是河朔众人,如果是胡人(其时未发生靖康之变,胡汉之争并不激烈),独孤这个姓可能是真的。而弱冠(20)之前以利剑与河朔群雄争锋,可见独孤应该出身名门或世家,即使无师自通、河朔高手不强可以解释此时独孤的武功,也没有足以解释利剑的。金庸新修版特地加强了各书联系,天龙中无独孤信息,而神雕即使是奇珍也无活二三百岁之理,因此独孤应该活在天龙以后,两雕以前的时代,而这段时间也是黄裳的时间(1044—1130,但是按照该年表,黄裳70岁才武功大成,因此金书体系中合理的黄裳生卒时间应为1080——1170)。这时的江湖,肯定存在的高手有:
                1、段誉2、虚竹3、方腊4、霍山5、黄裳6、丐帮帮主7、岳飞
                义士也应该从这里找。
                其中段誉虚竹霍山远离中原,基本可以排除。
                按描述当时丐帮帮主是个人才,实力大概在超一中至绝顶中之间,取平均值,大概是绝顶弱或准绝顶。
                由岳飞的岳家散手被欧阳锋推崇的程度看,岳飞当为绝顶中至超绝顶。
                现在考证一下黄裳。
                黄裳招来围攻,恐怕不是因为杀的人是百年一遇的大侠(报仇的人杀了他的家属,可以看出不是什么好鸟),而是因为天资太过卓绝,自然而然地遭受嫉妒。黄裳不是江湖人,尽管他的是一代宗师,但是以独孤的性格不屑于人联手围攻一人,更不可能再杀其家人,综合一下,“独孤误伤的义士是黄裳”这种说法并不合理。
                黄裳出山时,仇人基本死光有点不可思议。结合倚天,双使四王不需年长,而武林高手生命力一直异于常人,说他们是自然死亡的有点匪夷所思。而独孤求败一句“杀尽仇寇”,或许可以解释他们的死因:同样的事情发生了第二次,黄裳的罪亦是独孤求败的罪。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剑冢占尽好风水,为什么独孤以雕为友绝口不提往事。黄裳数十年苦思破招,独孤在无数次生死恶斗后领悟了破尽天下武学的九剑,二者殊途同归,又隐藏了多少血淋淋的往事?
                再说一下地理。独孤是北方人,黄裳是福建郡守。黄裳横空出世时独孤还年幼,而独孤初展锋芒时黄裳已隐居深山,黄裳复出时独孤已封剑。他们虽是同一时代的宗师,但极可能没见到对方。想象一下,独孤求败无奈地葬剑深山的背影,黄裳凄凉地看着仇人死尽的江湖,何等的相似,何等的寂寞。他们惆怅眺望的眼神,默默矗立的背影,正如月光下的雪峰,冷漠而凄清。


                10楼2013-02-22 10:05
                回复
                  再说一下独孤的流传。独孤的年代与两雕不远,但是老四绝从未提起,甚至并不知道他的存在(一灯的态度)。那么原因只能有二:
                  1、后人不愿提起2、武林大换血
                  如果是原因1,我们想一下,独孤求败杀尽仇寇,败尽英雄,被武林正统后视作“剑魔”。尽管他杀的人罪有应得,但江湖从来不由公道主宰。他带来了恐惧,被称为剑魔。但他不以为忤,以剑魔自居,封剑之时不忘此称。江湖太污浊,神不能制裁,那么就让魔来还武林中人一个像样的江湖,恰似听雪楼中那句“当神已无能为力,那便是魔渡众生”
                  如果是原因2,武林大换血,江湖金字塔的顶端白驼山桃花岛全真教都是新兴的,独孤求败如同逍遥派之于前期天龙、斗酒僧之于两雕、百损何足道之于倚天、任我行之于前期笑傲一样被主流忘却。人无法与时间斗,即使是但求一败的剑魔,也无法匹敌岁月的遗忘。
                  最后一个疑问,九剑如何传到风清扬手中?九剑为独孤所创无疑(独孤求败会为施展出九剑欢喜,旁人谅也创不出这种武功),那是因为剑冢中尚有玄机?还是独孤另有传人?都毫无根据,其实这个问题本来就是没有答案的问题,毕竟金庸在笑傲江湖也只是用了独孤之名而已。


                  11楼2013-02-22 10:24
                  回复
                    4、招与剑
                    使什么剑是内力修为与武功境界的结合,而剑法则是招式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但不可混为一谈。招式如果硬要分,大概可以分死招、活招、不定招、无招。
                    死招不用解释,最原始的,可能精妙,但对方知道招式就可以破解
                    活招,虽有变化但是还是不离招式本身
                    不定招,类似胡斐悟出,自由发挥,但有招式基础
                    无招,最高境界,随机衍生招式
                    举几个简单例子:
                    普通高手:利剑死招
                    卓不凡:软剑活招
                    令狐冲:利剑无招
                    杨过:木剑不定招
                    段誉:伪无剑无招
                    风清扬:无剑无招
                    风清扬也弃了剑,但是他是被动的;段誉是直接跳过死招活招、利剑木剑的畸形;杨过是始终为情所滞的偶尔无剑;只有独孤求败才是主动弃剑,物我归一。俯视金书高手,仅独孤一人才是真正的心剑合一。


                    12楼2013-02-22 11:07
                    回复
                      全文完,就是这么篇烂东西,看完一切负面影响自负


                      13楼2013-02-22 11: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