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图文吧 关注:613贴子:65,834

回复:这些古风书签,诉说着一段故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21楼2013-02-20 21:50
回复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22楼2013-02-20 21:51
    回复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她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竹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刚强勇敢。


      26楼2013-02-21 16:48
      回复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尽韵味。


        27楼2013-02-21 16:50
        回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清王夫之《萱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 


          29楼2013-02-21 16:55
          回复
            接下来是红楼梦的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她是红楼里面最美丽的女人。她是红楼里面最可悲的女人。有人说,如果没有读懂秦可卿的话,就算读透了宝玉,读透了黛玉,读透了凤姐和宝钗,并不算真正读懂了红楼, 有人说,红楼最主要的眼,便落在这位神秘而美丽的秦可卿身上。
            虽然她是最早死去的一个正钗,在红楼故事刚刚打开,她的生命便走到了尽头;然而,正是这个秦可卿,隐含了曹公想隐含的难言之辛酸,甚至隐含了整部红楼之真正意图的全部。


            30楼2013-02-21 16:59
            回复

              “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元春她太高高在上,太洞若观火。她对命运的惊人的敏锐,总会百般猜测曹公创造这个人物的真意之所在,相信不仅仅只是为了配足“原应叹息”而已。虽然她真正出场不多,但无论何时何地,我们似乎都可以从书页之后看到元春的影子。把元春称为书中最特殊甚至是最神秘的一个形象,我想也不算过分。


              31楼2013-02-21 17:02
              回复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纨一生奉行“三从四德”,是一个封建社会贤女节妇的典型。丈夫夭折以后,“望子成龙”便成了她的唯一目的。贾兰中了举,暂时满足了她的愿望,但是贾家的衰败又属必然,局面已成,无法挽回。李纫最终也只落得“槁木死灰”,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俑。曹雪芹将这位封建礼教的忠实奉行者安排在“薄命司”里,讽之为“枉与他人作笑谈”的“庶名儿”,这实在是对封建礼教极妙的讥讽。


                32楼2013-02-21 17:05
                回复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大观园姑娘妹妹里,只有探春志向高远,好强,干练,但出生是偏房庶出。在当时封建社会一步步衰落,贾府气候日益消退的环境里,她的满腔抱负是不能实现的,给我们精神的是在凤姐生病的时候,探春处理了一次家政。
                  但在现实和理想的距离中,她碰的头破血流,最终还是遭人嫌弃和埋怨,远嫁天涯的凄凉下场,探春远嫁实际上是塞翁失马,因祸得福的,毕竟是避免了贾府后来遭受的更大的苦,


                  33楼2013-02-21 17:06
                  回复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出身于苏州一个“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才出家当了尼姑。她“文墨也 极通”,“模样又极好”,也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姣姣者。说她“洁”,是因她嫌世俗社 会纷纷扰扰不清净才遁人空门;她又有“洁癖”,刘姥姥在她那里喝过 一次茶,她竟要把刘姥姥用过的一只名贵的成窑杯子扔掉。
                    她想一尘不染,但那个社会 不会给她准备那样的条件,命运将把她安排到最不洁净的地方去。按规矩,出家就要“ 六根净除”,可她偏要“带发修行”,似乎还留一手,这是她尘心末断的一个根据。
                    “瓜洲渡口……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推测起来,她可能在荣府败落后 流落到瓜洲,被某个老朽不堪的富翁(枯骨)买去作妾。这是多惨的悲剧。这应该是“终 陷淖泥中”的含义,与高鹗续书写的被强盗掠去有别。


                    34楼2013-02-21 17:09
                    回复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梦黄梁。
                      贾府里的二小姐迎春,除了名字与迎春花相同外,在品性方面几乎很难找到共同点,她是贾赦之女,贾琏的同父异母妹,庶出.第三回写她的外貌”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可是她的性格却是懦弱无能,正如兴儿所说”二姑娘的浑名是’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嗳哟一声”.
                      贾府里的小姐们都有一个专长,不是能诗就是会画,独是她才具平庸.她在书中最突出的表现是贾府里出现风波,抄检大观园时,迎春的丫头司棋因与表兄秘密往来,自主婚约,被抄出“罪证”,行将驱逐出境。司棋百般央求迎春援救,而迎春却无动于衷,不加过问,听任司棋受辱被撵,最后愤而撞墙自尽。所以迎春这位弱女子注定了没有好的命运。


                      35楼2013-02-21 17:11
                      回复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生此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衰。
                        凤姐既是一个工于心计、八面玲珑的管家,又是一个风流善妒、贪残狠毒的人物。和判词同时出现的还有一座冰山,用唐代张彖评论杨国忠的典故,隐喻不可长久依靠的权势。“凡鸟”既用拆字法点出王熙凤之名,又有庸才之喻,“一从二令三人木”一句,一般认为概括了凤姐一生的三个阶段,即凤姐最初对贾琏的言听计“从”,继而的发号施“令”,最终被“休”弃的下场。
                        但是高鹗的续书中并没有凤姐被休的情节,可见如果不是这种说法过于穿凿,便是高鹗的续书有悖于曹雪芹的愿意。尽管曹雪芹对凤姐的贪婪嫉妒行为是批判和鞭鞑的,但是对于凤姐出众的才能,仍是比较赏识的。大有一种“人皆欲杀,我独怜才”的意味。


                        36楼2013-02-21 17:12
                        回复

                          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她很好的总结了姐姐们的悲惨命运,所以自己看破红尘,“独卧青灯古佛旁”了。
                          惜春性格古怪,有些孤僻,这一点与妙玉有些相似,所以在大观园她和妙玉的性格比较相合,妙玉曾走出“禅关”,同惜春她下棋。
                          此外,惜春有绘画天赋,而且特例独行,做事出人意料。


                          37楼2013-02-21 17:15
                          回复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巧姐最后的命运,第五回的判词和《留余庆》曲交代得很清楚,就是因为当年她母亲善待了刘姥姥,种下善缘,因此家族败落后,刘姥姥一家救了她。
                            她最后的归宿,应该是嫁给了刘姥姥的外孙板儿,虽然住在荒村野店,每天还得纺绩谋生,过去那富贵奢华的小姐生活一去不返,也属红颜薄命,但跟惨死的姑妈、母亲等相比,那算幸运多了。


                            38楼2013-02-21 17:17
                            回复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在最终完成史湘云这个人物塑造之前,曹雪芹过早地死去了。史湘云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人物,她的性格和形像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书中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回目;脂批有"卫若兰射圃"的提示;特别是有关她的判词和曲子中,我们大致知道她的命运和归宿;她写的一些诗词里,也屡屡有所流露和暗示。
                              红学家的一般看法是:史湘云后与卫若兰结婚,她对自己的"苏貌仙郎"和婚后的幸福生活十分满意。但好景不长,由喜转悲,最后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归入了太虚幻境的薄命司。


                              39楼2013-02-21 17: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