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班吧 关注:59贴子:3,642

回复:【2的不一般】萌风史记:诸葛亮死前6年与死后46年的世界 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因此,罗贯中就是凭着历史上司马懿这种性格,才虚构出《空城计》这一说,意思是本来按正常人的想法,一看诸葛亮大开城门,然后还在城楼上谈钢琴,俨然就是想叫司马懿进去一起参加PARTY嘛。要是正常人肯定就进去跟诸葛亮参加PARTY去了,可是司马懿他偏不,他非得琢磨琢磨,这诸葛亮是不是有诡计啊,是不是想坑我啊?
所以,如果想叫一个人对你放松警惕,不是示弱就行的,得看看对方是什么人,如果对方是司马懿这种人,你跟他示弱,他反而会觉得你强,从而更加戒备你。
历史上的司马懿,也大致就是这种性格,因此,曹爽对司马懿示弱,司马懿不但不会觉得曹爽弱,反而会觉得心里一惊。
估计司马懿得这么想:这曹爽厉害啊,手握大权,居然还对我“父事之”,莫非这小子又是一个曹睿?
想到这些,司马懿那野心肯定也激不起来了,因此在曹爽执政前期,曹爽司马懿二人就是互相忌惮对方,形成了一种权力上的平衡,因此朝廷是很安稳的。
然而,这个平衡状态才持续了1个月,就出事了。
原先有一波人,被魏明帝曹睿弃之不用。
曹睿多睿智啊,他既然不用这帮人,就说明这帮人肯定不是什么好货,于国不利,所以弃置是最好的办法。
然而曹爽却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把他们全都提拔起来并重新启用了。
“初,并州刺史东平毕轨及邓飏、李胜、何晏、丁谧皆有才名而急于富贵,趋时附势,明帝恶其浮华,皆抑而不用。”
说起来,这帮人来头都不小,尤其是那个何晏,他爷爷可是个大名人,可以说三国乱世就是他爷爷引起来的。
谁啊?就是那位杀猪大将军何进,想诛杀宦官,结果反而被宦官给宰了,结果让董卓乘机进京,从此开启了东汉大乱世。
丁谧的老爹也不简单,叫丁斐。
《易中天品三国》播出以后,丁斐也开始被大家所知道了,丁斐这人挺有才,但是也挺贪财,不过那种小错也没啥大不了的,曹操多次原谅了他。
丁斐胆子越来越大,有一次他就拿自己的瘦牛和官家的肥牛兑换了,结果这次被查出来了,一下子就炸了锅了,丁斐被抓进监狱,最后丢了官。
后来曹操在大马路上看到丁斐
曹操:“呦,丁斐,你的官印呢?”
丁斐:“呜呜,那东西被人家拿去换大饼啦!!!(以易饼耳。)”
曹操对手下笑道:“我不是不知道这家伙不怎么清廉,不过这就好比我家里有一个粮仓需要狗狗来照看。我用来照看粮仓的狗狗很勇猛,把老鼠全部干掉了,可是这狗狗却喜欢偷我东西,那你们说我怎么办呢?我宁肯丢点东西,也不能把狗狗扔了啊。”
一段很萌的对话以后,曹操再次饶了丁斐,又启用了他。
从此丁斐就没怎么再犯错了,丁斐的例子成了曹操“唯才是举”精神的典范事例。
丁斐是有毛病的,曹操却饶恕他并且继续用他。而邓飏、李胜、何晏、丁谧这群人也是有毛病的,为什么曹睿就一定要弃置他们呢?是曹睿眼里揉不得沙子吗


来自贴吧神器97楼2013-02-16 19:53
回复
    接下来的两年里没发生什么大事,不过就是吴国那边发生了两件比较搞笑的事情
    一件是孙权居然还真派舰队出兵辽东了。
    带队的就是那位劝孙权善待公孙渊使者的羊道。
    不过去晚了。
    等孙权的舰队到了辽东的时候,公孙渊都已经被灭族了。
    要说这个羊道胆子也够大的,不想空手回去(当然了,有鉴于卫温诸葛直的下场,估计羊道要是敢空手回去没准也会被孙权给……)
    当时的情况是辽东刚刚被魏国占领,而后曹睿又病逝,人心惶惶,守备松懈
    羊道看准了这个机会,居然在辽东靠岸,然后上岸突击,居然在辽东守将眼皮子低下掳走了一帮百姓,然后一溜烟儿跑了
    ………………
    第二件事,周瑜的侄子周峻死了,吴将全琮请求孙权让周峻的儿子周护继承周峻的军队
    孙权看着全琮,仰天长叹道
    “哎!!!我真想念公瑾啊,当年击退曹操,拓地荆州,全是公瑾的功劳,呜呜……我没有一天能忘了公瑾的好啊。”
    话说的倒是挺感人的,然而接下来,孙权却突然话锋一转……
    “听说周峻死了,我确实很想叫他儿子继续领兵……可是他儿子实在太调皮捣蛋(性行危险)了,用了他我怕惹祸啊……所以……还是不用了!”
    说完了以后,孙权又仰天大叫一声:“公瑾,I love you for ever!”(“孤念公瑾,岂有已哉!”)
    结果最后还是没让周护继承家产
    当然,咱大吴国还是不是只干搞笑的事情的,很快就要干正事了
    公元241年,孙权琢磨着曹芳小正太刚即位,肯定国内不稳,于是又准备进攻魏国了
    零陵太守殷札言给孙权发表了一段长篇演讲
    “今天弃曹氏,丧诛累见,虎争之际而幼童涖事。陛下身自御戎,取乱侮亡,宜涤荆、扬之地,举强羸之数,使强者执戟,羸者转运。西命益州,军于陇右,授诸葛瑾、朱然大众,直指襄阳,陆逊、朱桓别征寿春,大驾入淮阳,历青、徐。襄阳、寿春,困于受敌,长安以西,务御蜀军,许、洛之众,势必分离,掎角并进,民必内应。将帅对向,或失便宜,一军败绩,则三军离心。便当秣马脂车,陵蹈城邑,乘胜逐北,以定华夏。若不悉军动众,循前轻举,则不足大用,易于屡退,民疲威消,时往力竭,非上策也。”
    说了这么一堆话,其实核心意思就是说
    “孙权啊,你要真想有点作为就玩命吧,我劝你这次率领倾国之兵伐魏,要不肯定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建议派诸葛瑾朱然率领大军进攻襄阳,陆逊,朱然进攻寿春,陛下您亲自进攻淮阳……”
    别的还好说,一听说殷札想叫自己亲自领兵,估计孙权心里得骂街了
    妈的,你不知道老子每次出去打仗都是送经验的吗?
    孙权估计之前被张辽满宠等人实在虐的受不了了,这次他终于决定只派手下去,自己不去了
    于是
    “全琮略淮南,决芍陂,诸葛恪攻六安,朱然围樊,诸葛瑾攻柤中”
    孙权做好了战略部署
    现在考研曹爽这位小清新青年能力的时机到了,曹爽要如何应对呢?
    “全琮略淮南,决芍陂,诸葛恪攻六安,朱然围樊,诸葛瑾攻柤中”
    这四路大军,真正有威胁的就是全琮和朱然的两路,其他两路的攻势并不大,所以只要能办掉全琮和朱然,吴军的这次攻势也就能破掉了。
    魏国朝廷很快接到了报告,然而,还没等曹爽反应过来该怎么办,淮南那边的战事就有消息了。
    防守淮南的魏国将领,名叫王凌。
    王凌,字彦云,这个人名气不大,不过提起他叔叔,那可是大名鼎鼎,谁啊?
    就是那位密谋刺杀了魔王董卓的司徒王允。
    王凌这孩子从小运气就很差,叔叔是司徒,本来是件挺好的事情,要是出去开车撞到人了还能喊一句“我叔是王允!”
    可惜,他没这个炫耀的机会了
    当王凌还年幼的小时候,王允就密谋刺杀了董卓,随后王允也被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杀全家了,王凌从此就成了孤儿,好在当时他哥哥凌晨在身边,二人乘乱逃出长安,回到了家乡过起了平静的生活。
    然而不平凡的人,终究不会平凡一生。
    孤独的孩子早当家,凄惨的身世让王凌从小奋发努力学习,长大之后就当上了孝廉,后来又当了中山太守,治理有方,结果被曹操看重,把王凌带到身边了做了丞相掾属(相当于助理)。
    王凌入仕不久以后就与司马朗,贾逵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曹丕即位以后,王凌先是跟着张辽讨伐孙权,后来又与诸将击败吴将吕范,立了不少功劳。
    后来王凌治理地方,达到了“是时海滨乘丧乱之后,法度未整。凌布政施教,赏善罚恶,甚有纲纪,百姓称之,不容于口”的效果
    王凌这人是一个难得的军政两道的双料人才,这种人绝对是能独挡一面的
    接下来王凌遇到了他一生中的一次巨大危机,他参与了石亭之战。
    石亭之战可谓魏军的一场惨败,不过在此我要给曹休平一下反


    来自贴吧神器99楼2013-02-16 19: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