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班吧 关注:59贴子:3,642

【2的不一般】萌风史记:诸葛亮死前6年与死后46年的世界 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是我转的,作者为紫槿流苏,我感谢ta


来自贴吧神器1楼2013-02-15 16:42回复
    关于三国这段历史,从小就一直听说过有那么几种论调,虽然结论不同,但意思都一样,就是“XX死了,三国这段历史就没意思了,就无聊了,就没必要看了。”
      观点大概有三种,有的说关羽死了,三国就没什么可看的了。有的人说曹操挂了,三国就没啥可看的了。
      还有一种观点支持的人最多,就是说,诸葛亮死了,这三国就什么可看的了。
      直到前一阵的《新版三国》,高希希导演又抛出了“司马懿死了,三国就没什么可看的了。”的论调,于是《新版三国》里姜维成了酱油,邓艾脸都没露,至于毋丘俭,诸葛诞,文鸯,陈泰,陆抗,羊祜,杜预等人我就不用提了
      我还就不信这个邪啦!后三国怎么啦?后三国就不是三国了,后三国就没得可说了?
      如果说前三国是高帅富,后三国就是屌丝,现在让屌丝逆袭高帅富吧
      日期:2012-09-02 01:22
      三国从220年开始,280年结束,234年诸葛亮爷爷就挂了,后边还有46年的悠久岁月,这些日子有很多可以说的事情,咱们就从诸葛亮爷爷挂的前6年,就是第一次北伐开始说吧
      诸葛亮和曹操作为本帖的两个灵魂人物,会不断被提到,不断出现,不管写到什么时代,不管那时候他们俩挂没挂,都会经常出现在文中
      当然啦,由于剧情需要,本帖采取了蒙太奇的叙述方式,各种倒叙,插叙,所以三国前期的很多事情也都会写的,比如定军山之战,曹操大战匈奴乌桓,演义里被黑成狗的前三国超级名将徐荣等等很多前三国的历史我也都会详细写的
      喜欢看前三国的朋友也不要错过哦
      研究历史不短了,所以我写的很多都是我个人的新观点,这些观点很可能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人提出过,所以也就当作和大家分享讨论吧!
      好啦,不废话了,开说


    来自贴吧神器2楼2013-02-15 16:43
    收起回复
      但是任你千般变化,我有一定之规,最后这些先进武器全被郝昭一把火烧了,攻城器械被火烧了,诸葛亮只能用挖地道,打算从地下钻进城里去,郝昭会用火也会用水,直接往地道里灌水,让地道里的蜀军喝个水饱,在郝昭“水火两重天”的强大魔法威慑之下,诸葛亮影压三炮没一炮压中对方,魔法却耗光了,只能36计走为上
        曹真一看小胜一场,想扩大战果,急忙派部将王双去追,王双追着半截一看诸葛亮军队突然停了,原来是回魔完毕了,只见诸葛亮回过头三个影压,王双连吃C,X两炮,刚冲到诸葛亮跟前就被Z炮压死了。
        诸葛亮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曹真:老子进攻不行,打反击战还是没问题的!
        日期:2012-09-02 01:27
        干掉王双以后,诸葛亮第二年春天立刻卷土重来,先派陈式去打武都阴平二郡,雍州刺史郭淮赶来救援,诸葛亮一看亲自率大军,郭淮一看BOSS来了打不过,算了,撤吧,自此二郡就长期归蜀国管了,这是诸葛亮6次北伐最大的实质性成果。
        现在大家要说了,诸葛亮这3次北伐,到底都干了些什么?损兵折将,耗费巨大国力,结果就拿下来俩郡?诸葛亮要的到底是什么呢?不久之后,蜀国得到了一个消息,举国震恐。原来曹真打防守打腻了,他要进攻了。也是啊,堂堂大魏国,老打防守这算什么事,说出去多丢人。
        曹真跟魏明帝曹睿说“诸葛亮这人太烦人了,跟蚊子一样,天天在耳边嗡嗡,虽然没啥大威胁,还是拍死了舒服。(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
        日期:2012-09-02 01:28
        对于这位不是亲叔叔却胜似亲叔叔的人,曹睿有着深深的信任与依赖,他自然满口答应,于是组了一套豪华阵容——
        曹真走子午谷,张颌走斜谷,司马懿走汉水,另外还有郭淮费曜等人也一并出军
        曹真张颌司马懿郭淮费曜,三国到了这个时期,这已经是一套超级豪华的天王级阵容了这次,曹真是动真格的了。
        之所以要急切发动这场战争,是由于他知道,自己的天命将尽。连年征战,曹真的体力和心力在极速耗尽,他付出的辛苦并不比诸葛亮少多少,随时可能会被上天所召唤。
        也许某个晚上,曹真也发现自己的将星正在逐渐暗淡,转瞬即将熄灭吧。
        天命既知,已无迷惘。
        此时此刻,曹真也许能够理解,父亲秦邵当年毫不犹豫代替曹操去死时的心情。
        因为那个他要保护的人——承载着他的梦想。
        曹睿,也承载着曹真的梦想。
        得知曹真出兵的消息,诸葛亮的干枯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我要的,就是这个。”
        日期:2012-09-02 01:28
        一直以来,“曹真伐蜀”都是一场被忽略的战争,不论是演义,还是历史,对此都是一笔带过。
        然而,在我看来,这是诸葛亮,打败魏国,最好的一次机会,也是唯一的一次机会。
        诸葛亮曾经在后出师表中坦言:“曹操用兵,仿若孙吴。” 对于曹操这位霸主,除了政治辞令上的辱骂,也许诸葛亮一直是怀着学习的态度。
        面对与魏国国力的巨大差距,诸葛亮多次在脑海中搜索中战胜魏国的方法。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战胜魏国,就要知道,魏国曾是如何战胜别人的,也要知道,魏国曾是如何被别人战胜的。
        也许诸葛亮,想到了,官渡之战。也许,诸葛亮,还想到了赤壁之战。
        他在脑袋中抽离翻滚着对这两场战争的记忆,他发现了解开以弱胜强密码的最终关键——
        要让强势一方主动来进攻。
        日期:2012-09-02 01:29
        不论是曹操,还是周瑜,这两位三国时代创造出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的两位最伟大的统帅,
        他们打败比自己强大的势力的过程,有着千差万别,但是有一点,始终是一样的,他们两个,打的都是防守反击战。
        防守反击战,是弱者获胜最大的筹码。
        要让强者的锋锐在防守中消耗殆尽,而后弱者的尖刀就能直接割碎他的喉咙。


      来自贴吧神器4楼2013-02-15 16:44
      回复
          当年曹操在白马斩杀颜良,又在撤退途中斩杀文丑,取得了这两场胜利后,曹操选择的不是乘胜进击,而是——立刻撤退。
          而恼羞成怒的袁绍在失去两员大将后,终于带着全部精锐来攻了,于是,曹操取得了防守的地位,赢得了打防守反击战的机会。周瑜不需要惹怒曹操,因为骄傲的曹操直接给了周瑜这个机会。
          不只在中国,不只在古代,在近代,在外国,也是一样的。
          公元1588年,称雄于海上的霸王西班牙,是派出无敌舰队是去主动进攻英国的,结果全军覆没,西班牙自此衰落。
          公元1870年,狂妄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亲自率军攻入普鲁士境内,结果被普鲁士一路反推到巴黎近郊,他本人也被活捉了。
          此时的诸葛亮,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一场防守反击战的机会。
          如果这场战役能够顺利进行……
          日期:2012-09-02 01:29
          通过之前诸葛亮几次作战,我们可以看出来,诸葛亮并不擅长进攻,但非常擅长反杀,这在之后诸葛亮的作战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来。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诸葛亮的反杀经历。
          第二次北伐,王双追击诸葛亮,被反杀了。
          曹真伐蜀,魏将费曜进攻失败,被诸葛亮反杀了。
          第四次北伐,司马懿派出军队挑衅诸葛亮,被反杀了。
          第四次北伐,张颌追击诸葛亮,被反杀了。
          诸葛亮,很擅长反杀,这也是一种本事,这代表诸葛亮颇有打防守反击战的经验。同时,诸葛亮也非常擅长防御,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活着的时候,除了曹真,魏军再也没有来主动打过一次的原因。
          可以说,现在诸葛亮掌握着天下最精锐的盾牌,以及隐藏在盾牌下的匕首。诸葛亮的战术就是,先用盾牌挡住敌人最锋利的进攻,当敌人进攻失败,破绽尽出的时候,那隐藏在盾牌下的匕首,就可以——
          一击毙命!
          日期:2012-09-02 01:30
          现在,再来说说曹真。曹真当然不是想来给诸葛亮送经验的,他是想来把诸葛亮送进地狱的。他和诸葛亮一样,都怀揣着伟大的梦想。
          不管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还是为了刘备的嘱托,诸葛亮想要一统天下,这是毫无疑问的。
          曹真想为曹睿永远解决诸葛亮这个威胁。因为他爱这个侄子,这是一种长辈的爱,要在自己死前,为自己的后辈除掉最后的威胁,哪怕赔上自己的性命,这是最无私的亲情。
          这份亲情,不是用血缘换来的,而是用友情换来的。当秦邵毫不犹豫用自己的命去换曹操的命时,这份友情,就已经比血缘更深刻,比血缘更执著。秦邵曹真父子,这种人是最值得交朋友的,因为他们的生命即将达到终点前,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因为那个“别人”,是他的朋友,是他梦想的延续,因此在他们心中,胜过了自己。
          客观来说,以曹真的军事水平,诸葛亮的“防守反击”能不能成功,这肯定是说不准的,诸葛亮绝对没有必胜的把握。曹真杀死诸葛亮,诸葛亮杀死曹真,几率都是50%。
          这是两个为了梦想的男人,堵上性命的生死一斗,他们都是伟人。
          可悲的是……
          上天,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日期:2012-09-02 01:30
          子午谷的这场雨,来的不早不晚。
          他毁灭了诸葛亮的梦想,也毁灭了曹真的梦想。
          这场雨,毁灭了三国后期可能最激动人心的一场大决战。
          “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
          完了,就这么完了。


        来自贴吧神器5楼2013-02-15 16:44
        回复
          这要一场大战,就这么完了,还没开打,就完了。
            可笑吧?真的可笑
            他们两个,最终谁也没打败谁,却统统败在了大自然手下。
            诸葛亮唯一能做的,就是派出他的老朋友魏延追击(对,你没看错,魏延是诸葛亮的老朋友,为什么,后边会说),魏延也不负众望,孤军深入,一直杀到羌中,把费曜杀的落花流水,这一战魏延的军事才能展现的淋漓尽致,令人叹服。
            而曹真能做的,就是回到了洛阳,在这场大战中,曹真他不甘心,真的不甘心,明明天降大雨,这个男人依然固执的冒雨前进,他一心要求这一场决战,忘却了自己本来已经支撑不住的身体,直到曹睿担心他,才下诏叫他回去,最终他垮掉了。
            回到洛阳不久,曹真走完了他的一生。
            日期:2012-09-02 01:31
            《三国演义》里,曹真那个不知兵法,不通军事的草包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高希希的《新版三国》里,这个号称为曹操平反的电视剧里,却再一次更加狠毒地丑化了曹真,把他彻底拍成了一个小丑。
            然而,英雄无悔,英雄无名。
            已经长眠的曹真不会知道后人对他无情的诋毁,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刻,曹睿还守在他的身边,这对于他来说,已经足够了。
            他花费自己一生守护的这个实际没有血缘关系的侄子,终于不会令他失望。
            在以后的岁月里,曹睿亲临前线,击退了吴国陆逊的入侵。又派人刺杀了北方最为强大的鲜卑之王轲比能,借助大破鲜卑,令鲜卑臣服于中原王朝。
            守护的梦想,最终得以绽放,夫复何求!!!
            曹真,瞑目矣!!!
            日期:2012-09-02 01:32
            曹真去世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但对于还活着的诸葛亮来说,接下来的日子简直就是煎熬。
            唯一的一次希望,唯一一次灭魏国希望破灭了!!!
            哀莫大于心死!!!
            之后诸葛亮虽然又进行了两次北伐,但这已经是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尝试了。
            曹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侠客。
            而司马懿,不是。
            司马懿只是一个政客,彻底的政客,他冷眼旁观一切,早就已经对诸葛亮的作战意图洞若观火。
            想引大军决战?诸葛亮,永远不要想了。
            从现在起,我来指挥与你的作战,我不会再给你任何一次机会,再也不会……给你任何一次机会。
            【第一话 完】
            日期:2012-09-02 01:32
            【第二话 诸葛亮和魏延:一对老朋友】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叛变分子,也是无间道的祖师
            从投刘备前,魏延就已经先叛蔡瑁,又叛韩玄
            最后诸葛亮死后,他又想造反,结果终于被诸葛亮“遗计斩魏延”
            而在历史上,魏延在投刘备前,不但没有投过什么蔡瑁韩玄,相反,魏延自己还是一个小老板
            史载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
            投奔刘备前,魏延曾是一个拥有自己私兵武装的带头大哥
            俗话说,宁为凤尾,不做鸡头
            自己当小老板虽然痛快,但终究不会有什么前途,于是魏延主动找到刘备,并希望刘备收购自己的公司,刘备也欣然同意,于是自然魏延当了刘备手下的部门经理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刚刚见了刘备,诸葛亮就莫名其妙地跳了出来冲着刘备喊道:“魏延脑袋后边那块儿骨头有点突出,以后肯定会反我们,还是把他宰了吧。”
            如果三国演义这段历史记载是历史真事的话,那不得不说,诸葛亮不是脑子有毛病,就是做人有问题
            试想你去一家公司面试,刚一见老板,你跟老板说着半截话,这时候一个公司的同事突然跳出来,指着你说“老板,我会相面,这个人看着就不是好人,日后一定会背叛我们公司,出卖我们的机密,快点赶走他吧!”
            这个时候,你上去直接给他一巴掌,老板也不会拦着你,而且这个人,最终也许会被老板以脑子有问题为理由辞退


          来自贴吧神器6楼2013-02-15 16:46
          回复
              在历史上,对于魏延加入刘备,诸葛亮没有发表任何看法
              平白无故害人干啥呢?
              日期:2012-09-02 01:33
              投奔刘备以后,魏延立刻展开了自己如火如荼的事业,跟随刘备入蜀进攻,而诸葛亮则在后边管理军需粮草问题,二人一前一后,功劳都不小,战后魏延升迁为牙门将军
              占领四川之后,曹操赶在刘备之前打败张鲁夺取了汉中,接着刘晔和司马懿都劝说曹操乘刘备立足未稳继续进兵,可惜曹操人老了,雄心大减,自己前几年写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的诗也忘了,直接一句“既得陇,不望蜀”拒绝了
              曹操不要四川,刘备却要汉中,稳定了四川局势以后,刘备立刻带着法正黄忠来夺汉中
              关于汉中之战,大家都认为是刘备赢了,实际上,这次刘备又被曹操给玩了
              曹操深知刘备占领蜀中,气候已成,想速灭刘备,自己有生之年怕是办不到了,但是,战争讲究的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而不是讲究一城一地得失,早在2000年前的三国时代,曹操已经懂得这个道理了,于是,曹操策划了一场令刘备被人卖了还以为自己赚了钱的阴谋。
              日期:2012-09-02 01:33
              首先,曹操叫夏侯渊和张颌去狙击刘备,刘备先找张颌的晦气,乘着半夜急攻张颌,结果攻
              不下。
              但刘备毕竟也是一个老兵痞子了,虽然谋略比曹操差一些,但用兵能力却着实不低,曾经虐过夏侯惇和蜀中诸将,攻势那是相当凌厉,张颌吃不住,只能求援夏侯渊,夏侯渊分兵一半去救张颌。
              刘备打不下张颌,转而去袭击夏侯渊,本来刘备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是到了夏侯渊那
              ,刘备揉了揉眼睛,终于发现一个令他做梦都不敢相信的场景
              “渊将四百兵行鹿角,因使士补之。”
              夏侯渊居然带着400士兵在修鹿角!!!
              那还说什么啊,发现野生夏侯渊一只,刘备扔出一个精灵球,上吧,黄忠兽!
              “黄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
              干掉夏侯渊,是曹操意料之外的悲惨事件,也是刘备意料之外的巨大收获。
              日期:2012-09-02 01:34
              得知消息以后,曹操痛心疾首,叹息道“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为督帅
              尚不能亲战,况补鹿角乎!”
              堂堂领军大将修什么鹿角啊,简直是扯淡。
              看似是对夏侯渊的辱骂,实际是痛惜,一个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大将料子,刚平了西凉,就
              这么因为轻身修鹿角挂了,真是让人想撞墙啊。
              夏侯渊挂了以后,张颌紧急挂帅,并迅速稳住了局势。而曹操也知道夏侯渊一死,事情玩大
              了,于是只能亲自带兵来跟刘备玩。
              刘备一看曹操来了,玩起了龟壳战术,躲着不跟曹操交战,曹操则做出了大兵压境,要跟刘
              备决一死战的架势,结果是“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
              刘备心里这个美啊,你曹操不是NB么?不是一直在打败我么?怎么样,这次终于尝到被我刘
              备打败的滋味了吧?
              日期:2012-09-02 01:34
              打到夏天,曹操走了,刘备进驻了汉中。


            来自贴吧神器7楼2013-02-15 16:46
            回复
              进了汉中以后,眼前的景象让刘备胸闷气短,几乎昏厥于地。
                别说人了,连鸡啊狗啊什么的,曹操都没给他留下。
                原来,之前的什么大战张颌夏侯渊,什么汉中大战,全部都是个幌子,早在刘备跟张颌夏侯
                渊玩的时候,曹操已经开始成立搬家公司开始进行汉中大拆迁活动了,成果丰硕。
                汉中8万户汉人居民,5万户羌族氐族居民,以及汉中的物资财务,被曹操彻底搬空,当刘备
                进入汉中以后,他得到的是一座彻底的空城
                13万人口,在当时是一个什么概念?经过几十年的修养,蜀国灭亡时候,只有90万人口,在
                当时刘备刚刚入蜀的情况下,13万人口,只怕相当于蜀中人口的5分之1了。
                而取得这座空城的代价,则是
                “蜀中疲敝”“男子当战,女子当运”
                已经搞到全民皆兵的地步。
                彻底被曹操耍了。
                日期:2012-09-02 01:35
                在刘备被耍之前,早就已经有人看出来了。
                “先主定蜀,署群儒林校尉。先主欲与曹公争汉中,问群,群对曰:“当得其地,不得其民
                也。若出偏军,必不利,当戒慎之!”时州后部司马蜀郡张裕亦晓占候,而天才过群,谏先
                主曰:“不可争汉中,军必不利。”先主竟不用裕言,果得地而不得民也。”
                之前就已经有两个人劝过刘备了,刘备统统没听。
                然而,战败之后,刘备回到汉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劝说他的张裕给杀掉了,理由是“
                先主常衔其不逊”
                打从入主四川以后,刘备几乎变了一个人,从前那个礼贤下士,纳谏如流的刘备,变得有点
                陌生了。
                虽然刘备脾气变得暴躁了,变得开始杀大臣了,变得不太愿意听别人的意见了,但取而代之
                的是,刘备变得更有主见了。
                入蜀后,刘备成功地完成了由王者向霸者的转变,现在的刘备和曹操,除了能力上不如曹操
                外,本质上是一样的人。
                日期:2012-09-02 01:36
                汉中之战,表面是刘备赢了,实际是曹操赢了,所以现在,蜀中危险之极。
                必须找一个人,来守中蜀国的门户,就是刚刚夺取的汉中,这关系到蜀国的命运。
                如果等一段时间曹操修养好了,来夺汉中,汉中如果完了,那么现在疲敝的蜀国根本就挡不
                住曹操的铁骑。
                必须要找一个足够强大,强大到令能力已入化境的曹操也感到投鼠忌器的人。
                这个人是谁?
                大家都觉得,是张飞。
                张飞自己也觉得,肯定是他。
                道理很简单,二弟关羽,三弟张飞。
                一个守荆州,另一个守汉中,这顺理成章嘛。
                但是,刘备说:“魏延来守。”
                史称:“一军皆惊。”
                日期:2012-09-02 01:36
                刘备不愧是个大英雄。
                之所以说曹操是个大英雄,并不是因为曹操剿灭二袁吕布,统一北方,也不是因为曹操歼灭
                了多少军队。
                而是因为,曹操超越了这个时代,他提出了“唯才是举”的口号,让一切出身低微,和君主
                没有亲戚关系的人都能一展其才,像乐进张辽于禁徐晃这样平民出身的人能凭借战功做到镇
                守一方的大将,这在曹操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刘备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唯才是举”,但他确实这么做了,他没有提拔自己的亲信张
                飞,却提拔了魏延。
                在宴会上,刘备敬给魏延一杯酒。
                “老魏啊,这个汉中太守的位置就给你了,你有什么想说的么?”
                魏延说出了一句千载之下,依然令人心动不已的豪言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壮哉我大魏延!
                日期:2012-09-02 01:37
                在这之后,不论是蜀中疲敝,魏国虎视眈眈的时刻,还是关羽水淹七军,蜀汉达到鼎盛的


              来自贴吧神器8楼2013-02-15 16:48
              回复
                在第一话我们已经说过了,诸葛亮最擅长的不是进攻,而是反杀
                  这点诸葛亮自己是最清楚的
                  所以诸葛亮多次北伐,一直都在试图挑衅魏军,激怒魏军,以求魏军率领主力来进攻蜀国,然后蜀国就可以打一场漂亮的防守反击战,反杀魏军,然后一路平推到洛阳了
                  后来诸葛亮已经成功激怒了曹真,曹真也带领军队来攻了,但是一场大雨破坏了诸葛亮的计划
                  本来诸葛亮可以预想的场景是,曹真进攻,诸葛亮防守成功,魏国损兵折将,而后成功反杀曹真,魏国精锐尽丧,接着诸葛亮出兵一路连克长安洛阳
                  然而,最终,这个梦想破灭了
                  在魏延提出子午谷计划的时候,诸葛亮还是沉浸在打防守反击战的梦想里的,所以自然对魏延的子午谷计划是不会理会的
                  而曹真死后,诸葛亮的计划彻底失败,在接下来的两次出兵,诸葛亮为什么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呢?
                  日期:2012-09-02 01:39
                  首先,情况不一样了。
                  守长安的人,已经不是夏侯茂了。
                  而且,司马懿比曹真要谨慎的多,要偷袭子午谷,司马懿很可能会有防备。
                  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子午谷计划,诸葛亮始终,是不愿意去实施的。
                  固然,子午谷奇谋,有其成功的可能性,而且不低。
                  但是,请问,就算打下了长安,能怎么样呢?
                  甚至,打下了雍凉,能怎么样?
                  这一片地区,本来就是人口稀少的地区,全打下来,也弥补不了蜀国和魏国人口的巨大差距。
                  韩信出四川伐中原,之所以能成功,除了韩信本人的军事能力极为变态外,关中诸侯各怀异心,不是铁板一块,所以韩信能各个击破,这也是重大原因。
                  而诸葛亮面对的,不是各怀异心的关中诸侯,而是铁板一块的魏国。
                  面对大魏国,诸葛亮打下多少地,夺下多少地盘,意义都根本不大。
                  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基本没有什么用,重要的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曹操彻底铲除袁氏,是以他以魔王之魄力在官渡之战后一口气坑杀了8万袁军,彻底毁灭了袁氏精锐为前提,而不是打下了袁绍多少地盘为前提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就算子午谷计划成功,长安和雍凉落到了诸葛亮手里。
                  情况,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因为这样只是夺取了魏国的城市,而没有伤到魏国的根本。
                  相反,夺下长安以后,诸葛亮的军队会集结到长安地区,而蜀国就失去了蜀中的地利,面对反扑的魏军,蜀国会把精锐全部葬送于此,最终亡国。
                  只有毁灭魏国的精锐,才能废掉魏国的元气,而打下雍凉,打下长安,毫无用处,诸葛亮对此认识非常深刻。
                  李世民在评价司马懿时,曾经说道“秦蜀之人,勇懦非敌。”
                  前面我们一直说,诸葛亮并不擅长进攻,这不仅是诸葛亮自身的问题,也有蜀军本来战斗力就弱的问题,这不是一支擅攻的军队。
                  只有防守反击,灭掉魏国精锐,才有胜利的可能。
                  所以说,对于魏延的计划,诸葛亮只能说一句
                  抱歉了啊,兄弟!
                  日期:2012-09-02 01:39
                  魏延是一个军事家兼冒险家,眼光看的并不会太远。
                  而诸葛亮看的比较远,想的比较深。
                  不能说诸葛亮和魏延谁对谁错,只能说他们的想法各有各的道理。
                  但可以肯定的是,除了子午谷以外,诸葛亮和魏延之间,没有其他的矛盾。
                  相反,诸葛亮对待魏延甚厚,一直给他加官进爵。
                  而魏延也没有因此诸葛亮不用子午谷计谋,就跟诸葛亮唱反调,掣肘诸葛亮,相反,在诸葛亮部署任务以后,魏延立刻就去做了,而且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他们两个虽然意见有分歧,但是绝对不是仇人的关系。
                  他们就是彼此恨对方,又彼此依赖对方的老朋友关系吧。
                  子午谷被搁浅了,但是仗还要继续打下去。
                  诸葛亮在231年第四次出兵北伐,这次,迎击他的人,已经换成了


                来自贴吧神器10楼2013-02-15 16:51
                回复
                    未来的晋宣帝——司马懿。
                    日期:2012-09-02 01:40
                    晋宣帝司马懿霸气出场,负责对抗诸葛亮第四次北伐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司马懿对付诸葛亮,就是靠一个字“守”拖死了诸葛亮
                    但是,初次交锋,司马懿不但不守,反而要跟诸葛亮拼命
                    拦都拦不住
                    诸葛亮知道司马懿来了,也亲自率领主力军队来找司马懿
                    司马懿先派郭淮费曜去找诸葛亮的麻烦
                    诸葛亮是要找司马懿拼命的,对郭淮费曜没啥兴趣,放了两炮打跑了他们,然后乘机割了熟麦补充军粮
                    不久真的就遇到了司马懿
                    本来魏将们以为司马大都督要跟诸葛亮来一场旷世大决战了,没想到司马懿的反应是“敛军依险,兵不得交,亮引还”,玩起了龟壳战术,不肯交战
                    这不是找骂么?哦,你跟大家说好了,要跟诸葛亮拼命,结果见了人家,又不打了?
                    对此,老将张颌出来说话了
                    现在张颌的官职已经是左将军了,打从官渡投降开始,混了这么多年了,张颌觉得自己在魏国怎么也是有分量的人了,于是他给司马懿说了一段语重心长的话
                    “都督啊,不能这么玩,诸葛亮就是来找咱们晦气玩的,你要么就蹲在家里守着别出来,这样观众也不会太怪你,要么你就跟他痛痛快快打一仗,你别这样玩命出去找人家,碰上了又不敢打,太对不起观众了。”
                    从收视率角度分析了情况之后,张颌又从战术角度开始指导司马懿
                    “诸葛亮粮食少,打不了太久,咱们不如派出小股奇兵,绕到诸葛亮背后,断他粮道,毁他运输路,他腹背受敌,支持不了多久,自然就退了。”
                    非常精彩的演讲,和当年官渡之战时候劝说袁绍派兵救援乌巢时的话一样精彩。
                    然而,当年袁绍没听,这次结果也是一样的。
                    司马懿表示:不听
                    日期:2012-09-02 01:40
                    “懿不从,故寻亮。”
                    司马懿像吃了枪药一样,一定要跟诸葛亮决战,于是他再次开始了对诸葛亮的跨省行动,找了一圈,终于再次找打了诸葛亮。
                    这下魏将们沸腾了,终于又找到诸葛亮了,之前张颌将军说了那么一大段你都不听,这下终于找到了诸葛亮,该跟诸葛亮决战了吧?
                    然而,接下来司马懿又做了一件让魏将们大跌眼镜的事情——
                    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
                    他妈的,又不打!!!
                    当乌龟还上瘾了啊你?
                    守又不守,打又不打,你到底想干嘛???
                    魏军将领贾栩(不是贾诩),魏平终于忍不住开始骂街了
                    “现在全天下都知道你司马懿是个病猫了,把诸葛亮当老虎一样!!!”(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日期:2012-09-02 01:40
                    “骂街的跟我站出来!!!”司马懿怒了
                    魏将们一下子全站了出来。
                    “好了,好了,我知道大家都很想作战,不过现在天气太冷,等天热了再说吧,到时候作战正好多出汗运动身体。”
                    转眼到了夏天,司马懿派张颌去执行其他任务,而后自己带着众将再次对诸葛亮展开跨省。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又找到了诸葛亮。
                    “上次骂街的给我出来,你们不是想打仗么?行,这次我就给你们这个机会!”
                  魏将集体欢呼,于是上次骂街的魏平贾栩带着军队就向诸葛亮展开了进攻。
                    诸葛亮打开精灵球,放出魏延,逆击魏军
                    一场恶战,魏军大败,被杀了几千人,蜀军缴获铠甲3000多具,魏平和贾栩自此消失了在历史书中,估计都被魏延砍了
                    日期:2012-09-02 01:41
                    虽然取得了一场不小的胜利,但此战之后,司马懿就不再出战了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到了6月,蜀军粮食快没了,只能又撤了
                    司马懿前边三次跨省诸葛亮已经上了瘾,这次第四次他却懒得自己去了,而是叫张颌去追
                    张颌于是又发表了他人生中最简短,最精辟,也是最后一次的演讲
                    “归军勿追,追军难归!”
                    司马懿很厚道的表示:不听
                    张颌无奈之下只得带兵去追杀诸葛亮
                    诸葛亮的反杀技术已入化境,张颌自然也逃不了宿命,刚追到木门道,蜀军早埋伏好了,直接万箭齐发,在混战中,张颌膝盖中了一箭(“飞矢中郃膝”)
                    如果年轻20岁,这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碍,但是如今的他,已经英雄暮年,是一个60多的老人了,年老血衰的他,终于没有熬过去这次,也许是在战场上当场阵亡,也许是回营以后才抢救不治身亡,总之,张颌就在这里走完了他的一生
                    日期:2012-09-02 01:41
                    “曹公兵精,往必破琼等;琼等破,则将军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
                    “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不在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已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于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孤军食少,亦行去矣。”
                    “归军勿追”
                    张颌已经去了,然而他的三句演讲依然萦绕在耳边
                    纵观张颌一生,他曾经多次发表精彩的演讲,而事实证明,每次演讲都切中要害,最后事情都朝着张颌预料的那样去发展
                    可悲的是,每一次他的上司都没有听过他的话
                    “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
                    这大概就是对张颌这位“巧变”名将最恰当的评价了吧
                    愿来生,他能找到一个听从他演讲的上司
                    日期:2012-09-02 01:41
                    在第四次北伐中,司马懿的表现,可谓令人冷齿
                    先是“畏蜀如虎”,又被诸葛亮“获甲三千”,最后还逼死了张颌
                    难道这真的是司马懿的真正实力么?
                    司马懿真的是被诸葛亮玩的团团转,毫无还手之力?
                    不然,在司马懿出丑的同时,诸葛亮的进攻路数,已经被他看的清清楚楚了
                    损失几千军队,对魏国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而损失张颌,对于司马懿来说,也跟他毫无关系
                    张颌的死活,他根本不在意,因为他不是魏国的老板,他没想过要对魏国负责
                    现在司马懿想的,只是通过这场北伐,彻底搞清楚诸葛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军事家,他的进攻套路,逃跑套路,到底是什么样的
                    现在,这一切,他都已经搞懂了
                    于是,他决定了,要在第五次北伐,给予诸葛亮——
                    彻底的绝望
                    日期:2012-09-02 01:44
                    


                  来自贴吧神器11楼2013-02-15 16:51
                  回复
                    【第三话 绝望之战】
                      1941年,日本联合舰队突然偷袭了美国珍珠港,并且大获成功,击沉了美国4艘战列舰,200多架飞机,并杀伤美军4000多人。
                      当日本全国陷入欢腾的时候,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却感到了深深的窒息
                      因为他没有看日本取得的战果,而是在看美国人的反应
                      他看到美国人积极输血救援被炸伤的美军,他看到了美国人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仇恨,他看到了美国的工厂开始疯狂生产航母和战斗机,他看到了美国人纷纷报名参军,纷纷捐款
                      看了美国人的反应以后,山本五十六感到了深深的绝望
                      “这下完了。”
                      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可谓取得了不小的战果,杀死了数千魏军,还射死了名将张颌
                      当蜀军陷入一片欢腾,觉得司马懿是个软蛋,蜀国北伐终于有希望的时候
                      诸葛亮此时的心情,可以这样形容——
                      冷如冰窖。
                      和司马懿交手以后,诸葛亮感到了彻底的绝望。
                      日期:2012-09-02 01:44
                      现在,该是来比较一下曹真和司马懿这两位统帅的时候了。
                      从足球的角度说。如果曹真是德国队或者荷兰队的话,那么司马懿就是西班牙队。
                      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德国队的表现令人感到无比惊艳尤其是对阿根廷的那一场,德国队打进四球,把阿根廷轰杀至渣,让马拉多纳几乎泣不成声。从那一刻起,这届德国队拥有了无数的粉丝,叫好又叫座,当大家都觉得这届德国战车肯定夺冠的时候。
                      在半决赛,德国战车被西班斗牛士报废了。
                      接下来的决赛,荷兰队也被西班牙拿下了。
                      单从观赏性的角度来说,西班牙队打的不怎么样,打败德国荷兰,都只进一个球,而且都是最后关头才进的绝杀,看着有点无聊。
                      在对荷兰的那场比赛里,进攻猛烈,让人叫绝的是荷兰队,单刀杀人,威震球场的是荷兰球员罗本,但是,最后的胜利者依然是西班牙。
                      为什么?
                      因为整场比赛,足球有大部分时间,都被西班牙人踩在脚下。
                      西班牙之所以能得胜,得益于一个词:“控球率”。德国队,荷兰队的进攻是精彩的,令人感到热血沸腾的,然而,他们的破绽也都很大,尤其是荷兰队,“全攻全守”是荷兰队的标志,进攻极为精彩,破绽也极大。一旦“全攻”失败了,后防线就空虚了,一场防守反击下来,很可能就丢球了,因此即使在1974年荷兰队无限强大的“全攻全守”巅峰期,令人为荷兰队心旷神怡的时期,依然在决赛里输给了德国队,遗憾只拿到了亚军。
                      反观西班牙队,2010年的世界杯,2012年的欧洲杯,他捧得了这两次的奖杯。进攻不犀利,没关系,打得不精彩,没关系。球大部分时间在西班牙人脚下,想什么时候进,就什么时候进,想射多少次,就射多少次,你进攻再犀利,也没办法。因为球大部分时间都在人家的脚下。
                      在战场上,“控球率”就是“主动权”。
                      日期:2012-09-02 01:45
                      在和曹真的对决中,表面上看,诸葛亮吃了很多亏。街亭丢了,损失了3万大军。打陈仓,被曹真“料敌先机”,提前派人在那守着,进攻吃瘪了。最后曹真更是主动来进攻,好像一直把诸葛亮压制的死死的。
                      而事实上,在和曹真对决中,诸葛亮的心一直是暖烘烘的,一直兴高采烈的。
                      因为,在曹真的对决中,主动权一直是在变化,一会儿在诸葛亮手里,一会儿在曹真手里。第一次北伐,曹真没多想,就直扑诸葛亮的疑兵——赵云部队去了。在这一刻,主动权是曹真的,曹真在箕谷一顿猛攻,赵云和邓芝只能“敛众固守”,才“不至大败”,总之是被曹真虐了。
                      然而,此刻的诸葛亮,却已经攻下三郡,准备继续进发了,这时候,主攻权已经到了诸葛亮的手里。
                      直到张颌办掉了马谡,主动权才又回到了曹真手里。
                      在第二次北伐,曹真“料敌先机”,提前在陈仓布防,掌握了主动权。而后派王双追杀诸葛亮,主动权又到了诸葛亮手里。
                      后来,曹真更是主动率领大军来讨伐诸葛亮,把打防守反击的主动权完全送给诸葛亮。


                    来自贴吧神器12楼2013-02-15 16:51
                    回复
                      而历史上的诸葛亮,是在对自己的梦想尽忠,对一个崭新的天下尽忠。
                        打从辅佐刘备开始,诸葛亮都把所谓“复兴汉室”当做是一句口号而已而建立一个可以人尽其才,依法治国的世界,才是他奋斗的动力,也是他一生的梦想,为此,他不惜燃尽自己的一切,直到死亡。
                        把生命就这样轰轰烈烈在工作和战争中燃尽,才是英雄一生最大的追求。
                        曹操如此,周瑜如此,曹真如此,诸葛亮也如此。
                        这天,诸葛亮好跟往常一样,最后看了一眼成都,最后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婆孩子,与他们做了告别。
                        这一别,就是永远。
                        日期:2012-09-02 01:46
                        诸葛亮如果有胆子,就出武功山向东进攻,不过那家伙太谨慎了,我觉得诸葛亮这次一定会上五丈原。”
                        司马懿做出了他的判断。
                        经过上次的交锋,对于诸葛亮的进军套路,司马懿已经彻底了如指掌。
                        过了不久,诸葛亮果然上了五丈原。
                        主动权,再一次从一开始就被司马懿牢牢掌握在手里。
                        之前被诸葛亮虐了两次的郭淮,在这一刻也终于显示出了他名将的睿智与风采。
                        “大都督,北原必须确保!”
                        郭淮接着阐述他的看法:
                        “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
                        字字是金。
                        司马懿听了以后,立刻派兵进驻北原。
                        不久,诸葛亮赶来北原,魏军已经在此开始修筑防御工事了。
                        战场的主动权,再一次被司马懿牢牢控制在手里。
                        他真的是给予了诸葛亮彻底的绝望。
                        诸葛亮抱着必死的信念的北伐,居然迎来了如此残酷的现实
                        司马懿真的一点机会也不给他。
                        他真想大哭一场。
                        真的好苦!!!!
                        诸葛亮不是神,只是一个人,一个普通的人。
                        他不像演义里那样料敌如神,也不像演义里那样万事都在掌握之中。
                        他只是一个为了自己的梦想去拼命奋斗的小公司的CEO
                        残酷的司马懿,终于掐断了他最后的希望
                        日期:2012-09-02 01:46
                        诸葛亮最怕的就是对峙状态
                        因为蜀汉拖不起,然后司马懿就是吃准了这一点
                        两次军事行动都被司马懿“料敌先机”,这下真的是彻底完了
                        对峙状态已经不可避免了
                        然而,诸葛亮还有最后的希望
                        这一次,他的盟友吴国,终于派出了军队来帮助他,从魏国南方开始进攻
                        而且,军队数量也不少,10万!!!
                        如果吴军进展顺利,司马懿也许会被迫去防守吴军
                        那么诸葛亮还有最后一线希望
                        然而,就在诸葛亮对吴军满怀希望的时候
                        仅仅过了两个月,他就得到了一个晴天霹雳:
                        吴军大败
                        日期:2012-09-02 01:47
                        自从吴国立国以后,有一个规律。
                        防守,百战百胜。
                        进攻,百战百败。
                        除了最后杜预灭吴的一战,吴国防守取得了全胜。
                        刘备,曹丕,曹休,司马师统统倒在了进攻吴国的路上。
                        而相应的,孙权,陆逊,诸葛恪却统统倒在了进攻魏国的路上。
                        这次进攻,孙权亲自带领大军攻打魏国,还有诸葛瑾和陆逊各带1万军队攻打魏国其他城市。
                        被曹真寄予厚望的魏明帝曹睿不会令他失望。
                        得知吴军进攻以后,曹睿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亲自率领大军赶来对付孙权。
                        也许是忘了被张辽“800破10万”的伤痛了,这次孙权又带了10万人进攻合肥新城。
                        合肥,这里终将成为孙权一辈子最大的伤心之地。
                        这次守将不是张辽,而是张颖。
                        张颖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但是都姓张,张辽做的到的事情,张颖没理由做不到。孙权打不过张辽,也打不过张颖,攻城终不能克。
                        然而,吴军人多,这么下去也不是事情。
                        在各路援军纷纷赶来的时刻,有一名将军实在等不及了,只带几十个人赶来了新城。


                      来自贴吧神器17楼2013-02-15 17:02
                      回复
                          然而,就是这几十个人,终将改变整个战局。
                          日期:2012-09-02 01:47
                          这名将军,名叫满宠。
                          在著名游戏《三国志曹操传》里,满宠是一个文官,风水士。
                          这是KOEI公司对于满宠的严重误读。
                          事实上,满宠是一名武将。
                          在此战之前,满宠已经参加了多次大战。
                          在官渡之战,袁绍煽动曹操后方自己的门生故吏捣乱时候,满宠招募500人,攻下二十多个壁垒,设计诱杀首领十余人,俘虏士兵2000多人,解决了曹操的后顾之忧。
                          在襄樊之战,他协助曹仁守城,防住了关羽的进攻。
                          此后,满宠就开始专门负责对吴国的作战。
                          在此战之前,满宠已经接连四次料敌如神,击退了孙权和其他吴军将领的入侵,对付孙权,满宠已经得心应手,因此,这次他居然只带了几十个人就来了。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满宠带着这数十名勇士,对10万吴军展开了突袭。
                          数十名勇士如有神助,在大军之中他们如入无人之境,吴军被惊呆了,他们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眼前这数十个人,到底是不是人?还是鬼?居然敢冲击10万大军。
                          当年张辽800人冲击10万人,他们已经很惊骇了,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比张辽更不要命的人!
                          数十勇士顺风放了一把火,吴军四散逃命,攻城器械全部被烧毁,孙权的侄子孙泰也在乱军之中被射死,办完了事以后,数十勇士全身而退。
                          孙权彻底懵了。
                          日期:2012-09-02 01:47
                          被数十人这么一吓,又加上瘟疫,吴军病倒一片。
                          正在孙权焦头烂额的时候,孙权又得到了一个消息曹睿率领的大军马上就要迫近了!!!
                          对于打了败仗以后怎么办,孙权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经验他果断下令:跑!
                          孙权跑了陆逊觉得这么回去太丢人了,于是跟孙权说您先别跑,咱们俩合并出军,干他一炮再走
                          但是不幸的是,送信的人又被魏军抓住了陆逊的夹攻计划失败了,诸葛瑾得知以后大为恐慌,写信问陆逊该怎么办
                          然而,陆逊没有搭理他此刻,陆逊悠闲的在和诸将射箭,下棋,搞了一场小型奥运会
                          诸葛瑾知道以后,反而放心了
                          “伯言多智略,其当有以”
                          于是他也来参加陆逊的奥运会来了,二人一边下棋一边商量今后该怎么办
                          陆逊和周瑜一样,都是三国时期真正的儒将
                          所谓儒将,就是长着书生脸的杀人狂
                          当其他将领身先士卒,冲杀在战场中的时候周瑜和陆逊却在唱歌,弹琴,过了一会儿,手下来报告: “禀告都督,您的战术大获成功,对方已经全军覆没了。”
                          这就是儒将。
                          日期:2012-09-02 01:47
                          陆逊说:“魏军知道咱们的陛下又跑了,于是这下全都准备弄我了,所以现在我不能做出要撤退的架势,否则肯定会被魏军追杀,所以唯有四字——以进为退。”
                          于是,陆逊按照原来的计划,自己率领陆军,诸葛瑾率领水军向襄阳进攻。
                          所谓人性是弹簧,你软他就强。
                          魏军看来陆逊主动攻来了,吓得全回城了。
                          陆逊很风趣向魏军地表示自己只是来打猎的,不必害怕。在打猎的同时,陆逊却暗中派出军队横扫了魏国海岸线上4个城市。


                        来自贴吧神器18楼2013-02-15 17:02
                        回复
                            司马懿被辛毗拦截,不能出战的事情传到蜀军大营以后,此刻还是个小屁孩的姜维(虽然姜维是本作的主角之一,但目前处于龙套地位,以后再从头开始说他吧)义愤填膺,大骂辛毗
                            “丞相,可恶啊,都是辛毗这个混蛋坏事,要不咱们就成功了!”
                            诸葛亮淡然一笑,小屁孩懂个毛
                            他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司马懿根本不想打,说白了就是拿皇帝压着那些武将罢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要是真的想打,早就自己打出来了,还管什么君命。”
                            虽然看透了司马懿的内心,但是诸葛亮对此毫无办法。
                            人家就是这么玩,你有辄不?
                            诸葛亮只能分兵种地,准备打持久战。
                            过了不久,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给司马懿写了封信问问战况如何
                            司马懿说了一句黑诸葛亮的话: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2000年以后,这句话成了亮黑和别人辩论时候一定要引用的经典语句。
                            关于这句话说的对不对,等我们总结诸葛亮一生的时候再说吧。
                            日期:2012-09-02 01:48
                            天晚上,司马懿夜观天象。忽然看见一颗星星,“叟”地那么一下就落下来了。
                            是流星么?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天象啊。据说对着流星可以许愿。
                            “让诸葛亮快点去死吧。”司马懿对着流星许愿道。
                            然而,司马懿不知道,这不是流星,而是诸葛亮的将星。无须许愿,当这枚星星降落的那一刻,诸葛亮已经去了。
                            在诸葛亮死前几天刘禅派来一个叫李福的人来问问诸葛亮,你死了以后,谁能替你?
                            李福他不好意思,也不忍问
                            对一个将死之人,问他,你死了以后谁能代替你?
                            这有点混蛋。
                            于是,李福跟诸葛亮唠唠叨叨了一堆废话,然后走了。
                            然而,刘禅的命令,他必须遵守。于是,过了几天,他终于还是回来了。
                            所谓“五十而知天命” 此刻的诸葛亮,心中已如明镜一般透亮。
                            “我知道你想问什么,我死后,让蒋琬替我吧。” 李福默然,想问什么人家都知道了……干脆一口问个痛快吧 “蒋琬死了以后呢?” “费祎。” “费祎以后呢?”
                            诸葛亮没有回答。他心里想的也许是两个字——“呵呵”
                            你能活到费祎死的那天么?真是庸人空自扰。
                            诸葛亮不知道日后费祎会被人刺杀而非正常死亡,如果他知道的话,也许他会回答李福吧。
                            总之,诸葛亮没有提到让姜维接替
                            现在有人要问了?现在诸葛亮是不是该把马岱叫来,吩咐一下杀魏延的事情了?关于魏延,历史上,诸葛亮确实留下了一条遗嘱
                            但不是叫人杀魏延,而是“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叫魏延断后,但是如果魏延不断后,就不管他了。这是什么话?不管魏延了?这什么意思?先不管他了,在下一话交代魏延的最终结局时,再说吧。
                            现在,我们只需要说一个人——诸葛亮。
                            234年农历八月二十八,心血耗尽的诸葛亮走完了他的一生。
                            自208年出山以来,诸葛亮做了很多事情,一言难尽。
                            “诸葛亮”死了,然而“诸葛亮”却永生了。
                            逝者,不逝。
                            死去的是肉体,活下来的确是诸葛亮的精神。
                            再过几千年,甚至永远,诸葛亮依然不会被人们所忘记。


                          来自贴吧神器20楼2013-02-15 17:15
                          回复
                              然而,历史上的诸葛亮。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甲仗百人入殿”
                              历史上的诸葛亮,不但不会听刘禅一句话就立刻赶回朝,相反,朝政一直控制在诸葛亮手上。
                              诸葛亮死后二十多年,刘禅也不愿意给他立庙。
                              于是,很多人据此认为,如果没有《三国演义》这本书,那么诸葛亮什么都不是
                              他把持朝政,甲士上殿,让刘禅当了10多年憋气皇帝,谈何忠心?
                              他不能玩弄曹操,不能气死周瑜,不能吓死司马,谈何能力?
                              甚至,他曾经进言刘备处死彭羕,自己执政时又贬谪廖立,谈何人品?
                              这样看来,如果脱离了三国演义,诸葛亮简直就是一无是处。
                              然而,令人奇异的是,杜甫,王安石,李白,白居易,陆游,杨慎这些没看过《三国演义》的唐朝人,宋朝人,却纷纷挥笔写下了赞颂诸葛亮的诗篇。
                              赞颂诸葛亮的名篇,全部出现于《三国演义》问世之前。
                              这是为什么?
                              让我们冷静的想一想……历史上的诸葛亮,远不如演义里的诸葛亮厉害,也不如演义里的诸葛亮完美。
                              但最终,我得出的结论却是——
                              历史上的诸葛亮,远比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更伟大的多。
                              如果联系起来前边的话,这个结论听起来,简直令人感到有些滑稽了。
                              然而,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场充满悖论的游戏。
                              因此,越是悖论,等你搞懂了他以后,反而觉得,他比真理更像真理。
                              让我们来搞清楚,这个关于诸葛亮的悖论,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日期:2012-09-02 01:49
                              解释悖论,是一个很有意思过程。
                              关于诸葛亮的悖论就是:为什么在三国演义出版前,历史上那个远不如演义里厉害的诸葛亮,得到的只有鲜花。
                              而如今,经过三国演义大捧特捧以后的诸葛亮,得到的却是鲜花和鸡蛋?
                              要解释这个悖论,需要搞懂一个关键词:落差
                              落差,就是差距,然而,为什么叫落差?因为,这个差距,不是客观的差距,而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因此,他不是顺理成章可以接受的差距,而是要以“坠落”的速度来形容的差距。
                              打个比方,你有一个同事A,他每天很老实地工作赚钱,然后回家以后把钱交给老婆,在公司,他极为普通,一点都不出彩,但是和同事的关系也非常融洽。
                              这样的情况,你对A,完全是不会产生什么看法的,也不会对他产生一种“鄙视”的感情,更不会觉得他是一个垃圾。
                              然而,有一天,老板突然夸赞A,说他是个这个公司里最有激情,最有能力的人,是公司的支柱。
                              这个时候,也许你的本能反应是:就他?他也配?他不过是个—— 垃圾。
                              A,还是A。被老板夸奖前的A,和被老板夸奖后的A,完全是一个人,没有任何改变。
                              然而,老板夸奖后的A,在你的心里,却成了—— 垃圾。
                              三国演义问世前,三国演义问世后,诸葛亮本人的事迹,都白纸黑字写在历史书里,没有任何改变。
                              诸葛亮本身,没有任何改变。
                              在没有《三国演义》之前,诸葛亮,就是诸葛亮。杜甫,李白等人没有看过三国演义,因此不会产生一种名为“落差”的幻觉,因此他们据三国历史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扬。
                              在《三国演义》问世后,诸葛亮,还是诸葛亮。
                              然而,在人们的心目,诸葛亮,却已不再是诸葛亮。
                              从前,有一名叫忒修斯的雅典国王。


                            来自贴吧神器22楼2013-02-15 17:17
                            回复
                              蜀国国力弱小,北伐希望渺茫。历史上的诸葛亮,军事能力远不如演义里的诸葛亮,因此北伐成功的希望,更比演义里要小无数倍。
                                然而,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诸葛亮,才更比演义里的诸葛亮伟大无数倍。
                                他不停地出兵,他制造着机会,他成功制造了一次曹真伐蜀的机会,制造了一次防守反击的决战机会,却被被一场大雨浇灭。
                                他不服输,明知道司马懿不会给他机会,他依然咬着牙,硬撑着继续北伐,明知道不会有结果,他依然不后悔,依然全力去做。
                                为了梦想,本来不是一个神的诸葛亮,终生在挑战神才能做得到的事。
                                他,终究不是神。
                                他,终究只是一个人—— 人。
                                一个有脾气,有好恶,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懂得变通,不愚忠,充满梦想的人。
                                最终人类诸葛亮,在追梦的道路下,心血耗尽,彻底倒下。
                                他倒下了,但他比演义里那个神,伟大无数倍。
                                因为一个神,挑战天,并不伟大。
                                而一个人,挑战天,才真的伟大。
                                这就是我想告诉你的,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
                                永别了,诸葛亮。
                                【第三话 完】
                                日期:2012-09-02 01:53
                                重新盖楼太累啦
                                明天再接着盖吧,累死啦
                                顺便求老读者和新读者们多支持,多回复,多给“顶”,毕竟要恢复到原来的“顶”数和回复数需要大家多帮忙啦
                                只要大家支持我就不辛苦啦,谢谢!
                                日期:2012-09-02 16:19
                                【第四话 魏延的航路】
                                第五次北伐之前,魏延曾经找人给自己占了一卦。
                                之所以要找人占这一卦,是因为他做了一奇怪的梦。
                                梦见自己头上长出了一个犄角。
                                他找了一个叫赵直的人,这个人并非江湖骗子,而是一个职业占卜师。
                                赵直,是蜀汉官方的占梦者,大概就是蜀汉的佛洛依德。
                                “老赵,你帮我看看,我梦见头上长了个犄角,这是咋回事?”
                                赵直想了想。
                                “哦,大概是这样吧,将军你平时打仗是不用角的,而麒麟有角也是不用的,这就说明,将军您这次打仗将化身麒麟,敌人会畏惧您而不战自破呀!”
                                魏延很高兴地给了他一些小费,然后走了。
                                望着魏延远去的背影,赵直的脸上闪过一丝阴霾。
                                “角的构成,是刀子头下边一个用字……头上用刀……魏延,这次你怕是回不来了。”
                                日期:2012-09-02 16:19
                                第五次北伐最终以彻底的绝望告终,打不通道路,诸葛亮也走完了他的一生。
                                然而,诸葛亮的去世,终究不是结束。现在,该是一个新的开始了。
                                先来说说魏延吧。
                                诸葛亮死后,魏延心情复杂。
                                有悲,毕竟是共事好几年的老同事了,虽然不采纳自己的意见,但对自己始终不错,悲伤还是应该的。
                                有叹,叹诸葛亮已去,北伐大业却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没啥太大进展,当年诸葛亮北伐前种的桑树,估计已经高了吧?
                                忧愁风雨,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亦有喜。
                                诸葛亮死了,现在自己功劳最大,能力最强,怎么也该出头了吧?
                                正当着魏延想入非非的关口,一个人找他来了。
                                他叫费祎。
                                诸葛亮临死前,跟李福说,叫蒋琬替他,蒋琬死后叫费祎替他。可见费祎这哥们应该相当有能力,不是个简单人物。
                                “是杨仪派我来的。”
                                “杨仪!!!???”
                                听到这个名字,魏延立即怒火中烧,什么粗话都想爆出来了。
                                日期:2012-09-02 16:20
                                杨仪跟魏延,关于他们俩的关系,只能用四个字形容—— 不死不休。
                                杨仪本来是荆州人,跟着关羽混,后来关羽北伐的时候,叫杨仪去赵找刘备汇报工作,杨仪当然不肯错失这个留在中央工作的大好机会,于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跟刘备大谈军国政务,听的刘备高潮迭起,立刻提拔他为左将军兵曹掾并留在中央。


                              来自贴吧神器25楼2013-02-15 17: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