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班吧 关注:59贴子:3,642

回复:【2的不一般】萌风史记:诸葛亮死前6年与死后46年的世界 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到两颗血淋淋的人头和司马懿的信函,公孙渊感到深深的绝望
然而求生的本能让他决定做最后一次努力
他派出侍中卫演找到司马懿,说打算送出人质
司马懿听了以后哈哈大笑
人质?你命都在我掌握之中,还要个屁的人质
“孩子,爷爷告诉你,军事家应该明白五点,听好了:
能战当战
不能战当守
不能守当走
不能走当降”
司马懿顿了一顿
“不能降则死!!!”
望着脸色惨白的卫演,司马懿斩钉截铁说道
“告诉公孙渊,立刻把自己绑起来跪着求我饶了他,没准还有活命的机会,否则……呵呵。”
卫演听明白了这意思了,看来活命的机会渺茫了,他回来汇报了公孙渊
听到这一切,公孙渊深深叹了一口气
绝境,彻底的绝境
公孙渊走到楼阁之上,望着满街的尸骨和痛哭的人民,他感到了一阵深深的胸闷
现在该是做出最后抉择的时候了哎…………
不甘心,他真的不甘心
想当年公孙度怀揣着救赎辽东的梦想来到了这片热土,并且花了仅仅数年就当上了整个东北亚的霸主,平州也被他治理成了乱世中的天堂
父亲更是让平州威名远播,势力一直延伸到了东方的日本九州岛上
然而到了自己手里呢…………
10年啊,自己即位到现在,不过10年
事情虽然做了不少,也干了不少惊天动地的事情
然而,最终的结局
害了他自己,也害了平州的所有人民
因为自己的野心,平州人民的家园惨遭蹂躏,就光这一个襄平城,城内百姓就已经基本全都快饿死了
襄平,在公孙度公孙康的治理下,本来已经成为了东北亚最繁华的贸易中心和大都会,然而,如今,他却成了一片遍布尸体,腐臭盈天,人吃人的地狱
这一切,统统都是公孙渊造成的
什么野心啊,什么神啊……哈哈,一切全是狗屁
没有那个实力却想扛那个大梁?
到了今天,也许公孙渊才能真正体会到那句话
“平平淡淡才是真”
如果不自立为王呢,如果安安稳稳过日子呢……那多好……
晚了,什么都晚了
如今,想要平静地生活下去,想要过安稳快乐的日子,都已经成了奢望
自己的生命,似乎马上就要终结了
这就是宿命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公孙渊终于抬起了头,恢复了自己的血性
与其再去投降司马懿,临死前再受屈辱,不如……
好了,就这样吧
月初,曾经有一道流星自城西南向东北划过,坠落在梁水附近
也许,那就是公孙渊最终的归宿吧?
临死前,公孙渊想要看一看那道美丽的流星留下的印迹
如此,此生无憾矣!
在襄平城被司马懿攻破的那一刹那,公孙渊与数百名骑兵飞驰而出
这数百名勇士,都是追随公孙家已久的勇士,如今公孙家的末路已然清晰可见,他们愿意用自己的生命陪公孙家走完最后一段路
为了见证那段曾经威震东北亚的传奇的终末
万事万物,无不灭者
飞蛾扑火,最终要死,但是死前就让他变得最凄美,最壮烈吧!!!
望着飞驰而出的公孙渊和数百勇士,司马懿微微冷笑
他走进了襄平城,而后魏军骑兵开始展开了对公孙渊的追击
很快,公孙渊和数百勇士来到了辽水星落之处
啊,果然啊,好壮观啊,好美
被划破天际的流星砸出的一个大坑,真是无比壮观而美丽
公孙渊虽然不自量力,然而他一生冒险,无愧于勇者之称,这流星坠落之处,可谓外星送来的礼物,这就是探索的无穷,宇宙无穷啊!
就在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岂不快哉?
很快,魏兵包围了他们
到了这一步,估计公孙渊早已想到了,既然如此,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我做错了,但是,既然错了,就错到底吧
公孙渊抽出了自己的宝剑
“诸位,感谢你们陪伴公孙家走到最后一刻,是我害了你们,如今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到了地下,我再给诸位和父亲爷爷赔罪吧!”
魏兵冲了上来,公孙渊和数百勇士也迎了上去
在人生的最后一刻,公孙渊和数百勇士毫无畏惧地冲杀着,挥洒着自己的生命
在那一刻,董卓,徐荣,公孙度等人的灵魂在看着他们
西凉,辽东,边缘之地,最后的抗争
董卓徐荣是叛贼,是叛逆,公孙度的孙子是叛逆
由于他们是叛贼,是叛逆,史书最终会将他们贬低,不会再说他们什么好话
然而,在之前,在现在,我依然要写下他们的功绩
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告诉世人,边缘之地不可被轻视!
在他们之后,西凉和辽东才真正被中央王朝所重视,也开始真正融入了中原王朝的管辖
即使恶名昭著,也掩盖不了他们所作的一切
伟大,有时候不需要用高大全来证明,残缺的美更伟大
此时此刻,已经不需再说任何话了
公孙渊最后的拼杀,没有任何的意义,只是告诉世人
“我们不是懦夫!辽东人不是懦夫!”
很快,数百勇士一个个倒了下去
流星砸出的大坑最终被血水填满了
最终,公孙渊就在这里倒下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辽水星落之处,完美的葬身之地
见证了勇者最后的无畏


来自贴吧神器93楼2013-02-16 19:48
回复
    二:辅政大臣问题
    对于辅政大臣,曹睿一开始中意的人是:曹宇
    曹宇这个人同样不出名,但曹宇有一个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很有名——称象小神童曹冲
    曹冲可谓是神童的代名词,那么曹宇是不是也是个神童呢?
    由于记载太少,曹宇的能力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曹宇却是个谨慎到了自卑地步的人,也许是因为从小生活在神童兄弟的阴影下,曹宇变得极其不自信,甚至到了自卑的地步。
    面对8岁小皇帝的“辅政大臣”这样一个权倾朝野,炙手可热,代表了现在全天下最大权力的职位,曹宇的表现居然是——极为恐惧
    “受署四日,宇深固让”
    曹宇是真心不敢接这个差事,到了手的鸭子我恨不能扔进垃圾桶,死活不敢当这个辅政大臣。
    对此曹睿感到非常憋气,咋还有这种窝囊废?别人抢着要的职务,给你你还不要?
    而此时,曹睿身边两个近臣也起了关键作用。
    由于担心曹宇上台以后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曹睿身边的两名近臣——孙资,刘放开始极力说曹宇的坏话,已经病的迷迷糊糊的曹睿心烦意乱之下,不由得怒火填胸
    “妈的,你不干,有的是人想干!!!”
    于是,曹宇如愿以偿的没当上这个辅政大臣。
    最后,曹睿找了两个我们耳熟能详的人做了辅政大臣——
    曹爽,司马懿
    曹爽的父亲就是第一话的主角——曹真
    曹真的身世我们之前也说过,他本姓秦,本不是曹家的人
    而司马懿更是跟曹家毫无关系
    曹睿居然要把辅政大臣交给两个本来跟曹家毫无关系的人,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曹睿为什么要任命司马懿和曹爽这两个外人来做辅政大臣呢?
    从政治学和经济学来解释,貌似解释不通,我也不会解释
    那么,从心理学解释一下曹睿现在心理的微妙变化?
    还是说,从情感学解释曹睿对这两个外人有什么特殊的,常人无法理解的情感?
    …………………………
    别扯淡了,也就砖家叫兽会这么想。
    要解释曹睿为什么做这个决定,很简单
    电视里天天播的,儿女争遗产,结果老头儿死前把遗产给保姆了,结果儿女就跟着法官哭“老头子脑子糊涂了啊,把家产给保姆,这份遗产不能做数啊!!!”
    曹睿,大概也是这么个情况
    一般人病入膏肓了,脑子就不清楚了,所以做出这种决定,很正常
    无需说什么复杂的原因,曹睿是一个帝王,但也是一个人,是人就有生老病死,就有陷入深度昏迷,就有糊涂的可能
    所以,弥留之际的曹睿糊涂了,就做了这么一个糊涂的决定
    最终这个决定,为大魏之后的悲哀,埋下了祸根
    之前我们说过,由于司马懿不知道英明的曹睿会早逝,所以他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吞天的野心。
    那么现在,曹睿去世了,司马懿的野心是不是就会跟火山爆发一样,彭一下喷就出来了!然后立刻着手准备篡位呢?
    答:不是
    应该说的是,一开始,曹爽的表现,确实还可以。
    在三国演义里,曹爽应该是和刘禅并驾齐驱的魏蜀两大弱智,曹爽后来的表现也确实相当糟糕,不过客观的说,曹爽并不是一开始就变成后来那样的,这其中,是有一个过程的。
    在接受任命,和司马懿一起成为辅政大臣以后,曹爽在执政最初时段的表现,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无懈可击
    一开始,曹爽对司马懿的态度是什么呢?
    “恒父事之,不敢专行。”
    就是说,曹爽每次想办点事,还都得把司马懿找来,问问:“您老觉得这事怎么样?”
    这个表现,用两个字概括,就叫——“示弱”
    对不同的人示弱,有不同的效果。
    比如陆逊对关羽示弱,关羽属于豪爽高傲的人,所以陆逊对关羽示弱,关羽就真的觉得陆逊弱,所以压根就不把陆逊当个玩意看了。
    可是对司马懿示弱,那是什么效果呢?
    司马懿属于什么人?一个很阴的人,这样的人想法比一般人要多的多,心里装得事也多得多,可能一般人能直着想得事情,他就非得歪着想


    来自贴吧神器96楼2013-02-16 19:53
    回复

      因此,罗贯中就是凭着历史上司马懿这种性格,才虚构出《空城计》这一说,意思是本来按正常人的想法,一看诸葛亮大开城门,然后还在城楼上谈钢琴,俨然就是想叫司马懿进去一起参加PARTY嘛。要是正常人肯定就进去跟诸葛亮参加PARTY去了,可是司马懿他偏不,他非得琢磨琢磨,这诸葛亮是不是有诡计啊,是不是想坑我啊?
      所以,如果想叫一个人对你放松警惕,不是示弱就行的,得看看对方是什么人,如果对方是司马懿这种人,你跟他示弱,他反而会觉得你强,从而更加戒备你。
      历史上的司马懿,也大致就是这种性格,因此,曹爽对司马懿示弱,司马懿不但不会觉得曹爽弱,反而会觉得心里一惊。
      估计司马懿得这么想:这曹爽厉害啊,手握大权,居然还对我“父事之”,莫非这小子又是一个曹睿?
      想到这些,司马懿那野心肯定也激不起来了,因此在曹爽执政前期,曹爽司马懿二人就是互相忌惮对方,形成了一种权力上的平衡,因此朝廷是很安稳的。
      然而,这个平衡状态才持续了1个月,就出事了。
      原先有一波人,被魏明帝曹睿弃之不用。
      曹睿多睿智啊,他既然不用这帮人,就说明这帮人肯定不是什么好货,于国不利,所以弃置是最好的办法。
      然而曹爽却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把他们全都提拔起来并重新启用了。
      “初,并州刺史东平毕轨及邓飏、李胜、何晏、丁谧皆有才名而急于富贵,趋时附势,明帝恶其浮华,皆抑而不用。”
      说起来,这帮人来头都不小,尤其是那个何晏,他爷爷可是个大名人,可以说三国乱世就是他爷爷引起来的。
      谁啊?就是那位杀猪大将军何进,想诛杀宦官,结果反而被宦官给宰了,结果让董卓乘机进京,从此开启了东汉大乱世。
      丁谧的老爹也不简单,叫丁斐。
      《易中天品三国》播出以后,丁斐也开始被大家所知道了,丁斐这人挺有才,但是也挺贪财,不过那种小错也没啥大不了的,曹操多次原谅了他。
      丁斐胆子越来越大,有一次他就拿自己的瘦牛和官家的肥牛兑换了,结果这次被查出来了,一下子就炸了锅了,丁斐被抓进监狱,最后丢了官。
      后来曹操在大马路上看到丁斐
      曹操:“呦,丁斐,你的官印呢?”
      丁斐:“呜呜,那东西被人家拿去换大饼啦!!!(以易饼耳。)”
      曹操对手下笑道:“我不是不知道这家伙不怎么清廉,不过这就好比我家里有一个粮仓需要狗狗来照看。我用来照看粮仓的狗狗很勇猛,把老鼠全部干掉了,可是这狗狗却喜欢偷我东西,那你们说我怎么办呢?我宁肯丢点东西,也不能把狗狗扔了啊。”
      一段很萌的对话以后,曹操再次饶了丁斐,又启用了他。
      从此丁斐就没怎么再犯错了,丁斐的例子成了曹操“唯才是举”精神的典范事例。
      丁斐是有毛病的,曹操却饶恕他并且继续用他。而邓飏、李胜、何晏、丁谧这群人也是有毛病的,为什么曹睿就一定要弃置他们呢?是曹睿眼里揉不得沙子吗


      来自贴吧神器97楼2013-02-16 19:53
      回复
        接下来的两年里没发生什么大事,不过就是吴国那边发生了两件比较搞笑的事情
        一件是孙权居然还真派舰队出兵辽东了。
        带队的就是那位劝孙权善待公孙渊使者的羊道。
        不过去晚了。
        等孙权的舰队到了辽东的时候,公孙渊都已经被灭族了。
        要说这个羊道胆子也够大的,不想空手回去(当然了,有鉴于卫温诸葛直的下场,估计羊道要是敢空手回去没准也会被孙权给……)
        当时的情况是辽东刚刚被魏国占领,而后曹睿又病逝,人心惶惶,守备松懈
        羊道看准了这个机会,居然在辽东靠岸,然后上岸突击,居然在辽东守将眼皮子低下掳走了一帮百姓,然后一溜烟儿跑了
        ………………
        第二件事,周瑜的侄子周峻死了,吴将全琮请求孙权让周峻的儿子周护继承周峻的军队
        孙权看着全琮,仰天长叹道
        “哎!!!我真想念公瑾啊,当年击退曹操,拓地荆州,全是公瑾的功劳,呜呜……我没有一天能忘了公瑾的好啊。”
        话说的倒是挺感人的,然而接下来,孙权却突然话锋一转……
        “听说周峻死了,我确实很想叫他儿子继续领兵……可是他儿子实在太调皮捣蛋(性行危险)了,用了他我怕惹祸啊……所以……还是不用了!”
        说完了以后,孙权又仰天大叫一声:“公瑾,I love you for ever!”(“孤念公瑾,岂有已哉!”)
        结果最后还是没让周护继承家产
        当然,咱大吴国还是不是只干搞笑的事情的,很快就要干正事了
        公元241年,孙权琢磨着曹芳小正太刚即位,肯定国内不稳,于是又准备进攻魏国了
        零陵太守殷札言给孙权发表了一段长篇演讲
        “今天弃曹氏,丧诛累见,虎争之际而幼童涖事。陛下身自御戎,取乱侮亡,宜涤荆、扬之地,举强羸之数,使强者执戟,羸者转运。西命益州,军于陇右,授诸葛瑾、朱然大众,直指襄阳,陆逊、朱桓别征寿春,大驾入淮阳,历青、徐。襄阳、寿春,困于受敌,长安以西,务御蜀军,许、洛之众,势必分离,掎角并进,民必内应。将帅对向,或失便宜,一军败绩,则三军离心。便当秣马脂车,陵蹈城邑,乘胜逐北,以定华夏。若不悉军动众,循前轻举,则不足大用,易于屡退,民疲威消,时往力竭,非上策也。”
        说了这么一堆话,其实核心意思就是说
        “孙权啊,你要真想有点作为就玩命吧,我劝你这次率领倾国之兵伐魏,要不肯定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建议派诸葛瑾朱然率领大军进攻襄阳,陆逊,朱然进攻寿春,陛下您亲自进攻淮阳……”
        别的还好说,一听说殷札想叫自己亲自领兵,估计孙权心里得骂街了
        妈的,你不知道老子每次出去打仗都是送经验的吗?
        孙权估计之前被张辽满宠等人实在虐的受不了了,这次他终于决定只派手下去,自己不去了
        于是
        “全琮略淮南,决芍陂,诸葛恪攻六安,朱然围樊,诸葛瑾攻柤中”
        孙权做好了战略部署
        现在考研曹爽这位小清新青年能力的时机到了,曹爽要如何应对呢?
        “全琮略淮南,决芍陂,诸葛恪攻六安,朱然围樊,诸葛瑾攻柤中”
        这四路大军,真正有威胁的就是全琮和朱然的两路,其他两路的攻势并不大,所以只要能办掉全琮和朱然,吴军的这次攻势也就能破掉了。
        魏国朝廷很快接到了报告,然而,还没等曹爽反应过来该怎么办,淮南那边的战事就有消息了。
        防守淮南的魏国将领,名叫王凌。
        王凌,字彦云,这个人名气不大,不过提起他叔叔,那可是大名鼎鼎,谁啊?
        就是那位密谋刺杀了魔王董卓的司徒王允。
        王凌这孩子从小运气就很差,叔叔是司徒,本来是件挺好的事情,要是出去开车撞到人了还能喊一句“我叔是王允!”
        可惜,他没这个炫耀的机会了
        当王凌还年幼的小时候,王允就密谋刺杀了董卓,随后王允也被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杀全家了,王凌从此就成了孤儿,好在当时他哥哥凌晨在身边,二人乘乱逃出长安,回到了家乡过起了平静的生活。
        然而不平凡的人,终究不会平凡一生。
        孤独的孩子早当家,凄惨的身世让王凌从小奋发努力学习,长大之后就当上了孝廉,后来又当了中山太守,治理有方,结果被曹操看重,把王凌带到身边了做了丞相掾属(相当于助理)。
        王凌入仕不久以后就与司马朗,贾逵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曹丕即位以后,王凌先是跟着张辽讨伐孙权,后来又与诸将击败吴将吕范,立了不少功劳。
        后来王凌治理地方,达到了“是时海滨乘丧乱之后,法度未整。凌布政施教,赏善罚恶,甚有纲纪,百姓称之,不容于口”的效果
        王凌这人是一个难得的军政两道的双料人才,这种人绝对是能独挡一面的
        接下来王凌遇到了他一生中的一次巨大危机,他参与了石亭之战。
        石亭之战可谓魏军的一场惨败,不过在此我要给曹休平一下反


        来自贴吧神器99楼2013-02-16 19:57
        回复
          看不下去 不改4~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2楼2013-02-19 16:50
          回复